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假热管标准-1.pdf
8页F12 江苏光芒再生能源发展有限公司企业标准Q Q/321282YZD 09-2009 热管插入式真空太阳集热管2009-11-10发布2009-11-15实施江苏光芒再生能源发展有限公司发布2 前言本标准主要适用于热管插入式真空太阳集热管产品为适合我国金属吸热体、玻璃- 金属真空太阳集热管产品的发展,本标准命名为热管插入式真空太阳集热管,使其今后适用范围具有一定的拓展性热管插入式真空太阳集热管是玻璃-金属真空集热管的一种主要型式具有承压能力强和耐热冲击性能好两优点,这些优点对于大多数主动太阳能系统来说是非常必要的此外,还具有许多其他的特点,例如:耐冷冻、启动快、热损小,等等热管插入式真空太阳集热管是太阳能热利用工程(包括太阳热水器、吸收式制冷系统、海水淡化系统和工业用热系统等)中的主要部件 其性能和产品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太阳能热利用工程的热效率、可靠性、安全性和使用寿命为促进太阳能热利用事业的发展,提高热管插入式真空太阳集热管的产品质量,满足广大市场的需求,保护广大消费者的利益和加强对产品质量的监督与控制,因此制定热管插入式真空太阳集热管产品标准是十分必要的本标准 2006年首次发布。
本标准 2009年重新修定本标准由江苏光芒再生能源发展有限公司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童勇刚3 热管插入式真空太阳集热管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热管插入式真空太阳集热管的术语和定义、分类与命名、 技术要求、 检测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本标准仅适用于玻璃—金属插入型热管式真空太阳集热管2 引用标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文,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 1527 铜及铜合金拉制管GB/T 3190 变形铝及铝合金的化学成分GB/T 5231 加工铜及铜合金化学成分和产品形状GB/T 12936 太阳能热利用术语GB/T 14811 热管术语GB/T17049 全玻璃真空太阳集热管GB/T 18033 无缝铜水和铜气管3 术语和定义GB/T12936 和 GB/T 14811 确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热管插入式真空太阳集热管利用插入到全玻璃真空太阳集热管内的热管,并通过热管传递热量的管状太阳能集热元件。
3.2热管利用气化潜热高效传递热量的强化传热元件3.3 冷凝端通过冷凝放热的方式将热量传递给受热介质的导热部件3.4 铝翅片外表面圆弧与全玻璃真空太阳集热管的内管内壁紧密贴合,同时与热管外壳紧密贴合的高效传热元件3.5 全玻璃真空太阳集热管产品结构和性能符合GB/T17049 标准3.6热管插入式真空太阳集热管空晒温度热管插入式真空太阳集热管在规定的太阳辐照度、环境温度和风速条件下晒至规定时间4 时热管冷凝端的温度4 分类与命名4. 1 产品结构热管插入式真空太阳集热管由热管、全玻璃真空太阳集热管、传热铝翅片等构成热管与传热铝翅片紧密连接,传热铝翅片与全玻璃真空太阳集热管内管内壁紧密贴合不锈钢保护帽对全玻璃真空管口起到保护作用,对冷凝端定位其结构及组成部件见图14φ152351631-冷凝端; 2-不锈钢保护帽;3-软木塞; 4-热管; 5-铝翅片; 6-全玻璃真空太阳集热管图 1 热管插入式真空太阳集热管结构及组成部件4.2 产品分类热管插入式真空太阳集热管按玻璃管直径、长度及选择性吸收膜层分类4.3 产品命名4.3.1命名内容热管插入式真空太阳集热管产品命名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第四部分改进型号选择性吸收膜层玻璃管外径×玻璃管长度热管插入式真空太阳集热管4.3.2 命名标记5 技术 要求5.1 全玻璃真空太阳集热管材料、结构、性能等符合GB/T17049 要求。
5 5.2 热管5.2.1 热管用材料化学成分符合GB/T5231 要求;性能符合GB/T1527 和 GB/T 18033 要求;涡流探伤符合GB/T5248 要求 5.2.2 热管启动温度热管启动温度应不小于60℃在热源温度为70±0.5℃的状况下, 热管冷凝端温度 (Tq)应不小于60℃5.2.3 热管抗冻热管在温度为-25℃的环境中无冻损现象5.3 空晒性能参数太阳辐照度 ( E) ≥800W/m2,环境温度 ( Ta) 在 0℃~ 30℃范围内, 风速不大于4m/s空晒性能参数(Y)应满足公式(1)的要求Y= (Ts- Ta) / E ≥ 0.165 m2℃/ W ⋯⋯⋯⋯⋯⋯⋯⋯⋯⋯⋯( 1)式中: Ts ——热管式真空太阳集热管空晒温度,单位为摄氏度(℃);E ——太阳辐照度,单位为瓦每平方米(W/m2 ) ;Ta——环境温度,单位为摄氏度(℃)5.4 冷凝端直径冷凝端直径为φ14(0 -0.05) 6 检测方法6.1 全玻璃真空太阳集热管检测按 GB/T17049 检测方法检测6.2 热管检测6.2.1 热管用材料检测性能检测按GB/T1527 和 GB/T 18033 的规定进行。
涡流探伤检测按GB/T5248 的规定进行6.2.2 热管启动温度检测6.2.2.1 检测条件在室稳下进行测量6.2.2.2 检测装置 :热管垂直放入恒温水浴中,热管入水深度为热管长度的三分之一,恒温水浴温度为70± 0.5 ℃6.2.2.3 测试步骤; 热管放入恒温水浴2 分钟 ( min)后,开始测量冷凝端的温度Tq6.2.2.4 测试仪表:——水银温度计,误差应不大于±0.5 ℃;——铂电阻温度指示控制仪,误差应不大于±0.5 ℃——数字式表面温度计,误差应不大于±( 1%+1) ℃——数字式时钟,误差应不大于±1 分钟 ( min) /小时 ( h) 24 小时6.2.3 热管抗冻试验将热管以倾角大于30° 放入不高于 - 25° C 的冰柜内冷冻1 小时 (h) ,而后将其取出并放置在温度不低于60℃、深度不小于200mm 的水中,待热管启动工作5 分钟 ( min) 后,再将其放入不高于- 25° C 冰柜中,如此反复十次,热管应无损坏6.3 空晒性能参数检测6.3.1检测条件:在室外进行检测,太阳辐照度(E)不小于800W/m2,环境温度在0℃~30℃范围内,风速不大于4m/s。
6 6.3.2检测装置:热管插入式真空太阳集热管南北向放置在倾角范围为30o~ 60o的支架上,测温元件放置在冷凝端的中部且与其接触良好,玻璃管以外 (包括冷凝端、 金属连接部件和铜管)作良好保温,保温材料为聚氨酯,保温层厚度不小于50mm太阳辐射表的采光面与热管插入式真空太阳集热管角度一致检测装置见图26.3.3 检测步骤:在太阳辐照度(E)不小于 800W/m2,且趋于稳定, 15 分钟 ( min) 内太阳辐照度变化不大于±30W/m2的条件下每隔5 分钟 ( min) 同时记录一次冷凝端上的空晒温度、太阳辐照度和环境温度,共记录四次 四次空晒温度的平均值为热管插入式真空太阳集热管的空晒温度(Ts) 四次辐照度的平均值为检测时的辐照度(E) 四次环境温度的平均值为检测时的环境温度(Ta) 6.3.4 检测仪表检测仪表应符合以下要求;——太阳辐射表,工作级;——铂电阻温度计或热电偶,误差应不大于±0.5℃;——水银温度计,误差应不大于±0.5℃;——风速仪,误差应不大于±0.5m/s1-风速仪; 2-水银温度计; 3-百叶窗; 4-热管插入式真空太阳集热管;5-辐射表; 6-保温帽;7-热电偶;8 -温度测量仪;9-检测支承架。
图 2 空晒性能参数检测装置6.3.5 按照公式( 1)计算热管式真空太阳集热管的空晒性能参数Y=ETaTs⋯⋯⋯⋯⋯⋯⋯⋯⋯⋯⋯⋯⋯⋯⋯⋯⋯⋯⋯⋯( 2)6.4 冷凝端外径测量用外径千分尺测量冷凝端外径7 检验规则7.1 热管插入式真空太阳集热管检验7 分入库检验和型式检验7.2 入库检验7.2.1 热管插入式真空太阳集热管出厂前必须逐根进行入库检验7.2.1.1 入库前检验由检测人员逐支检测5.2.2、5.4 并记录 ; 7.2.2 入库检验包括以下内容:a)按本标准 5.1.检验;b)按本标准 5.2 检验;c)按本标准 5.4 检验d)热管插入式真空太阳集热管存放24 小时 ( h)后,按本标准5.1 检验,注:入库前检验由检测人员逐支检测5.2.2、5.4 并记录 ;入库时由检验员抽检;5.2.1、5.2.3送检 . 7.2.3 入库检验判定规则入库检验是逐根进行检验,凡各项检验全部合格者,判为合格产品 凡全玻璃真空太阳集热管、冷凝端直径、热管起动温度中有一项不合格者,判为不合格产品其他指标有两项不合格者,判为不合格产品7.3 型式检验7.3.1 在正常情况下,每年应至少进行一次型式检验。
7.3.2 产品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随时进行型式检验:a)新产品试制定型时;b)改变产品结构、材料、工艺而影响产品性能时;c)停产超过半年,恢复生产时;d)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或国家认证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要求时7.3.3 型式检验样品是从出厂检验合格的产品中随机抽取,抽取的样品数量不少于三根7.3.4 型式检验按本标准第5 章各项检验7.3.5 型式检验判定规则凡各项检验全部合格者,判为合格产品凡空晒性能参数、热管启动温度、 全玻璃真空太阳集热管中有一项不合格者,判为不合格产品其他指标有两项不合格者,判为不合格产品8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8.1 产品标志8.1.1 产品上应有标志8.2 包装8.2.1 包装方法应采用箱装,包装箱的标志图样应符合GB191 的规定8.2.2 包装箱上还应包括以下内容:a) 制造厂名;b)产品名称;c)商标;d)产品型号;e)产品数量;f)允许垂直堆码层数;g)外形尺寸(长×宽×高);h)整箱的重量;i)制造日期或生产批号8 8.2.3 包装箱内应附有检验合格证8.3 运输产品在装卸和运输过程中,不得遭受强烈颠簸、震动,不得受潮、雨淋8.4 贮存8.4.1 产品应放在干燥的仓库内。
8.4.2 产品不得和易燃物品及化学腐蚀品混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