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备考2025湖南省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分通关题库A4可打印版.docx
57页备考2025湖南省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分通关题库A4可打印版一单选题(共100题)1、《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所列出的教学目标“初步形成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初步学会设计实验方案”中“初步”属于( )A.行为主体B.行为动词C.行为条件D.表现程度【答案】 D2、溶解度四要素不包括( )A.一定温度B.100g溶剂C.达到饱和状态D.单位为“Kg”【答案】 D3、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反映了元素的原子结构和元素的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同一元素不可能既表现金属性,又表现非金属性B.同一主族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完全相同C.短周期元素形成离子后,最外层电子都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D.第三周期主族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等于它所处的主族序数【答案】 D4、下列关于环境问题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用甘蔗生产的乙醇燃料属于可再生资源,利用乙醇燃料不会产生温室气体B.低碳生活注重节能减排,尽量使用太阳能等代替化石燃料,可减少雾霾的发生C.太阳能、风能和生物能属于新能源D.太阳能电池可将太阳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答案】 A5、下列不属于化学用语的是( )。
A.相对原子质量B.化学方程式C.结构式D.铝的化学性质【答案】 D6、化学新课程实施中.最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方式改变、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一种评价方法是( )A.纸笔诊断性测验评价B.纸笔总结性测验评价C.档案袋评价D.活动表现评价【答案】 D7、化学教学中,教师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化学工业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影响,设计了问题“使用塑料制品对人类是有利还是有害”,由学生分别代表化工产品生产者、消费者、环保工作者就此问题发表观点这种教学方式属于( )A.科学探究教学B.小组讨论教学C.角色扮演教学D.社会调查教学【答案】 C8、以学生兴趣、需要和能力为基础,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开展的“研究性学习活动”属于( )A.学科课程B.活动课程C.综合课程D.分科课程【答案】 B9、研究者按照研究的目的,以一定的理论假设做指导,合理地控制或创设一定的条件,人为地影响研究对象,从而验证假设,探讨教育现象之间因果的化学教学研究方法是( )A.调查法B.实验法C.行动研究法D.文献检索法【答案】 B10、以下有关个体内差异评价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个体内差异评价有利于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和压力,增强自信心,强化学习动力B.这种评价的结果往往难以反映个体问的差异,也无法确定被评价者达成教育目标的程度C.一个学生化学成绩持续提高,教师就可以做出该生已有进步的评价D.被评价者自己参照评价指标体系对自己的活动状况或发展状况进行自我鉴定【答案】 D11、( )是为了解决教学问题、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而确定的师生活动成分及其相互联系与组织方式的谋划和方略。
A.教学方法B.教学设计C.教学策略D.学习方法【答案】 C12、科学方法是理解、应用和掌握科学知识的桥梁科学方法的核心、科学知识体系的精髓是( )A.科学思想方法B.科学文化体系C.科学对象D.科学过程【答案】 A13、下列有关乙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燃烧时有浓厚的黑烟B.实验室制乙炔时可用CuSO4除杂质气体C.为了减缓电石和水的反应速率,可用饱和食盐水来代替D.乙炔的收集方法可用排空气法收集【答案】 D14、教育改革的核心是( )A.观念改革B.教学方式的改革C.课程改革D.普及义务教育【答案】 C15、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以任意比例混合的CH4与.CO2的混合物22.4 L,所含有的分子数为NAB.在标准状况下,NA个H2O分子所占体积为22.4 LC.常温常压下,活泼金属从盐酸中置换出1mol H2,转移的电子数为2NAD.常温常压下,28g氮气含有的核外电子数为10NA答案】 C16、新课程中,选取化学教学内容的原则不包括( )A.十分强调知识的逻辑顺序B.重视学生实验技能的掌握C.重视学习情境的创设D.教材的内容要具有弹性【答案】 A17、在实验室进行化学实验时,稍有不慎即会酿成大祸,生活中对于化学用品的取用同样要求谨慎。
下列采取的安全措施错误的是( )A.厨房煤气管道漏气,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B.自来水厂用氯气给自来水消毒C.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沿玻璃棒缓缓倒入水中D.燃着的酒精灯,酒精不够时,可直接添加【答案】 D18、能对自己的化学学习过程进行计划、反思、评价和调控,提高自主学习化学的能力属于高中化学课程的( )目标A.过程与方法B.知识与技能C.知识与能力D.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答案】 A1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无色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H+、Cl-、S2O32-、K+B.钠、钾、镁等活泼金属着火时,不能用泡沫灭火器灭火C.5.6LCO2气体含有的氧原子数约为3.01×1023D.NO2与H2O反应,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答案】 B20、X、Y、Z、W、R是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短周期元素X基态原子有2个未成对电子,Y、R同主族且两者核外电子数之和是x核外电子数的4倍,2元素的第一电离能高于同周期相邻的2种元素,W是常见金属元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Y、Z、R形成的简单离子半径依次增大B.Z与Y形成的化合物熔点比W与Y形成的化合物低C.Z的单质可以在X的最高价氧化物中燃烧D.X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R的强【答案】 C21、下列关于活动表现评价表述正确的是( )。
A.活动表现评价主要形式是自我评价B.活动表现评价既评价学生的过程表现又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C.活动表现评价主要形式是教师评价D.活动表现评价只能在活动进行过程中开展【答案】 B22、发现法的广泛使用被限制的原因是( )A.①②⑤⑥B.②③④⑤C.③④⑤⑥D.①③④⑤【答案】 B23、某学生运用“如果一种物质中的元素处于中间价态.那么这种物质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的规律,得出“一氧化碳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这种学习运用的逻辑思维方法是( )A.演绎B.归纳C.分类D.类比【答案】 A24、下列关于金属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铜有良好的导电性,常用于制作导线B.所有的金属都能与稀盐酸反应C.铁制品在干燥的空气中不易生锈D.不锈钢具有较强的耐腐蚀性,可用于制作医疗器械【答案】 B25、古诗词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下列诗句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C.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答案】 C26、常用来分析化学事实,帮助学生形成和理解化学概念,解释和论证化学原理等比较复杂内容的教学方法是( )。
A.讲述B.讲解C.讲演D.讲说【答案】 B2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鸡蛋清溶液中分别加入饱和Na2SO4、CuSO4溶液,都会因盐析产生沉淀B.司母戊鼎、定远舰甲板、有机玻璃等原材料属于合金C.聚酯纤维、碳纤维、光导纤维都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D.用酸性重铬酸钾溶液检验酒驾,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答案】 D28、下列关于“硫酸”这一教学内容设计的教学目标合理的是( )A.知识与技能目标:利用实验的手段,了解探究硫酸强氧化性的方法B.过程与方法目标:掌握硫酸的酸性、吸水性、脱水性和强氧化性等性质C.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浓硫酸和稀硫酸的对比,学习“量变质变规律”和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原则D.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探究硫酸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提高动手、动脑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答案】 C29、初中化学课程评价既要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又要有利于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下列不符合上述评价理念的是( )A.统一评价标准,进行定量评价B.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并重C.学生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相结合D.评价目标多元化【答案】 A30、下列表述不属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是( )。
A.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B.宏观特征与物质性质C.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D.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答案】 B31、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以任意比例混合的CH4与.CO2的混合物22.4 L,所含有的分子数为NAB.在标准状况下,NA个H2O分子所占体积为22.4 LC.常温常压下,活泼金属从盐酸中置换出1mol H2,转移的电子数为2NAD.常温常压下,28g氮气含有的核外电子数为10NA答案】 C32、下列属于体验性学习目标中领悟水平的行为动词是( )A.感受B.关注C.珍惜D.养成【答案】 A33、下列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的描述错误的是( )A.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B.加强课程评价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C.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D.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答案】 B34、络合滴定法用EDTA测定pb2+时,要求pH为5左右,缓冲溶液可以选择( )缓冲体系。
A.HAc-NaAcB.六次甲基四胺C.NH3-NI-14ClD.一氯乙酸【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