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教学中导语的作用与设计.docx
4页语文教学中导语的作用与设计 戚凌云摘 要:导语即引导性、过渡性的语句设计好导语,可以打开学生自学课文的“心窗”,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犹如投下一石,激起学生感情的涟漪,使学生乐于思考,轻松进入学习的最佳状态文章从导语的作用、导语的类型、导语的忌讳三方面进行阐述关键词:导语;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一、导语的作用首先是点明主旨,揭示中心如一位高中语文教师在讲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一文时,开始就端端正正地板书了两句话:“高尚的人,时刻关心着祖国的前途和命运;卑劣的人,时刻注视着自己的名字和利益然后,教师提问:“同学们想一想,朱自清属于哪一种人?”学生自然明白朱自清属于前一种人接着教师做疏导:“作者虽漫步在月色笼罩、荷香蛙鸣的林荫小道上,但他的心情是凄清、苦闷的,因为当时军阀混战、百姓受到蹂躏,作者忧国忧民,所以心里感到凄苦这样的导语设计容易让学生整体把握全文的中心和感情基调其次,导语设计得好,可以让学生产生较強的“定势”效果,从而引起阅读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如讲柯岩的《周总理,你在哪里》,可以设计这样的导语:“生为人民白发斑,死后骨灰撒江山然后让学生想想这个人是谁,学生们会齐声回答:“是周总理!”这样学生就初步了解了周总理热爱人民、关心人民疾苦的高尚品质,也就会认真研读全诗。
最后,导语设计得好,能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如讲《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这篇说明文,教师事先准备一束红色的鲜花,捧上讲台,学生定会集中注意力上课教师提问诱导:“同学们,我们学习的课文标题是什么啊?”学生会异口同声地回答:“《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接着教师再问:“这篇课文中‘红的含义是什么?”让学生会带着问题去读课文,去思考,去探究花儿红的原因二、导语的类型(1)实物型教育家陶行知一次在武汉大学讲课时,为了批判旧教育,反对“填鸭式”教育,提倡“启发式”教育,他特意抱了一只母鸡走上讲台学生从他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中自然明白了要说明的道理这只母鸡就是他的教具,也是他的导语这样的导语,把抽象的道理具体化、形象化,说理性强2)故事型如讲曹文轩的《孤独之旅》一文,可以通过这样的一个小故事切入:“日本东京的一所小学为学生们特设了一门新课,要学生用洗衣板搓洗衣服,用扁担抬水,用煤炉生火等他们这样做就是想让学生们吃些苦,既磨炼学生的意志,又使学生懂得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一个人要想取得成功,不经过艰苦磨炼是不行的,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位少年历尽艰难逐渐成长的故事这样的导语具有深入浅出的特点,能一下子就抓住学生的心。
3)对比型如讲鲁迅的《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教师可以针对当时的社会现象,以这样的情景切入:“1915年,美孚石油公司投资三百万美元,在我国西部打了七口井却一无所获,于是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布莱克威尔教授断言:中国绝不能生产大量的石油而年轻的地质学家李四光偏偏不信这个邪,他反唇相讥:美孚的失败并不能证明中国无油可采在强烈自信心的支配下,经过三十年的苦心钻研,李四光提出了地质沉降理论,并在东北找到了大油田,还预言西北有石油正是这种强烈的民族自信心,支撑着一代代中华儿女为了民族的振兴而奋斗着,中国人从来就没有失掉自信力!”这样的导语,会激起学生强烈的关心国家、关心民族、关心未来的感情4)解释型如讲契诃夫的《变色龙》一文,可以这样创设情景导入:“在自然界中有这么一种奇特的动物,它皮肤的颜色能随着四周物体的颜色而改变十九世纪末,俄国短篇小说大师契诃夫创作了一篇讽刺小说《变色龙》,他取这种动物‘变色的特性,塑造了一个专横跋扈、媚上欺下、见风使舵的沙皇专制制度走狗的典型形象今天读来犹能引人深思在我们的生活中,不也有这么一种人吗?‘变色龙——一个多么广泛而深刻的艺术形象这样的导语,可以使学生一下就清楚文章眉目,破题深入。
三、导语的忌讳一忌文不对题这里是指所设计的导语与文章的中心毫不相关如《小麻雀》一文,有个老师设计这样的导语:“如今的社会是竞争的社会,弱肉强食,优胜劣汰,因而,我们不能过多地怜爱弱者这样的导语,刚好与文章提倡的“对被侮辱、被损害的弱小者的命运给予同情”这一中心相悖这不仅起不到正确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的作用,还会将学生引向歧途二忌冗长累赘导语应该简明扼要,点到为止导语的字数应根据内容来定,一般三五句即可不可洋洋洒洒几百字,否则,一来会喧宾夺主,冲淡主题;二来会影响上课的进度三忌千篇一律、一个模式课文虽分单元编排,然而每篇课文又有其独立性和特点,因此,我们设计导语时,要考虑课文的特点,体现课文的个性如以上列举的五种类型,都是为充分体现其个性所需而设计的作者单位:湖南省永州市第十八中学)endprint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