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诗歌常考六大题材之边塞征战诗 (共32张PPT).pptx

32页
  • 卖家[上传人]:gege****666
  • 文档编号:202521618
  • 上传时间:2021-10-17
  • 文档格式:PPTX
  • 文档大小:923.08KB
  • / 3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边塞征战诗中考一轮复习:中考一轮复习:诗歌常考六大题材之诗歌常考六大题材之初识边塞征战诗 燕歌行(节选)高适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赏析:战斗危急而失利的情况下,战士们不顾生死,奋勇杀敌,而将军们远离阵地寻欢作乐,这样严酷的事实对比,有力地揭露好大喜功的将军们的罪责,暗示了必败的原因表达了对士兵的效命死节与汉将的怙宠贪功的同情与批判出塞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赏析:本诗从写景入手,显示了边疆的寥廓和景物的萧条,意境高远,引人深思:秦汉以来边防战争连续不断,一直持续至今,秦汉以来无数将士献身边疆,至死未归这是从时间、空间上描写战争的悠久、边塞的旷远暗含着一种对战争久远不断的批判最后两句,“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直接抒发了边防士卒巩固边防的愿望和保卫国家的壮志:只要有卫青李广那样的名将,敌人的马队就不会度过阴山这两句写得意在言外。

      意思就是说:由于朝廷用人不当,使将帅不得其人,才造成了烽火长燃、征人不还的局面凉州词二首其一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赏析: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杨柳曲去埋怨春光迟迟不来呢,原来玉门关一带春风是吹不到的啊!运用拟人的手法,表现了戍边将士虽然思乡,但戍守边防的责任不能归家的无可奈何(幽怨)这里的春风也暗指皇帝,因为皇帝的关怀到达不了这里,所以,玉门关外士兵处境如此的孤危和恶劣诗人委婉地表达了对皇帝不顾及戍守玉门关边塞士兵的生死,不能体恤边塞士兵的抱怨之情本首诗调苍凉悲壮,虽写满抱怨但却并不消极颓废,表现了盛唐时期人们宽广豁达的胸襟诗文中对比手法的运用使 诗意的表现更有张力 使至塞上王维维 唐代单车单车 欲问边问边 ,属国过过居延征蓬出汉汉塞,归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长河落日圆圆萧萧关逢候骑骑,都护护在燕然凉州词词王翰 唐代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饮琵琶马马上催醉卧沙场场君莫笑,古来征战战几人回?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塞下曲 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益回乐烽前沙似雪, 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 一夜征人尽望乡塞下曲六首其一 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知识链接 知识链接1.边塞诗派介绍 汉魏六朝时已有一些边塞诗,至隋代数量不断增多,初唐四杰和陈子昂又进一步予以发展,到盛唐则全面成熟该派诗人以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最为知名,而高、岑成就最高,所以边塞诗派也叫“高岑诗派”边塞诗主要描写边塞风光、战争和边塞军民生活,常表现战争带来的离别思乡,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个人遭际的悲愤等,形式上多为七言歌行和五、七言绝句,诗风悲壮,格调雄浑,最足以表现盛唐气象 边塞诗人除“边塞四诗人”(高岑、二王)外,还有王维、王翰、李白、李贺、卢纶等2.边塞诗写作特点 (1)题材广阔: (2)意象宏阔:大处落笔,写奇情壮景 (3)基调昂扬:气势流畅,富有崇高感 (4)体裁兼善:歌行、律绝皆有佳作还包括:将士建立军功的壮志,边地生活的艰辛,战争的酷烈场面,将士 的思家情绪等包括:边塞风光,边疆地理,民族风情,民族交往等各个方面;内容情感举举例描写边边塞奇异的风风光表达对边对边 塞风风光的喜爱爱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归京描写塞外军军旅生活的艰艰辛表现战现战 士久居边边关的思乡乡之情李益夜上受降城闻闻笛、范仲淹 渔渔家傲描写边边疆战战士建功立业业的豪情壮志表现战现战 士保卫卫国家的决心王昌龄龄出塞从军军行 (其四)李贺贺雁门门太守行描写边边疆战战争的惨烈;描写战战争给给广大人民带带来的灾难难表达对战对战 争的厌厌恶恶、对穷对穷 兵黩黩武的不满满,对贪对贪 功启衅的怨情高适燕歌行杜甫兵车车行3.边塞诗思想内容(重点识记) 知识链接 佳 篇赏析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翰海雪景图风雪送别图景物的特点:雪景雄奇壮阔,雪后奇寒表现的情感:送别宴的热闹,依依惜别的惆怅 作者简介: 岑参(约 715 年770 年),出身于官僚家庭,后家道衰落他自幼从兄受书,遍读经史二十岁至长安, 献书求仕求仕不成,奔走京洛,漫游河朔744 年(天宝三载)也就是三十岁时中进士,授兵曹 参军前后两次在 边塞共六年探究思考】 1.诗中描写了两幅怎样的图画? 【明确】(1)漫天大雪图(前 10 句):大雪纷飞遍地银妆,雪天奇寒难以忍受,沙漠冰封愁 云惨淡描写边地奇异风光,热爱边塞风光,颂扬将士意志 (2)雪中送别图(后 8 句):设宴饯别寄寓感慨,依依惜别无限惆怅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 抒发无限惆怅之情 2.赏析诗句: (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运用比喻,以春天的梨花比喻冬天的雪,想象新颖奇特,既表现了塞外雪景的壮阔之美,又表达了作者对大雪到来的欣喜赞叹之情。

      2)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以景结情,写友人已去而诗人伫立远望的情形,表现了诗人依依惜别的无限惆怅之情2. 塞上听吹笛 唐高适 雪净 胡天 牧马 还 ,月明羌笛 戍楼 间 借问 梅花何处落 ,风吹一夜满 关山 指凉州(今甘肃武威)一带边塞泛指关隘山岭报警的烽火楼既指想象中的梅花,又指笛曲梅花落西北边塞地区冰雪消融和平安宁,开朗壮阔阔含蓄委婉,思念家乡乡实虚 作者简介: 高适(700765) ,汉族唐代边塞诗人字达夫、仲武,沧州(今河北省景县)人少孤贫,爱交游,有游侠之风,并以建功立业自期曾因不忍“鞭挞黎庶”和不甘“拜迎官长”而辞官 世称“高常侍”,有高常侍集等传世 永泰元年(765 年)卒,终年 64 岁,赠礼部尚书,谥号忠 高适为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与岑参并 称“高岑”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1.对诗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前两句用“雪净”“牧马”“月明”等营造了一种边塞诗中不多见的和平宁谧的气氛 B第三句是将“梅花落”三字拆用,嵌入“何处”二字,意谓:何处吹奏梅花落? C三四句妙在将“梅花落”拆用,构成梅花开满关山的实景,让人看到落梅的花瓣洒满关山的奇异景象。

      D本诗构思巧妙,言辞婉转,情思含蓄,意境深远,是唐人边塞诗的上品 C【解析】第三句是想象,是“虚”景探究思考】 1.诗人通过写“听吹笛”,描写出了“塞上”一幅怎样的景象?(3 分) 【明确】寒霜后战士赶着马群归来,入夜明月清朗,哨所里的战士吹起悠扬的羌笛,边地一片 和平安宁的开朗壮阔景象 【探究思考】 2.三、四句在写法上有什么特色?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5 分) 【明确】借吹奏的曲名梅花落的拆用,将笛声变成落梅的花片,四处飘散,色香洒满关山,以形写声由听曲而联想到故乡的梅花飘落之景,借景抒情,弥漫思乡的情调用想象中的笛音的美妙,与前两句胡天战士牧马而归、月夜吹笛的实景构成虚实相应的意境知识链接 当 堂练习(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后面的问题从军行 李白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注从军行:唐人以“从军行”为诗题,旨在标明诗歌题材属于“边塞”一类呼延将:这里指敌军的一员悍将呼延,是匈奴四姓贵族之一1下面对诗歌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首句中的“百战”“碎铁衣”表现战事频繁,主人公身经百战,铠甲已经破碎,可见其是一位久经沙场的老将B“城南已合数重围”写守边将土的险恶处境:边城被围,退路受阻。

      严峻的局势为后面表现将领的英勇做了铺垫C“突营射杀呼延将”具体描写将领的英雄形象,在突围的战斗中射杀敌方大将,表现其“三军之中取上将首级”的勇猛气概D全诗没有一字的豪言壮语,从头到尾都是叙述事情,交待过程,让人看到一位运筹帷幄、智勇双全、大破敌军的英雄将领形象D【解析】本诗写我军将领突出重围的雄壮场面,并没有“大批敌军”的事2.品析诗歌尾句“独领残兵千骑归”中“独”字的妙处2.“独”,单独,独自我方将领面对敌人的千骑重围,独自率领残兵杀开重围而归独”字几乎有千斤之力,压倒了敌方的千军万马,给人以顶天立地之感,突出了将领的英雄形象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后面的问题从军行(其四)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1.请发挥想象和联想,描绘一、二句所展示的画面2 分) 在青海湖的上空,长云弥漫,使绵延千里的隐隐雪山顿显暗淡;矗立在荒漠中的一座孤城,与玉门雄关遥遥相望2.诗歌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2 分)诗歌通过描写边地自然环境的恶劣、战争频繁而艰苦漫长,抒发了作者杀敌报国的豪情壮志知识链接 拓 展练习(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凉州词 唐 王翰秦中花鸟已应阑,塞外风沙犹自寒。

      夜听胡笳折杨柳,教人意气忆长安注释】秦中:指今陕西中部平原地区胡笳:古代流行于塞北和西域的一种类似笛子的乐器,其声悲凉意气:情意一作“气尽”1.诗歌表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示例:诗歌描写了边关将士夜闻笳声而触动思乡之情2.诗歌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选取一个角度,进行赏析3分)示例一:诗歌运用借景抒情的手法,通过描写边关寒冷的、寂静的夜晚,笳声的响起让人辗转反侧难以入眠,并且悲凉的笳声吹奏的偏又是让人伤怀别离的折杨柳,悠悠的笳声在夜空回荡这一景象,渲染了凄凉冷寂的氛围,战士们的思乡之意更加浓厚示例二:对比手法,诗的前两句写战士们在边关忍受苦寒,恨春风不度,想起故乡明媚、灿烂的春色、春光来,通过这一对比手法,更突出了战士们对家乡深切的思念示例三:以动衬静其他解析合理均可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后面的问题雁门太守行 唐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 赏析“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中“压”“开”两字的表达效果4 分) “压”字写敌人像黑云一样压向城头,想把城摧毁应用比喻,生动形象的把敌人人马众多、 来势凶猛,以及交战双方力量悬殊,守军将士处境艰难等淋漓尽致的揭示出来;“开”写守军披坚 执锐,严阵以待,雄姿英发,士气高昂,和敌军形成鲜明对比。

      2. 发挥联想和想象,描摹“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所展示的画面2 分)时值深秋,万木摇落,在一片死寂之中,那角声呜呜咽咽响起来,鏖战从白天持续到夜晚, 晚霞照看战场,那大块大块的胭脂般鲜红的血迹,透过夜雾凝结在大地上,呈现出一片紫色。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吉林油田第十二中学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 初二语文试卷(含答案).docx 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区四校2025~2026学年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 七年级历史试卷(含答案).docx 名著阅读二:西游记 ——初中语文统编版(教学课件)(第一课时)(2024)七年级上册(共26页).pptx 吉林省松原市前郭一中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9月份质量检测 八年级生物试卷(含答题卡、答案).docx 8.1 咏雪(教学课件)——初中语文统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共22页).pptx 吉林省农安县合隆镇实验学校2025-2026学年度上学期9月学情调研七年级数学试卷(含答题卡、答案).docx 吉林省松原市宁江区风华中学2025—2026学年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 九年级数学试卷(含答题卡、答案).docx 吉林省松原市宁江区风华中学2025—2026学年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 八年级数学试卷(含答题卡、答案).docx 吉林油田第十二中学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 初二英语试卷(含答案).docx 2025~2026学年度下学期七年级第三次综合检测 历史(含答案).docx 吉林油田第十二中学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初三数学试卷(含答案).docx 1.1 正数和负数 教学设计 初中数学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 第一章 有理数.docx 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区四校2025~2026学年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 七年级语文试卷(含答案).docx 2025~2026学年度下学期八年级第四次综合检测 生物(含答案).docx 9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 教学设计初中语文统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docx 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县2025~2026学年度上学期东北三省精准教学2026年8月高三联考 英语讲评PPT.pptx 吉林油田第十二中学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初二地理试卷(含答案).doc 6《散步》 莫怀戚 教学设计初中语文统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docx 吉林油田第十二中学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初二道德与法治试卷(含答案).docx 2025~2026学年度下学期八年级第三次综合检测 语文(含答案).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