
释小龙是闻名海内外的功夫小子.doc
7页释小龙是闻名海内外的功夫小子,4 岁进入影视圈后,饰演过几十种角色,每年片酬高达百万,拥有众多的影迷在外人眼里,这样一位少年成名的“童星”应该幸福快乐、风光无限,可事实上,偏离正常成长轨道的演艺生活,让释小龙有许多不为人知的成长烦恼,而他最向往和渴望的,就是能过上普通孩子都能过的学校生活但释小龙的这个要求,却被他父亲陈同山一次次残酷拒绝,以致 16 岁的他只进过10 天学堂因为在读书问题上的严重分歧,释小龙与父亲的感情出现坚冰,外界更指责陈同山将儿子当成“赚钱机器” 但陈同山不为所动,固执地让儿子一部接一部地拍戏直到释小龙越来越大,却越来越沉默时,陈同山才慢慢醒悟:童年原来不该被赋予太多重负为此,他痛下决心,暂停释小龙火热的演艺事业,将他送到美国读书2007 年夏天,陈同山又推掉所有拍片邀请,还儿子一个童年里没有的、不用拍片的快乐暑假……成长的烦恼:“童星”孤独想进学堂河南省登封市少林寺附近的书堂沟是我国的佛教圣地,也是河南省两大武术拳种——陈氏太极拳和少林武功的发祥地1988 年 12 月 2 日,释小龙出生于这里的一个武术世家,父亲陈同山自幼习武,练得一身绝好的少林功夫释小龙从小聪明伶俐,两岁时就被父亲每天天不亮带着晨跑、练功。
像很多练武的人一样,陈同山性格刚毅,对儿子要求非常严格,有时,一个马步就要小龙扎一上午从小,释小龙最怕的人就是父亲1993 年 6 月,释小龙随嵩山少林佛学文化访问团到台湾访问,他天真无邪的笑容和有板有眼的武学招式深受台湾人的喜爱,也得到了台湾著名的长宏影业公司的青睐当年 7 月,年仅 4 岁的释小龙就与长宏公司签约,拍摄《旋风小子》 儿子要走出大山了,陈同山的心里充满自豪因为他和妻子要管理自家的武术学校,不能陪小龙走南闯北,他就专门推荐一名武功深厚的少林拳师指导孩子武功,高薪聘请一位女老师教孩子文化小龙临出发时,他对儿子特意交待说,武学讲究恒久,做演员也一样,为了干好,一定要舍得吃苦释小龙似懂非懂地点头刚进剧组,一切对释小龙来说都新鲜加之还有一个来自台湾的、与他年纪相仿的小演员郝晓文做伴,释小龙玩得非常快乐但真正进入拍剧流程后,他才发现拍戏并不“好玩”——为了拍摄飞檐走壁的绝世武功,小龙被工作人员用细小的钢丝绑定,放到十几米高的大吊车的车臂上摇来晃去释小龙当场就被吓哭了,最后,两个指导老师给陈同山打长途,陈同山对儿子一阵训斥,释小龙才战栗着在悬空的车臂上完成动作第一场戏刚拍完,释小龙就忍不住哭着给爸爸妈妈打要求回家。
陈同山一听来了气,在里吼道:“哪个练武的人不是起早贪黑?一点苦都吃不了,你怎么能做大事?”吓得释小龙再也不敢提回家的事情 幸运的是,这部由释小龙主演的片子《旋风小子》很快火了起来,此后找他拍片的导演络绎不绝见状,陈同山就给儿子规定了“三不”准则——不迟到,不偷懒,不撒娇同时,他嘱咐两个教导老师,对释小龙要严格管理;还给导演打,让他们像对职业演员一样要求释小龙在父亲的督促下,释小龙演戏非常卖力,他光头小和尚的形象很快走进观众心里,使他成为当时最红的小童星之一随着知名度的提高,他的片酬很快飞涨到百万之巨但这个巨额数字对于小小的释小龙来说没有任何意义,玩,才是他最想要的但偏偏就是这件对普通小孩来说再普通不过的事情,对释小龙而言,却近乎一种奢望拍戏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有时,投资方为了节省开支,就不分白天黑夜地往前赶工期,演员每天要工作 18 个小时左右,年幼的释小龙也不例外往往,他还在梦乡,剧组工作人员就把他抱上车,让他一直睡到拍摄现场镜头开拍时,他们再把他弄醒,用湿毛巾给他匆匆擦把脸就上镜然后,他要在片场呆到晚上才能回去在这样超负荷的工作强度下,释小龙不要说想玩,就是想睡觉时间都不够更为痛苦的是,小龙没有伙伴。
因为剧组里的小演员有限,有时除他之外,根本就没有其他孩子,好不容易拍戏闲下来,他要么被大人们当成“开心果”耍逗,要么就一个人把玩那些拍电影的道具或者器械,非常无聊有时候,他好不容易与哪位大哥哥或者大姐姐混熟,可以成朋友了,剧组也解散了,他又不得不开始认识新的人找不到可以一起玩的伙伴,成为释小龙最难受的事情1994 年春天,在拍《旋风小子》续集时,释小龙与几个月没能见面的郝晓文相遇了,两个人很快就成了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小龙像个跟屁虫一样,一有空闲就跟在郝晓文的后面,连晚上睡觉都不肯回自己的房间一直跟在郝晓文身边、负责照顾他生活的郝妈妈只好把两个孩子抱到一张床上去半个月后,郝晓文的镜头拍摄完成了,得离开剧组了,怕两个小孩分别时伤心,郝妈妈只好偷偷将晓文带走到晚上,释小龙哪儿都找不到郝晓文,气得坐在地上号啕大哭结果是指导员买来一把手枪玩具,他才止住哭声随后几天,小龙每天都要找导演问:晓文何时能回来?当导演说他也不知道时,小龙气得眼泪直流,甚至赌气不想拍戏结果又是父亲的一顿训斥,让小龙带着泪痕把戏拍完有一次,陈同山给释小龙打,释小龙问爸爸:“为什么我妈妈不能像晓文的妈妈一样陪着我?”陈同山只好说妈妈很忙。
释小龙在那头轻声地说道:“我也想妈妈 ”陈同山心头一热,嘴上却让他好好练功,好好演戏,戏演完了,就能回家来可拍完戏释小龙还是不能回家五六岁的他片约不断,已经像职业演员一样在各个城市、各个剧组间穿梭奔波,一家人的联系就靠着冰冷的小孩通常没什么耐性,日复一日的拍戏生活让释小龙很不开心但他畏惧爸爸,怕爸爸骂他偷懒,只能把心里话悄悄告诉妈妈他告诉妈妈:他想妈妈,想姐姐,想爷爷奶奶,想原来的小伙伴,想回家说着说着,他就哭起来,任妈妈在那头怎么劝也劝不住不知不觉中,释小龙就到了上学的年龄,而此时,他已经拍了 10 部影视作品,演艺事业也如刚刚升起的红日,前景一片光明是让小龙读书,还是继续拍戏?家人展开了讨论陈同山坚决反对让儿子回来,因为儿子已经开创出了一片天地,不应该放弃,而且,事业有成之后,他以后的学习机会更多小龙的妈妈和爷爷则认为:孩子太小,常年离开亲人并不好,应该让他回来一家人的观点很快分成了两派最后,大家决定问问释小龙的个人想法面对父亲严厉的目光,已经 7 岁的小龙胆怯地回答道:“我想上学……”当父亲问他为什么时,他低声说道:“因为学校里才有小朋友一起玩 ”结果,还是一家之主的陈同山力排众议,决定让释小龙继续拍戏,先创业后读书。
同时,他又高薪给小龙物色了一个女教师负责他的文化课,利用拍戏的空当进行学习,每天至少两个小时就这样,由于陈同山的决定,释小龙第一次与学校失之交臂校园梦碎:固执的父亲郁闷的儿没有上学的释小龙又开始拍戏,但因为他是以拍戏为主,文化课的学习非常不系统,很难像陈同山设想的那样拍戏、学习两不误1997 年 5 月,释小龙正在浙江横店拍戏,从来不去片场的爷爷因为思念孙子,就不顾陈同山的反对,亲自到横店探班这一探,把爷爷心疼坏了——小龙每天的戏排得满满的,根本没有时间和爷爷亲近好不容易一场戏拍完,小龙从片场下来了,没跟爷爷说几句话,竟头一歪就在椅子上睡着了眼看吃饭时间已过,小龙下午还有戏要拍,老人赶紧给孙子泡一碗方便面半个小时过去了,小龙还没睡醒,而泡好的面已经烂得不能吃了老人怕孙子醒来饿肚子,又泡了一碗面泡好后,爷爷狠心推了推孙子,谁知小龙睁了一下眼又睡着了……年幼的孙子竟累成这个样子,爷爷忍不住流下眼泪第二天爷爷就赶回河南,一定要陈同山把小龙接回来70 岁的老人哽咽着对陈同山说:“演戏那是小孩干的活吗?哪个家长这样狠心的 ”这一说,眼泪又出来了听到父亲说的情况,陈同山心里也非常难过,小龙是他的儿子,他怎么不心疼呢,可正因为心疼,所以他从来不到片场看儿子拍戏,也不让家人去。
他就是害怕看到小龙吃苦后,一时心软,误了儿子的前程1997 年秋天,释小龙抓住个拍戏的间隙回家小龙姐姐的同学听说释小龙回来了,都非要到他家里来玩,结果姐姐就带了十多个同学回家,每个人还给释小龙带来自己的礼物,让他非常开心 家里人的宠爱和与伙伴在一起的快乐,让释小龙又向妈妈提出要上学为了得到支持,他还哭着缠着爷爷求爸爸让他上学见小龙哭得伤心,不但外人,连一些亲戚朋友甚至老父亲也加入指责的行列,说陈同山不让儿子读书,是想拿儿子赚钱小龙的哀求和众人的求情,让陈同山终于改变了主意1998 年,他把 10 岁的释小龙送进了郑州市纬五路第一小学 3 年级知道释小龙要来自己的班上读书,班主任高度重视,在他到来的前一天,就专门给班级同学开会,商量如何应对可能会出现的问题结果,释小龙一进校门就被很多同学团团围住下课后,很多学生围住小龙所在班级的教室,隔窗观看小龙的一举一动小龙要上厕所时,班主任老师也只好组织同学们组成人墙,护卫他去方便因为影迷众多,释小龙上学必须由司机护送一旦司机送晚了,校门口就聚集了许多影迷,把他的车围得水泄不通尽管上学的麻烦一串串,学校生活还是让释小龙感觉兴奋,这是一个与他拍片不同的世界,他不用与那么多大人呆在一起,不用背拗口的台词,不用熬夜,还可以与同学们一起上课、一起讨论、一起做游戏。
短短几天时间,小龙就与班上的同学打成一片,同学们还选他当了体育委员放学回到家里,做完作业后,小龙不是专心致志地摆弄玩具,就是打开录音机,随着乐曲跳舞,或者像小尾巴一样跟在姐姐的后边,听她讲学校的趣闻对小龙来说,这种生活比拍片好多了正当小龙沉浸在上学的快乐中时,父亲陈同山却动摇了原来,电视剧《少年包青天Ⅰ》的导演找到陈同山,希望释小龙能演少年展昭看完剧本,陈同山很有些动心剧里的展昭正好是一个从少年向青年过渡的角色,一旦小龙出演,就可以打破他之前只会演可爱小孩的局限,把他的演艺生涯向青年角色过渡思前想后,陈同山都感觉,展昭这个角色是释小龙一次难得的机会考虑到释小龙将来的出路很可能还会在演艺事业上,而小学 3 年级的课程非常简单,陈同山私下与导演签订协议:把仅上两个星期学的儿子送到浙江横店拍摄《少年包青天Ⅰ》 陈同山的决定遭到了妻子方平的极力反对,连大小龙几岁的女儿也向他求情,求他让小龙留在家里陈同山却固执地将哭得眼睛红肿的儿子送上了飞机结果,真如陈同山所希望的, 《少年包青天Ⅰ》很快拍完,不久在各个电视台播放,小展昭的形象深入人心,成为释小龙的“代名词”释小龙虽然离开学校拍戏去了,可他的心却留在学校。
一有空闲,释小龙就给他的同学打,问问作业,听听同学之间的新鲜故事但毕竟相处时间太短,释小龙还无法将班级里的同学都记全,那位同学所讲的发生在同学身上的事情,他有些对不上号在里听见对方咯咯笑个不停,他在的这边却听不明白,快乐自然打了折扣释小龙成了学校里一个班级有其名但不见其人的特殊学生他与学校的唯一联系,就是到每个学期的考试时间,司机把试卷取回来,给小龙做完,再交给老师评分2000 年,只上过 10 多天学的释小龙被河南省实验中学破格录取但这个学校,他 3年内一共只去过两次第一次是开学当天在爸爸的带领下见见校长和老师就走了,第二次是学校开运动会,特地请他回来和全校同学见见面省实验中学免去了小龙的所有学费,每学期只是让司机拿 300 元书本费把所用的书本领回来而已失去同学的小龙是孤独的,而此时,原来时不时还能见到面的郝晓文也回台湾读书去了,他在那个大人的世界里连最后一个朋友也失去了可能是长期不和同龄人打交道的缘故,释小龙经常一个人躲在一边发呆,或者一言不发地看着远处的飞鸟随着年龄的增大,释小龙慢慢变化了,他的话也越来越少,眼神里透出一份与他年纪不相符的孤独和忧郁2001 年夏天,陈同山刚好去香港公干,就去看了一下正在那里拍戏的儿子。
陈同山来到拍摄现场时,正是炎热的午后,太阳像个火球,正在拍古装戏的释小龙被晒得黑黢黢的,剃得光亮的脑袋被晒起了皮,用手轻轻一摸,就能揭下来一大块见状,陈同山忍不住眼眶发红见爸爸伤心,小龙以为他知道自己拍戏的苦,就低声对父亲说道:“我不想拍戏了,我要上学 ”陈同山口头上答应下来,可考虑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