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docx

4页
  • 卖家[上传人]:1980****057
  • 文档编号:274338620
  • 上传时间:2022-04-07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2.81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 精心整理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解读 一、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 (一)课程性质 旧课程标准突出综合实践性,新课程标准突出信息技术是一门基础课程新课程标准强调构建具有时代特征的学习内容,兼重理论学习和实践应用,将知识建构、技能培养与思维发展融入到运用数字化工具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让学生参与到信息技术支持的沟通、共享、合作与协 (二) 1. 2. 3. 4. 移到与之相关的其他问题解决中;数字化学习与创新是指将信息技术作为工具,去学习和创新;信息社会责任是指信息社会中的个体在文化修养、道德规范和行为自律等方面应尽的责任新旧共同点是总目标是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新课程目标旨在全面提升全体高中学生的信息素养,强调了全面性和全体性课程通过提供丰富的资源,帮助学生掌握概念,了解原理,认识价值,学会分析问题,形成多元理解能力,成为合格时代公民 三、课程结构方面 在设计依据上,以立德树人为指导思想,紧扣课程方案设置结构,参考国际标准突出前瞻性、 体现学科自身发展特性,使得课程结构更为科学合理、有针对性。

      课程结构由原来的必修和选修两类课程的6个模块改为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三类课程共10个模块 具体来说,新课标中必修课程分2个模块,分别为数据与计算、信息系统与社会,学分由原来的2学分改为3学分,每学分18课时,共54课时,以此作为学科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的依据 新增选择性必修课程,共6个模块,每个模块2学分,每学分18课时,需36课时作为必修课程的拓展与加深,学生可在修满必修学分的基础上,根据能力、发展需要选学其中数据与数据 职业选 同时, 学业质量水平的高低是阶段性评价、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和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命题的重要依据,其中学业质量水平2是高中毕业生在本学科应达到的合格要求,而学业质量水平4则作为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的命题依据 六、实施建议 实施建议主要从教学与评价建议、水平等级考试命题建议、教材编写建议及课程实施建议四个方面展开 (一)教学与评价建议 教学建议上,紧密围绕学科核心素养,凸显“学主教从、以学定教、先学后教”的专业路径,具体从领会学科核心素养、把握项目学习本质,重构教学方式,创设数字化学习环境4个维度,引导学生全面提升信息素养,养成终身学习习惯。

      首先,领会学科核心素养,全面提升学生信息素养在教学中能够从提高学生信息意识、引导学生亲历计算思维过程、创设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环境及提升学生信息社会责任的角度来设计和组织教学 其次,把握项目学习本质,开展基于项目的学习以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养成为目标,在教 ,学 +”思维 题目; (二) 注重基础、突出能力和实用性去考核,更加科学合理,也更能突出新时代学生的特点,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三)教材编写建议 教材编写建议原则上依据课程标准,反映社会进步,同时考虑教学主体—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鼓励编写特色教材、校本教材,倡导电子版等新的教材形式;内容选择上,建议从素质教育、终身教育、广泛实用性、联系实际和时代并能凸显人文精神;内容编排上,注重教与学的平衡,增加选做活动、重视作业系统,同时兼顾图文并茂 (四)地方和学校实施建议 关于师资,要求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同时开展教师培训和教育活动,开展培训时,建议将重点放在新课程理念和课程标准,从教师知识水平和技能水平出发,加强教师学科专业知识培训 关于基础设施,从教室和实验室建设上,要求数量合理,符合日常教学要求。

      关于教学资源,重视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