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碱沟煤矿方案正.docx

7页
  • 卖家[上传人]:鑫**
  • 文档编号:256800299
  • 上传时间:2022-02-20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3.64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碱沟煤矿方案正 第一章 井田概况及地质特征 第一节 井田概况 一、概况 碱沟煤矿位于乌鲁木齐市东北部,距乌鲁木齐市区20km属乌鲁木齐市东山区管辖煤矿北距公司总部和216国道8km,有沥青马路相通;矿区铁路专用线至碱沟煤矿,煤矿至兰新线北站38km,交通便利二、地形地势 井田地处天山中段北麓的丘陵地带,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地形起伏不大,海拔标高在+740—+860m之间,相对高差50-120m三、气象及地震 该区属大陆性气候,年最高温度+38.3℃,最低温度-35.0℃,平均+6.5℃,冻结深度1.0-1.4m,冰冻期由10月中旬至翌年4月初年平均降雪量为0.5m,年平均降雨量为270m,最大日降雨量34.5mm,年平均蒸发量为2090mm风向多为东南风或西北风,风速平均为2.0-2.3m/s,最大29m/s依据新疆地震局资料,该区属VIII度地震烈度区四、矿区内工农业生产概况 矿区旁边的东山乡生产小麦、杂粮和蔬菜,除农业外还有地方和乡镇企业开采的小煤窑和其它小型生产企业等矿区内人员主要从事煤炭生产,并有少量的哈萨克牧民从事牧业生产 其次节 矿井建立外部条件 碱沟井田范围内西部有:新疆第三建筑工程公司煤矿,农六师103团八道湾一号井,农六师103团八道湾二号井,乌鲁木齐县青格达湖乡联营第一煤矿,乌鲁木齐县四十户乡八道湾煤矿,乌鲁木齐县地窝堡乡宣仁墩子村煤矿,乌鲁木齐市东山区芦草沟乡农机站煤矿。

      碱沟井田范围内东部有:乌鲁木齐县安静渠乡二煤矿;乌鲁木齐县安静渠煤矿;乌鲁木齐市东山区地窝堡乡煤矿二号井;乌鲁木齐市东山区地窝堡乡煤矿一号井以上矿井生产实力多为6万吨/年以下五、迁村、土地征用状况及评述 井田东部三、四组煤上部为农田,须要征购六、主要建筑材料供给条件及评述 煤矿位于乌鲁木齐市东部,并与米泉市相邻,工程建立所需的各种建筑材料均可就近选购 七、其他协作工程有关问题的评述矿井机修车间担当矿井设备日常修理,大、中修由矿区机修厂担当 八、综合评述 碱沟煤矿煤炭资源储量丰富,开采条件较为简洁216国道从矿井以北8km处穿过,矿区铁路专用线与本矿井相连,交通运输条件便利;矿井建立所需建筑材料可就地、就近取得,机电设备大修可就近由矿区机修厂解决,矿井位于乌鲁木齐和昌吉州交汇区,矿井供水系统已建成,生产用水有保证;苇湖梁电厂为矿区主要供电电源,距矿区约10km,已有35KV输电线路至井田东界的碱—洪变电所,供电电源牢靠 综上所述,矿井建立外部条件较为优越 第三节 矿井建立资源条件 一、地层与构造 井田地层主要有侏罗系下统三工河组、侏罗系中统西山窑组、头屯河组和第四系。

      1、三工河组〔J1x〕:呈北东—东南西向分布于井田南侧,岩性以浅灰绿、灰绿色细砂岩为主,次为灰白色中粒砂岩、粉砂岩,夹黑色炭质粉砂岩和炭质泥岩,坚硬致密,底部以灰绿色致密坚硬的中砂岩层与下伏地层整合接触,地层总厚度400m 2、西山窑组〔J2x〕:呈北东——南西向条带状展布,岩性由灰色粉砂岩、细砂岩、泥岩、炭质泥岩及煤层组成,夹不稳定的中粒砂岩,含可采煤层37层,自下而上编号为Bs—B1+2为一组煤,B3、B4-6为二组煤,B7—B20为三组煤,B21—B36为四组煤含煤地层平均总厚818.07m,为矿区内主要含煤地层 3、头屯河组〔J2t〕:呈北东—南西向条带状展布于井田北侧岩性以灰绿色粉砂岩为主,夹泥岩及灰白色细砂岩,底部为一薄层灰白色中砂岩,西部为含砾细砂岩,东部相变为粉砂岩,地层总厚度510m 4、第四系〔Q〕:广布于井田内,由冲积、洪积砂砾石、砾石、亚砂土和砂岩块组成,一般厚度0-30m,平均厚度10m 井田位于八道湾向斜的南翼,为一单斜构造,井田内断裂构造不发育,地层走向46-55°,倾向北,倾角60-88°,倾角改变趋势为西缓东陡,浅缓深陡 F9逆断层:走向53°,倾向北,倾角84°,断层北盘上冲,切割了西山窑组顶部煤层和头屯河组底部地层,断层落差70m,走向延长约1010m。

      f1平推断层:在碱沟井下+616m水平北石门所见,平推断距约2m,将B14煤层错断,对煤层开采影响不大二、煤层 侏罗系中统西山窑组是该井田主要含煤段,地层平均总厚度818.07m,含可采煤层37层,煤层平均可采总厚度168.17m,含煤系数21.45%,煤层编号自下而上为Bs—B36,其中Bs、B1-2为一煤组;B3、B4-6为二煤组;B7—B20为三煤组;B20—B36为四煤组顶部B35、B36煤层因含夹矸多、灰分高未开采,Bs—B34共35层煤的平均可采总厚度在井田范围内为168.17m,特厚的煤层有:B1-2〔31.00-37.26m,平均厚33.30m〕,B3—B6〔30.26-52.91m,平均厚44.15m〕,B18+19〔8.48—10.51m,平均厚9.36m〕,B25+26〔6.04-10.69m,平均厚8.80m〕共4层,平均可采总厚度95.61m;厚煤层有B9、B17、B20、B28+29、B30、B33共7层,平均可采总厚度95.61m;中厚煤层有:Bs、B7、B8、B10、B11、B12、B13、B14、B15、B16、B22、B23、B24、B27、B31、B32、B34共17层,平均可采总厚度40.84m;薄煤层只有B21号1层,煤层厚度0.80—1.17m。

      其中除B7、B10煤层灰分大于40%,属不行采煤层、B11煤层为局部可采煤层外,其余均为可采煤层主要可采煤层特征见表 煤组间距:一、二组煤〔B2顶板〕44.40—60.00m,平均52.20m,三组煤〔B3底板〕;二、三组煤〔B6顶板〕86.10-90.00m,平均88.05m;三、四组煤〔B20顶板〕50.00-80.00m,平均65.00m三、煤质 1、煤的物理性质各煤层多呈沥青色,条痕黑裼色,玻璃、半玻璃光泽,条带状、均一构造,内生裂隙较发育,成份以亮煤为主,暗煤次之煤的变质程度除Bs、B1+2煤层属弱粘结煤外,其余B3-6——B34煤层皆为长焰煤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7页 共7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