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商隐诗歌的艺术特色.docx
4页李商隐诗歌的艺术特色李商隐诗歌的艺术特色 李商隐是我国唐代后期最为杰出的诗人,与杜牧齐名,世称“小 李杜”李商隐他树立了与众不同的风格,确立了自己在唐诗坛上的地位, 并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开辟了属于自己的诗歌的独特 艺术美一、韵律之美 诗歌之美首先在于它的节奏和韵律,读之朗朗,唇齿生香李商 隐工于律诗,尤长七律,大家熟读的无题诗和比较有名的诗多为七律 律诗尚声律重对偶,“回忌声病,约句准篇”,为唐代多数诗人轻视, 认为格律的约束破坏了意境的营造然而李商隐承袭杜甫、李贺对格 律的重视,用自己高超的技巧精心营造律诗的韵律之美,“戴着镣铐 跳舞”,使格律诗别具美感,提振诗歌的技术标准他的“燕台”组 诗和无题诗是代表二、朦胧之美(一)在诗中的体现李商隐在诗里有偏爱描写的 '意象他爱写“雨”、“蜡烛”、 “柳”、“风”、“蝴蝶”、“夜”等意象雨,飘飘洒洒,柳,寄 托着离愁别绪,蜡烛,摇摇曳曳,忽明忽暗……诗人选取的意象本身就 带有朦胧感除此之外,诗人还借用一些特别的修饰,让这些意象变 得轻盈、空灵,甚至难以感知以雨为例,诗人吟到“一春梦雨常飘 瓦,尽日灵风不满旗”(《重过圣女祠》 )、“小幌风烟人,高窗雾雨 通”(《寄目》 )、“封来江渺渺,信去雨冥冥”(《寄令狐郎中》 )、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夜雨寄北》)、“水庭暮雨寒 犹在,罗荐春香暖不知”(《回中牡丹为雨所败・其一》)。
诗人描写的 雨多是细雨、暮雨、冷雨形容雨细,诗人用了“雾”、“烟”、 “梦”一系列词,“雾”、“烟”、“梦”不仅细而且迷蒙,再加上 “暮”、“夜”、“寒”,这样的雨天在诗人笔下,气氛变得更加沉晦二)在典故中的体现李商隐诗歌的朦胧美还体现在其对典故的运用上古代文人诗歌 喜欢用典故,特别是唐代五、七言今体诗的体制定型以后,这种风气 尤为普遍李商隐在其诗歌中对典故的运用有其特别之处首先,李商隐诗歌中典故的运用量是很大的我们不妨做个量的 统计以李商隐最有名的六首七律无题诗为例粗略地统计一下,刘 郎蓬山、贾氏窥帘、毖妃留枕、莫愁、班雅、小姑、神女等用典近十 处而仅名篇《锦瑟》,作者便在首颈二联中连用了庄生蝴蝶、望帝 杜鹃、沧海明珠、蓝田玉生烟四个典故,一句一典,让人有应接不暇 之感在此例子不再多举典故用得多,必然增加读者阅读理解的难 度,甚至给人一种“若其用事深僻,语虽工而意不及,自是其短”(宋 ・蔡居厚《蔡宽夫诗话》)之感我们不能完全排除这样的可能,但在 大多数作品中,诗人用典精当,词句优美巧妙,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 题典故的运用必须以广博的文化知识为基础对于一般读者而言, 要拥有诗人那样广博的知识面是很困难的,由于文化程度不同,不同 读者对同一首诗歌,以及读者的理解和诗人自身想要表达的意旨的理 解可能是大相径庭的。
但李商隐诗歌中典故本身的色彩感和形式美却 能在很大程度上缓解这一矛盾,并且产生出朦胧的美感三、距离之美晚唐描写情爱的诗歌很多,和李商隐合称“温李”的温庭巧、合 称“小李杜”的杜牧等都有不少情爱佳作相对来讲,在李商隐流传 下来的近 600 首诗中,情爱诗不占多少比例,读者真正最耳熟能详的 其实还是情爱诗感受李商隐诗的距离美,最适合的方式就是认真对 其情爱诗进行品读和解析其中最让我们刻骨铭心的,如“相见时难 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等名句李商隐能让今人读者共鸣同,对情的期待同趋唯美,或者源于古 今情爱体会爱恋深切时,方在相见、钟情、相思、携手乃至共剪酉窗 烛的期许方面产生共鸣无论是《夜意》中的“帘垂幕半卷,枕冷被 仍香、如何为相忆,魂梦过潇湘”,还是《凉思》中的“人涯占梦数, 疑误有新知”,其实都可以在现代人中引起共鸣想必“枕冷被仍 香”,对伊人痴情的感觉仍在回忆中,而后在《凉思》中透出的是担 心、怀疑,想必成就这样通占今之情感的就是不变的真情的共鸣距 离之美源自诗中人,在其诸多无题诗中有足够体现如“相见时难别 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轻狂”、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等佳句,无处不散发出李商隐 诗的距离之美。
四、 “蝉”—幽怨之美在李商隐570多首诗作中,“蝉”这一意象先后出现了15次,咏 蝉诗 1 首,涉及“蝉”的诗歌共有16 首,这在众多咏物诗中所占的比 例并不是很大,却有他独特的个性,赋予蝉别样的韵味蝉,居高不 食,以清露为饮,而且蝉的生命周期极其之短,古语曰:“蝉不知 秋早在唐代之前文人即有吟咏寒蝉的诗文传统,大多都是表现蝉 声凄寒和赞扬蝉德高洁唐人笔下的蝉大同小异,多带有自喻意味 或是苦难的象征,或是清高的化身,总体上讲还是借蝉托己之幽情, 标明自己不随波逐流的清高李商隐笔下的“蝉”却别有一种意蕴, 诗人突出的是一个“怨”字,其中既有“贫士失职而志不平”的抱怨、 牢骚,又有婉而不露的怨刺五、 婉约之美说起李诗的婉约美,不得不谈李商隐的情感诗,通常认为无题诗 是李商隐情感的载体,其诗风形象、细腻、含蓄、深刻,用隐晦的笔 触表现诗人微妙复杂的内心情感在这里,我不谈论李商隐的爱情, 但不得不说他有关情爱诗歌的婉约我们可以认真感悟《柳枝五首》、 《夜雨寄北》、《锦瑟》、《重过圣女祠》、《燕台诗》、《碧城三 首》、《悼伤后赴东蜀辟至散关遇雪》、《河阳诗》、《回中牡丹为 雨所败二首》及众多无题诗。
读到“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 残”这样感人千占的名句,其情其景怎不催人泪下?这样的婉约极尽缠 绵绵之美;在《柳枝五首》中,读者尽可品味“画屏绣步障,物物自成 双、如何湖上望,只是见鸳鸯”,情深爱重、相思浓浓,诗人内心情 感流溢于笔触,但仍是言语间点到即止;当读者明自“鄂君怅望舟中夜, 绣被焚香独自眠”(自《碧城三首》)的清寂,感受“巴酉夜市红守宫, 后房点臂斑斑红、堤南渴雁自飞久,芦花一夜吹西风”(自《回中牡月 一为雨所败二首》)的孤独,也许更能明自婉约的文字间潜藏着诗人炽 热的情怀,这份婉约是无奈,抑或更是期待总之,李商隐诗以独特的艺术魅力为诗歌创作开辟了崭新的领域, 也给充满颓废、伤感气息的晚唐诗坛增添了不少生气,他的创作风格 不但在唐代,而且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上都是独树一帜的,其诗歌的多 义性成为人们永恒追求的艺术境界,因之使其诗具有一股绵远流长的 艺术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