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6、7版)课后习题详解(第15章稳定化政策).docx
2页曼昆《宏观经济学》(第6、7版)课后习题详解(第15章 稳定化政策)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6、7版) 第5篇宏观经济政策争论 第15章稳定化政策 课后习题详解 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咨询进行咨询 一、概念题 1.内在时滞与外在时滞(inside and outside lags) 答:内在时滞是经济冲击与对这种冲击作出反应的政策行动之间的时间这种时滞的产生是因为决策者需要时间,首先认识到冲击已经发生,然后实施适当的政策外在时滞是政策行动与其对经济产生影响之间的时间这种时滞的产生是因为政策并不能立即影响支出、收入和就业 内在时滞是用财政政策稳定经济的核心问题,这种情况在美国特别明显在美国,支出或税收变动需要总统和参众两院的批准。
缓慢而烦琐的立法过程往往引起延误,这使财政政策成为稳定经济的一种不准确的工具在像英国这样的议会制国家,内在时滞较短,因为在那里执政党往往可以更迅速地实施政策改变 货币政策的内在时滞比财政政策短得多,因为中央银行可以在不到一天的时间内决定并实施政策变动,但货币政策有相当长的外在时滞货币政策通过改变货币供给,从而改变利率,利率又影响投资来发生作用但是,许多企业提前很长时间作出投资计划因此,人们认为在货币政策作出变动6个月之后才会影响经济活动,即货币政策的外在时滞很长 2.自动稳定器(automatic stabilizers) 答:自动稳定器是指在对税收和财政支出作出一定的制度安排的前提下,财政对社会经济具有内在的自动稳定的功能 财政的自动稳定功能主要通过两方面来实现: (1)自动调整的税收在现代税制中,所得税占有重要地位,并且所得税一般是实行累进税率的当经济高涨特别是过热时,大多数居民家庭收入随之增长,因而不仅有更多的人进入交纳所得税的行列,还有许多人将按更高的税率交税其结果是,政府所得到的税收收入不仅增加,而且增幅还会超过居民收入的增长幅度,这当然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消费和投资的增长,即抑制总需求的进一步扩张,使经济增长降温。
假如经济衰退,情形正好相反,由于居民税后可支配收入减少的幅度小于总收入下降的幅度,自然对经济的下降趋势有一定的遏制作用公司或企业所得税的作用机制与个人所得税类似 (2)财政转移支付的自动增减在经济繁荣时期,社会能提供更多的就业,失业救济金的支付大大减少,税收则大量增加,有利于遏制需求进一步膨胀;而一旦经济萧条,失去工作的人可立即从政府得到收入(失业救济金),以维持一定的消费需求,这就能减轻社会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2页 共2页第 2 页 共 2 页第 2 页 共 2 页第 2 页 共 2 页第 2 页 共 2 页第 2 页 共 2 页第 2 页 共 2 页第 2 页 共 2 页第 2 页 共 2 页第 2 页 共 2 页第 2 页 共 2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