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科初中物理八年级 上册《2.2 汽化和液化》教案 (11).doc
3页中小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课题二、汽化和液化(二)自主空间教学目标知道液化现象及使气体液化的两种方法,知道液化时放热; 会解释有关液化的物理现象重点难点液化在自然界现象较多,但学生一般较难正确认识,所以液化现象是本教时的教学重点实验准备铁架台、酒精灯、圆底烧瓶(带长导管的塞子)、演示温度计、烧杯、试管、果盘、冰块、玻璃片教学流程[课前复习] 比较蒸发和沸腾的异同点[新课引入] 二、液化活动:模拟大自然中“雨”的形成 在圆底烧瓶中装有一定量的热水,加热使水沸腾,将导管对准装有冰块的果盘底部请学生观察并描述现象——果盘底部有水滴落下思考:在整个过程中,水经历了哪些状态变化?分析:水(液态)沸腾 水蒸气(气态)液化 水(液态)液化: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现象1、 使气体液化方式思考:若平皿中放热水能否看到“下雨”?这两种情况有什么不同?——果盘中温度较低,可液化;温度接近,不能液化使气体液化方式:降低温度(遇冷)——所有气体温度降到足够低时都可以液化思考:沸腾时冒出的是什么?分析:与空气中水蒸气相比,水蒸气看不见、摸不着,而“白气”….活动:将一玻璃片放在导管口,观察玻片上的是——水学生思考后回答、归纳: “白气”形成 水蒸气 遇冷液化 小水滴(浮在空气中)学生举例讨论:生活中何处见过“白气”——冬天呼出“白气”、冰箱门打开见“白气”、汤热气腾腾见“白气”….2、 液化放热猜想:液化时放热还是吸热?如何证明?活动:将沸腾产生的水蒸气通入试管中,试管放入烧杯的水中,用演示温度计测水温。
现象:试管中有水出现——由水蒸气液化而来温度计示数上升——证明液化放热举例:液化放热在生活中的应用——蒸饭、炖蛋思考:被100℃开水烫伤与被100℃水蒸气烫伤哪个更严重?分析:水蒸气100℃ 液化放热 100℃开水 放热 100℃开水 放热 说明:被100℃水蒸气烫伤更严重,它放热比较多 3、 液化的另一种方法所有气体温度降到足够低都可以液化,但有些气体,如:氧气 -183℃ 氮气 -196℃ 才能液化达不到这么低的温度或比较麻烦,那么有没有其他方法使气体液化呢?活动:在一玻璃筒内放入乙醚,使之成为气体,然后推入活塞,观察是否又出现液态乙醚思考:是通过什么方法使气体变成液体的?液化还可以通过压缩体积(加压)的方法来实现举例:生活中的液化石油气、打火机等 分析教材P37“读一读” 思考:云、雨、露、雾、霜、雪、雹中哪些是液化而成的?【典型例题】1.在透明塑料袋中滴入几滴酒精,将袋挤瘪,排尽袋中空气后把口扎紧,然后放入80℃以上的热水中,过一会儿,塑料袋鼓起;从热水中拿出塑料袋,过一会儿 ( )A.塑料袋仍然鼓起,其中的酒精液化了 B.塑料袋仍然鼓起,其中的酒精汽化了C.塑料袋又瘪了,其中的酒精汽化了 D.塑料袋又瘪了,其中的酒精液化了2.电冰箱原理:在电冰箱冷冻室的蒸发器内(冰室的壁上),液态制冷剂(如氟利昂)迅速 成气体,从而 (吸收/放出)大量的热,使得冷冻室内温度降低;气态制冷剂在压缩机内加压后被 ,从而 (吸收/放出)大量的热,通过箱体后面的散热器向箱外散发。
3.(1)在如图所示装置中,用酒精灯将烧瓶内的水加热沸腾后,水蒸气从细玻璃管口喷出,在离管口稍远处,可以看到雾状的“白气”,这是因为喷出的水蒸气发生了____________现象,雾状的“白气”实际是____________;(2)如果这时在管口处放置一玻璃片,会发现正对管口的玻璃片表面的温度将____________ (填“升高”、“不变”或“降低”)[作业布置] 教材P38“WWW”4、5教学反思中小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