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一次月考考试(精选).doc
11页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一次月考考试(精选)(时间:60分钟 分数:100分)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选出正确选项每题2分,共50分)1、很多人喜欢在朋友圈晒美食、晒旅游、晒自己与家人的合影……在收获朋友们点赞的同时,也泄露了个人的许多信息省地各级公安部门多次发布信息提醒:个人信息需谨慎发布对此,我们应该( )①为了保护隐私而拒绝上网②正确认识网络的两面性,避其所短、扬其所长③要增强法律意识和隐私意识④以法律己,尊重他人的隐私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一位环卫阿姨将自己带的鸡蛋早餐让给盲人乞讨者.还将鸡蛋剥了壳喂给他吃这一画面恰巧被记者拍摄并准备报道以下选项最适合作为报道主题的是( )A.与人为善平等待人 B.海纳百川 有容乃大C.已所不欲 勿施于人 D.立足本职 爱岗敬业3、一般情况下,遇到挫折,应对的合理路径是( )①对症下药,寻找解决方法 ②战胜挫折,丰富生活经验 ③冷静思考,分析产生原因A.①→②→③ B.③→②→①C.①→③→② D.③→①→②4、交际问题一直是学生的“第二大伤心事”。
心智不够成熟,使得中学生交友时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偏差你认为友谊中存在的误区有( )①不是所有的期待都能在友谊中得到满足 ②友谊是一成不变的 ③竞争会伤害友谊 ④朋友相处可以没有或牺牲原则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5、如果将人的一生比作四季,那么青春期就是生命的春节,“春季”是人生最美好的年华,它既我们带来浪漫的遐想和成长的欢乐,也带来一些莫名的烦恼和困惑.因此,我们应该( )①隐蔽地与异性交往,避免被别人发现②了解和悦纳青春期的生理变化,克服青春期的烦恼,促进生理、心理的协调发展③增强自制力,用理智来控制自己的情感和行为④了解闭锁心理现象及危害,积极与同学、朋友交往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6、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一个人、一个故事、-段话语,看似平凡简单,却能点燃许多人心中的激情与梦想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榜样不仅是一面镜子,而且是一面旗帜②好的榜样昭示着做人、做事的基本态度③向榜样学习、汲取榜样的力量,社会会变得更加美好④有了榜样的力量,我们国家一定会变得更美好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7、玫瑰香,却浑身长满了扎人的刺;种子虽小,却有让大力士瞠目的力量。
启示 ( )①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②既要看到自己的长处,又要看到自己的不足 ③十全十美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④每个人都有缺点,所以我们完全没有必要在意自己的缺点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8、青春是生命中的华彩乐章,它带来了喜悦和力量,也带来了困惑和烦恼演奏好青春的成长曲,我们要( )A.在穿着上要赶潮流,展现青春风采 B.把内心闭锁起来,保护青春秘密C.放任青春冲动,享受青春激情 D.悦纳生理心理变化,克服青春烦恼9、“上帝在赐给我们青春的同时,也赐给我们青春痘对这句话的最佳理解是 ( )A.中学生每个人脸上都会长“青春痘"B.青春期是人生中的重要阶段,我们要把握青春期C.以修身为本,行走在“止于至善”的路上,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收获D.青春期既给我们带来成长的欢乐和美好,也带来一些莫名的烦恼和困惑10、当我们感到困惑或烦恼时,要学会当自己的“心理医生”,下列符合当自己“心理医生”做法的是( )A.向父母、老师寻求帮助 B.听音乐或者打打球C.在公共场所大声喊叫 D.向心理医生咨询11、近年来,全国各地校园欺凌事件频发如果你遭遇校园欺凌,你会( )①沉着冷静,机智勇敢②寻找师长帮助,通过合法途径解决③忍气吞声,尽量逃避④寻求法律保护,维护自身合法权益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12、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
中国梦”离不开每个中国人的梦,更离不开少年的梦只有把少年梦融入中国梦,一个个“小梦”才能汇成“大梦”,少年梦才能托起中国梦这说明( )A.少年的梦想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紧密相连B.少年的梦想与个人的人生目标紧密相连C.少年的梦想就是中国人的梦想D.少年的梦想就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13、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任何公民都受法律约束,不允许有超过法律规定的任何特权 ②所有公民在司法上平等,在实施、适用法律上平等 ③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指公民平等地享有各项权利,平等地履行各项义务 ④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指法律适用范围内的平等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14、2019年4月10日,人类史上首张黑洞照片面世这是由包括中国16名科学家在内,全球200多名科研人员历时10余年、从四大洲8个观测点共同“捕获”的这反映了( )A.合作比竞争更有利于成功 B.竟争与合作相互依存C.科学的进步促进人类发展 D.良好合作是事业成功保障15、有人说:“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也有人说:“书山有路巧为径,学海无涯乐作舟”。
这说明( )①学习是一个过程,其中有苦也有乐②以前学习是很苦的,现在学习是快乐的③同样的事情,心态不同感受也不同④前者说法是正确的,后者说法是错误的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6、“做不了太阳,就做星星,在自己的星座闪闪发光;做不了大树,就做小草,以自己的绿色装点大地这说明( )A.只有做太阳,才能发热发光 B.只要做大树,才能成材C.每个人都有独特的价值,学会悦纳自己 D.要珍爱生命,善待生命17、“你陪我长大,我陪你变老为了让我们“懂事的速度快过父母老去的脚步”,作为子女的我们应该( )①对父母的建议言听计从,从不质疑 ②凡事依靠父母安排,接纳父母的建议 ③孝敬双亲长辈,尽孝在当下 ④保持良好的亲子沟通,理解父母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8、中科院“夸父计划”首席科学家刘维宇,远涉重洋留学,28年后回国效力,漫漫拼搏路,追逐心中“努力攀登空间科学高峰,力争居于世界领先水平”的中国梦,这启示我们( )①将个人梦想融入祖国现代化建设中②今天享有同祖国一起成长和进步的机会③要把个人梦想和努力奋斗紧密结合起来④只要心中有远大的梦想就能成为科学家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9、下列行为中,体现出公民法治精神和法律至上信仰的是( )①小丽打向有关部门举报学校附近有一个黑网吧②“又该缴税了。
嗯,我想想怎样少缴点税③八年级学生小敏坚决制止父亲在工地建设 上以次充好,违规操作的行为④“爸,给钱我上学去,去,我和你妈离婚了,问她要去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20、“不要问别人能为自己做些什么,而要问自己能为别人做些什么;不要问国家能为我们做些什么,而要问我们能为国家做些什么这表明( )A.“我为人人”的前提是“人人为我”B.个人利益高于国家利益、他人利益C.有了个人利益,集体利益才有保障D.我们应积极关爱他人、服务社会、报效祖国21、随着共享单车的逐步普及,破坏共享单车的乱象也屡见不鲜让共享单车真正共享仅靠法律的强制性是不够的,还必须发挥道德的作用这是因为( )A.道德比法律更能够在人们的内心树立权威B.道德更适用于小事情,而法律适用于大事情C.道德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增强尊法守法的意识和自觉性D.道德的适用范围比法律更广,道德比法律更有约束力22、同学之间在交往过程中,应该与人友善,平等待人,不凌弱欺生这是因为( )A.只要这样做,就能在同学中树立威信B.人与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C.每个人在经济和生活条件上是相同的D.大家在一起的惟一目的是把学习搞好23、一位高考状元在介绍自己学习经验时说:“如果你早晨起床后头脑不清醒,那你就不要跟着别人一起背单词;如果你觉得多做一点习题对你有用,那你也可跳进题目的浅海去遨游一番。
这段话的含义是( )A.早晨背单词,学习效率不高 B.学习要敢于创新C.要注意学习别人的学习方法 D.适合自己的方法就是最好的方法24、韦思浩是一名退休教师,退休工资每月五千多他平日省吃俭用,捡些瓶瓶罐罐,用化名把大部分收入用于捐资助学老人的事迹真正感人之处是( )A.一息尚存仍保持着勤劳俭朴的传统美德B.捐资助学,无私奉献,不言代价和回报C.退休多年,仍然保持着劳动人民的本色D.退休后仍关心教育,不忘人民教师的职责25、在道德与法治的课堂上,老师开展了关于“如何处理诚实与保护隐私之间关系”的课堂讨论,以下看法正确的是( )A.不管遇到什么情况,都要绝对尊重他人隐私B.权衡利弊,既恪守诚实要求,又尊重他人隐私C.尊重他人隐私与对人诚实之间没有任何冲突D.讲诚实就没有隐私,保护隐私就做不到诚实二、简答题(每题8分,共24分)1、2017年秋季开学了,为了让中学时代异彩纷呈,道德与法治教师在课堂上让同学们围绕着“如何谱好中学序曲”进行讨论下面是同学们的发言提纲,请你参与讨论1)中学阶段是新的起点,请谈谈你对“新的起点”的理解2)你的梦想是什么?实现梦想需要努力,谈谈你对努力的理解。
3)功课多了,需要享受学习,学会学习请你分享如何学会学习2、目前我国有6000万留守儿童和“事实孤儿”,他们往往缺少父母的关爱和教育,缺少监管,生活负担重,心理发育不健全,自我保护意识淡薄其中,少数留守儿童易养成不良的生活习惯和道德品行留守儿童属于弱势群体,他们的各项权利亟待有效保障为此,国务院专门印发《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促进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1)为什么要关爱保护留守儿童?...(2)请你谈谈促进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应加强哪些保护?...(3)面对父母的远离,在校读书的留守儿童自身应该怎么办?...3、李肇星在参观某学校时说道:“在知识面前,我永远是个不能毕业的学生他鼓励所有学生积极进取,要永远学习、多学习他认为学知识是学生的本职,也是祖国、社会的要求,踏实、严谨地学习对学生尤为重要青年是一个民族的希望李肇星深情地说:“一个国家的发展,要靠人民用学来的知识去改变它,为了祖国的强盛,更要学习,学习让祖国的明天更加美好1)李肇星为什么鼓励学生要永远学习、多学习? ..(2)有的同学认为:我们学习主要是从学校中老师教给我们这一渠道获取的你认同这种观点吗?请说明理由。
三、材料分析题(每题13分,共26分)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随着年龄的增长,中学生的身心也在迅速变化他们与社会交往增多,对家庭的依附性减少,要求独立,摆脱成人控制的思想情绪日益上升因此,他们不满足于家长、教师及其他成年人对事物现象的描绘和解释,不轻信家长、教师和书本上的现成结论,喜欢探索事物的根源,喜欢怀疑、辩论,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材料二 “劳动模范是劳动群众的杰出代表,是最美的劳动者 许克亮给列车插上“翅膀”,在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