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公文种类及范围(2022年整理).pdf

14页
  • 卖家[上传人]:xiang****la438
  • 文档编号:239022734
  • 上传时间:2022-01-13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228.38KB
  • / 1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 公文种类 和适用范围等 批 示 批示是上级领导机关用于转发或批转下级机关的工作报告、 建议时所使用的应用文体批示与批复不能混用批示虽具批复作用,但其发送对象较广泛,一般要带附件通常由标题、称呼、正文、署名与日期等部分组成标题有的带“批示”,有的不带正文首先引叙来的请示事项,作为批示的依据然后针对来文提出下级机关应当如何贯彻执行的方法和措施 各级党政机关的负责同志对于各种文件、报告、情况反映等提出自己的意见、要求,通常也称为“批示”,也作为要求各有关部门和下级机关贯彻执行的依据但这类“批示”不是一个文种,也没有格式要求,应用时比较灵活 议 案 一、概说 是指国家大会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向本届大会提出,并请求大会予以审议的文书 议案一般涉及重大问题,具有建议性、可行性特点宪法第 72 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有权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分别提出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职权范围内的议案” 二、写法 全文由标题、主送机关、正文、落款组成正文包括提出议案的案由、案据和方案三部分议案撰写要目的明确,理由充分,文字简洁,忌用命令口气 议案与建议的区别:议案涉及重大问题并且有一定的呈文程序,建议适用范围较广,事无巨细,均可提出建议。

      ? 通 告 一、概说 通告是属于周知性的文种之一,是在一定的范围内,对人民群众、机关团体公布应当遵守和周知的事项的文件通告与布告、公告都同属于周知性公文,但它们之间相比还有其特点通告所宣告的事项多属于专业性或业务性的,多涉及公安、交通、金融方面,而布告内容广泛得多,涉及面较广;公告为重大事项的发 2 布通告适用的范围,不仅仅限于上级对下级,不相隶属的单位也可使用它有具体范围和时限性通告发布的形式较多,可登报,可广播,可张贴布告以张贴为主,公告多广播、登报 二、种类 通告从内容上分类,一类为全国范围内的重大法规性通告,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通告;一类为针对某一项工作或专门问题发布的通告从通告的效用上分,又可分为制约性通告和周知性通告前者属于在一定范围内,为保证某一项工作的开展与某项活动的进行,而发布的规定性措施 ? 指 示 、概说 (一)指示的含义及特点 指示,是上级领导机关根据宪法、法律、法令以及有关决定、命令等,对下级机关部署工作,阐明工作活动的指导原则,提出基本要求,指出方法步骤的指导性下行公文指示同命令、指令的不同之处是:命令、指令一般由国家行政领导机关或领导人发布指示,党的领导机关和领导人亦可使用;命令、指令一经发布,即产生法律效力,必须坚决执行,没有变通余地。

      而指示,下级可根据本部门的实际情况灵活掌握,不象命令那样严格 指示, 一般可分为两种: 一种是针对普遍性、 全局性的问题, 向下级发布指示,阐明指导原则、 目的、 要求和方法步骤; 另一种是针对某项工作、 局部性的问题,向下级机关布置任务,说明意义,提出办法指示是指导性的公文,其特点主要有: 1内容具有原则性 指示布置工作任务,阐明工作活动的指导原则,不像通知那样对工作作具体、详尽的安排 受文单位可按指示精神, 结合本地区、 本单位实际, 加以贯彻落实,指示的内容都是原则性的 2作用具有指导性 指示是针对全局或局部的重要工作而发, 其中有些问题按以往的政策措施不能解决或解决得不好上级机关为了统一认识,统一行动,以期取得好的效果,便在指示中提出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和工作原则指示不仅体现上级机关的意图,还明显地体现其政策性和指导性 3 3发文机关级别较高 理论上说, 凡有下级机关的机关, 都可发指示 但实际上, 基层单位一般不用,市以上的机关才用得较多这一点,同内容有关,高级领导机关居高临下,才能较好地提出指导原则问题另外,指示的特点和适用范围决定了指示的严肃性,切忌滥发,既不能对任何问题都发指示,也不能对任何机关和个人都发指示。

      除了高中级党政机关及其主要领导人外,县以下的基层机关及其领导人,不宜直接发指示一般情况下,县以下的机关向下级机关布置日常具体工作,多用“通知”行文 (二)适用范围和类型 1全局性指示 为解决当前工作中一些全局性、普遍性问题而发的指示,叫全局性指示 2局部性指示 针对当前工作中具有重要意义的局部问题而发的指示,叫局部性指示 二、写法 指示不论是全局性的,还是局部性的,都是由标题、发文字号、正文和发文日期等部分组成 (一)标题 指示的标题,多用全称(完整式),即发文机关、事由和文种三要素都俱全的标题发文紧迫的指示,其标题可在文种前加“紧急”字样指示的标题如果省略了发文机关和文种,应该在题解中加以必要的说明 (二)正文 指示的内容如果比较简单,正文可以是一段到底有的指示涉及的内容较多,篇幅较长,结构上就要适当安排这种指示的正文,一般分指示依据、指示事项和执行要求等三个部分 指 令 一、指令的定义和适用范围 指令是专门发布经济、 科研等方面的指示性和规定性相结合的措施和要求的下行公文1987 年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指出:“发布指示性和规定性相结合的措施或要求时用指令 4 指令的特点和命令大致相同,它本身也具有强制性和权威性,要求受文单位必须执行。

      国家为了统一措施,制定一致性的要求,对于经济、科研、事业、企业、社会的各方面往往用指令性文件加以统制,表现了行政管理的强制性它是国务院及各地各级政府经常使用的文件之一,非国家行政权力机关无权使用 二、指令的写法和要求 指令多用于经济、科研、技术方面的文件,因此它的专业性很强,多使用一定的专业性术语和某些专业的理论知识指令的起草多数由专业部门撰拟,贯彻主管部门的要求与管理精神,再由它的上级单位核稿,并以上级机关的名义发布,实行对该行业与全局的管理 指令一般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写明发指令的缘由,要简单明了,富有概括性和切中时弊第二部分是指令的内容,要分条履述,写明具体措施 命 令 、概说 命令(令)是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军事机关及其负责人颁布的,是具有强制执行性质的领导性、指挥性的下行公文从词义上看,是“使人为事”的意思命”还有“严肃”的含义, “令”有“告诫”的含义 命令是我国最古老的公文文种之一三国时候曹操为了完成其统一中国的大业,千方百计广招人才,先后颁布了求贤令、 举士令和求逸才令等在我国古代,命令有称作“誓”、“诰”、“制”、“政”、“策”等的 (一)含义 命令(令)是“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发布行政法规和规章;宣布施行重大强制性行政措施;奖惩有关人员;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时所使用的公文。

      (二)特点 命令(令)与别的公文相比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内容重要 命令(令)所涉及的事项,有的是发布行政法规和规章,有的是宣布施行重大强制性行政措施,这些都是重要的内容运用命令来奖惩有关人员,往往也是在全国或某一地区影响较大的如果是一般性的表彰先进或批评错误,就不用命令而用通报等别的公文文种 2权威性强 5 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的规定, 只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国务院总理、国务院各部部长、 各委员会主任以及县以上各级地方人民政府才可以依据法律规定的权限发布命令,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均不得发布命令在实际工作中,各级地方政府都很少使用命令这一文种,国家高级领导机关和主要领导人才较多使用因此,命令具有很强的权威性,命令一旦发布,别的单位或个人都不得修改或歪曲, 如果别的公文的内容与命令的有关精神相抵触的, 也一律以命令的为准 3强制性大 命令具有明显的强制性,上级机关发布了命令,下级机关不管是否同意,不管有什么困难或问题,都必须坚决地无条件地执行令出必行,违反命令或抗拒执行命令,就要受到惩罚,在所有国家机关行政公文中,命令是最具有强制性的 二、分类和写法 命令的主要种类有:发布令、行政令、嘉奖令、撤销令、惩戒令等。

      (一)发布令 发布令就是用于发布行政法规和规章的文件由令文及附件组成附件即应公布的法规或制度、规章 发布令的写作: 1标题 发布令的标题有两种:一是由发令机关领导人职务加上文种(令);二是发令机关加上文种(令)常见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 2发文字号 发布令的发文字号往往采用流水号, 即该届政府的主席或总理在任期间所发的命令(令)的顺序号也有用一般文号的 3正文 发布令的正文一般包括几个内容:一是发布的对象,即发布的是哪一个行政法规或规章;二是发布的依据,即由哪一级组织或哪一次会议在什么时候通过了本法规或规章;三是执行要求,即由什么时候起施行本法规或规章 决 定 6 、概说 (一)含义及特点 决定是各级党政机关普遍使用的一种下行公文 它适用于对重要事项和重大行动做出安排这里的重要事项,是指带有全局性或具有重大意义和影响的事项,重大行动是指对社会产生巨大影响的行动当然,重要事项和重大行动是相对而言的,并不是事事都是党和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经常使用决定, 比如一些表彰、 处分、 机构编制、 人事安排等事项都可用决定行文 由于决定的内容是“对重要事项或重大行动做出安排”,所以决定具有如下两方面的特点: 一是制约性: 因为决定比较集中地体现发文机关对重要事项或重大行动的指挥和处置意图,要求下级机关无条件执行,决定的制约性和强制性虽然没有命令那么严格,但比其他公文都要强,有些决定还有法规作用,在某些方面,决定往往是法规的延伸和补充,具有较大的强制性和行政约束力。

      二是指挥性和指导性:因为决定是对重要事项或重大行动做出安排,这对下级机关就有指挥性和指导性 (二)适用范围(类型) 决定的适用范围相当广泛,按其内容和作用划分,大体可分为下面三类: 1对某项工作或重大行动作出安排的决定如国务院关于严肃税收法纪加强税收工作的决定,中共中央关于严厉打击刑事犯罪活动的决定 2对某一重大问题作出处理的决定 3对设置机构、任免人员、召开会议或表彰、处分等重要事项作出的决定 二、写法 决定一般由标题、正文、发文机关、发文日期等部分组成 (一)标题 决定的标题要求写明发文机关、事由、文种,这三部分一般不能随意省略 标题下一行,有一题注,标明通过或发市时间 7 (二)正文 由于决定的类型不同,其正文的内容侧重点就有不同,写法也有不同 对某项工作或重大行动作出安排的决定正文的写法: 这种决定具有很强的规定性和指挥效能,既要提出工作任务或重大行动,又要阐述完成工作任务或重大行动的政策规定、 方法措施等, 内容丰富, 行文较复杂正文通常由决定原由和决定事项两部分构成 决定原由是指对某项工作或重大行动作出安排的依据行文要求简明扼要,依据要恰当充分,令人信服 决定事项是全文的主体内容,主要包括开展工作的有关政策原则、执行的事项及有关规定要求等。

      涉及材料较多的,一般采用分条式或分题式表述,行文要眉目清楚,用语要确切明了,易于有关人员把握和执行 三、写作注意事项 (一)不能滥用决定行文 决定的内容要与“决定”文种相符,不能滥发决定有些单位以为用决定才能引起注意,把该用“通知”行文的内容,用“决定”行文这种滥用决定的情况应当尽量避免 (二)决定原由要充分、准确、合理 决定的原由是决定事项的依据、理由要注意交待清楚,做到既简明扼要,以要有理有据,令人信服 (三)决定事项要具体、明确、清楚 决定事项是决定的主要内容,有关机关据此贯彻执行因此,决定事项要求具体,明确,明明白白地讲清应当如何贯彻执行内容比较复杂的决定,事项部分要分条列项表述,把主要的、重要的放在前面,次要的放在后面结构要合理,层次要分明,内容要合乎逻辑 (四)标题要完整、时间标注要准确 决定的标题,一般应写明发文机关、事由、文种,而且要规范、准确,特别是事由要能准确概括决定的主要内容决定的时间标注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成文时间要以会议通过的日期或领导人签发日期为准 二是决定的时间一。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