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小学语文s版第九册《七律·长征》课时教案.docx

8页
  • 卖家[上传人]:F****n
  • 文档编号:83211269
  • 上传时间:2019-02-26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4.31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小学语文s版第九册《七律·长征》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  指导学生认识并会写“逶、迤、磅、礴、丸、岷”能正确读写“逶迤、磅礴、泥丸、岷山”等词语  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启发学生理解诗意,感受毛泽东及其中国工农红军大无畏革命精神和英勇豪迈的气概  教学重点:  启发学生理解诗意,感受毛泽东及中国工农红军大无畏革命精神和英勇豪迈的气概  教学难点:  理解二、三句诗的意思并体会蕴含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图片、  教学安排:两课时  课时  教学目标:  指导学生认识并会写“逶、迤、磅、礴、丸、岷”能正确读写“逶迤、磅礴、泥丸、岷山”等词语  了解长征这段历史以及本课的写作背景  指导学生正确通顺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图片  教学过程:  一、预习题纲  搜集有关红军长征和毛泽东主席的相关资料  初读课文,读诗歌,掌握课文中的生字  二、展示汇报,交流成果  课前我们在家里收集有关长征的资料,这节课我们先来交流一下自己了解了哪些长征的相关知识,也可以讲述你收集到的长征时期的故事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为了保存革命力量,红军不得不离开中央苏区根据地,开始长征,北上抗日长征途中,1935年4月,党中央在贵州省遵义召开了遵义会议,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的领导地位,结束了王明的错误路线对党的统治,从此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从胜利走向胜利  党中央率领中国工农红军方面军,经过福建、江西、广东、湖南、广西、贵州、四川、云南、西康、甘肃、陕西等11个省,在整个长征途中,红军爬雪山,过草地,历尽千辛万苦,克服重重困难红军战士击溃敌人的多次围追堵截,连续行军二万五千里,终于在1935年10月胜利到达陕北根据地1936年10月,第二、四方面军也到达陕北,与方面军会合  毛泽东同志写下了《长征》这首诗,从诗中我们可以体会到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中所遇到种种困难和红军战士在战胜这些困难时所表现的大无畏的革命精神  二、红军连续行军二万五千里,终于在1935年10月到达了陕北根据地,这时,毛泽东主席回顾长征一年来红军所战胜的无数艰难险阻,满怀喜悦的战斗豪情,以极其轻松的笔调写下了这首气壮山河的伟大诗篇《七律·长征》。

        三、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诗,感受诗人的伟大情怀请同学们先来自己读读这首诗,要读准生字的读音,注意诗歌的朗读特点  学习本课重点生字  给下列划线字注音  逶迤磅礴岷山  解释词语  逶迤:弯曲绵延的样子  磅礴:气势雄伟的样子  我们已经学过不少诗歌,谁来说说这首诗有什么特点?应该怎么读呢?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本首诗的特点:“七律”是七言律诗的简称七律是律诗的一种,每篇为八句,每句七个字;偶句要押韵,三四五六句要对偶,必须一韵到底  我们了解了这首诗的特点,现在再来读读,争取读得准确通顺  三、这首诗写于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取得胜利的时刻,它表达了什么内容?又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我们再来读读全诗,想一想这首诗的大意如果遇到自己难理解的诗句,可以在旁边画个“?”  想好的同学,可以在小组里和学习伙伴交流  哪个小组愿意把自己组讨论的结果在全班交流?  了解了全诗的大意,我们现在能不能把这首诗读得更好呢?谁愿意读给大家听一听?)  改为:1、体会“只等闲”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A、老师也看到很多同学划了这句,我们一起来看看,读读这句诗,哪个词理解起来有难度?  B、“等闲”这个词确实难理解,“闲”在字典中有这几种意思,你觉得应该选则哪一种,对,平常,平平常常那“只等闲”呢?又该怎么理解呢?  c、红军把什么只不过当作平平常常的事呢?谁能把整句话连起来说说  抓“万水千山”体会难:  A、经历万水千山只当作是平常事,诗中写了哪些山,哪些水呢?在诗中圈一圈,把山、水圈出  B、,同学们看,这是红军长征的路线图,五岭是五座山的总称,它横跨湖南、江西、广东、广西四个城市,乌蒙在贵州,海拔四千多千米你还看到哪些山水?  c、这首诗选择了长征途中的这样五处山水,那么万水千山仅仅指这五处山水吗吗?有多少呢?  D、师:诗中还告诉我们有多少呢?我们可以读读资料袋  师: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  师:整整一年同学们,红军长征要经过那么多的山水,困难可想而知,谁能句好这句话?这一切对红军来说只都只不过是等闲小事  据生展开学习:  过渡:这万水千山真的是等闲小事吗?让我们读下面的诗句,一边读一边想,遇到有困难的地方做个记号  A、自读、交流:  B、相机教学:  a.你们看,这就是红军要攀越的五岭,绵延数千里,可诗中说“五岭逶迤腾细浪”,细浪是怎样的呢?在书上画一画这是红军要攀越的五岭,这是细浪,你体会到什么?能不能把体会送到这句诗中,把它读好?  b.通过查字典、画一画读懂了这些词,那“乌蒙磅礴走泥丸”呢?介意大家也用刚才的方法查字典、画画的方法解决,一边写一边讨论通过学习你已经知道了什么?  谁能读一读  这就是高达四千多米的乌蒙山,红军要翻过这样的乌蒙山,在他们眼里只看作是脚下的泥丸谁能再来读?理解了这两行,能不能连起来读一读?再大的困难红军都当作等闲小事,我们一起读而这一切都是因为我们的红军——  c.出示:“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金沙”指金沙江的水,“涯”指的是悬崖,水拍悬崖怎么会暖呢?听老师给大家讲个故事  出示金沙江图:这就是险峻的金沙江,当时敌人疯狂地说,一只鸟飞过去都是妄想,你们知道红军是怎样渡金沙江吗?  知道这个背景资料,你会怎么读?  我觉得你读得很轻快,你为什么这样读?  起来读一读,看看聪明的你是不是真的高兴?  领读:  我们胜利了——  我们不费一枪一弹胜利了——  面对穷凶极恶的敌人,面对险要重重的金沙江,我们不费一枪一弹胜利了  此时的红军心情怎么样?那是什么暖?  师:为什么用“寒”字来描写铁索桥呢?下面我们来看看“寒”字,谁知道?不急,你看,这是由13根铁炼组成的铁索桥,如今,木板都让敌人抽掉了,过这样的桥谈何容易你们看夺桥的勇士冒着敌人的枪弹,看着这样的桥,看着这样的画面,你的脑海中出现了哪些词语,写在诗句旁边  师:如此惊心动魄的战斗,心惊胆寒,谁能读好?当时夺桥的22位勇士全都牺牲了,现在想起来还是心惊胆寒一暖一寒,一个是胜利的喜悦,一个是战斗的惊心动魄一暖一寒,这是两种不同的战斗,在毛泽东的诗中浓缩成一暖一寒,这是何等的胸襟和气魄啊  同学们,这一暖一寒,一喜一泪,不正是体现——  c、出示:“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如果说翻过五岭,走过乌蒙,是征服大自然的喜悦,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就是战胜敌人的豪情那么翻越大雪山,带给红军的又是什么呢?  当时越过大雪山的只有“红军方面军”,毛主席为什么却说“三军过后”呢?  由学生自主回答后,老师总结:在写这首诗时,红军二、四方面军正在行军途中,还未越过岷山但毛泽东希望并相信他们定能战胜天险,冲破敌人的围追堵截,克服张国焘的分裂主义,完成长征的任务,与红一方面军胜利会师所以,“三军”一词,充分表达了毛泽东对红军二、四方面军广大指战员的殷切希望和信任)  克服了重重困难,胜利就在眼前,这一切怎么不令红军欣喜若狂、兴奋不已呢?让我们把红军的这种胜利之喜、这种万丈豪情通过声音读出来吧!  四、布置作业:  书写本课的生字和字词。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