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第五讲_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政治思想.ppt

66页
  • 卖家[上传人]:xmg****18
  • 文档编号:159387302
  • 上传时间:2021-01-05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421KB
  • / 6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五讲,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政治思想,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兴起,资产阶级革命民主主义思潮是在20世纪初民族危机和社会矛盾急剧激化的历史背景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是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它随着资产阶级革命派队伍的壮大和大量革命书刊的发行,得到了广泛的传播,为作了舆论上和思想上的准备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勃兴的背景,1、民族危机空前加深与社会矛盾的激化 2、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崛起与壮大严重的民族危机和社会矛盾的激化,是民主主义思想兴起的社会根源 帝国主义列强在镇压了义和团运动后,与清政府签订了辛丑条约,在中国取得了更多的特权,进一步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控制了清政府,使之成为了自己统治中国的驯顺的工具 与此同时,由于清朝政府的卖国投降和腐败无能所造成的社会矛盾也更加激化了 民族危机的空前加深,社会矛盾的日益激化,促成反帝反封建革命运动的广泛兴起全国各地普遍爆发了抗洋捐、拒洋货、反赔款、反洋教等反帝风潮相抗税、抢米、反饥饿等反清武装斗争、这些斗争逐渐汇合成一股汹涌澎湃的革命洪流、推动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与发展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壮大,是革命民主主义思想兴起的阶级基础从甲午战争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国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有两个高潮: 第一个高潮在甲午战争失败以后,由于马关条约规定帝国主义可以在华开办工矿企业,清政府也就放松了对本国民族工商业的束缚;同时由于洋务运动的破产,使得洋务派对民族工商业的控制减弱了。

      第二个高潮在1904至1908年间,这是由于在19041905年间,日、俄两个帝国主义之间发生战争,美、英等国在财政和资源方面大力支援日本,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掠夺;1905年中国人民又掀起了抵制美货运动,使美国商品的输入大为减少,分省开展的收回路权、矿权运动,又打击丁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同时,清末“新政”又采取了一些振兴商务等发展民族经济的政策孙中山于1894年11月在檀香山建立兴中会和1895年2月在香港成立兴中会总会 1902年,蔡元培等在上海成立了中国教育会和爱国学社; 1902年和1903年,留日学生分别组织了青年会和拒俄义勇军; 1904年黄兴等在长沙建立华兴会,曹亚伯等在武昌组建科学补习所,陶成章等在上海发起成立了光复会 1905年8月,这些革命团体以孙中山领导的兴中会为核心,在日本东京联合成立了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政党中国同盟会,并通过了“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的十六字纲领革命派在创建革命团体的同时,还编译书籍,创办民主刊物,出版革命书籍卢梭的民约论 孟德斯鸠的万法公理 斯宾塞的原政等, 翻译了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部分重要历史文献如美利坚独立檄文、法兰西人权宣言书等。

      1899年兴中会在香港创办的中国日报 横滨和东京,主要有开智录(1899)、译书汇编(1900)、国民报(1901)、游学译编(1902)等 1903年以后,还出现了一批用省名命名的革命刊物如湖北学生界、浙江潮、江苏、四川等等 在上海,宣传革命的进步刊物主要有大陆(1902)、童子世界(1903)、中国白话报(1903)、好世界(1904)等这一时期还出版了一些革命书籍:,如杨笃生的新湖南、章太炎的 訄书、邹容的革命军、陈天华的警世钟、猛回头等,宣扬了“反专制”、“倒满清”的民主革命思想 据时人冯自由统计,“海内外各地各种革命书报,自乙未年(1895)以迄辛亥(1911),约千数百种”二)民主革命思想的澎湃,1、反帝爱国的民族解放思想 2、反对封建专制的民主自由思想 3、对封建思想文化的批判,,,,革命派指出:,帝国主义对外侵略不是偶然的现象,是少数资本家为“扩充其财产”而进行的经济扩张,是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帝国主义者,二十世纪民族竞争之大主义也;帝国主义者,二十世纪历史之总骨干也革命派还对帝国主义恃强凌弱的侵略手段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帝国主义之方针,则以殖民政略为主脑,而以租界政略、铁道政略、矿产政略、传教政略、工商政略为眉目,用以组织此殖民政略,使达于周密完全之地。

      帝国主义就是“不顾天理,不依公法”的扩张主义、侵略主义和强盗主义革命派对20世纪初中国面临的民族危机有了更深的认知:,“列国角逐之中心,世界贸易之通路,二十世纪之大舞台”即将聚焦于太平洋地区,物饶地广的中国已成为“白人演帝国主义活剧之大舞台”,“二千万里山河已为白种殖民之地,四万万黄种已为欧人注籍之奴”,中华民族己陷入将要亡国灭种的绝境陈天华警世钟,“嗳呀!嗳呀!来了!来了!甚么来了!洋人来了!不好了!不好了!大家都不好了!从今以后都是那洋人畜圈里的牛羊,锅子里的鱼肉,由他要杀就杀,要煮就煮,不能走动半分唉!这是我们大家的死日到了!” “苦呀!苦呀!苦呀!我们同胞所积的银钱产业,一齐要被洋人夺去;我们同胞恩爱的妻儿老小,活活要被洋人拆散, 枪林炮雨,是我们同胞的送终场;黑暗牢狱,是我们同胞的安身所大好江山,变做了犬羊的世界, 唉!好不伤心呀!”,他号召人们即刻行动起来,坚定反帝决心,“读书的放了笔,耕田的放了犁耙,做生意的放了职事,做手艺的放了器具,齐把刀子磨快,子药上足,同饮一杯血酒,呼的呼,喊的喊,万众直前,杀那洋鬼子,杀投降那洋鬼子的二毛子”,中国要想有效地抵御列强的侵略,就应该先学习西方的长处,把学习西方和反对侵略,进行民主革命结合起来。

      要拒外人,须要先学外人的长处 “越恨他越要学他;越学他,越能报他,不学断不能报1)反对封建专制的思想,首先表现在对清政府黑暗统治的揭露和抨击上 以进化论和民约论等西方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为理论武器,对封建专制制度本身进行了激烈的批判2)描绘“中华共和国”蓝图,民主共和国方案的最早提出者是孙中山 1894年兴中会成立时,他在兴中会章程所附的入会秘密誓词中曾提出“创立合众政府”的主张 所谓“合众政府”就是以美国为模式的民主共和政府 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推翻封建专制、实现民主政治的口号邹容革命军,“扫除数千年种种之专制政体,脱去数千年种种之奴隶性质,诛绝五百万有奇之满洲种,洗尽二百六十年残惨虐酷之大之辱,使中国大陆成干净土,黄帝子孙皆华盛顿,则有起死回生,还魂返魄,出十八层地狱,升三十三天堂,郁郁勃勃,莽莽苍苍,至尊极高,独一无二,伟大绝伦之目的,曰革命巍巍哉!革命也皇皇哉!革命也登长城,沿长江、黄河上下游,“竖独立之旗,撞自由之钟”,向全国同胞呼吁革命我中国今日欲脱满洲人之羁缚,不可不革命我中国欲独立,不可不革命我中国欲与世界列强并雄,不可不革命我中国欲长存于二十世纪新世界上,不可不革命。

      我中国欲为地球上名国,地球上主人翁,不可不革命, 吾今大声疾呼,以宣布革命之旨于天下邹容全面系统地提出了他的民主共和国方案,包括25条建国原则:,主要内容是:定国名为“中华共和国”,行民主共和制;实行议会制度,各府州县都选举议员,总统“由各省议员中投票公举”;宪法、法律和关于全体、个人之事,及交涉之事,设官分职之事,悉照美国办理;全国无论男女,皆为国民,男女平等,人人均有生存权利及人身自由、言论、出版自由等权利,也有纳税、服兵役和忠于国家的义务,政府有责任“保护人民权利”等等欲脱君权、外权之压制,则必先脱数千年来牢不可破之风俗、思想、教化、学术之压制”1)对封建纲常礼教的批判 (2)对天命论和有神论的批判,,,革命派首先批判了“三纲五常”的反动性三纲五常”作为封建伦理道德的核心,儒家学说的主体,不过是历代统治者编造出来欺压人民的挡箭牌,它使人屈从权势,不敢反抗,“由是以君权之无限,虽日日杀人不为过”,而“人之自由之言息矣” 揭露了仁、义、礼、乐等封建礼教的本质指出仁、义可息犯上作乱之事,礼、乐可夺人们自由之权,都是为维护君主专制服务的革命派抨击了封建纲常礼教的虚伪性顺民奴隶以为忠,割股埋儿以为孝,焚身殉葬以为节,日日言五帝三王而淫虐愈甚,日日言治国平天下而糜烂愈甚。

      忠孝是互为表里的,孝亲归根到底是为了忠君 他们要求冲决封建纲常礼教的网罗,主张君臣、父子、夫妇、男女平等这对提高人们的认识、坚定人们反封建的决心起了很大作用革命志士还把斗争的矛头指向了孔子和儒学孔子的学说是“叫人尊君亲上”、“忠君服从”的因其有益于君权,遂成了维护封建专制、等级制度的工具所以要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就必须批判孔子和孔学 孔学独尊所形成的学术专制风气造成了中国学术界的黑暗与迟滞,要实现思想解放、学术自由,推动文化的发展,就必须打破孔学独尊的地位 在道德观念上,革命派指责孔学使人不脱富贵利禄的羁绊,束缚了人的自由发展革命派对封建纲常礼教的批判还集中表现在鼓吹妇女解放上他们强烈反对封建礼教对妇女的摧残,自觉地把妇女解放和民族命运联系起来,认为“女权愈振之国,其国愈文明;女权愈衰之国,其国俞衰弱” 他们提倡男女平权,主张通过“兴女学”、“婚姻自由”、“参政权”的形式,争取妇女的解放秋瑾是中国近代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驱者之一,是较完整系统地提出妇女解放思想的第一人,其思想特点主要表现为:,第一,以天赋人权论为思想武器,控诉封建礼教对妇女的迫害她指出:“我的二万万女同胞,还依然黑暗沉沦在十八层地狱”,平日虽娇媚多姿,但“一生只晓得依傍男子”,无疑是“一世的囚徒,半生的牛马”。

      第二,强调民族“光复之事,不可一一缓”,表示“吾自庚子以来,已置吾生命于不顾”,“以期光复旧物”,“即不获成功而死,亦吾所不悔也” 第三,指出妇女解放,“欲脱男子之范围,非自立不可;欲自立,非求学艺不可,非合群不可”主张女界自立自强并团结奋斗 第四,对女界解放前途充满信心,号召“使我女子生机活泼,精神奋飞,绝尘而奔,以速进于大光明世界,为醒狮之前驱,为文明之先导”,并“愿与同胞共勉之”天命论和有神论是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的精神支柱,革命派对其进行了尖锐的批判天命论“绥尽无量英雄之气”,完全扼杀了人们的创造性和主动精神,造成了“愚民恃天”、“阻人群之进步”的严重恶果革命派提出了“革天”的口号,呼吁人们解放思想,摆脱天命论的束缚,推翻专制统治 利用西方近代自然科学和资产阶级的唯物论、无神论作理论武器,批驳了鬼神论他们根本否认鬼的存在,认为“人之灵能由于脑”,坚信精神依赖于物质,人死而神灭,有力地打击了“灵魂不死”的谬说他们还指出、世间本无神,所谓的风雨雷电、仙山洞府都不过是自然现象而已二、革命派与改良派的思想论战,(一)论战的由来及发展 (二)论战的内容及意义,,,一切事物都是在矛盾斗争中发展的。

      与洋务运动时期洋务派同顽固派的论战、戊戌变法时期维新派同洋务派及顽固派论战推动中国的政治的进步一样,20世纪初年资产阶级革命派同改良派的论战,也是民主革命斗争趋向高潮的重要舆情表现在时期的这场大论战中,革命派以孙中山为旗帜,以民报为阵地;改良派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主将,以新民丛报为阵地双方唇枪舌剑,笔墨飞扬,就民主革命的是非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论战革命派与改良派论战的由来及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8951903年以前),是论战的酝酿和发生阶段 第二阶段(19031905年),是论战的深入展开阶段 第三阶段(1905年以后),是论战的高潮阶段1895年,康有为发动“公车上书”,拉开了维新序幕,孙中山组织广州起义,事泄未果在此后的几年中,维新运动日益高涨,康、梁的声誉与日俱增,而革命派的处境却极为艰难 戊戌变法失败后,逐渐成长壮大起来的革命派希望能与影响深广的维新巨子们共谋反清伟业,但康、梁顽固坚持改良,保皇,拒绝与革命派合作,并向革命派暗施阴谋,以图消解革命力量早在戊戌维新运动发动之际,资产阶级革命派和改良派就走着两条根本不同的道路改良派的活动:,1899年,康有为在加拿大公开创立保皇会。

      同年底,梁启超秉承师意到檀香山从事保皇活动梁启超在檀香山以“名。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