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音版音乐二年级上册《四小天鹅舞曲》说课.doc
7页《四小天鹅舞曲》说课1、 通过欣赏《四小天鹅舞曲》熟悉乐曲的主题音乐, 感受管弦乐队的乐器音色,并了解乐曲的背景2、 通过已有的知识进行乐曲《圣桑-天鹅》和《四小 天鹅舞曲》的对比欣赏,感受速度、节奏、旋律与音乐形象 的关系3、 通过芭蕾舞欣赏,感受到芭蕾舞剧中天鹅的形象4、 合理利用网络资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直观感受 音乐形象教学过程:(-)听赏《四小天鹅舞曲》、观赏《四小天鹅舞》:俄罗斯作曲家柴可夫斯基的不朽名著《天鹅湖》,是根 据德国民间故事构思的,成曲于1 8 7 6年不幸的是由于 编导不具备音乐体现能力,18 7 7年《天鹅湖》的初演失 败了此后,经验丰富的编导大师彼季帕和助手伊万诺夫对 《天鹅湖》的总谱进行了认真的分析重新构思创作,在1 8 9 4年为纪念作曲家逝世一周年活动中,首先上演了伊万 诺夫编排的第一幕第二场(即"湖畔” 一场)美妙的天鹅 形象第一次登上芭蕾舞台,凝聚着柴可夫斯基心血的音乐幻 化为无比动人的图景出现了次年,全剧问世又获得轰动性 的成功《天鹅湖》遂以芭蕾的同义词,屹立在艺术群山之 巅,存留在亿万人们的记忆中《四小天鹅舞曲》是这部舞 剧第二幕里的一段舞曲,表达了小天鹅们的欢乐心情。
乐曲 采用了三部曲式,4/4拍子,中庸的快板开始由大管吹 奏八分音符活泼跳跃的伴奏音型,一小节后,双簧管用二重 奏的形式演奏轻快的旋律,然后长伴奏音型,一小节后,双 簧管用二重奏的形式演奏轻快的旋律,然后长笛在高八度上 进行重复第二小提琴和中提琴,用十六分音符几次穿插在 乐句结尾的长音上,显得很有生气然后,第一小提琴接奏 主旋律,这里,强调切分节奏的几个音,表示小天鹅走步还 不稳,更显得活泼可爱四小节之后,长笛在高音区助奏, 经过反复,再现开现时的旋律最后,是个短小的尾奏,它 再次采用不平稳的切分节奏,显得十分有趣,乐曲在两个强 音和弦上结束柴科夫斯基的这首《四小天鹅舞曲》写得精 巧、别致,配上舞蹈,更有诗一般的情趣、画一般的意境 它深受人们的喜爱,经常出现的音乐会上,有时,还以重奏 和独奏形式演出1、看:布置学生课前收集了解有关芭蕾舞、《天鹅湖》故事和创作背景的资料,看资料,了解剧情2、讲:请学生讲讲《天鹅湖》的故事,体会其文学美王子和公主战胜恶魔,最后幸福地生活在一起,有情人终 成巻属……)o教师通过影碟给学生介绍芭蕾舞的起源的特 '自3、赏:学生欣赏芭蕾舞剧《天鹅湖》第二幕《四小天鹅舞》,在音乐和舞蹈交融的情景中感受音乐旋律美、舞蹈 姿态美。
4、议:让学生自由讨论对剧情、音乐和舞蹈的感受5、辨:复听音乐,听辩出大管、双簧管和小提琴在乐中出现的顺序此前,教师可用“听力抢答”的方式给 学生复习一下前面1 —4册学生已认识的全部管弦乐器)6、仓自创动作,随音乐做律动或声势(拍手、跺脚、 拍腿、捻指等),并可让学生边动边哼唱旋律7、 奏:可让学生多欣赏几段《天鹅湖》中经典的舞蹈 片段,在欣赏时,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参与欣赏活动8、 比:可让学生听赏由这段乐曲改编的童声合唱曲《小 天鹅》或其它乐器演奏的这首乐曲,比较和感受不同的音乐 风格和表现形式一、 导入新课:从屏幕“天鹅妈妈带着四只小天鹅”的图片,导入新课二、 完事聆听:欣赏'‘四小天鹅舞曲”的音乐三、 师生共同利用在图书馆和网上收信的资料,讨论柴 柯夫斯基和他的作品从作曲家的国籍、生平、主要作品、 小故事等几方面进行)四、观看录象:初步了解芭蕾舞剧《天鹅剧》和《四小 天鹅舞曲》并欣赏《四小天鹅舞曲》以及芭蕾舞剧《天鹅剧》 的录象片段五、分析、讨论:从旋律、音色几方面分析《四小天鹅 舞曲》的音乐要素(―)感受和表达乐曲的旋律第一部分主题旋律:1、 屏幕展示第一部分主题旋律谱,老师用钢琴弹奏第 一部分主题旋律;2、 学生跟琴哼唱第一部分主题旋律,并感受旋律重音;3、 师生边哼唱,边用跟随教师用形体动作感受和表达 旋律;4、 老师用钢琴弹奏,学生用乐器伴奏共同演奏第一部 分主题旋律。
二) 第二部分主题旋律:1、 屏幕展示第二部分主题旋律谱,老师用钢琴弹奏第 二部分主题旋律;2、 学生跟琴哼唱第二部分主题旋律,并感受旋律中的 切分音;3、 师生边哼唱,边跟随教师用形体动作感受和表达旋 律三) 分析乐曲的音乐:1、 再次完整欣赏全曲,并自由讨论分析音色;2、 老师汇总同学的意见并作总结;3、 分析第一部分主题旋律的音色① 师:“同学们想想,天鹅通常生活在什么地方? ”讨 论得出结论,天鹅生活在森林、湖边、田园里② 师:“什么乐器最具有田园色彩? ”播放“双簧管”的介绍让学生了解双簧管是最具有田园色彩的乐器,音乐家用双簧管的音色来表现在田园中欢快嬉戏的小天鹅形象③ 屏幕展示“双簧管”照片,并播放双簧管演奏的录象片段(四)分析第二部分主题旋律的音色:第二部分主题旋律由小提琴演奏;①师:“音乐家为什么要用小提琴来表现小天鹅的形象呢? ”;②利用学生资源,请一位同学拉奏一段小提琴片段,让 学生感受小提琴的音色;就非常合适作曲家用小提琴明亮的 音色、丰富的表现力来表现小天鹅纤细而活泼的形象六、综合完事欣赏和表现全曲:全体同学在教师带领下 边欣赏边用律动表现全曲二)听赏大提琴独奏曲《天鹅》 观赏芭蕾舞《天鹅 之死》《天鹅》是人们熟悉并为之感动的优雅、温柔的大 提琴曲,它出自法国作曲家圣桑(1835T921年)的管弦乐《动物狂欢节》。
《动物狂欢节》由十四首独立矮小乐曲组成,《天鹅》是第十三首,它不仅是不一首脍炙人口的名曲,也 是作者在这部作品中唯一允许在他生前让人演出的乐曲,被 视作圣桑的代表作品,还被改编成各种乐器的独奏曲,该曲 是大调式、6 / 4拍子、由单主题发展而成的三部曲式乐 曲一开始,钢琴以清澈的和弦、清晰而简洁地奏出犹如水波 荡漾的引子,在此背景上,大提琴奏出旋律优美的主题,描 绘了天鹅高贵优雅的神情和安详浮游的情景中间部分由第 一部分主题发展而成,犹如对天鹅优雅而端庄形象的歌颂, 把人带入一种纯洁崇髙的境界第三部分,钢琴以优美的旋 律表现出天鹅游荡于碧波涟涟的湖面时高雅悠然的艺术形 象,全曲在弱奏中逐渐消失在这首乐曲里,如果说大提琴 代表了天鹅,那么钢琴就是那波光粼粼的湖水二十世纪初,俄国著名芭蕾舞赏安娜巴甫洛娃应彼得堡 皇家歌剧院的邀请,在贵族会馆举行的一次音乐会上表演独 舞,音乐选用了《天鹅》由于当时的芭蕾作品常用“天鹅” 作为标题,故将舞蹈命名为《天鹅之死》以示区别舞蹈踏 实地保持了古典芭蕾的传统,以诗一般的灵感使表演与技 巧、音乐有机地结合通过描绘濒死的天鹅渴求重新振翅, 孤身只影在平静的源面上艰难挣扎,最终默默死去时的神 情,以象征人类在现实生活中与死亡,命运进行不懈反抗的 搏斗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