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上地理思维导图.ppt
8页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八上地理思维导图,中国的疆域与行政区,1、我国位于东半球、北半球,亚欧大陆(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岸;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位列世界第三:管辖海疆面积300万平方千米,海陆兼备;大局部地区属于北温带,少局部地区属于热带,没有寒带2、我国地理位置的四个端点:最北:黑龙江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最南:海南省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最东: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交汇 处最西:新疆的帕米尔高原,3、我国濒临的海洋从北到南依次为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东临太平洋4、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6个(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5、最大的盐场:渤海长芦盐场最大的渔场:东海舟山渔场 6、我国根本分为省级、县级、乡级三级行政区,7、我国有34个省级行政区,其中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殊行政区8、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全称、大致位置、简称和省会中国的人口与民族,1、我国2023年人口为1295亿,目前超过13亿。
人口特点是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2、我国人口东多西少,人口分界限为黑龙江黑河至云南腾冲3、我国的人口政策为:打算生育;内容:掌握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养,,4、我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是新疆5、我国共有56个民族,人口最多的是汉族;55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壮族(广西壮族自治区)6、汉族的分布遍布全国各地,以东部和中部最为集中: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东北地区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7、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8、少数民族典型风俗:朝鲜族:长鼓舞;傣族:泼水节;蒙古族:那达慕大会中国的地形,1、我国地势特点: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我国地形特点:地形简单多样,山区面积宽阔(23)2、西部以山地、高原、盆地为主,东部以平原和丘陵为主,3、主要大地形区分布课本24页图,4、主要山脉:(阶梯分界限的山,新疆的“三山”,秦岭等),东西走向:天山-阴山,昆仑山-秦岭,南岭,东北西南走向;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长白山-武夷山,台湾山脉,根本呈东西(弧形)走向:喜马拉雅山,5、四大高原的特点:黄土高原-沟壑纵横 内蒙古高原-地面平坦,一望无垠,青藏高原-冰川广布 云贵高原-坎坷不平,6、山区常见的自然灾难:倒塌、滑坡、泥石流,中国的气候,l、我国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主要缘由是纬度位置),夏季普遍高温。
2、我国冬季最冷的地方是漠河;夏季最热的地方是吐鲁番,最冷的是青藏高原(缘由:海拔高)3、我国从南到北分为热带、亚热带(南京)、暖温带(北京)、中温带和寒温带和一个高原气候区4、我国降水的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5、我国降水最多的地方是台湾火烧寮,降水最少的地方是吐鲁番的托克逊6、我国四个干湿区是潮湿地区(南京)、半潮湿地区(北京)、半干旱地区、干旱地区的划分,7、气候特点:季风气候显著、气候简单多样,东部主要气候类型:温带季风气候(北京)、亚热带季风气候(南京),8、季风区与非季风界限: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9、梅雨和伏旱是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特殊天气lO、南京位于亚热带、潮湿区,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11、号称我国“三大火炉”的是重庆、武汉、南京中国的河流,1、秦岭-淮河的意义:,1、南方与北方的分界限 2、与一月O等温线相像 3、暖温带和亚热带分界限 4、与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相像,5、潮湿区与半潮湿区的分界限 6、旱地和水田的分界限 7、河流有无冰期的分界限,8、温带落叶阔叶林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分界限,粮食作物:北方小麦,南方甜菜;糖料作物:北方甜菜,南方甘蔗;油料作物:北方大豆、花生,南方油菜,熟制:北方一年一熟(东北平原)、两年三熟(华北平原);南方一年两熟(长江中下游平原)、一年三熟(珠江三角洲),2、最大的内流河是塔里木河(内流河的河水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外流河水主要来自于大气降水。
3、黄河和长江的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上游:具有“塞上江南”美称的是宁夏平原4、黄河的上中下游分界限是:内蒙古河口和河南盂津,5、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主要缘由:中游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峻黄河的“地上河”消失在下游地区治理黄河的关键是治沙,加强中游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6、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峻的缘由有:,、自然缘由:(1)土质疏松 (2)降水集中,多暴雨 、人为缘由:严峻过度放牧、乱砍滥伐,7、长江上中下游的分界限为:湖北宜昌和江西湖口,8、长江为中国长厦最长、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被称为“水能宝库”和“黄金水道治理长江的关键是防洪9、我国面积最大的湖泊是青海湖(咸)、鄱阳湖是最大的淡水湖,10、长江及黄河概况,自然资源概括和土地资源,3月22日-世界水日 3月22至3月28-中国水周,1、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是总量丰富,人均缺乏2、自然资源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对于可再生资源应合理利用,对于非可再生资源应珍惜和节省使用3、农业用地:1我国的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和低缓的丘陵种植业;2林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山地;3草地主要分布在年平均降水量缺乏400毫米的西部内陆地区牧业。
建设用地:1城乡建设用地2交通用地3工矿用地,难以利用的土地:沙漠、戈壁、冰川、雪山,4、1土地资源有利条件:总量丰富,类型齐全;2不利条件:人均占有量小,各类士地所占的比例不尽合理,主要是耕地、林地少,难利用土地多,后备土地资源缺乏,特殊是人与耕地的冲突尤为突出5、土地资源的人为破坏现象有水士流失、土地荒漠化、乱占耕地6、土地资源的一项根本国策是特别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爱护耕地7、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江河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中国的水资源好海洋资源,1、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1时间安排不均及解决措施:具有夏秋多、冬春少;解决措施:修建水库和实际变化大的特点,2地区分布悬殊及解决措施 南丰北缺;解决措施:跨流域调水南水北调,引黄济青,2、节省用水和爱护水资源:1水资源严峻紧缺的缘由: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匀;,2人多,工农业用水量多;不合理用水,铺张、污染现象严峻节省用水,科学用水,爱护水资源,防止水污染,可以有效缓解缺水问题3、南水北调水北调的总体布局确定为:“四横三纵、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总体格局1东线:从长江下游扬州四周抽引长江水,沿京杭水道北上,在山东西部穿过黄河,进入河北抵达天津、北京。
2中线:从长江支流汉江上的丹江口水库引水,跨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沿太行山山前平原开渠输水,终点北京中线工程具有水质好,掩盖面大,自流输水等优点,是解决华北水资源危机的一项重大根底设施3西线:从长江上游通天河、支流雅砻江和大渡河引水入黄河,解决西北地区的缺水问题4 中国的海洋资源,多样的生物资源:我国海疆自北向南跨暖温带、亚热带和热带,沿海大陆架面积宽广,海水温度适中,适宜多种海洋生物的生长生殖我国海洋生物资源丰富,大黄鱼、小黄鱼、带鱼和乌贼是我国著名的四大海产黄渤海渔场、舟山渔场、南海沿岸渔场和北部湾渔场是我国的四大渔场,舟山渔场最大丰富的矿占资源:我国沿海的大陆架上,隐藏着相当丰富的石油和自然气我国的滨海砂矿储量特别丰富巨量的化学资源:我国海盐总产量的85%集中在淮河以北的北方地区北方以长芦盐场渤海西岸天津和河北境内最为著名,南方有海南的鹰歌海盐场等爱护“蓝色国土”:我国在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上取得巨大成就,目前也面临着一些严峻的问题如过度捕捞、石油污染、赤潮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