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死因监测漏报调查总结.doc
14页精品文档 死因监测漏报调查总结 为了贯彻执行死亡推断书填写不够规范,项目不全,地址不详细,特别是一些死亡原因不明确的,没有填写详细的死亡原因 报告时间不及时,有的乡医拖延一个多月才送报告卡,存在迟报现象 有些村没有乡村医生,致使死亡推断书没有人填写,有的村里的妇女主任填写了忘记送社区中心进行网报 其中涉及到城区居民的死亡推断书这项工作无法开展,根本不用开具死亡推断书就能到殡仪馆进行火化,致使我们的工作出现空白,增加了漏报率 五、下一步工作建议 进一步规范乡村医生对死亡推断书的填写. 加强辖区内死亡人员摸底登记工作; 通过市疾控中心与有关部门协调,将城区居民死亡登记工作能够有序的开展 盛泽镇2011年死亡漏报调查报告 为准确了解我镇死因网络直报的缺陷情况,提高死因网络直报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按照吴江市防病科质量控制工作的要求,我院对个科室2011死亡病人进行了漏报调查现将调查情况分析如下: 一、 调查目的: 通过漏报调查获得较准确的数据,校正以获取数据的误差,客观反映我院在死亡统计工作中情况,针对存在问题,采取切实可行的干预措施。
二、调查时限:2010年12月01日-2011年12月01日 三、调查人员:由我院公共卫生人员组成调查小组,并负责具体指导和组织实施 四、调查范围:本院各科室,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五、调查方法:通过派出所查户籍档案、医院死亡病例、社区、村委会走访等多种形式,从中筛查出死亡名单,并与死亡卡片核对,是否一致、是否有漏报 六、漏报调查结果 调查急诊及住院死亡病例数161人,其中漏报0人,漏报率0%通过漏报调查,校正了数据提高了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七、漏报情况分析 2011年通过我院医护人员不断地努力和辛勤的工作,死亡漏报不存在 通过漏报调查,提高了我院三网监测和死亡报表质量,同时也暴露出了我们工作中存在着一些疏漏在今后的工作中,我院应加强 工作宣传力度,与各部门紧密配合,加强人员培训,建立健全各级报告制度和网络 江苏盛泽医院 预防保健科 011年12月02日 2011年 年 报 漏 报 调 查 填报单位:江阳区邻玉街道卫生院 填表时间:2011年10月8日 江阳区邻玉街道卫生院二0一一年妇幼卫生报表 质 量 控 制 报 告 妇幼卫生是公共卫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妇幼卫生信息指标是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综合发展的重要决策依据。
为进一步加强我院妇幼卫生信息工作科学化、规范化、程序化,提高妇幼卫生信息工作质量和水平,充分发挥妇幼卫生信息工作的作用,现将2011年妇幼卫生信息质量控制情况总结如下: 一、 及时性:形成了农村建立村—乡—区,以妇幼保健院为中心的三级报告制度我院均按时在网上上报了各类报表 二、 完整性 我院均按要求完整上报各类报表 三、 报表数据的正确性、逻辑性 四、漏报调查 为检查和评价妇幼卫生信息工作质量,掌握街道孕产妇和7岁以下儿童死亡的情况,真实反映我街道孕产妇死亡和7岁以下儿童死亡的漏报情况,以校正死亡率,提高妇幼卫生信息的真实性,我院于今年2010年10月1日至2011年9月30日出生的活产数、孕产妇死亡、7岁以下儿童死亡和监测医院出生缺陷进行了漏报调查于2011年10月10前完成了漏报调查工作调查活产数161人,其中漏报0人,漏报率0%;7岁以下儿童死亡漏报调查1369人,漏报0人,漏报率0%,婴儿死亡漏报调查161人,漏报0人,漏报率为0%出生缺陷漏报0人孕产妇死亡和新生儿破伤风无漏报通过漏报调查,校正了数据提高了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死因监测工作管理制度 例会制度 1、本院各科室临床医生,每两个月召开一次死因监测工作会议,主要内容为讨论死亡信息的收集、报告及《死亡医学证明书》的填写等,并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及时解决。
2、各科室临床医生每季度组织召开死亡报告讨论会,对存在的问题要及时解决,使《死亡医学证明书》的填写得到不断的完善 3、镇卫生院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及公共卫生科相关人员要参加死因监测工作会议,了解存在的问题并给予技术上的指导和协调 死因登记报告管理制度 1、院成立死因监测管理领导小组,专人负责辖区死亡信息的收集、整理、核查、登记及网络报告等工作 2、明确死因登记报告工作流程,防保医生将收集到的《死亡医学证明书》,在30天内向县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出 3、对收集的死亡信息进行台帐登记,建立死亡登记册 4、每月10日前将上月填报的《死亡医学证明书》第二联上交到县疾控中心. 5、负责死亡报告工作的医生,一定要是已取得职业医师资格的医生 死亡信息核实制度 1、建立死亡信息核实制度,对死因信息不清楚,死因不明的死亡病例要认真核实调查,提高死因推断准确性 2、安排专门人员及时收集院内死亡的信息,对有疑问的《死亡医学证明书》及时向诊治医生进行核实 档案管理制度 1、安排专人妥善保存死因登记信息原始资料,填报的《死亡医学证明书》按档案管理要求长期保存。
2、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对死亡统计、信息分析的资料统一管理,不得擅自公布 3、对于其他需要使用死亡信息的,应由申请人按有关行政审批程序进行审批,申请书应明确信息的用途、范围、时段和类别 培训工作制度 1、公共卫生科每半年组织对临床医生进行培训一次,培训 内容应侧重于《死亡医学证明证书》的正确填写及根本死因的确定 2、每年派出死因监测管理工作人员以及死因编码人员参加上级培训班 死亡信息补充报告制度 1、死因监测管理工作人员定期与院内各科室核对死亡资料,发现漏报及时补报 2、各科室负责人要定期了解本科室死亡病例情况,发现漏报及时补报 定期考核评比通报制度 1、将该项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考核内容,每年至少两次组织对全院各科室死因登记信息报告工作督导检查,并进行考核评分 2、实行奖惩制度,对有漏报、迟报的科室进行通报批评,对开展工作好的科室进行奖励 院关于成立死因报告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 根据《湖北省县及县以上医疗机构死亡病例监测实施方案》 和《蕲春县医疗机构死亡病例监测实施方案》的文件精神,为加强我镇死因监测工作的开展,了解死亡病例的死因构成,死因顺位、死因的变化趋势及规律等,为传染病、新发传染病监测和预警提供基线数据,根据我院实际,成立 院死因报告工作领导小组,其组成人员如下: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死因报告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院公共卫生科,主要负责死因报告工作的计划制定,信息收集整理,组织培训学习、上报报表,日常督查,年度总结等工作。
年 月 日 镇2012年度死因报告工作计划 为加强我镇死因监测工作,了解死亡病例的死因构成,死因顺位、死因的变化趋势及规律等,为传染病、新发传染病监测和预警提供基线数据,结合我镇实际,制定2012年度死因监测工作计划 一、目的 通过收集、利用居民死亡的相关基本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居民与慢性病相关的死亡水平、死亡原因的变化趋势及规律及时发现诊断不明的、可能死于传染病的病例,及早采取措施控制疫情,为传染病、新发传染病监测和预警提供基线数据 二、监测对象 卫生院门诊及入住院的死亡病例 三、主要指标 1.《死亡医学证明书》、《5岁以下儿童死亡登记副卡》、《孕产妇死亡登记副卡》填写的准确率大于95%《死亡医学证明书》、《5岁以下儿童死亡登记副卡》、《孕产妇死亡登记副卡》的填写无缺、漏项、逻辑错误,字迹清楚,不明原因死亡病例有调查记录 2.《死亡医学证明书》的根本死亡原因确定及ICD-10编码正确率大于98%由专职技术人员依据《死亡医学证明书》确定根本 剑河疾控通[2012]72号 关于开展居民死因漏报率调查的通知 各乡镇卫生院、城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县属各医疗卫生单位: 居民死亡资料是反映人民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是生命统计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为准确反映我县人民的健康状况,充分利用死因监测数据开展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死因监测数据的完整性极其重要,现制定人群死因监测漏报调查方案,请各单位认真组织实施 二〇一二年五月十四日 主题词:疾病控制 死因调查 方案 通知 抄报:县卫生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剑河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办公室 012年5月14日印发012年剑河县死因漏报调查实施方案 居民死亡资料是反映人民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是生命统计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为准确反映人民的健康状况,充分利用死因监测数据开展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死因监测数据的完整性极其重要,现制定人群死因监测漏报调查方案,指导开展漏报调查,以完善死因监测报告工作 一、研究目的 1、了解全县死因登记工作漏报情况; 2、查找我县居民死因登记工作漏报原因,以改进、完善死因登记工作; 3、评价我县居民死因登记工作质量 二、研究设计 覆盖时段 此次漏报调查的覆盖时段为3年,即在2009年1月1日-2011年12月31日期间死亡的所有个案 被调查对象的确定 1、本次调查涉及全县所有具有本县户口的常住居民。
暂住人口及流动人口不作为本次调查对象 漏报调查信息: 漏报调查的内容包括: 1、基本信息:姓名、性别、出生日期、民族、婚姻、文化程度、职业、地址、身份证号、联系方式等 2、死亡信息:出生日期、死亡地点、死亡时间、导致死亡的疾病或事件、诊断单位及依据等 3、漏报信息:漏报原因调查 三、研究方法与步骤 死亡名单摸底 1、常规死亡登记资料的收集 利用死因网络直报系统数据库及全县死因登记资料,筛选出2009年1月1日-2011年12月31日全县死亡人员 与公安局、派出所相互配合,获取公安部门2009年1月1日-2011年12月31日死亡信息,按照死亡登记簿的要求尽可能收集相关信息并汇总; 与民政部门配合,收集调查全县2009年1月1日-2011年12月31日死亡人员名单,收集相关信息并汇总; 与医院、社区居委会配合,核对辖区登记死亡名单;.死亡信息的清理及漏报确认 对以上各种途径收集到的项目社区死亡名单与户籍名单核对、确认、整理、排重,并且与死亡登记报告系统地名单进行核对,整理出全县2009年1月1日-2011年12月31日死亡漏报摸底库,确定漏报调查名单。
3.入户调查 入户调查对象 死亡漏报摸底库中的所有个案 入户调查内容 对所有漏报个案,入户核实基本信息、死亡信息、漏报信息,填写《居民死亡原因调查表》 4. 死亡名单摸底及漏报名单确认的技术路线 常规死亡资料登记 乡镇派出所 民政部门 死因网络 直报系统 社区、医院 整 与户籍人员名单核对,汇总 理 全县死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