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检测题.doc
5页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检测题 一、选择题1、春秋时期最显著的政治特点是()A 国家众多,分裂趋势加剧 B 霸主尊王攘夷,扶助弱小C 周王室中兴,王权加强 D 周王室衰落,诸侯争霸2、战国时期社会出现的变革不包括()A 封建制度确立 B 私田出现 C 各国先后变法 D 私有财产开始出现3、秦国商鞅变法成功的最根本的原因是()A 促进了封建制度的发展 B 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C 得到了国王秦孝公的支持 D 得到了广大人民的支持4、 “春秋以来,贵族占有大量私田,战场上立功的将士,也占有大量的土地,他们成为新兴的地主 ”对此不正确的说法是()A 这里的贵族应当是指奴隶主贵族B 春秋战国时期的农业排挤了商业C 春秋战国时期的纷争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当时的社会变型D 新型地主的壮大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铁农具的使用5、 “在合纵连横的的斗争中,东部各国为了自己的利益,时而追随秦,时而追随楚“最能体现这句话意思的成语是()A 围魏救赵 B 远交近攻 C 退避三舍 D 朝秦暮楚6、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这句具有朴素辩证思想的著名论断是哪一位思想家说的?()A 孔子 B 孟子 C 韩非 D 老子7、秦国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主要原因是()A 更多使用铁制农具 B 实行商鞅变法 C 重视水利工程建设 D 牛耕得到推广8、举世闻名的“三星堆”文化位于()A 华北平原 B 东北平原 C 成都平原 D 辽河平原9、如果你要了解孔子的言论,你需要去查阅()A《道德经》 B《孟子》 C《春秋》 D《论语》10、齐桓公时,他发展齐国势力的主要措施有()①用管仲为相,积极改革内政②发展生产③改革军制 ④以“尊王攘夷”为口号,扩充疆界 ⑤了解民间疾苦A②③④⑤ B ①②③⑤ C ①②③④D ①②④⑤11 文字的出现,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
我们今天的文字来源于 () A 金文 B 小篆 C 甲骨文 D 陶器上的符号12 商鞅变法内容中,最能提高军队战斗力的是() A 奖励耕战 B 土地私有 C 建立县制 D 奖励军功 13、关于西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建国者是周文王 B 西周初年,曾实行分封制C 后期出现“国人暴动”D 亡于公元前 771 年14、战国时期,人们测出二十四个节气,是为了()A 便于观看天象 B 占卜需要 C 记录时间 D 安排农业生产15、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是指()A 春秋时期 B 战国时期 C 西周 D 尧舜禹时期16、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是()A 楚庄王 B 晋文公 C 齐桓公 D 越王勾践17、战国七雄中位于最北方和最南方的两个国家是()A 秦、齐 B 赵、楚 C 燕、楚 D 秦、魏18、原始社会的野猪经过长时间的饲养,成为现代的家畜猪我们今天家畜家禽的主要品种在哪一个朝代就出现了 ()A 夏朝 B 西周 C 东周 D 商朝19、为了巩固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如果你是一名卿大夫,在你之下的等级有哪些?()①周天子 ②士 ③诸侯 ④平民 ⑤奴隶A①②③⑤ B③④⑤ C②④⑤ D②③④⑤20 下列有关商鞅变法内容的叙述,错误的是()A 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 B 建立县制 C 奖励耕战,废除奴隶主贵族特权 D 实行重商抑农政策21、台湾各党派首脑如连战、宋楚喻等到大陆访问时都拜谒黄帝陵,是因为 () A、是因为他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 B、是因为他自己打败的蚩尤 C、因为他的部落形成华夏族的基础D、黄帝是后人尊称的“人文初祖”22 西周众多的诸侯,是通过下列哪个制度产生的()A、奴隶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禅让制23 公元前 260 年,秦赵之间发生了一场空前激烈的战争,从此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军的进攻,这就是()A、城濮之战 B、桂陵之战 C、马陵之战 D、长平之战24 战国时期,青岛地区属于以下哪个诸侯国?()A 齐国 B 秦国 C 燕国 D 楚国25 你知道现在端午节划龙舟、吃粽子的民俗,相传是为了纪念谁的?()A、孔子 B、老子 C、黄帝 D、屈原26、按下列观点所属派别,选择不同的一项 () A、兼爱非攻 B、按时令金山伐树 C、“春秋无义战” D、仁政 27、商朝在历史上又被称为殷,是因为下列哪一事件()A、商汤灭夏 B、武王伐纣 C、盘庚迁都 D、平王东迁28、周文王任用的贤才中最著名的是()A、伊尹 B、姜尚 C、共伯 D、姬发 29“孔子很了解自己的学生,他知道高柴愚钝,曾参性子慢,子由好偏激,子路爱冲动,就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教育,发挥他们的长处,帮助他们克服不足。
对这句话最准确的认识是 ()A 以“德”教化人 B 有教无类 C 因材施教 D 当仁不让于师30 下列哪一家的学说对战国时期封建统治者最有用()A 儒家 B 道家 C 法家 D 墨家31、商鞅变法的措施中,对当代行政管理制度有重要影响的是 A 允许土地私有 B 重农抑商 C 实行“连坐法” D 推行郡县制32 下列哪一项是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主要原因?()A 私学的兴盛 B 诸侯国的兼并战争 C 社会大变革 D 士人的解放33 都江堰的作用最准确的说法是 ()A 防洪排水 B 防洪蓄水 C 防洪灌溉 D 蓄水防旱34、标志着我国历史开始了“家天下”的事件时()A 禹担任部落联盟首领 B 禹把全国划分九州C 禹铸造象征最高权力的“九州”D 禹死后,其子启继承父位35 战国的起始时间是从()A 公元前 771—公元前 221 年 B 公元前 770—公元前 476 年C 公元前 476—公元前 221 年 D 公元前 475—公元前 221 年36、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这句话是下列哪一派的观点?()A 墨家 B 儒家 C 法家 D 道家37、请你判断一下,下列关联中正确的一项是()A 庄子——《道德经》 B 孔子——“因材施教”C 孟子——《孙子兵法》D 韩非——“兼爱,非攻”38、战国时期,各国政治上出现了竞相改革的局面,这些改革者应代表()A 地主阶级 B 奴隶主阶级 C 农民阶级 D 奴隶阶级39、追求与建立和谐、稳定的社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墨子思想中体现这一特点的主张是()A“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B“兼爱,非攻”C“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D“仁者爱人” , “为政以德”二填空题1、 “当仁不让”体现 家学派的思想; “无为而治”体现 家学派的思想2、春秋战国时期是历史大变革的时代春秋时期,在齐国进行改革的的著名政治家是 ;战国时期,在秦国进行改革的著名政治改革家是 3、公元前 770 年,周王将都城从 迁到 ,史称东周4、人们测定出一年 24 个节气是在 时期;反映了我国古代音乐发展的较高水平的是春秋战国盛行的 5、在商周时期,我国西南地区的成都平原盛行一种独特的 文化,这就是举世闻名的 文化三、材料分析题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商鞅请回答:①根据你所学,你知道历史上哪一次事件与这个人有关?②该事件的根本目的是什么?时间?支持人物?③该事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④该事件的历史作用是什么?⑤该事件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