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纺织重要计量单位及换算.docx
3页纺织计量单位及换算纺织常用换算公式分为定长制计算公式和定重制计算公式二种定长制计算公式:(1) 、旦尼尔(D):D=g/L*9000其中g为丝线的重量(克),L为丝线的长度(米)(2) 、特克斯(号数)[tex(H)]: tex=g/L*1000其中g为纱(或丝)的重量(克),L为纱(或丝)的长度(米)(3) 、分特克斯(dtex): dtex=g/L*9000其中g为丝线的重量(克),L为丝线的长度(米) 定重制计算公式:(1) 、公制支数(N):N=L/G其中G为纱(或丝)的重量(克),L为纱(或丝)的长度(米)(2) 、英制支数(S):S=L/(G*840)其中G为丝线的重量(磅),L为丝线的长度(码)2、选择换算公式:(1) 、公制支数(N)与旦尼尔(D)的换算公式:D=9000/N(2) 、英制支数(S)与旦尼尔(D)的换算公式:D=5315/S(3) 、分特克斯(dtex)与特克斯(tex)的换算公式:1 tex=10dtex(4) 、特克斯(tex)与旦尼尔(D)的换算公式:tex=D/9(5) 、特克斯(tex)与英制支数(S)的换算公式:tex=K/S K值:纯棉纱K=583.1纯化纤K=590.5涤棉纱K=587.6 棉粘纱(75:25)K=584.8 维棉纱(50:50)K=587.0(6) 、特克斯(tex)与公制数(N)的换算公式:tex=1000/N(7) 、分特克斯(dtex)与旦尼尔(D)的换算公式:dtex=10D/9(8) 、分特克斯(dtex)与英制支数(S)的换算公式:dtex=10K/S K值:纯棉纱K=583.1纯化纤K=590.5 涤棉纱 K=587.6 棉粘纱(75:25)K=584.8 维棉纱(50:50)K=587.0(9) 、分特克斯(dtex)与公制支数(N)的换算公式:dtex=10000/N(10) 、公制厘米(cm)与英制英寸(inch)的换算公式:1inch=2.54cm(11) 、公制米(M)与英制码(yd)的换算公式:1码=0.9144米(12) 、绸缎平方米克重(g/m2)与姆米(m/m)的换算公式:1m/m=4.3056g/m2(13) 、绸缎的实际重量与磅重的换算公式:磅重(lb)=每米绸重(g/m)*0.9144(m/yd)*50纱、线粗细的表示目前有两种标准:1.纱、线的粗细以公制号数来衡量,国际上称为(特克斯)TEX制,TEX制是以单位长度纱、线的重量来 表示纱、线的细度。
称作“定长制”即以1000米长度的纯棉纱、线在公定公制回潮率(8.5%)时的重量(克) 来表示如:1000米长的纱、线重10克,即为10号纱、线计算公式:公制号数=重量(克)/长度(千米)2 纱、线的粗细以英制支数NE来衡量(此方法现已逐步被公制号数所取代,但在某些特定场合仍延用) 英制支数与公制号数的定义相反英制支数是在公定英制回潮率(9.89%)时,每磅重的棉纱线里有若干个840 码,即该棉纱线就为若干支称为“定重制”,用“NE”表示如一磅重的纱线,量其长度为26880码,即为 32支计算公式:英制支数=纱线长度(码)/重量(磅)x8403.公制号数与英制支数的换算关系:公制号数(TEX)=[590.54/英制支数(Ne)]x[(1+公制时公定回潮率)/(1+英制时公定回潮率)]回潮率---由于纤维、纱线的吸湿性随周围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在商业贸易上为了计价方便对各种纺织 材料的回潮率作了统一规定纱线的公定回潮率纱线的种类公定回潮率棉纱8.5(英制 9.89)亚麻纱12.0苎麻纱10.0精梳毛纱16.0粗梳毛纱15.0绢纺蚕丝11.0粘胶纤维纱及长丝13.0锦纶纱及长丝4.5涤纶纱及长丝0.4腈纶纱2.0维纶纱5.0涤/棉纱(65/35) 3.2(英制3.7)回潮率(%)=100x (湿重-干重)/干重涤纶缝纫线规格涤纶缝纫线 用涤纶长丝或短纤维制造,具有强度高、弹性好、耐磨、缩水率低、化学稳定性好。
但熔点低,高速易熔融、堵 塞针眼、易断线,应注意机针的选用主要用于牛仔、运动装、皮革 制品、毛 料及军服等,是目前用得最多、最普及的缝纫线缝纫线用于缝合各种服装材料,具有实用与装饰双重功能缝 线质量的好坏,不仅影响缝纫效果及加工 成本,也影响成品外观质量因此,特将缝线形成的一般概念、捻度、捻度与强力的关系、缝线分类、 特点与主要用途、缝线的选用作以介绍,方便企业制定标准及进行相关试验时,有针对性地确定缝线线形成的一般概念普梳(粗梳) 只进行一端梳理而纺织的纱线精梳 用精梳机对纤维两端进行梳理的纱线,杂质更少,纤维更顺直混纺 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性质的纤维混合在一起的纱线单纱 细纱机上直接形成的,一经退捻即会散开,简称纱股线 两根或两根以上的纱并捻在一起,简称线缝纫线 服装等缝制品缝合用的线的统称新型纺纱 与传统环锭纺纱不同,一端为自由端,如气流纺、摩擦纺等纱线缠结在一起,无捻度纱支 用于表示纱线细度的指标,主要有英制支数、公制支数、特数、旦数涤纶缝纫线标准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涤纶缝纫线产品的技术要求、分等规定、试验方法、验收规则、包装标志和运输保管本 标准适用于鉴定涤纶缝纫线的品质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 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 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 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250—1995评定变色用灰色样卡GB251—1995评定沾色用灰色样卡 GB/T6838—86缝纫线试验方法GB/T6841—86缝纫线验收规则GB/T6842—86缝纫线包装标志和运输保 管3技术要求涤纶线的技术指标见表线密度tex 29.5 29.5 29.5 19.7 19.7 14.8 14.8 11.8 11.8 9.8 9.8线密度 tex 9.1 8.4 7.4 7.4 (Ne)cN/50cm (65) (70)) (80) (80) 3 2 3 650 350 590 82~86 114~118 84~88SZ SZ SZ 捻/10cm(Ne)cN/50cm (20) (20) (20) (30) (30) (40) (40) (50) (50) (60) (60)股数 2 3 4 2 3 2 3 2 3 23 1570 2450 3420 1080 1570 780 1180 590 980 470 780单线强力 捻/10cm 58~62 44~48 40~44 70~74 58~62 80~84 76~80 82~86 78~82 96~100 80~84 捻度(参考)捻 向 SZ SZ SZ SZ SZ SZ SZ SZ SZ SZ SZ股数单线强力捻度(参考)捻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