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白文练习.doc

11页
  • 卖家[上传人]:小**
  • 文档编号:71002057
  • 上传时间:2019-01-19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51.50KB
  • / 1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白文练习子产论政宽猛【标点】郑子产有疾谓子大叔曰:“我死,子必为政唯有德者能以宽服民,其次莫如猛夫火烈,民望而畏之,故鲜死焉;水懦弱,民狎而玩之,则多死焉疾数月而卒大叔为政,不忍猛而宽郑国多盗,取人于萑苻之泽大叔悔之,曰:“吾早从夫子,不及此兴徒兵以攻萑苻之盗,尽杀之,盗少止仲尼曰:“善哉!政宽则民慢,慢则纠之以猛猛则民残,残则施之以宽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诗曰:‘民亦劳止,汔(qì)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施之以宽也‘毋从诡随,以谨无良式遏寇虐,惨不畏明’纠之以猛也‘柔远能迩,以定我王’平之以和也又曰:‘不竞不絿,不刚不柔布政优优,百禄是遒’和之至也!”【译文】郑国的子产得了病他)对子太叔(名游吉)说:“我死(以后),您必定主政只有道德高尚的人能够用宽厚(的政策)使民众服从,其次(的政策)没有比刚猛更有效(的了)比如烈火,民众望见就害怕它,所以很少死(在其中)的水柔弱,民众亲近并和它嬉戏,就很多死(在其中)的,所以宽厚(的政策)难(以实施)子产)病数月后死去太叔执政,不忍心严厉,而施行宽柔政策郑国(因此)出现很多盗贼,(他们)从萑苻湖畔招集人手太叔后悔了,说:“我早听从(子产)夫子的,不会到这种地步。

      发步兵去攻击萑苻的盗寇,将他们全部杀死,盗寇(才)稍微被遏止孔子说:“好啊!政策宽厚民众就怠慢,(民众)怠慢就用刚猛(的政策)来纠正政策)刚猛民众就受伤害,(民众受)伤害了就施与他们宽厚(的政策)用宽大来调和严厉;用严厉来补充宽大,政治因此而调和《诗》说:‘民众也劳累了,差不多可以小憩啦;赐予城中的民众恩惠,用来安抚四方’(这是)施与民众以宽厚啊‘不要放纵奸诈,用来防范邪恶;遏止盗寇肆虐,竟然不害怕明白无误的法律’(这是)用刚猛来纠正啊‘宽柔对待远方的民众,亲善近处的民众,(这样)来稳定我们的王朝’(这是)用和缓(的政策)来使民众平安祥和啊又说:‘不强制不迎合,不刚猛不柔弱实施政策平和,所有的福祉就会传承下来’(这是)和平的极致啊介之推不言禄【标点】晋侯赏从亡者,介之推不言禄,禄亦弗及推曰:“献公之子九人,唯君在矣惠、怀无亲,内外弃之天未绝晋,必将有主主晋祀者,非君而谁?天实置之,而二三子以为己力,不亦诬乎?窃人之财,犹谓之盗,况贪天之功以为己力乎?下义其罪,上赏其奸上下相蒙,难与处矣其母曰:“盍亦求之?以死谁怼?”对曰:“尤而效之,罪又甚焉!且出怨言,不食其食其母曰:“亦使知之,若何?”对曰:“言,身之文也。

      身将隐,焉用文之?是求显也其母曰:“能如是乎?与汝偕隐遂隐而死晋侯求之不获,以绵上为之田曰:“以志吾过,且旌善人 【译文】晋文公赏赐跟着他逃亡的人们介之推不提及应得的俸禄,而赏赐也没有给他 介之推说:“献公的儿子有九个,现在惟独国君还在(人世)惠公、怀公没有亲信,(国)内外都抛弃他们天没有(打算)灭绝晋,(所以)必定会有君主主持晋国祭祀的人,不是君王又是谁呢?上天实际已经安排好了的,而这两三个人认为是自己的贡献,(这)不是虚假了吗?偷窃别人的钱财,都说是盗窃更何况贪得上天的功劳作为是自己的贡献呢?下面的(臣子)将罪当作道义,上面的(国君)对(这)奸诈(的人)给予赏赐上下互相欺瞒,难以和他们相处啊他的母亲说:“你为什么不也去要求赏赐呢?(否则)这样(贫穷地)死去(又能去)埋怨谁呢?”介之推回答说:“责备这种行为而又效仿它,罪更重啊!况且说出埋怨的话了,(以后)不能吃他的俸禄了他的母亲说:“也让国君知道这事,好吗?”回答说:“言语,是身体的装饰身体将要隐居了,还要装饰它吗?这样是乞求显贵啊他的母亲说:“(你)能够这样做吗?(那么我)和你一起隐居便(一直)隐居到死去晋文公没有找到他,便用绵上作为他的祭田。

      说:“用它来标记我的过失,并且表彰善良的人子产不毁乡校【标点】郑人游于乡校,以论执政然明谓子产曰:“毁乡校,何如?”子产曰;“何为?夫人朝夕退而游焉,以议执政之善否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恶者,吾则改之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我闻忠善以损怨,不闻作威以防怨岂不遽止?然犹防川也:大决所犯,伤人必多,吾不克救也;不如小决使道,不如吾闻而药之也然明曰:“蔑也今而后知吾子之信可事也小人实不才若果行此,其郑国实赖之,岂唯二三臣?”仲尼闻是语也,曰:“以是观之,人谓子产不仁,吾不信也译文】郑国人到乡校休闲聚会,议论执政者施政措施的好坏郑国大夫然明对子产说:“把乡校拆毁了,怎么样?”子产说:“为什么毁掉?人们早晚干完活儿回来到这里聚一下,议论一下施政措施的好坏他们喜欢的,我们就推行;他们讨厌的,我们就改正这是我们的老师为什么要毁掉它呢?我听说尽力做好事以减少怨恨,没听说过依仗权势来防止怨恨难道不能很快制止这些议论么?然而那样做就像堵塞河流一样:河水大决口造成的损害,伤害的人必然很多,我是挽救不了的;不如开个小口进行疏导,不如我们听取这些议论后把它当作治病的良药然明说:“我从现在起才知道您确实可以成大事小人确实没有才能。

      如果真的这样做,恐怕郑国真的就有了依靠,岂止是有利于我们这些臣子!”孔子听到了这番话后说:“照这些话看来,人们说子产不行仁政,我是不相信的鲁共公择言【标点】梁王魏婴觞诸侯于范台酒酣,请鲁君举觞鲁君兴,避席,择言曰:“昔者帝女令仪狄作酒而美,进之禹禹饮而甘之,遂疏仪狄,绝旨酒,曰:‘后世必有以酒亡其国者’齐桓公夜半不嗛易牙乃煎敖燔(fán)炙,和调五味而进之桓公食之而饱,至旦不觉,曰:‘后必有以味亡其国者’晋文公得南之威,三日不听朝,遂推南之威而远之,曰:‘后世必以色亡其国者’楚王登强台而望崩山,左江而右湖,以临彷徨,其乐忘死,遂盟强台而登,曰:‘后世必有以高台陂(bēi)池亡其国者’今主君之尊,仪狄之酒也;主君之味,易牙调也;左白台而右闾须,南威之美也;前夹林而后兰台,强台之乐也有一于此,足以亡国今主君兼此四者,可无戒与!”梁王称善相属译文】魏惠王魏婴在范台宴请各国诸侯酒兴正浓的时候,魏惠王向鲁共公敬酒鲁共公站起身,离开自己的坐席,有选择地说道:“从前,舜帝的女儿让仪狄酿酒,酒味醇美,把酒献给了禹,禹喝了之后也觉得味道醇美但因此就疏远了仪狄,戒绝了美酒,并且说道:‘后代一定有因为美酒而使国家灭亡的。

      ’齐桓公有一天夜里觉得肚子饿,想吃东西易牙就煎熬烧烤,做出美味可口的菜肴给他送上,齐桓公吃得很饱,一觉睡到天亮还不醒,醒了以后说:‘后代一定有因贪吃美味而使国家灭亡的’晋文公得到了美女南之威,三天没有上朝理政,于是就把南之威打发走了,说道:‘后代一定有因为贪恋美色而使国家灭亡的’楚灵王登上强台远望崩山,左边是长江,右边是大湖,登临徘徊,惟觉山水之乐而忘记人之将死,于是发誓不再游山玩水后来他说:‘后代一定有因为修高台、池塘而致使国家灭亡的’现在您酒杯里盛的好似仪狄酿的美酒;桌上放的是易牙烹调出来的美味佳肴;您左边的白台,右边的闾须,都是南之威一样的美女;您前边有夹林,后边有兰台,都是强台一样的处所这四者中占有一种,就足以使国家灭亡,可是现在您兼而有之,能不警惕吗?”魏惠王听后连连称赞并与之交往子道【标点】入孝,出弟,人之小行也上顺,下笃,人之中行也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人之大行也若夫志以礼安,言以类使,则儒道毕矣;虽舜,不能加毫末于是矣孝子所以不从命有三:从命,则亲危;不从命,则亲安;孝子不从命,乃衷从命,则亲辱;不从命,则亲荣;孝子不从命,乃义从命,则禽兽;不从命,则修饰;孝子不从命,乃敬。

      故可以从而不从,是不子也;未可以从而从,是不衷也明于从不从之义,而能致恭敬、忠信、端悫以慎行之,则可谓大孝矣传曰:“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此之谓也故劳苦彫萃而能无失其敬,灾祸患难而能无失其义,则不幸不顺见恶而能无失其爱,非仁人莫能行《诗》曰:“孝子不匮此之谓也鲁哀公问于孔子曰:“子从父命,孝乎?臣从君命,贞乎?”三问,孔子不对孔子趋出,以语子贡曰:“乡者,君问丘也,曰:‘子从父命,孝乎?臣从君命,贞乎?”三问而丘不对,赐以为何如?”子贡曰:“子从父命,孝矣;臣从君命,贞矣夫子有奚对焉?”孔子曰:“小人哉,赐不识也!昔万乘之国有争臣四人,则封疆不削;千乘之国有争臣三人,则社稷不危;百乘之家有争臣二人,则宗庙不毁父有争子,不行无礼;士有争友,不为不义故子从父,奚子孝?臣从君,奚臣贞?审其所以从之之谓孝、之谓贞也译文】在家孝敬父母,出外敬爱兄长,这是对人的最低要求对上顺从,对下厚道,这是对人的中等要求顺从正道而不顺从君主,顺从道义而不顺从父亲,这是对人的最高要求再加上那种志向根据礼义来坚守,说话根据规则来使用的情况,则儒家之准则也就完备了;即使是舜,也不能在这上面有丝毫的增益了孝子不服从命令的原因有三种:服从命令,父母亲就会危险;不服从命令,父母亲就安全;那么孝子不服从命令,是出于真情。

      服从命令,父母亲就会受到耻辱;不服从命令,父母亲就光荣,那么孝子不服从命令,是奉行道义服从命令,就行为像禽兽一样野蛮;不服从命令,就富有修养而端正;那么孝子不服从命令,是出于恭敬所以应该服从而不服从,这是不尽孝子之道;不应该服从而服从,这也不是出于真情明白了服从或不服从的道理,并且能做到恭敬尊重、忠诚守信、正直老实地来谨慎实行它,就可以称之为大孝了古书上说:“顺从正道而不顺从君主,顺从道义而不顺从父亲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所以劳苦憔悴时能够不丧失对父母的恭敬,遭到灾祸苦难时能够不丧失对父母应尽的道义,即使不幸地因为和父母不顺而被父母憎恶时仍能不丧失对父母的爱,如果不是仁德之人是不能做到的《诗》云:“孝子的孝道没有穷尽说的就是这个道理鲁哀公问孔子说:“儿子服从父亲的命令,就是孝顺吗?臣子服从君主的命令,就是忠贞吗?”问了三次,孔子不回答孔子小步快走而出,把这件事告诉给子贡说:“刚才,国君问我,说:‘儿子服从父亲的命令,就是孝顺吗?臣子服从君主的命令,就是忠贞吗?’问了三次而我不回答,你认为怎样?”子贡说:“儿子服从父亲的命令,就是孝顺了;臣子服从君主的命令,就是忠贞了先生又能怎样回答他呢?”孔子说:“真是个小人,你不懂啊!从前拥有万辆兵车的大国有了四个诤谏的臣子,那么疆界就不会被削夺;拥有千辆兵车的小国有了三个诤谏的臣子,那么国家政权就不会危险;拥有百辆兵车的大夫之家有了两个诤谏的臣子,那么宗庙就不会毁灭;父亲有了诤谏的儿子,就不会做不合礼制的事;士人有了诤谏的朋友,就不会做不合道义的事。

      所以儿子一味听从父亲,怎么儿子就孝顺啦?臣子一味听从君主,怎么臣子就忠贞啦?弄清楚了听从的道理才可以叫做孝顺、叫做忠贞呀尧让天下于许由【标点】尧让天下于许由,曰:“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其于光也,不亦难乎?时雨降矣,而犹浸灌;其于泽也,不亦劳乎?夫子立而天下治,而我犹尸之;吾自视缺然,请致天下许由曰:“子治天下,天下既已治也;而我犹代子,吾将为名乎?名者,实之宾也;吾将为宾乎?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14),不过满腹归休乎君,予无所用天下为!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译文】 尧打算把天下让给许由,说:“太阳和月亮都已升起来了,可是小小的炬火还在燃烧不熄;它要跟太阳和月亮的光亮相比,不是很难吗?季雨及时降落了,可是还在不停地浇水灌地;如此费力的人工灌溉对于整个大地的润泽,不显得徒劳吗?先生如能居于国君之位天下一定会获得大治,可是我还空居其位;我自己越看越觉得能力不够,请允许我把天下交给你。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