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毕业设计课题:芦柑皮黄酮类化合物的分离纯化和结构鉴定范文.docx
8页毕业设计课题:芦柑皮黄酮类化合物的分离纯化和结构鉴定范文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学院: 化工学院 专业班级: 化学工程与工艺 课题名称芦柑皮黄酮类化合物的分离纯化和结构鉴定1、本课题的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黄酮类化合物常以游离态或与糖结合成苷的形式存在国内外学者研究发现黄酮家族包括黄酮、黄酮醇、二氢黄酮、二氢黄酮醇、查耳酮、双黄酮、异黄酮、二氢异黄酮、黄酮苷等存在于水果、蔬菜和植物中,有很好的抗氧化、抗炎和抗病毒作用;研究证实从植物提取的黄酮类化合物有多种药理作用,包括①清除自由基、抑制细胞膜脂质过氧化;降低过氧化脂质(LPO) 含量、提高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②对心肌缺血引起的心功能紊乱有保护作用,增加冠脉血流及颈动脉流量、抗心肌及脑缺血;③防止血栓形成和抗血小板聚集;④对脑部血流循环及脑细胞代谢有改善和促进作用;⑤降低血甘油三酯和提高高密度脂蛋白的含量经过长期的临床使用,其疗效肯定,使用安全性较高,已广泛应用于心血管疾病如动脉硬化、高血压、冠脉供血不全、心绞痛、心肌梗死、高脂血症、脑梗死、脑血管痉挛及老年性痴呆防治等疾病 黄酮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各种柑橘 物的性质不同,其分离原理也不同。
可以根据其极性、分子量、酸碱性也可以根据分子中某些特殊结构,设计特定的分离方法,目前使用较多且成熟的方法的是色谱法和pH梯度萃取 2.2.1.色谱法 根据黄酮化合物的性质不同,可以先用不同的溶剂进行初步的分离通常根据溶剂极性的大小,依次用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提取,进一步分离的方法有柱色谱法,薄层制备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等 柱色谱法可以分为硅胶色谱、聚酰胺柱色谱和葡聚糖凝胶柱色谱硅胶柱色谱法应用范围最广,非极性与极性化合物都能用,适用于分离黄酮类、黄酮醇类、二氢黄酮醇类、二氢黄酮类、异黄酮类、黄酮苷元类聚酰胺柱色谱分离黄酮类化合物,聚酰胺是较为理想的吸附剂,其吸附强度主要取决于黄酮类化合物分子中羟基的数目、位置及溶剂与黄酮类化合物或与聚酰胺之间形成氢键缔合能力的大小葡聚糖凝胶(Sephadex gel)柱色谱,主要使用两种型号的凝胶:Sephadex G型和Sephadex LH20型,凝胶对黄酮类化合物的吸附程度取决于游离羟基的数目 薄层制备色谱法属于固—液吸附色谱,兼备了柱色谱和纸色谱的优点,是快速分离和定性分析少量物质的一种很重要的分离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又称“高压液相色谱”,是色谱法的一个重要分支,以液体为流动相,采用高压输液系统,将具有不同极性的单一溶剂或不同比例的混合溶剂、缓冲液等流动相泵入装有固定相的色谱柱,在柱内各成分被分离后,进入检测器进行检测,从而还实现对样品的分析。
.2.2.2. pH 梯度萃取 pH梯度萃取适合分离酸性强弱不同的游离黄酮类化合物将混合物溶于有机溶剂(如乙醚),依次用5 % NaHCO3(萃取7,4’-二羟基黄酮)、5 %的Na2CO3(萃取7-羟基黄酮或4’-羟基黄酮)、0.2 %NaOH(萃取一般酚羟基黄酮)、4 % NaOH(萃取5-羟基黄酮)萃取而使其分离 3、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形式: 以芦柑皮为研究对象,对芦柑皮中黄酮类化合物进行分离和纯化,利用紫外光谱、质谱、氢谱、碳谱等有效手段对黄酮类化合物进行结构解析,研究其性质,为进一步开发其药用价值和工业价值提供实验依据实验成果以单一黄酮类化合物的波谱特征和结构式展现 4、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如何从芦柑皮的提取物中分离总黄酮类化合物 2.如何进一步分离纯化黄酮类化合物 3.怎样得到单一的黄酮类化合物 4.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解析 5、研究思路、方法和步骤: 把总的从芦柑皮中提取的总黄酮类化合物用大孔树脂分离法进行预分离,分离得到的产物进行点板分析,自然晾干后样品和硅胶混合拌样,用硅胶柱进行进一步分离,经过点板分析样品的纯度。
样品过滤后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制备单一的黄酮类化合物,并根据液相色谱图进行化合物结构解析 6、本课题的进度安排: 2022.9-2022.10 查找相关文献资料,确定实验方案,预实验等实验准备工作 2022.11-2022.12 芦柑皮中黄酮类化合物的与分离 2022.12-2022.1 芦柑皮中黄酮类化合物的进一步纯化分离 2022.2-2022.3 芦柑皮中单一黄酮类化合物的制备 2022.3-2022.4 芦柑皮中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解析 2022.4-2022.6 补充实验,实验数据的处理,论文撰写及毕业答辩 7、参考文献: [1] 涂华,陈碧琼,张燕军. 天然类黄酮物质的提取工艺研究进展[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22,17(06):277-279. [2] 汪春军,陈红艳,宋可珂. 植物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研究进展[J]. 广东化工,2022,38(6): 91-92. [3] 张培成. 黄酮化学[M].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2022. [4] 张华. 有机结构波谱鉴定[M]. 大连: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22. [5] 汪茂田,谢培山,王忠东,等. 天然有机化合物提取分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