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新版水书与水族历史研究汇编.docx

15页
  • 卖家[上传人]:啥****
  • 文档编号:170699099
  • 上传时间:2021-03-03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4.07KB
  • / 1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新版水书与水族历史研究汇编 水书与水族历史研究 篇一:水书 “古文字”水书 水族和水书 古代,祖国南方是百越族群的生息之地水族被认为是由百越族群中骆越后裔的一支演化而来但是,水族先民什么时候、什么原因、从什么地方来到南方融入百越之中?不少专家学者从殷商亡国变迁xxx、水族古文字及水书、水族历法、水族语言中保留着大量的中原古音、水族盛大年节———端节,以及DNA鉴定等等资料的研究,认定大约在公元前11世纪殷商亡国之后,水族先民第一次举族迁徙由中原的睢水流域一带向南迁徙,使水族先民从殷商的母体文化中分化出来,逐步融入百越族群之中而水家先民第二次举族大迁徙,其时间大约在公元前2世纪秦王朝统一中国,发兵征服岭南之后第二次举族大迁徙,促使水家先民从百越母体中分离出来,逐步由南溯流向西北迁徙,大致形成后世分布的格局202x年人口普查,全国水族人口406902人贵州境内水族人口369723人,占全国水族总人口数的90.863% 水书是我国56个民族之一水族的独特文字,是一种类似甲骨文和金文的古老文字符号,记载了水族古代天文、地理等文化信息,被誉为象形文字的“活化石”大多数水族人只能通过前辈的口口相传学习水语。

      会说,却看不懂文字,更不掌握其中的内容水书”大部分掌握在民间被称为“鬼师”或“师人”的水书先生手里202x年3月,国家dng n 局、中央dng n 馆将水书列入首批“中国dng n 文献遗产名录” 特点 水书又称“鬼书”、“反书”,其一是指其结构,有的字虽是仿汉字,但基本上是汉字的反写,倒写或改变汉字字型的写法水书”文字为何与汉字不一样,其写法与汉字相反,这些问题令世人百思不得其解其二就是:在古代,水族先民因受统治阶级所迫害,相传其祖先“陆铎公”创制“鬼书”以反对和报复统治者目前,水书和汉字是世界上使用的文字当中唯一的非拼音文字 水族文字的结构 水族古文字的结构大致有以下三种类型:一是象形字,有的字类似甲骨文、金文;二是仿汉字,即汉字的反写、倒写或改变汉字形体的写法,三是宗教文字,即表示水族原始宗教的各种密码符号书写形式从右到左直行竖写,无标点符号目前见到的水族古文字的载体主要有:口传、纸张手抄、刺绣、碑刻、木刻、陶瓷煅造等水书主要靠手抄、口传流传至今,因而被专家、学者誉为世界象形文字的“活化石”由于其结构多为象形,主要以花、鸟、虫、鱼等自然界中的事物以及一些xx物如龙等所撰写和描绘,仍保留着远古文明的信息,在水族地区仍被广泛使用,因而被专家、学者誉为世界象形文字的“活化石”。

      水书是水族的文字, 水族语言称其为“泐睢”,意为水家的文字或水家的书,主要用来记载水族的天文、地理、民俗、伦理、哲学等文化信息,被誉为水族的“易经”,由水书先生代代相传,目前仍在水族民间普遍使用 水族文化研究者普遍认为,水书形态接近和类似于甲骨文和金文,保存着古老的文化气息,是研究水族历史文化、精神xxx和社会变迁的重要“物证” 发现水书 据说,江苏一收藏爱好者收藏的北宋早期河南临汝窑八莲瓣陶瓷注碗上的5组10个符号,居然被荔波县的水书先生识读、辨认,并认为是水族文字,因为在黔南水书中找到了相同的记载202x年5曰14日,中国民族报也报道:夏陶神秘符号在水书中找到相同记载 据说,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夏陶上的符号与黔南的水书有相通之处,水书先生甚至可以大致解读其含义,而引起了考古学界的重视 人们早已不识别或遗忘了的古老符号,居然在千年后的生活中被水书先生辨识这仅仅是历史的巧合?水书又暗藏着什么样xxx秘密和文化信息? 如今,水族聚居地主要位于云贵高原东南部的苗岭山脉以南、都柳江上游,全国55%以上水族人居住在三都水族自治县境内,其余分布在独山、荔波、都匀、榕江等县和广西北部地区的融安、南丹、环江等地。

      对于三都,作家梁衡曾挥毫盛赞:“四分地球三分水,天上人间唯一族或许正是这瑰丽风光护佑了这“唯一族”的奇特水书,而沿用至今除了大量的水书纸本,三都县都江镇大坝村有一处水书摩崖石刻,塘州乡、都江镇、周覃镇都有水书墓碑,黔东南的榕江县计划乡也有水书墓碑于是,水书开始被世人发现与关注 从形体上看,水书普遍被认为具有三种类型:一是图画文字;二是象形文字;三是借用汉文字,即汉字的反写、倒写或改变汉字形体的写法图画文字和象形文字的形体中,主要以花、鸟、虫、鱼等自然界中的事物以及一些xx物如“龙”等所撰写和描绘 从内容与功能角度出发,水书普遍被分为两类:一类叫“普通水书”,水语谓之“白书”,用于丧葬、嫁娶、出行占卜之类;一类叫“秘笈水书”,水语称之“黑书”, 是水族攻守兼备的秘笈,传世者极少,能破晓之人更是凤毛麟角 水书的书写形式从右到左直行竖写,无标点符号目前见到的水书的载体主要有:口传、纸张手抄、刺绣、碑刻、木刻、陶瓷煅造等 水书中有许多表示水族原始宗教的各种密码符号,暗示水族的宗教意识其所记,大多是原始宗教xxx方面的日期、方位、吉凶兆象及驱鬼避邪的方法,大体是以年宜、忌月日,以月日宜、忌时方,并用歌诀或事物兆象标明它的吉凶所属,因此多是作为巫师或水书先生施行法事的工具,目前仍在水族民间普遍使用。

      可以说,千xxx来,水书以其神秘的文字结构和特殊的用途,依靠手抄、口传而成活并沿袭流传至今,保留着水族古老的文明信息,至今在水族民间仍具有神圣而崇高的地位,令世人注目 整理水书 1986年出版的《水族简史》称水书有400多个字,《中国水族文化研究》称有500多个字,但水书还有许多异体字,主要集中在天干地支、春夏秋冬、九星等单字上贵州民族学院的水学专家潘朝霖说:“保守推测,如果每个水文字单字至少有一个异体字计算,那么水文字总量约有1600个 202x年2月,三都县dng n 局提供的水书文本,经中国dng n 文献遗产工程国家咨询委员会评审,3月,水书纳入首批“中国dng n 文献遗产名录” 目前,荔波县最早的一本木刻水书产生于明弘治年间此珍本也是目前所发现的最古老的水书版本 202x、202x、202x年三都县dng n 局先后有18部32卷本水书被列入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全国共有55余本水书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 202x年,“水书习俗”被国务院列为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国内水书研究著作主要有:《水书正七卷》、《水书丧葬卷》、《水族古文字与书法》、《水族古文字与水书》、《中国水书》、《水书常用字典》、《中国水书探析》等。

      202x年,荔波县馆藏精品水书译著丛书之《泐金记日卷》出版 202x年,三都出台《三都水族自治县水书文化保护条例》 202x年,三都水书研究人员与电脑技术人员联合攻关,成功研究编写出水族文字输入系统,创造性地开发出水书手写体输入系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为水书研究工作提供条件和便捷 特别是202x,我国第一部《水书常用字典》出版,录选常用文字468个进行编写,连其异体字一起共1780个它以水族长期以来公认为最具有代表性的三洞水话为范例语音,并引用关系到这些文字的水书字句等这部字典是水、汉两族语言信息的交流的工具书,对宣传水族文化,深入开展水书、水语研究,具有辅助价值 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陶器花纹 研究水书 篇二:历史课题开题报告 陆进 《黔东南地区水族的婚俗与功能》 开题报告 执笔人:陆进 一、本课题的申报及立项 202x年9月,在岑巩县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由凯本中学的陆进老师,姜仁君、廖锦文老师牵头, 陈实老师、杨艳群老师参与发起,联合组织申报了县级课题《黔东南地区水族的婚俗与功能》202x年10月,该课题通过了岑巩县教育局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立项申请,被正式立项为岑巩县202x年度课题。

      二、本课题的研究背景 婚姻,是人类自形成之日起就产生了的一种最古老、最普遍的社会现象男女赖此结合,后代赖此而延续,亲属赖此而确立,分工赖此而产生,社会组织亦赖此而奠定了基础人类从毫无秩序的杂乱群婚到一夫一妻制的完美形态,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转变水族亦是如此在嬗变过程中水族形成了自己的民族特色和风俗 水族,一个古老而神秘的民族,传说它的祖先是水神共工,《山海经海内经》云:“炎帝生炎居,炎居生节并,节并生戏器,戏器生祝融,祝融降处江水生共工其婚姻形式和其他民族有共同之处,同时亦有自己独特的民族特色 对于婚姻的研究,海内外学者从很早以前就有着广泛的关注度,但对于水族婚姻的研究直到上世纪三十年代末期,由于抗战的爆发沿海大学纷纷内迁,如浙江大学等这些大学的学者们将水族的研究提上了日程,自此水族的研究才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下面对关于水族史的研究进行综述 第1页 自上世纪三十年代末沿海大学内迁之后,水族史的研究开始进入学者们的视野,此后学者们逐步开始对水族史进行探索和研究陈国均《水家的地理分布》第一次从水族地理位置、人口、分布情况等方面说明了水族的概况,使人们对水族有了初步的了解吴泽霖、陈国钧《贵州苗夷社会研究》最先从水族的恋爱方式、确立姻亲关系、订婚程式、结婚仪式等方面对水族的婚俗进行了初步的阐述。

      在此基础上岑家梧先生的岑家梧《水家风俗志》通过田野调查从社会学、人类学的角度,对水族的生活风俗、婚姻习俗、社会关系等不同层面对水家社会进行了比较全面的研究此外张为纲先生的《水家来源初探》、吴泽霖《水家的妇女生活》、岑家梧《水书与水家来源》等著作都对水族的来源、生活、习俗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为后世学者的进一步探索提供了借鉴这一时期的水族调查研究虽然短暂,参与人员和成果数量都很有限,未成气候,但这些学者的研究涉及水族的族源、生活、语言、文化、风俗等诸多方面,他们的论断不断被后学所引用,为后世提供了极为丰富的资料新中国成立以后,政治得到统一,经济得到发展,文史工作得到进一步发展水族史研究机构、团体纷纷建立,从事水族史研究的人员也日益增多,水族史的研究日益兴盛1960年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贵州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组印《水族简史简志合编》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水族历史研究较全面、系统的成果1962年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广西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组印《广西壮族自治区水族社会历史调查》对广西水族的状况进行了全面的调查1980年张均如《水语简志》、1981年《中国少数民族编写组》编《中国少数民族》、 第2页1984年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文学艺术研究室编《水族民间故事》等著作从水族的居住地域、语言文字、社会经济状况、婚姻、社会组织方面介绍了水族的发展。

      还有许多学者在进行了田野调查之后写了调查报告如1984年陈国安《榕江县水尾公社水族生活习俗调查》、1989年雷广正《榕江县水族社会历史调查》等,这些调查报告反映了八十年代水族地区的真实生活面貌,是水族史研究中不可多得的资料,资料价值巨大这一时期水族史的研究呈现百花齐放的局面,水族史研究向前迈进了一大步进入二十一世纪,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理论与方法不断地拓展和更新,又有诸多学者和著作涌现出来潘朝霖《“水书”难以xx运用的死结何在?》、罗春寒《水书的抢救及其存在问题浅议》,这两篇文章从神奇水字、神秘水书、神圣xxxxxx深度向世人展示了深邃的水族文化与习俗,并探究了其间的问题韦章炳《水书与水族历史研究》是第一部从人类学、民族学历史文化学的角度,深入探究和分析水书文化、水族风俗特征的水族历史著作 二十一世纪是经济发达的世纪,也是反思历史的世纪,在这个世纪里水族史的研究定会得到长足发展在国内正如火如荼的研究水族史的同时,国外的学者对水族研究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美国人类学家摩尔根在《古代社会》和《人类家庭的血亲和姻亲制度》中提出了婚姻形态的进化序列,他将人类婚姻制度归纳为:群婚制。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