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安全防范系统的工程施工规范.docx

24页
  • 卖家[上传人]:m****
  • 文档编号:486388351
  • 上传时间:2023-05-22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5.49KB
  • / 2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安全防范系统的工程施工规范 1.1安全防范系统的线缆选型   应依据系统各部分的不同功能要求分别采纳不同规格的线缆 闭路电视监控部分摄像机采纳75Ω同轴视频电缆     〔2〕解码器与视频矩阵切换主机之间连线采纳2芯屏蔽通信线缆〔RVVP〕或3类双绞线UTP,每芯截面积为0.3mm2~0.5mm2防盗报警及声音监听部分 采纳4芯屏蔽通信线缆〔RVVP〕,每芯截面积为0.55 mm2 3.门禁控制部分 〔1〕门磁开关采纳2芯一般通信线缆〔RVV〕,每芯截面积为0.55 mm2 〔2〕读卡机与现场控制器连线采纳4芯通信线缆〔RVVP〕或3类双绞线,每芯截面积为0.3mm2~0.5mm2 〔3〕读卡机与输入/输出控制板之间可采纳5~8芯一般通信线缆〔RVV〕或3类双绞线,每芯截面积为0.3mm2~0.5mm2 〔4〕输入/输出控制板与电控门锁、开门按钮等均采纳2芯一般通信线缆〔RVV〕,每芯截面积为0.75mm2 4.巡更管理部分 现场控制器至巡更开关之间连线采纳2芯一般通信线缆〔RVV〕,每芯截面积为0.5mm2。

      各类线缆规格如表1.1~1.4所示   表1.1  仪器仪表连接用通信电缆的型号规格        线缆规格 线缆型号 芯线×标称截面积/ mm2 导线电阻/Ω/km 耐压/V 频率 RVV 2×0.5/2×0.75 39Ω/26Ω 300/500 低频 RVV 4×0.5/4×0.75 39Ω/26Ω 300/500 低频 RVVP 2×0.5/2×0.75 39Ω/26Ω 300/500 低频 RVVP 4×0.5/4×0.75 39Ω/26Ω 300/500 低频     表1.2  75Ω同轴线缆型号规格        线缆规格 线缆型号 电缆外径/mm 特性阻抗/Ω 衰减量/dB/m 5MHz 30MHz 200MHz SYV-75-2 2.9±0.10 75±5 0.10 0.22 0.579 SYV-75-3 5.0±0.25 75±3 0.045 0.122 0.308 SYV-75-5-1 7.1±0.30 75±3 0.026 0.0706 0.190 SYV-75-5-2 7.1±0.30 75±3 0.032 0.0785 0.211 SYV-75-7 10.2±0.30 75±3 0.02 0.0510 0.140 SYV-75-9 12.4±0.40 75±3 0.017 0.0369 0.104     表1.3  综合布线〔PDS〕3,4,5类双绞线型号规格        线缆规格 线缆型号 支持网络速率 频率衰减量/ dB/100ft 1MHz 10MHz 16MHz 20MHz Cat.3 10Mbps/Ethernet 7.8 30 40   Cat.4 20Mbps/Ethernet 6.5 22 27 31 Cat.5 155Mbps/ATM/FDDI 6.3 20 25 28     表1.4  标准光纤电缆特性参数          线缆规格 线缆型号 波长/mm 带宽/MHz/km 衰减/dB/km 线  数 单模 9/125μm 1300/1550   0.80/0.50 2,4,6,10,16 多模 50/125μm 850/1300 400/400 3.50/1.25 2,4,6,10,16 多模 62.5/140μm 850/1300 160/500 3.50/1.25 2,4,6,10,16 100/140μm 850/1300 100/100 5.0/3.0 2,4,6,10,16     1.2 安全防范工程的线管安装   室内线管安装 室内线路的布线制定和施工应以短捷和安全可靠为原则,并昼减少与其它管线的交叉跨越,避开环境条件恶劣的场所,以便于施工维护。

      施工时要遵守以下规定线缆保护管 传输线路采纳绝缘导线时,应采用穿金属管、硬质塑料管、半硬质塑料管或封闭式线槽保护方式布线,优选穿钢管或电线管 报警线路应采用穿金属管保护,并宜暗敷在非燃烧体结构或吊顶里,其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3cm当必须明敷时,应在金属管上采用防火保护措施,一般可采纳壁厚大于25mm的硅酸钙筒或石棉、玻璃纤维保护筒 布线使用的非金额管材、线槽及其附件采纳不燃或阻燃材料制成 敷设在多尘或潮湿场所的电线保护管,管口和管子连接处,均应作密封处理〔加橡胶垫等〕 当管子长度每超过45m无弯曲、每超过30m有一个弯曲、每超过20m有2个弯曲、每超过12m有3个弯曲时,应在便于接线处装设接线盒 在吊顶敷设各类管路和线槽时,应采纳单独的卡具吊装或用支撑物固定线槽的直线段每隔1.0m~1.5m设置吊点或支点槽接头处,距接线盒0.2m处、线槽走向改变或转角处等部位也应设置吊点或支点 建筑物内横向布放的暗管管径不宜大于G25,天棚里或墙内水平、垂直敷设管路的管径不宜大于G40穿线管的弯曲半径,在放线缆时不小于线缆外径的10倍,在穿放一般导线时不小于导线外径的6倍 线缆走线 弱电线路的电缆竖井最好与强电电缆的竖井分别设置,如受条件限制必须合用时,弱电和强电线路应分别布置在竖井两侧。

      两者间距应在30cm以上 管内或线槽的穿线,要求在空线前管内无铁屑及毛刺,切断口应锉平,管口应刮光 导线在管内或线槽内不应有接头或扭结,导线的接头,应在接线盒内焊接或用端子连接 传输线路采纳耐压不低于250V的铜芯绝缘多股电线,空管绝缘导线或电缆的总截面积不应超过管内截面积的40%敷设于封闭或线槽内的绝缘导线或电缆的总截面积不应大于线槽的净截面积的50% 不同系统、不同电压等级、不同电流类别的线路,不应空在同一管内或线槽的同一槽孔内而系统中控测信号传输线、图象、声音复核传输线,不得与照明线电力线同线槽、同出线盒、同连接箱安装 墙壁电缆的敷设,沿室外墙面宜采纳吊挂方式,室内墙面宜采纳卡子方式墙壁电缆沿墙角转弯时,应在墙角处设转角墙担电缆卡子的间距在水平路径上宜为0.6m;在垂直路径上宜为1m 导线敷设后,应对每个回路的导线用500V的兆欧表测量绝缘电阻,其对地绝缘电阻值不应小于20MΩ防盗控测器传输线路应选用不同颜色的绝缘导线,同一工程中相同线路的绝缘导线颜色应一致,接线端子应有标号 室外线管敷设 室外电缆或光缆线路有管道内、直埋、架空和隧道缆线等途径,室外电缆线的路径选择应以现有地形、地貌、建筑设旗为依据,并按以下原则确定。

      〔1〕线路应避开易使电缆受机械或化学损伤的路段,养活与其它管线等障碍物的交叉 〔2〕线路应短宜,安全稳定,施工修理方便     〔3〕直埋电缆的埋深不得小于0.8mm,并应埋在冻土层以下紧靠电缆处应用沙或细土覆盖,其厚度应大于0.1m,且上压一层砖石保护通过交通要道时,应空钢管保护电缆应采纳具有铠装的直埋电缆,不得用非直埋式电缆作直接埋地敷设转弯地段的电缆地面上应有电缆樗 〔4〕管道电缆或直埋电缆在引出地面时,均应采纳钢管保护钢管伸出地面不宜小于2.5m;埋入地下宜为0.3m~0.5m 〔5〕具有可供得用的架空线路时,可同杆架空敷设,但同电力线〔1kV以下〕的间距不应小于1.5m,同广播线间距不应小于1m,同通信线的间距不应小于0.6m 〔6〕架空电缆时,同轴电缆不能承受大的拉力,要用钢丝绳把同轴电缆吊起来,室外电线杆的埋设一般按间距40m合计,杆长6m,杆埋深1m室外电缆进入室内时,预埋钢管要进行防雨水处理架设架空电缆时,应将电缆吊线固定在电杆上,再用电缆挂钩把电缆卡挂在吊线上挂钩的间距宜为0.5m~0.6m依据气候条件,每一杆档应留出余兜 〔7〕必须要钢索布线时,钢索布线最大跨度不要超过30m,如超过30m应在中间加支持点或采纳地下敷设的方式。

      跨距大于20m,用直径4.6mm~6mm的钢绞线;跨距20m以下时,可用三条直径4mm的镀锌铁丝绞合 〔8〕光缆的敷设应符合以下规定: 敷设光缆前,应对光纤进行检查,光纤应无断点,其衰耗值应符合制定要求 核对光缆的长度,并依据施工图的敷设长度来选配光缆配盘时应使接头避开河沟、交通要道和其它障碍物,架空光缆的接头应设在杆旁1m以内 敷设光缆时,其弯曲半径不应小于光缆外径的20倍光缆的牵引端头应进行技术处理,可采纳牵引力有自动控制性能的牵引机进行牵引牵引力应加于强化芯上,其牵引力不庆超过150kg;牵引速度应为10/mm/min;一次牵引的直线长度不宜超过1km 光缆接头的预留长度不应小于8m. 光缆敷设完毕,应检查光纤有无损伤,并对光缆敷设损耗进行抽测确认没有损伤时,再进行接续 〔9〕架空光缆应在杆下设置伸缩余兜,其数量应依据所在冰凌负荷区级别确定,对重负荷区每杆设一个;中负荷区2~3根杆设一个;轻负荷区可不设,但中间不得绷紧,光缆余兜的宽度应为1.52m~2m;深度应为0.2m~0.25m 光缆架设完毕,应将余缆端头用塑料胶带包扎,盘成圈置于光缆预留盒中,预留盒应固定在杆上。

      地下光缆引上电杆,必须采纳钢管保护 〔10〕在桥上敷设光缆时,应采纳牵引机绺牵引和中间人工辅助牵引光缆在电缆槽内敷设不应过紧,在桥身伸缩接口处应作3~5个“S〞弯,并在每处预留0.5m当空越铁路桥面时,应外加金属管保护光缆经垂直走道时,应固定在支持物上 〔11〕光缆敷设后,应测量通道的总损耗,并用光时域反射计观察光纤通道全程波导衰减特性曲线,在光缆的接续点和终端应作永久性标志 1.3 供电与接地   供电网络常用制式 三相五线供电〔TN-S系统〕  这种供电方式仅有一根保护线PE一点接地,用电设备的外露导电部分用导线接到PE线上其优点是PE线在正常工作时不浮现电流,因此设备外露部分也不浮现对地电压,有事故发生时,容易切断电源因此,这种方式有较强的电磁适应性,适用于数据处理、精密检测装置等供电系统 三相四线〔TN-C系统〕  与TN-S相比,其差别在于将NT和PE合并成一根PEN线,当三相不平衡或仅有单相用电设备时,PEN线上有电流如选用合适的开关保护装置和有足够的导线截面,。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