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儿园大班科学:常绿树与落叶树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docx
2页幼儿园大班科学:常绿树与落叶树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一、教学背景本教学设计是针对幼儿园大班的科学教学,旨在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常绿树与落叶树的生长和特点,增强幼儿对自然环境的认识和感知能力,培养幼儿的观察、思考和探究精神本次教学时间为一个课时,共计60分钟二、教学目标1. 认识常绿树和落叶树,了解它们的生长环境和特点;2. 培养幼儿的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3. 促进幼儿对自然环境的认识和关注;4. 提高幼儿的游戏合作和团队合作能力三、教学内容1. 常绿树与落叶树的区别1. 常绿树的特点:四季常绿,叶子像针一样,不掉落;2. 落叶树的特点:春秋两季换叶,叶子会掉落2. 常绿树和落叶树的生长环境1. 常绿树生长在南方等气温较暖和的地方;2. 落叶树生长在气温较凉爽、四季分明的北方和中部地区3. 常绿树和落叶树的实物比较1. 常绿树:松树,冷杉树等;2. 落叶树:榆树,梧桐树,枫树等四、教学过程1. 热身环节(10分钟)在幼儿入园后,老师将引导幼儿参与一个小游戏,教师说出一个物品名称,孩子们一起说出与之相关的物品名称,要求能够迅速回答,掌握词汇量和增强语感2. 导入新知(10分钟)教师在白板上展示常绿树和落叶树的图片,让孩子们来观察和讨论两种树的区别,并与孩子们互动交流,引导幼儿了解两种树的特点和生长环境。
3. 操作环节(30分钟)1. 观察实物:老师按顺序呈现松树、榆树、梧桐树等常绿树和落叶树的实物,引导幼儿观察比较它们的形态、叶子、干等特点2. 集体讨论:老师先让孩子们看一看四个气温、季节、生长环境不同的场景图片,然后询问孩子们,这些树都属于常绿树和落叶树中的哪一种呢?(可在投影板上放显微镜看叶子细胞比较孩子们将分组讨论,通过辩论、口头陈述等方式进行集体讨论3. 知识点:在操作环节结束的时候,需要对比较常绿树和落叶树的知识点进行和记录,同时将幼儿通过听、看、说等方式掌握到的常绿树和落叶树的知识点列在小黑板上,让幼儿记下主要观点、或将其发言记录下来4. 温故知新(6分钟)通过评估孩子们今天所学的内容,评估自己是否做的好或有待提高,帮助孩子们回顾、巩固和加深所学知识,并提出问题和疑惑,让他们对常绿树和落叶树有更深层次的认识5. 结束环节(4分钟)引导孩子们一起收拾教室并巩固所学知识,并通过幼儿对刚刚所学内容的反馈和,了解孩子们对本节课的感受和思考,及时做出调整和改进五、教学反思1. 教师的语言表达应简洁明了,字体清晰,图案生动2. 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学习特点,将试探性学习方法与自主探究方法并重,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3. 教师要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他们在游戏中发现生活中的科学问题,完成从理解、思考、解决、评价的科学探究过程,培养幼儿的科学意识和科学思维4. 教学过程中要密切与幼儿的互动、情感交流,增强师生之间的互信和沟通,从而达到师生共同成长的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