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史学概论 章节 复习题参考.doc
19页第一讲 引言 考点:1、历史的内涵:(一)客观存在的历史本体就是客观的历史,而认识也可说是历史著述,则是人类对客观历史的认识,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前两句唯研究客观存在历史,后一句是说写成书面的历史如果说前者是客观的,那么后者就是带有主观因素的从客观的历史来讲,是一种独立和外在的东西,不再为人的主观意志和行为所左右二)主体化的历史所谓主体化的历史就是历史认识的主体根据自己对客体历史的认识而描述和归纳出来的历史,表现为人们的历史著作 (艺术作品)(三)历史学(广义 狭义)指的是历史科学,研究人类社会发生过的各种历史现象并探寻其发生规律的科学2、历史学的社会价值功能:历史学的社会价值,也就是有的书中所说的历史学的社会功用或社会功能以下我们主要从三个方面来看历史学的社会价值第一、 “以史为鉴”——指导人们社会实践 借鉴功能第二, “继往开来”——陶冶人类精神品格第三, “温故知新”——传承文化财富历史学的认识成果具有传承文化财富的价值3、社会历史观:以社会现象的内在联系及其发展过程为研究对象,是关于人类社会的起源、本质和发展规律等一般问题的观点和理论体系,是人类对本身相互交往活动的条件、过程和结果的反思。
4、史学本体论历史学的本体论,就是关于历史现象存在的本源和性质的观点或理论,其核心就是人们统称所说的社会历史观系统化、理论化的社会历史观,构成了历史学的本体论的核心内容历史本体论涉及的主要问题是,历史现象和过程是不是客观存在的?它的发展演变有没有规律?如果有规律,那是什么样的规律?是否存在决定历史进程的根本因素或终极原因或动力?如果有那是什么样的因素、原因或动力?……诸如此类的问题,都是社会历史观的问题,也都是史学本体论的根本性问题5、史学认识论:是关于人们历史认识的性质和特点的理论,具体说来,它是关于历史认识主体认识其客体的过程、特征、方法等等的理论,它主要涉及历史认识主体(人、特别是史学家)和历史认识客体(即客观历史)各自的特点,二者之间的关系,涉及历史认识过程的特点、历史认识正误的原因及其检验方法,还涉及历史认识如何对实践乃至对现实发展进程的影响6、人本主义这是一种主张精神因素决定论的唯心主义的史学本体论强调世界是以人为中心的,认为人的精神、目的、意志、人性、理性等精神因素是社会历史过程的决定因素,一切历史活动和整个历史过程都是人的精神、目的和意志的展现其中包含两种倾向,一是强调领袖、精英人物的精神决定历史进程,二是强调群体的、大众的精神决定历史进程。
还主张由于人的意志、目的、动机是变化无常的,一次性的不重复的,无规律可循的,因而历史是没有规律的第二讲 现代之前的西方史学思想及史学观的变迁1、希罗多德对西方史学的主要贡献:《 希 波 战 争 史 》 取 材 广 泛 、 规 模 宏 大 、 史 料 充 实 文 字 生 动 流 畅 、 富 于 文 采 且 充 满了 浪 漫 想 象 该 书 内 容 丰 赡 , 不 仅 记 载 了 政 治 、 军 事 、 外 交 等 有 关 希 波 战 争 的 史 实 : 还广 泛 涉 到 古 代 埃 及 、 巴 比 伦 、 叙 利 亚 、 波 斯 和 小 亚 细 亚 各 国 的 自 然 地 理 、 风 俗 民 情 、 宗 教文 化 和 社 会 经 济 情 况 ; 其 视 野 扩 大 到 当 时 希 腊 及 其 周 边 世 界 , 展 示 了 古 代 近 20 个 国 家 和地 区 的 民 族 生 活 图 景 , 被 西 方 学 者 誉 为 “第 一 部 世 界 性 的 社 会 文 化 史 ”和 “百 科 全 书 式 ”的 著作 1)人本主义史观《历史》一开篇就说 “为了保存人类的功业”把史学从记神到记人。
无论这部著作有多少的神话,都无法掩盖其中的人本观点在他心目中,希波战争中希腊胜利并非是神保佑,二是出于人为 围绕人展开(2)撰史的目的含有唯物史观通过叙事的手段来表达历史事件、特别是战争和政治动荡的社会原因,这是希罗多德为西方史学树立的一个榜样,后来成了一个长期被坚持的传统值得注意的是,希罗多德的历史观中虽然有宿命论的成分、相信命运和神意等超自然力量的作用,但是他在分析历史事件的原因时,仍然立足于人类本身的活动和动机尤其可贵的是,他在最后一节中着重指出:一个民族的勇气,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3)朴素的历史因果观希 罗 多 德 研 究 历 史 、 撰 写 史 著 , 目 的 在 于 训 世 教 诲 , 即 用 历 史 事 实 来 进 行 道 德 规 范 教 育 他 认 为 : 国 家 的 兴 盛 和 人 事 的 成 败 都 是 有 迹 可 循 的 、 因 果 报 应 是 丝 毫 不 爽 的 他 的 这 种 重 视历 史 的 垂 训 作 用 的 观 点 和 做 法 , 对 后 来 西 方 史 学 的 发 展 产 生 了 极 大 的 影 响(4) 平等的民族观西方“历史之父”希罗多德具有“世界眼光气胸襟开阔,从民族的观点出发,对各民族不分大小、强弱都一视同仁把人类看成是统一的整体,即使是野蛮民族,在他的《历史》一书中也占有一席之地。
5)求真精神 希罗多德在整个写作过程中,始终表现出了执着的求真精神和严格的批判态度他认为历史就是对过去的研究,其中包括两个基本要素:一是“证言 ”(或曰证据) ,即对事实的忠实陈述,不是史诗或戏剧中的神话传说;二是对事实真相的探究他从各个方面广泛地搜集各种文字的和口头的资料,包括祭司、旅行家、事件目击者等留下的各种记载和描述,也包括各种官方的和私人的文献,把一切他认为有价值的事情都当作历史写作的素材尽管他在某些地方失于轻信,但是他仍不愧为那个时代少有的、具有批判精神的人他在处理史实的过程中,往往把有关同一事件的不同说法或者记录进行核对,互相参证,并明确地告诉读者:哪些是毋庸置疑的,哪些是可能的,哪些是不可能的,哪些是有争议的、需要暂时存疑的有时为了证明自己的记述的可信性,他就让历史人物自己说话,并在后面加上自己的简要评注他的这种诚信不欺的治学态度,正是他那种求真精神的直接反映6) 首创历史叙事体,成为西方历史著作的正宗首次使史学著述实现了从诗歌到历史的飞跃,开创了一种编纂历史的新体裁———历史叙述体,即以历史事件为中心,系统而生动地记述历史过程的一种编纂方法,从而奠定了西方历史编纂学的基础。
2、 《伯罗奔尼撒战争史》所展示出的史学思想和方法古 希 腊 历 史 家 修 昔 底 德 的 传 世 之 作 《 伯 罗 奔 尼 撒 战 争 史 》 传 世 的 本 子 分 为 8 卷 , 第 1卷 回 溯 希 腊 远 古 的 历 史 ; 第 2、 3、 4 卷 记 述 战 争 第 1 至 9 年 的 事 情 , 每 卷 记 述 3 年 , 作 者 亲历 的 安 菲 波 利 斯 事 件 就 在 第 4 卷 之 内 ; 第 5 卷 记 述 第 10 至 16 年 报 事 情 , 如 尼 基 阿 斯 各 约 、 米洛 斯 事 件 等 ; 第 6、 7 卷 记 述 第 16 至 19 年 的 历 史 , 主 要 是 对 西 西 里 的 远 征 ; 最 后 一 卷 记 述 第19 至 21 年 的 历 史 1) 比较丰富的人本思想修 昔 底 德 试 图 站 在 世 俗 的 立 场 上 、 从 人 事 活 动 的 角 度 总 结 伯 罗 奔 尼 撒 战 争 的 原 因及 其 教 训 , 用 以 垂 训 后 世 他 借 伯 里 克 利 之 口 , 说 出 了 他 的 基 本 观 点 : “人 是 第 一 重 要 的 , 其他 一 切 都 是 人 的 劳 动 成 果 。
”(2) 重视探讨历史发展的内在的因果关系修 昔 底 德 认 为 : 叙 述 历 史 , 就 是 要 寻 找 历 史 事 件 之 间 的 因 果 关 系 在 他 看 来 , 一切 历 史 事 件 之 间 都 有 内 在 的 联 系 ; 它 们 之 所 以 会 在 某 时 某 地 发 生 , 都 有 远 因 和 近 因 , 也 有 表 面 原因 和 根 本 原 因 ; 历 史 学 家 应 当 对 它 们 进 行 区 别 分 析 , 从 而 对 纷 纭 复 杂 的 历 史 现 象 作 出 合 理 的 解 释 3) 具有历史进化论思想的萌芽他在考察此前希腊历史时, 明确指出,"过去的时代,不论是在战争方面,还是在其他方面,都不是伟大的时 代" 他认为远古时期没有定居的人民,没有商业,没有城市,商业的发展和城市的出现是文明和进步的标志修昔底德能够认识到历史是向前发展的,并且有一定的规律性,指出,无论在技术上还是在政治上,"新陈代谢是不可逆转 的"4) 认识到经济因素的重要性修 昔 底 德 在 叙 述 战 争 过 程 和 分 析 历 史 事 件 的 因 果 关 系 时 , 很 注 意 把 经 济 因 素 放 在 比 较 重 要的 位 置 上 。
修 氏 是 欧 洲 历 史 上 第 一 位 明 确 意 识 到 历 史 进 程 必 然 受 到 社 会 经 济 生 活 制 约 的 历 史学 家 , 他 还 试 图 从 经 济 关 系 上 解 释 历 史 的 进 步 与 发 展 5) 治学严谨,立论求实为 了 达 到 追 求 真 实 的 目 标 , 修 昔 底 德 还 提 醒 历 史 学 家 们 : 不 要 轻 信 传 闻 、 要 对 资 料 进行 批 判 和 考 证 , 还 要 尽 量 避 免 先 入 为 主 的 偏 见 3、基督教史学理论的价值:1、系统提出了历史“统一性”和世界史的观念,建立了“世界史”体系2、形成了比较系统的“历史直进观”和“历史进步论” 3、提出善恶冲突推动历史进步的“历史动力观” 4、创立体现历史线形发展的公元纪年法第三讲 近代西方史学思潮的演变1、人文主义史学的特征人文主义史学是近代西方史学的肇始,其最本质的特征是同中世纪的宗教世界观决裂,摒弃神定论观点,开始以现实主义的态度,用“人”和“人事”的观点来考察和叙述历史,并试图用社会现象和因果联系来解释过去 (1)恢复古典史学的人文主义精神2)重新强调历史的垂训意义。
历史与现实政治的结合(3)重视历史叙述的体例抛弃了单纯罗列史实的、简单的编年体;2、理性主义史学理论的特征: (1)强调人类的理性是历史发展的动力 (2)主张探索历史的发展规律,以理性的眼光来审视历史和评判历史3)提倡突破狭隘的政治军事史,注意广义上的社会文化史 (4)提出系统的历史进步理论第四讲 年鉴学派及其开创的“新史学”1、法国年鉴学派的史学思想(1) 反对传统史学迷信史学和史料的倾向 (2) 提倡“总体史学” 早 在 1903 年 西 米 昂 在 《 历 史 综 合 杂 志 》 上 发 表 《 历 史 学 方 法 和 社 会 科 学 》 一 文 , 指 出传 统 史 学 有 三 大 偶 像 , 即 政 治 偶 像 ( 把 政 治 事 件 研 究 置 于 至 高 无 上 的 地 位 ) 、 个 人 偶 像 ( 强 调研 究 杰 出 个 人 的 活 动 ) 和 编 年 纪 事 偶 像 ( 按 时 间 顺 序 进 行 叙 述 ) 费 弗 尔 和 布 洛 克 继 承 了 西 米昂 这 一 思 想 , 认 为 新 的 史 学 范 型 , 必 须 首 先 打 破 这 三 个 偶 像 。
他 们 摒 弃 突 出 政 治 事 件 和 精 英 人 物的 传 统 观 念 , 提 出 “总 体 史 ”概 念 他 们 主 张 融 合 地 理 学 、 经 济 学 、 社 会 学 、 心 理 学 、 人 类 学 、 语 言 学 等 各 门 社 会 科 学 甚 至 自然 科 学 为 一 体 的 重 要 原 因 在 他 们 那 里 , 历 史 不 再 是 政 治 史 , 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