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析元稹诗中崔双文形象.docx
6页浅析元稹诗中崔双文形象 赵海涯【摘 要】约在贞元九年冬,元稹由凤翔奔赴长安参加礼部明经科考试,入居靖安坊旧宅贞元十年,元稹两经及第,开始守选,寓居长安开元观遇上恋人崔双文,两人虽是情投意合、情意缱绻,却始终抵不过当时来自社会、家庭的压力,最终以分手告终我们也能够从元稹在这一时期所作或而后回憶初恋时期的诗歌中,侧面了解崔双文形象元稹艳诗咏自己恋爱之事除了《梦游春七十韵》、《杂忆》五首、《春晓》等七首回忆性的诗歌,大多诗即事名篇,即《莺莺诗》、《赠双文》、《古艳诗》二首、《压墙花》、《晓将别》、《春词》、《鱼中素》等关键词】初恋;崔双文;艳诗一、觉来八九年,不向花回顾——元稹早年恋爱经过元稹初恋的时间应是贞元十年、十一年间,根据《梦游春七十韵》“觉来八九年,不向花回顾”,元稹自云与恋人分手八九年才与韦从结婚,元稹和原配韦从据记载是于贞元十九年结婚的两人的相遇地点,根据后来元稹《春晓》中写道“猧儿撼起钟声动,二十年前晓寺情二十年前,应该是元稹在长安的时期,此时的他经常与朋友交游,饮酒作乐,也经常和朋友游历寺庙所以元稹与其恋人相逢应是在他游历某次寺庙时或许便是一眼,女子眉眼清浅,巧笑盈盈深深印刻在元稹的心中。
而后两人便陷入热恋恋爱时期元稹也写了有关崔双文的诗歌春来频到宋家东,垂袖开怀待好风莺藏柳暗无人语,唯有墙花满树红《古艳词其一》)以宋玉东邻之女喻双文之美貌多情所谓情人眼里出西施,处于恋爱中的元稹将双文看做肌如白雪的绝色佳人垂袖开怀待好风”,这与诗经《野有死麕》颇为相似,“有女怀春”,女子对男子产生爱慕之情;“吉士诱之”,男子以獐作为礼物献给女子,并以美好的方式,博取女子欢心,达到了相爱和钟情的境界说明元稹和双文两人是情投意合元稹爱慕双文的美姿,以春花开放比喻其年华正好,却幽居深闺,独处孤寂与自己正是风华正茂的好年纪,应该共度这美好的春光才是,怎能孤芳自赏?希望双文能和自己出来相会从元稹的《杂忆诗五首》来看,两人应该是度过了一段快乐的时光元稹对双文用情至深,以至于二十多年后,元稹还记得双文闺阁里有淡淡的香气;还记得她在无人之处荡着秋千,还记得皎洁的明月下,两人在小楼前后玩捉迷藏;也记得她独自一人倚靠着新帘,将花草放在头上的天真模样还有她衣衫单薄背着锄头劳作,或许是劳动的缘故皮肤有些微微泛红约是夏末初秋,元稹与双文论及婚嫁之事,元稹回凤翔与母亲商量二人难舍难分,元稹离别前做《晓将别》“风露晓凄凄,月下西墙西。
行人帐中起,思妇枕前啼屑屑命僮御,晨装俨已齐将去复携手,日高方解携回乡途中更是借牛郎织女银河相望来抒发自己的相思(“殷勤寄牛女,河汉正相望”元稹《新秋》)应是与母亲商量未果,加上崔双文的家人逼迫她另嫁他人,两人的恋情走到了尽头重叠鱼中素,幽缄手自开斜红馀泪迹,知著脸边来元稹《鱼中素》)重重叠叠的书信啊,亲手打开恋人的信笺,让我的眼泪花了脸上的妆容这首诗诗人以一位收到恋人分手信的女子的角度来写,可以看出与恋人分手时,元稹内心的痛苦和无奈二、依稀似笑还非笑,仿佛闻香不是香——崔双文的形象元稹的《莺莺传》中崔莺莺以崔双文为原型创作,但两人的形象也不完全相同崔双文在现实中到底是一个怎么样的女子?我总结的三个关键词是:貌美、活泼、多才多艺大概可以从元稹早期描写双文的诗作中看出来首先崔双文长得确实很漂亮,在《赠双文》中“艳极翻含怨,怜多转自娇有时还暂笑,闲坐爱无憀,晓月行看堕,春酥见欲消何因肯垂手,不敢望回腰娇艳至极更加像是含怨,娇羞模样更使人怜爱音容笑貌,让人难忘晓月将要坠下,面色的红晕欲消,如《离思》其一“须臾日射胭脂颊,一朵红酥旋欲融”垂手、回腰皆为舞姿,《乐府解题》曰:“大垂手、小垂手,皆言舞而垂其手也。
元稹《舞腰》诗:“未必诸郎知曲误,一时偷眼为《回腰》由此可见双文之美姿元稹以人物特写的方式,展示了双文活泼动人的形象并且《杂忆诗五首》中“忆得双文人静后,潜教桃叶送秋千”“忆得双文笼月下,小楼前后捉迷藏”“忆得双文独披掩,满头花草倚新帘”看出,双文应该是一个非常活泼的女子,甚至还未完全褪去少女的天真烂漫除了美貌,双文还是个多才多艺的女子元稹《春晓》“一双玉手十三弦,移柱高低落鬢边即问向来弹了曲,羞人不道《想夫怜》才貌两全,与俊逸风流的元稹算得上是郎才女貌了三、忆得双文人静后,潜教桃叶送秋千——元稹艳诗的特点元稹的艳诗是元稹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元稹的内心想法他的艳诗大多缘情而发,抒写自己的恋爱经历,写实性很强,富有生活气息并且不像以往这类诗歌的隐晦含蓄,元稹的艳诗大胆直接,甚至有男女交合的描写我所总结的元稹的艳诗大概有以下几个特点:(一)色彩明丽,花团锦簇元稹的艳诗运用夸张、渲染、铺陈等手法,所描写的景象有着非常强烈的色彩感,如《莺莺诗》“殷红浅碧旧衣裳,取次梳头暗淡状以“殷红、浅碧、暗”这些词来塑造莺莺的形象《红芍药》中“芍药绽红绡,巴篱织青琐繁丝蹙金蕊,高焰当炉火便是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
并且我认为元稹在诗歌中喜用花的这个意象《白衣裳二首》“雨湿轻尘隔院香,玉人初著白衣裳半含惆怅闲看绣,一朵梨花压象床以梨花喻,清新淡雅夜合带烟笼晓月,牡丹经雨泣残阳雨后牡丹,明艳华贵二)善于用典,生动传神元稹年少便很有才气,他的诗歌中时常会用典叙事比如上文所讲宋玉的典故又如“等闲弄水流花片,流出门前赚阮郎《古艳诗二首》其二),《幽明录》:"汉明帝永平中,剡县刘晨、阮肇共入天台山采药,道迷入山,见一杯流出,有胡麻饭出一大溪溪边有二女子,姿容绝妙,遂留半年,怀土求归既出至家,亲旧零落,邑屋更变,无复相识或称刘郎、阮郎,或合称刘阮以喻男女遇合之事则刘郎、阮郎遂为情郎之谓元稹以此来表达自己希望恋人能和自己出来相会三)日记式叙述方式元稹有不少诗歌都带有回忆往事的内容《杂忆诗五首》“今年寒食无月光,夜色才侵已上床忆得双文通内里,玉栊深处暗闻香回忆多年前,寒食夜晚与双文嬉闹的场景一首一件事,五首皆是点明了时间、地点、人物条理清晰,如同日记一般来记录了元稹同崔双文感人的往事,这种方式也使读者产生共鸣,深情至极四、结语在元稹的诗歌中,我们看出他与双文的恋爱经过,也看出双文天真烂漫、美丽动人并且才艺双全的形象。
元稹与崔双文的恋爱算是一段不完美的佳话,可能是当时社会制度,可能是两人身份的差别也可能是元稹个人的原因,总之他们没能够走到一起历史总是带着造化弄人的悲剧色彩元稹一生用情至深,后人虽多称其“薄幸”,但我们从元稹纪念双文的诗歌中看出他对崔双文的一往情深参考文献】[1]黄东红.元稹艳诗与悼亡诗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7.[2]李丹,尚永亮.元稹百年研究综述[J].学术交流,2004(04).[3]黄东红.元稹的婚恋经历及其婚恋作品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1.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