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爸爸的十六封信.ppt
21页黃 鈺 鈞 J201 36號爸 爸 的 十 六 封 信書 名:爸爸的十六封信 作 者:林良 出版社:國語日報社 出版年:2006 年 7 月第1版 出版年:2007 年 11月第1版第8刷 ISBN :957-751-502-9J201 36 黃鈺鈞 作 者 簡 介 : 林 良n別名:子敏.小良.路恆.杜丹.子安n生於:民國 13 年 10 月 10 日n籍貫:褔建省同安縣n學經歷:林良畢業於國立師範大學(原師範學院 )國文系國語科;當過小學老師、新聞記者….等, 二○○五年以國語日報董事長兼發行人退休,退 休後繼續從事寫作n習慣以筆名子敏發表散文,以林良本名為小讀者 寫作,是小讀者口中的林良爺爺 n曾獲中山文藝創作獎,國家文藝兒童文學特別貢 獻等殊榮 林良出版書籍介紹n作 品:白狗白、小太陽、鄉情、現代爸爸 、爸爸的十六封信、彩虹街、和諧人生、 小方舟、早安豆漿店、流光似水、雞蛋踢 石頭、大手握小手、蜘蛛小姐蜜斯絲白德 開茶會、大牛哥快樂過生活、會走路的人 、滌凡多福,萬歲!、媽媽,你愛我嗎? 、誰 要來種樹? 、 夏日海灣、 我是一隻狐狸 狗、 兔小弟遊臺灣、無花城的春天、 陌 生的引力、 林良的散文、 河馬在這裡、 月光下織錦、地瓜的聯想 …等。
書 籍 介 紹這些信,一共有十六封,為櫻櫻所 保存有一位出版家看到了,就想拿去 出版,讓所有的青少年都可以讀到,櫻 櫻得到爸爸的同意,就把這十六封信給 了那位出版家,並且還親自寫了一篇 「序」,說明這十六封信的由來這十 六封信,就等於家長對子女的十六次親 切談話 書 籍 內 容n為什麼大家不理我、專心的人是活神仙、 「樂觀」使你萬事如意、從從容容穩穩當 當、不敢站起來說話的人、別人可以跟你 「不同」、朋友就像一本一本的好書、最 不應該的行為、誰都怕失敗,但是……、 也應該替別人想想、快樂的敵人——發脾 氣、孔雀是不妒忌的、「一人」對「眾人 」、最受歡迎的人物、「這是我應盡的責 任」、人人都有自己的難題 大 意 :這本書主要是寫現在孩子最常見的十六項困惑 作者林良因為有替兒童寫作五十多年的經驗,再 加上他回憶起年輕時候,經常利用寫信的方式與女 兒溝通,所以就設計出十六封信格式的文章,等於 是一位家長對子女的十六次親切談話文中娓娓長 談的大道理,都是小學生們經常碰到的各種生活問 題,作者用深入淺出的文字,來說明為人處世的大 道理,令人讀後受益良多,也是一本可供學生與家 長參考的親子好書。
佳 句 摘 錄 :n我心裡一涼,就像忽然暈倒的樣子,有一種孤零零 的感覺,爬上心頭P17頁n一個人不能老等著享受別人對他的歡迎,應該想想 別人不是專為你一個人活的P19頁n堅強的人都不怕寂寞的美質,堅強的人最能吸引人 不怕寂寞,也不會寂寞P21頁n書要念的好,念的有心得,最要緊的就是培養專心 的好習慣P26頁n背向著東方的人,永遠看不見日出,他所知道的是 太陽終歸要落下來P33頁佳 句 摘 錄 :n只有樂觀的人,才能夠追求理想有理想的人生, 才是豐富的人生樂觀的態度,跟好習慣一樣,是 可以培養的P33頁n交友是一見有益的事,因為朋友能擴大自己的生活 領域,使我們能夠更深刻認識這個世界P54頁n不要怕失敗,失敗是走上完美的臺階,作家、藝術 家,都是追求完美的,他們常常踏著失敗前進,獲得 成功P68頁精 采 內 容: 1.最不應該的行為P58頁~63頁n 「許多同學譏笑腿有毛病的李玉芳,喊她瘸子 我聽了很生氣,整個下午都不快樂 」你說 你的思想是很高貴的你有同情心如果我是你, 遇到相同的事情,我也一樣難過我認為譏笑別人 身體的缺陷,這種行為,最最最最醜惡的!身體的缺 陷,並不是他自己的過錯。
他得靈魂跟別人一樣得 純潔,可是為什麼他要忍受這樣悲慘的命運?人間 的不平,只有靠人類共同去克服有殘疾的人,雖 然身體跟別人不一樣,可是他有「生存的意志」卻 跟別人完全一樣使他一樣能對人群有貢獻,一樣 能使生命發光你的難過,是一種高貴的難過你 的憤怒,是一種高貴的憤怒精 采 內 容: 2.快樂的敵人–發脾氣P78頁~81頁n 我不認為發脾氣是你一個人特有的缺點這 是人人都有的通病我是想勸勸你,應該設法避 免發脾氣,因為發脾氣是快樂的大敵我們能避 免多少,就要避免多少發脾氣是很不好的事情, 因為發脾氣的時候心情過分激動,對自己的身體 有害;又使別人不快樂,容易留給別人惡劣的印象 ,使大家都不敢跟他接近,不放心跟他交往,使身 邊的朋友也越來越少,辦什麼事情都不容易辦好 要發脾氣的時候,最好先冷靜的想以想:「難道 我沒有別的辦法來處理這件事嗎?」能夠這樣想, 你就會發現辦法多極了,幾乎沒有一樣不比「發 脾氣」好喜 歡 的 章 節n 這本書我最喜歡的內容,是第七封「朋 友就像一本一本的好書」的這封信,因為讀 完的之後我才發現每一個人都一定要有好 的朋友,且朋友也能增廣我們的知識,也可 以擴充我們的生活經驗及生活領域,所以等 於有多少的好朋友,就等於有多少的好書, 用書來跟朋友做比喻真的是再貼切不過了 。
孔子說:「三人行,必有我師」,我想大 概就是這個意思吧!可 延 伸 探 討 主 題 : 第1頁林良爺爺所寫的「爸爸的十六封信」,其實是作 者刻意整理的現代孩子常見的十六項困惑,而且從文 章的內容來看,正是針對國、高中學生年齡所刻意安 排的,作者的用意,除了在鼓勵正處叛逆年齡的青少 年,要經常與自己的父母溝通外,我們也可以透過書 信的往來,將自己的意見與父母、或是長輩們溝通不過,值得討論的是,作者所處的年代,是一個 還沒有電腦的時代,身處於電腦世界的我們這一代, 要是能夠找到拿筆寫信的年輕一代,恐怕是難上難但換個角度去想,我們雖然已經很少拿筆在寫 信了,但卻經常上臉書、即時通、或是寄電子書, 我們如果面臨「爸爸的十六封信」上的問題時,我 們不妨可以仿效林良爺爺與他的女兒的對話,也可 以寄一封的電子信給自己的父母,表示一下自己的 意見我記得有一次,我想向爸爸要一份生日禮物,但 是我不好意思說,我就在家裡的電腦上,發出一封 的電子信給爸爸,結果令我驚喜的是,過兩天,爸 爸就將我要的生日禮物買回家了同學們如果遇上 難以向父母啟口的事,不妨多多使用電子信箱試看 看!第2頁與作者不同觀點或可討論的議題: 第1頁n 「爸爸的十六封信」一書中,有一封叫「朋 友就像一本一本的好書」,這是作者聽了自家小 孩回家後,經常在談論學校內的大小事情,有感 而發,也把自己小時候讀書時期,所交往的同學 ,拿出來與自己的小孩分享。
n 讀到這篇文章時,我也有所感觸,事實上 ,作者所點到的幾個觀點,也正是我們的借鏡, 這個年紀的我們,同學們的相處,也正是我們未 來長大之後的回憶,但同學們捫心自問,我們彼 此可曾去珍惜大家相處的這段緣份? 畢業之後,同學們就要各分東西了,或許未來 大家很難再有相聚在一起的時候,但現在,我們彼 此,卻會經常為了一些小爭執,就彼此記恨、而不 理對方,甚至搞到把同學當仇人似的;對比林良爺 爺在「爸爸的十六封信」內所寫的「朋友就像一本一 本好書」中所描述的,你多認識朋友,就等於多讀好 書,朋友能增長你的知識,擴充你的生活經驗,這會 使你的生活格外豐富,格外有有意義,朋友真像一本 一本的好書,內心實在感觸良深同學們,大家好 好珍惜這段難得的緣份吧!第2頁選 看 此 書 流 程、方法:n 「爸爸的十六封信」,等於是一位家長對子 女的十六次親切談話,我在看這本書時,是先看 完作者在書前所寫的序文和他的女兒所寫的看法 後,再逐一去選看這十六封信n 我個人覺得,看這本書時,不要拘於形式 ,從第一封看到第十六封,因為在作者的刻意安 排下,每一封信,都是在描述青少年所面對的生 活問題,讀者可以先看目錄,選最適合自己的文 章先看。
像我就先看「誰都怕失敗,但是」後, 再看「朋友就像一本一本的好書」 ,最後看的是 「專心的人是活神仙」 ,總之,我覺得這本書, 非常好看,書中的每一封信,都值得細細地品嚐 爸爸的十六封信,是著名的兒童文學家也 是文化工作者「林良爺爺」寫的,他會使用這 標題,也是因為他的女兒在小學高年級時,生 活周遭遇到了許許多多的難題,因她媽媽規定 吃飯時不能說話,回家後爸爸又要寫作,爸爸 只好等深夜工作完畢後在寫信給櫻櫻,他的女 兒把這十六個難題來和爸爸分享,爸爸如向解 決的方法,逐一的告訴女兒,後來他把這些過 程寫成一本書,所以才取名為「爸爸的十六封 信」心 得 感 想:第1頁從這本書中,我們馬上可以從中體會作者 的用心良苦,書中也說明了人生常會運用到的 基本道理,如果能加以思考書中的道理的話我 相信應該都會覺得受益良多,看完了這一本書 ,也讓我知道了許許多多及各式各樣的人生道 理及做人處事的原則我認為現代社會中最 大的缺失,就是完全忽略的品德教育,也可以 讓我們從故事中去省思第2頁閱讀完這本書後我覺得對我的閱讀有很大 的幫助,因為林良爺爺以簡單易懂的文字,訴說 著父母對兒女的疼愛及關心,更帶著鼓勵的心, 來激發我們向上,更能讓我體會父母疼愛我的心 。
所以我要好好感謝出版「爸爸的十六封信」 的作者也就是「林良爺爺」,也感謝出版社「 國語日報」能讓我們閱讀到這一本好書第3頁謝 謝 觀 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