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陈式太极拳新架子与赵堡太极源流考.docx

2页
  • 卖家[上传人]:杏**
  • 文档编号:281795553
  • 上传时间:2022-04-24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0.88KB
  • / 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陈式太极拳新架子与赵堡太极源流考 陈式太极拳新架子与赵堡太极源流考(全) 来源:武当->2003年第2期 作者:罗名花发布时间:2022-09-23 双击鼠标滚 陈式太极拳新架子与赵堡太极源流考(上) 前言 陈式新架太极拳说,始于唐豪先生1930年,他在陈氏族人陈子明的陪同下去陈家沟访问,撰写了“太极拳的发展及其源流”一文其中讲:陈沟新架十三势的编者是陈氏十四世陈有本,他和陈长兴同辈 在唐豪先生看来,现在只有陈鑫的拳架可以代表陈氏“新架”,陈鑫架现在尽管无人会练,但在他的《陈氏太极拳图说》中,却给我们留下了文字和图形的记录,已不难考查那么,被顾留馨先生命名为陈氏“新架”的另一套架子,即所谓陈青萍编的“圈”架,也不难考查,这就是陈青萍、陈景阳、任长春至杜元化一系,载于杜元化《太极拳正宗》中的拳架此不但有图解,而且还有该拳之源流说明(现在的赵堡传人也都在练) 本世纪初,陈家沟人陈鑫为阐发祖辈练拳经验,写成了《陈氏太极拳图说》一书(以下简称《图说》)1932年,在河南省国术馆馆长陈泮岭资助下,1933年在开封出版,公开了陈氏“新架”太极拳的内容。

      与此同时,在河南省国术馆任教的沁阳义庄人杜元化(字育万),撰成《太极拳正宗》一书(以下简称《正宗》),陈泮岭馆长特为之作序,于1935年春在开封出版,首次公开了部分赵堡太极拳的内容 上世纪30年代出版的这两本书,是陈氏“新架”太极拳和赵堡太极拳较为原始的记录,为我们研究和探索陈氏“新架”太极拳和赵堡太极拳理法及其渊源关系,提供了极为可贵的,最为直接的史料这两本书中所绘制的拳势图都极为相似,尤其是金刚捣碓、单鞭、白鹅亮翅、搂膝拗步、野马分鬃、闪通背、倒卷肱、掩手捶、铺地锦、十字脚等拳势动作则完全相同唯不同的是,《正宗》公开了“背丝扣”理论,《图说》出现了“缠丝精”的新概念 《正宗》13节,共64势,《图说》13势(亦称十三势分节)共66势两个拳架仅为分节化法和个别名称有差异,整体上从头至尾是一脉相承,酷似孪生兄弟除此再看《图说》与《正宗》拳势图的比较,便会一目了然 由此已不难看出,《图说》陈有本至陈鑫架,《正宗》陈青萍至杜元化架,实宗一师之传无疑,正如太极拳史学家吴文翰先生所指出的,“可证明他们是同出一源” 下面,让我们看看陈青萍与陈沟、赵堡两处太极拳的关系。

      陈青萍是太极拳史研究中的关键人物,因为他虽不是陈家沟人,但却属陈氏家族,是和陈长兴齐名的一代太极拳宗师,并传拳给武禹襄,武氏又创著名的武式太极拳 陈青萍和陈沟太极拳的关系 1、从唐豪先生1930年去陈沟调查后所列出的“上承老架而又发展为新架的传拳世系”中,看不出陈有本传陈青萍 2、被顾留馨先生誉为“陈氏太极拳源流最可考信之直接史料”的《陈氏家谱》中,唯独赫赫有名的陈青萍,既不见其名,又不见其注请看顾先生原文部分: ……(第36页)十三世秉士、秉旺旁注:拳手可师十四世长兴旁注:拳师十五世耕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2页 共2页第 2 页 共 2 页第 2 页 共 2 页第 2 页 共 2 页第 2 页 共 2 页第 2 页 共 2 页第 2 页 共 2 页第 2 页 共 2 页第 2 页 共 2 页第 2 页 共 2 页第 2 页 共 2 页。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