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古今张姓名人汇编.pdf

21页
  • 卖家[上传人]:艾力
  • 文档编号:36620548
  • 上传时间:2018-03-31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852.58KB
  • / 2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 古今张姓名人汇编 家族网编辑部整理——简单版 张仪(?-前 310),战国纵横家入秦以连横说惠王,拜为相封武信君一度入魏为相,说韩、魏事秦,以制齐、楚后遭公孙衍等排斥,复返秦昭王时,奉命入楚说怀王,以欺诈手段拆散齐楚联盟武王即位后,秦臣诋毁其“无信,左右卖国以取容”(《史记·张仪列传》)他俱诛奔魏,为相一年而死《汉书·艺文志》纵横家有《张子》十篇 张耳(?-前 202),汉初诸侯王大梁(河南开封)人战国末仕魏与陈余为至交秦末参加农民起义军,从武臣北定赵地,立武臣为赵王,自为丞相钜鹿之战后,与陈余绝交,被项羽封为常山王,都襄国继而又归刘邦,被立为赵王后异姓王相继被杀,“张耳以智全”(《汉书》) 张良(?-前 186),西汉臣字子房,传为西汉初城父(今安徽亳县)人祖先为韩国贵族曾谋刺秦始皇未遂,后隐姓埋名,亡匿下邳(今江苏邳县),遇黄石公,得《太公兵法》前 208 年,聚众归刘邦,为其重要谋士楚汉战争中,提出不立六国后代,联合英布、彭越,重用韩信等策略,又主张追击项羽,歼灭楚军,皆为刘邦所采纳又与韩信整理编次了春秋战国以来各家军事著作汉朝建立,封留侯见刘邦皆封故旧、亲近,而诛私怨引起群臣不满,遂建议封刘邦故最怨者雍齿,使群臣释疑。

      刘邦曾夸赞其“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张释之, 西汉司法官 字季, 南阳堵城(今河南方城)人 文帝时以赀选为骑郎 累迁谒者仆射、 公车令、中郎将,后官至廷尉敢于直言极谏,多次劝谏文帝以亡秦为鉴,改善政治他处理狱案,严格依法办事有人犯跸与盗汉高祖庙前玉环,文帝欲分别处以死刑与族诛,他不曲法阿容,建议按法处刑,世称持平景帝立,任淮南相 张苍(?一前 152),西汉历算家阳武(今河南原阳东南)人秦时为御史, 有罪亡归寻降汉, 从定三秦,封北平侯,迁御史大夫他博学好读书,明图籍,精律历肖何为相,苍尝佐办计政文帝立,为丞相,谢病免,卒谥文 张汤(?-前 115),西汉臣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初为长安吏,后历任廷尉,御史大夫曾与赵禹共同编定律令,并主办许多重大刑狱案件,阿顺帝意,用法严峻建议铸造白金(银币)及五铢钱,实行盐铁专卖,支持打击富商大贾政策,制定“告缗令”(奖励告发工商业者具报财产不实及偷漏财产税的法令),锄灭横行不法的豪强地主后被朱买臣等陷害,自杀 张骞(?-前 114),西汉使臣汉中成固(陕西城固)人官至大行,封博望侯前 139 年,奉武帝命出使大月氏,协商约定共同夹攻匈奴他越过葱岭,亲历大月氏、大宛,康居和大夏等地,至前 126 年方归汉,在外共十三年。

      途中曾被匈奴扣留,前后达十一年,他与之说理,坚贞不屈前 115 年,他又奉命出使乌孙,并派副使出使大宛、康居、大夏、安息等地 2 张安世(?-前 62),西汉臣杜陵(今陕西西安西南)人为张汤之子昭帝(刘弗陵)时,任右将军、光禄卿,封富平(今陕西省富平县,位渭南县西北)侯昭帝死,与大将军霍光定策立宣帝,为大司马他拥有家僮七百人,使之从事工业生产,家财富有胜过霍光 张敞,西汉臣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人初为太仆丞,宣帝(刘询)时,任太中大夫,得罪大将军霍光, 出为函谷关(今河南灵宝西南)都尉 后任京兆(今陕西西安)尹, 以与杨恽友善, 被罢职未几复起用,任冀州(今河北冀县)刺史他直言敢谏,其所至之处皆有治绩元帝立,欲以左冯翊,会病卒曾为妻画眉,被劾奏,后世用为夫妻相爱的典故 张禹(?-前 5),西汉经学家河内轵(今河南济源东南)人,字子文通经学,为博士元帝时,授太子《论语》迁光禄大夫,出为东平内史成帝时任丞相,封安昌侯专治《论语》,兼治《易》曾改编今文本《论语》,将《齐论》、《鲁论》合为一书,称《张侯论》 张道陵(34-156),一名张陵东汉沛国丰(今江苏丰县)人初入太学,通达五经明帝时曾任巴郡江州令。

      顺帝时于鹄鸣山(今四川大邑县境)修道永和六年(141)作道书二十四篇,自称“太清玄元”,创立道派,凡入道者纳米五斗,故称五斗米道教人悔过奉道,用符水咒法治病建二十四治,立祭酒以领道民后道教徒尊为天师(一说陵自称)后裔承继道法,世居龙虎山,称“张天师” 张衡(78-139),东汉科学家、文学家南阳西鄂(今河南南阳)人历任主簿、郎中、太史令、侍中、河间相、尚书等早年入京师太学攻读,博通群书精于天文、阴阳、历法曾掌管天象观测,创立“浑天说”,认为“浑天如鸡子”,天和地的关系就像蛋壳包蛋黄一样,天外地内又写成天文学著作《灵宪》,书中已用赤道、黄道、南极、北极等名词,并画出我国第一张完备的星图,共有 2500颗恒星又创造了世界上第一台测定地震方向的候风地动仪曾上疏要求禁绝当时流行的图谶迷信长于文学所作《归田赋》,文辞清丽,一扫汉赋虚夸堆砌的,为东汉抒情子赋优秀之作其《同声歌》、 《四愁声》是五、七言诗创始时期的重要作品著有诗、赋、铭、七言诗、 《七弁》 《巡诰》、《悬图》凡三十二篇另著《周官训诂》,补《东观汉记》原有集十二卷,已散佚,明人辑有《张河间集》 张纲(108 或 98-143),东汉臣。

      犍为武阳(今四川彭山东)人,字文纪顺帝时任御史,上书反对宦官专权汉安元年(142),与杜乔、周举等八人奉命分巡州郡,七人皆出赴任,他独埋其车轮于洛阳都亭,说:“豺狼当路,安问狐狸!”即奏劾大将军梁冀及其弟河南尹梁不疑,京师为之震动继任广陵太守,曾诱降张婴所领导的起义军 张仲景,汉末医学家南阳(治今河南南阳)人,名机学医于同郡张伯祖相传曾任长沙太守当时伤寒流行,病死者很多,他钻研《内经》、《难经》、《胎胪药录》等医书,广泛收集有效方剂著《伤寒卒(杂)病论》,其书辗转流散,经后人多次收集整理,成《伤寒论》、《金匮要略》两书,分论外感热病与内科杂病倡六经分证和辨证论治原则,具体阐述寒热、虚实、表里、阴阳的辨证,及汗、吐、下、温、清、和等治法,总结了汉以前的医疗经验为后世医家所宗法 3 张角(?-184),东汉末黄巾起义领袖巨鹿(今河北平乡西南)人创太平道,自称“大贤良师”灵帝时,借治病传教,秘密发展组织十余年间,徒众达数十万人遍及青、徐、幽、冀、荆、扬、兖、豫八州中平元年(184)起义,称“天公将军”因头缠黄巾为标志,被称为“黄巾军”与弟张梁会集幽、冀两州黄巾军,在广宗(今河北威县东北)击败北中郎将卢植,后又败东中郎将董卓。

      不久病死 张宝(?-184),东汉末黄巾起义领袖巨鹿(今河北平乡西南)人,张角弟中平元年(184)起义,称“地公将军”同年张梁在广宗(今河北威县东)战死后,他率军在下曲阳(今河北晋县西)抗击汉将皇甫嵩,英勇战死 张梁(?-184),东汉末黄巾起义领袖巨鹿(今河北平乡西南)人,张角弟中平元年(184)起义,称“人公将军”与张角击败北中郎将卢植,后又败东中郎将董卓,东汉朝廷派左中郎将皇甫嵩往攻,他率军在广宗(今河北威县东)反击,因警戒疏忽,遭汉军夜袭,兵败阵亡 张牛角(?-185),东汉末黑山农民起义领袖博陵(今河北蠡县南)人中平二年(185)起义,称将兵从事不久,与张燕领导的起义军会合,被推为首领在进攻瘿陶(今河北宁晋西南)时,中箭死 张让(?-189),东汉宦官颖川(今河南禹县,位许昌西北)人少给事省中,桓帝时为小黄门灵帝(刘宏)时,迁中常侍,封列侯,倍受宠信他以势霸占民田,建议加重税敛,大修宫室中平六年(189 年)灵帝死,中军校尉袁绍说大将军何进,令诛宦官以悦天下事泄,他与宦官赵忠先发制人,共杀何进后袁绍举兵大捕宦官,少长皆杀,他投河自杀 张修(?-191),东汉末天师道首领本为天师道首领,用符咒给人治病,令病家出五斗米,号五斗米师。

      他以此联络,于 184 年黄巾起义时,在巴郡(四川东部)起兵,攻占郡县后从张鲁,任别部司马,率部攻杀汉中太守苏固后被张鲁杀害 张鲁,东汉末天师道首领字公祺,沛国丰(今属江苏)人祖父张陵创立五斗米道他初被益州牧刘焉授以督义司马,奉命与张修进攻汉中后杀张修并收编其众,占据汉中推行五斗米道,实行政教合一境内安定,生产发展,户口增加建安二十年(215)遣弟张卫迎战曹操于阳平关,兵败,封府库而奔巴中,不久降操,拜镇南将军,封阆中侯卒后谥原侯 张芝(?-约 192), 东汉书法家 敦煌酒泉(今属甘肃)人, 字伯英 善章草, 后省减章草点划波磔, 创为 “今草”唐张怀瓘《书断》称他“学崔(瑗)、杜(操)之法”,而变之,“一笔而成,偶有不连,而血脉不断”,“连者,气脉通于隔行”三国韦诞称他为“草圣”晋王羲之对汉、魏书迹,首推钟(繇)、张(芝)两家王氏父子(羲之、献之)的草书,亦受其影响 张俭(115-198),东汉臣高平(今属山西)人延熹初,为东部督邮,疏劾中官侯览不轨,览怒,诬以党事,遁去,望门投止,人皆重其名行,多破家相容后至东莱,复因缘出塞,党事解,乃还献帝初,百姓饥荒,俭倾竭财产,与邑里共之,赖以存者百数。

      后就徵为卫尉卒 张燕,东汉末黑山农民起义领袖本姓褚,常山真定(今河北正定)人黄巾起义,他聚众万余人响应,不久合并于张牛角领导的起义军牛角死后,他被推为首领,改姓张因他作战矫捷过人,被称为“飞4 燕”常山、赵郡、中山、上党、河内的各起义军相继联合,尊燕为首领,众至百万,号为黑山军后上表请降,拜为平难中郎将,所部逐渐与其脱离后归曹操,任平北将军,封安国亭侯 张绣(?-207),三国时将领武威祖厉(今甘肃靖远)人,骠骑将军张济族子初为县吏,后随张济、李傕屡击吕布,以军功迁建忠将军,封宣威侯张济死,他代领其众,投降曹操,不久又叛官渡之战时,他听从贾诩之计,复降操,拜扬武将军卒后谥定侯 张飞(?-221),三国蜀将领字翼德,涿郡(治今河北涿县)人东汉末从刘备起兵曹操攻荆州,曾于当阳长坂率部断后,掩护备脱险从征荆州、益州和汉中,多有战功,历官宜都太守、征虏将军、右将军、车骑将军等对部下过于严厉,后被部将所杀 张昭(156-236),三国吴臣字子布,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少好学,博览群书,知名当地东汉末避乱江东,孙策任为长史、抚军中郎将,深受信任策卒,辅立孙权,协助稳定内部,建立政权赤壁战前,因主张投降曹操,为孙权不满。

      后官至辅吴将军著有《春秋左氏传解》及《论语注》卒后谥文侯 张辽(169-222),三国魏将领字文远,雁门马邑(山西朔县)人初从丁原、董卓、吕布,后归曹操,拜中郎将,“武力既弘,计略周备”(《三国志·乐进传》)从征袁谭兄弟及乌丸,数有战功,迁荡寇将军建安二十年(215),率兵屯合肥,以八百勇士大破孙权十万大军,拜征东将军曹魏立国后,封晋阳侯 张郃(?-231),三国魏将领字儁乂,河间鄚(今河北任丘)人东汉末从韩馥镇压黄巾军,为军司马后归袁绍,官渡之战时降曹操从征袁尚、袁谭、乌丸、马超、张鲁等;又镇守汉中,抗拒蜀军,曾大破蜀军马谡于街亭,平定陇西诸郡魏文帝时官至左将军治军兼有勇谋,善设营阵,料敌多中,号为名将后与蜀军交战身亡,谥壮侯 张斐,魏晋之际法学家亦作张裴晋武帝时任明法掾(解释律令的属官),曾为《泰始律》作注解著有《律解》二十卷,《杂律解》二十一卷,原文均已失传《晋书·刑法志》录其注律后奏皇帝书要点,称《注律表》另著有《汉晋律序注》,亦失传 张华(232-300),西晋大臣、文学家范阳方城(今河北固安南)人魏末任佐著作郎、中书郎晋初任黄门侍郎、太子少傅、中书监、司空等职,晋封广武郡公,后被赵王伦和孙秀所杀。

      家富藏书,博学通文,辞藻蕴丽平生喜好奖掖人物,诱进不倦著有《博物志》十卷,原书已佚,今本为后人搜辑而成有《张司空集》 张翰,西晋文学家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字季鹰有文才而纵任不拘,时人比之阮籍,号为“。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