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四川省中小学教师公招真题Word版.docx
23页2018年12月9日四川省教师公招考试《教育公共基础》真题(满分:100分,时限:120分钟)答题须知:1.请首先在题本、答题卡上填写(涂)好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准考证号一律从左到右填写,答题卡上的准考证号横排空白方格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填写,竖排用2B铅笔填涂相对应的数字2.所有试题在答题卡上作答,在题本上作答无效3.在答题卡上填涂答案(请用2B铅笔)时一定要认准题号!严禁折叠答题卡!一、判断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下列各题中,你认为正确的请选“√”,错误的选“”;全部选“√”或全部选“”,均记为0分)1.教育目的是对教育活动所要培养的人的个体素质的总的预期与设想,从不同的哲学观点出发就有不同的教育目的,所以教育目的是人的主观意志的产物2.人类的教育活动与动物的教育活动存在本质区别,这主要表现为人类的教育具有永恒性3.1619年德意志魏玛邦在宗教改革的影响下颁布了学校法令,规定父母送6-12岁男女儿童入学这是西方初等教育的开端4.新教师的教学效能感波动很大上讲台前,充满自信,觉得自己能当好老师,管住学生;遭受打击挫折后,效能感会迅速降低5.宋朝朱熹在《朱子全书》中提及“宽着期限,紧着课程”,这里的“课程”是指功课及其进程。
6.班级组织中的非正式组织会对学生产生不良影响,班主任应该对非正式组织严格控制和防范7.义务教育阶段的全纳教育是指教育应当满足所有儿童的教育需要,每一所学校必须接受服务区域内的所有儿童入学8.说课就是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简要介绍9.师生关系影响着学生和教师的人生态度和行为选择,进而影响着他们在学校的生活质量10.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具有不成熟性,所以教师要容忍学生犯错误,不要惩罚学生11.德育是学校全体教育工作者的工作,而不是部分人的工作职责,所有教师都有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责任12.根据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教会2-3岁的孩子有意识地谦让玩具是几乎是不可能的13.儿童的发散思维在3-4岁出现第一个增长期,7-8岁出现第二个增长期,说明儿童心理的发展具有差异性14.认知心理学认为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是教育的关键和核心15.老师使用彩色笔标注板书中的重点内容是想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16.根据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阶段论,“繁殖-停滞”阶段中提到的繁殖感是指繁殖下一代的需要17.在小学低段,游戏是儿童的主导活动,对儿童的心理发展具有重要作用18.在学习中遇到问题时,李亮倾向于对整个问题所涉及的各个子问题的层次结构以及自己将采取的方法进行预测,从而解决问题。
这种学习策略称为系列性策略19.教育部2018年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中,对教师的处分有:警告、记过、降低岗位等级或撤职、开除20.教育法律规范对教育关系的调整具有局限性,教育关系还需受到教育道德的调节21.教师活动中的所有社会关系都要由教育法来调整22.教师申诉制度是非诉讼意义上的行政申诉制度23.高二学生小张在期末考试中作弊,学校应依据《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的相关条款对其进行处理24.《义务教育法》规定适龄儿童依法享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同时也要履行接受义务教育的义务这说明权力关系主体对权利和义务都不具有选择性二、单项选择题(共45小题,每小题1分,共45分,每小题仅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选择你认为正确的答案)1.以下有关夸美纽斯的贡献描述不正确的是()A.提出了普及教育的思想B.详细论述了班级授课制C.认为伦理学和心理学是教育学的学科理论基础D.论述了“直观性原则、巩固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2.实质教育论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向学生传授与生活相关的广泛知识内容,以下被实质教育论认为最有发展价值的实质学科是()A.物理B.数学C.希腊文D.逻辑学3.关于我国教育目的实现的策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要以素质发展为核心B.要正确理解和把握全面发展C.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各育关系D.要以德智为主,体美为辅4.“美国从1900年到1959年,由人力资本获得的利润增长了17.5倍,而由物质资本获得的利润只增长了3.5倍。
这主要体现了教育的()A.文化功能B.政治功能C.生态功能D.经济功能5.某市教育局下达了“在全市小学开展国学经典诵读系列活动的实践意见”,该举措在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中的()A.健康生活B.实践创新C.人文底蕴D.学会学习6.以下教育家与其教育思想匹配正确的是()A.布鲁姆——发现学习B.赫尔巴特——做中学C.裴斯泰洛齐——统觉团D.巴班斯基——教学过程最优化7.高一新生入学时一般会进行摸底分班测验,这种测验属于()A.诊断性评价B.形成性评价C.总结性评价D.过程性评价8.小学二年级的娜娜帮助同学打扫卫生,老师奖励了她一朵小红花,此后她更乐于助人了该老师运用的德育方法是()A.情感陶冶法B.说服教育法C.榜样示范法D.品德评价法9.传授—接受教学模式中,教学的中心环节是()A.引起求知欲B.感知教材C.理解教材D.巩固知识10.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课外教育的是()A.学校组织学生春游B.学校每周在体育课上组织学生参加足球比赛C.学校组织学生参加“改革开放40周年”展览D.学校为了扩大学生知识面,成立了文学、历史、地理等学习小组11.认为道德教育的目的不是让学生接受道德原则,而应让学生自由选择道德标准,并承担自己选择的后果。
这种观点属于现代西方教育思想中的()A.存在主义B.改造主义C.永恒主义D.要素主义12.21世纪初,我国开展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关于此次改革的具体指标,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A.改变学科本位的课程结构B.改变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C.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的现状D.改变课程管理过于松散的状况13.主张将课程教材进行螺旋式编排的是()A.斯金纳B.布鲁纳C.布卢姆D.维果茨基14.以下属于教师条件性知识的是()A.学科知识B.教育学知识C.文化基础知识D.实践性知识15.刘老师昨天下午班会才提醒学生不要迟到,可今天下午刚上课,就有学生喊“报告”,刘老师平静地问:“怎么迟到了?”学生汗涔涔啜啜地说:“睡过了”刘老师示意学生进教室坐好见老师没声色俱厉地批评,其他同学有些失望,见此,刘老师真诚地说:“他没有说谎,很诚实;他尊重老师,喊报告后老师同意才进教室;他努力过,他脸上的汗水可以作证,这样有礼有节的迟到,我还能说什么呢?相信他以后不会这样了”刘老师这样教育学生的策略体现了批评的()A.一致性B.代偿性C.抚慰性D.适度性16.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中总结的学习过程的四个基本环节是()A.注意—保持—再现—动机B.注意—模仿—保持—动机C.注意—练习—保持—再现D.注意—模仿—练习—再现17.针对学困生的教育教学,以下做法不恰当的是()A.尊重学困生人格B.在教学中对学困生一视同仁C.分析学困生学习困难的原因D.家校共同关心学困生的学习与生活18.一个寒冬的清晨,李老师双手捂着暖宝宝走进了教室,学生正在早读。
这时,小明走进了教室李老师大声喊道:“小明,怎么又迟到了?靠墙站好此时有学生小声嘀咕:“哼,自己也迟到此情景表明,李老师没有做好的角色是()A.朋友B.榜样C.引导者D.诊断者19.为了增强学生学习的投入度,教师在课程中不定期的安插随堂小测验,这种强化程序属于()A.变时强化B.变比强化C.定时强化D.定比强化20.小刘在日常生活中,既能驾驶自己的汽车,也能驾驶其他不同型号的小轿车小刘对不同类型汽车驾驶技术的迁移属于()A.高路迁移B.中路迁移C.低路迁移D.下路迁移21.兵兵在阅读过程中,发现有一段特别难懂,他先是再次阅读该段落,并在阅读完全文之后又回过头来对这一段进行理解兵兵采用的学习策略更符合()A.精加工策略B.计划策略C.组织策略D.监视策略22.某公司人员招聘要求如下:有责任心;善于交流沟通;团结同事,有较强的同理心根据认知风格的分类,()认知风格的人更适合这份工作A.场独立型B.场依存型C.冲动型D.沉思型23.陈老师讲加法分配律时,在黑板上罗列了几个例子,让学生们自己总结规律陈老师的做法最符合()理论A.符号学习B.发现学习C.认知—接收学习D.信息加工学习24.刘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十分注重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反馈:学生做得好时,予以表扬;做的不好时,及时指出使其改正。
刘老师的做法体现了桑代克学习理论中的()A.效果律B.练习律C.准备律D.应用律25.红红在小时候被一只黑色的狗咬过,后来她看到黑色的动物都会觉得特别害怕红红的表现说明了她对黑狗这一刺激产生了()A.强化B.分化C.泛化D.消退26.小学六年级的数学课上,张老师在讲授完税率的含义和算法后,在黑板上写出了一家饭店某个月的营业额,并让同学们计算这家饭店需缴纳的营业税根据加涅的信息加工理论,学生对饭店营业税的计算环节属于学习阶段中的()A.动机阶段B.领会阶段C.习得阶段D.概括阶段27.根据奥苏贝尔对于知识学习的分类,儿童将“猫”这个符号在头脑中与猫的形象建立相应的等值关系的过程,属于()A.概念学习B.命题学习C.表征学习D.事实学习28.李老师答应冯佳,如果她能在课堂上积极发言就消除她之前的违规记录,这属于()A.替代性强化B.自我强化C.正强化D.负强化29.小朱在看完电影《我不是药神》之后,认为电影中的男主角即使是为了病友能够减轻病痛也不能私自购买盗版药,因为如果人人都去买盗版药,社会就会变得很混乱根据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她此时的道德发展处于()A.寻求认可取向阶段B.社会契约取向阶段C.遵守法规取向阶段D.普遍伦理取向阶段30.在学校开展的各种心理健康教育团体活动中,为了避免竞争所带来的消极影响,我们应该()A.取消各类竞争B.开展学生个人间的竞争C.开展学生群体间的竞争D.取消学生群体间的竞争31.某教师认为,要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教室环境应该布置得简单素雅,在授课时教师的走动应该适当。
对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教室环境的布置不会影响学生的注意B.该教师的做法是为了减少学生产生无意注意C.该教师关注了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相互转化D.教师的走动会使学生产生注意转移,不利于教学32.合理确定教学目标对教学成功至关重要,以下对教师确定教学目标具有指导意义的理论是()A.最近发展区B.观察学习C.经典条件反射D.试误学习33.学校根据年龄编班、学习能力分组进行教学,这样的教学组织主要是考虑到儿童发展具有()A.顺序性B.阶段性C.差异性D.稳定性34.课堂上,老师提问的话音未落,有的学生就急忙举手回答,但回答常常不全面这类学生所对应的认知加工策略为()A.深层加工B.表层加工C.冲动型加工D.沉思型加工35.学生应用物理公式或定理解决相关物理问题的智慧技能主要是()A.具体概念B.定义概念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