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采区地质说明书.doc
5页采区地采区地质说质说明明书书一、概况该采区位于井田东北部,其采区走向长约 732m,倾向长为185m,总面积约为 1.307Km2,标高 830——835,从井上下对照图可以看出,采区周围均为山脉地带及农田垦地,东邻陈家湾村煤矿,南邻9203 工作面,西邻采空区,北邻河流保安煤柱二、地质构造9205 工作面位于井田东北部,地质构造简单属单斜构造,局部有起伏现象较大,煤层走向东西,倾向南北,倾角为 3°——7°根据地质资料与所掘巷道地质情况推算,该采区内无断层,在局部会有顶板破碎带和氧化带,以及上层砂岩水含水层、陷落柱等三、煤层情况该采区所赋存的可采煤层为石炭系上统太原组 9#煤层,该煤层厚度平均为 4.56m,硬度为 f2—3,局部有时含一层 0——20cm 的夹矸,是结构复杂,层位稳定的全区可采煤层,属Ⅲ类不易自燃煤层,煤尘具有爆炸性,爆炸指数为 17%,地温 20℃,地压 921HPa四、煤层顶、底板情况煤层老顶为砂质泥岩,厚度 8.07m,直接顶为泥岩,厚度 0.7m——1.0m煤层老底为炭质泥岩,厚度为 2.21m,直接底为泥岩,厚度0.66m局部会有顶板破碎带,加强支护,确保安全生产。
五、水文地质1、含水层(顶部和底部)分析井田开采 9 号煤层,其直接充水含水层为太原组 L1,灰岩含水层,煤层开掘后,该含水层通过裂隙,导水裂隙带进入掘进工作面,是井下工作面涌水的主要裂隙水来源,但该含水层出水量较小上第三系,第四系松散层孔隙含水层为 9 号煤层间接充水含水层,通过竖井和斜井已揭露,属间接充水,其出水量随之季节变化,雨季出水量较大,旱季则较小2、其它水源的分析局部地段顶部和底部有少量涌水,但对开采影响不大3、涌水量据揭露的顺槽推算,掘进时底板有少量积水,在低凹处打水窝,配备相应能力的排水设施六、问题及建议问题:在采掘过程中可能会遇到顶板破碎带,以及上层含水层砂岩水,导致顶板破碎,淋水增大难以管理,另局部可能还会出现陷落柱建议:在采掘过程中如遇到顶板破碎时需加强支护,缩小循环进度,缩小架距(0.6——0.8m),增加背板及撑木,用木楔加紧使背板紧贴顶板煤壁,如有冒顶区,用木垛接顶充实顶板,不能出现空顶现象如遇到淋水区,则在底凹处打水窝,然后再配备相应的排水设施,保证设备的完好率顶板淋水明显增大时,立即停止作业,撤出人员,向矿调度室反映实际情况,待矿委采取相应措施如遇上陷落柱,因陷落柱为地下水渠道,所以在采掘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先探后掘”,如没有地下水的情况下,采取硬过陷落柱或者绕道采掘,如有地下水情况下,立即上报矿调度室,以便采取相应措施。
七、采区储量的计算二采区可采煤层 L=800m,h=570m,M=4m,d=1.4t/m3, Q呆=287840t,K=80%Q =(L·h·M·d-Q呆)·K=(800×570×4×1.4-287840)×80%=654×80%=523.2 万 T八、二采区坐标圈定1、 X=8493.49 Y=8552.482、 X=8256.75 Y=8849.963、 X=8444.00 Y=8866.334、 X=8378.83 Y=9046.845、 X=8551.75 Y=9217.366、 X=8498.99 Y=9376.717、 X=8572.29 Y=9494.218、 X=8504.28 Y=9655.149、 X=8258.17 Y=9848.0410、X=7337.43 Y=9284.0511、X=7824.79 Y=8439.54二二采采区区地地质质说说明明书书下下 寺寺 头头 煤煤 业业 有有 限限 公公司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