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托马斯·库恩范式及其不可通约性理论探索.docx
4页托马斯库恩范式及其不可通约性理论探索 一.范式的本质 (一)库恩范式的概念 1."范式";概念的提出 1957 年托马斯·库恩的第一部著作《哥白尼革命》问世在此书的前言里,最早提出了作为术语的"范式";在《哥白尼革命》的前言中,库恩谈到这本书的形成,说此书是自 1949 年以来哈佛学院的科学通识课程的集合"由于这门通识课程的学生并不打算继续研究科学,他们所学到的技术性事实和理论,主要是作为范式而非作为本来就有用的信息片段"; 在《哥白尼革命中》中,库恩用"概念图式";来表示概念或概念系统在科学活动中的积极作用库恩在书中说:"本书的大部分内容将涉及特定的概念图式的丰富成效,也就是涉及她们作为指导的成效和作为知识的组织框架的成效";这跟后来的"范式";是极为相似的,但差异也是不能小觑的,这种差异甚至是根本的因为"概念图式";和后来的"范式";在功用上虽然没有本质的差别,但是引起这样功能的在实际上已经并不是前者了,而是后来库恩认识到的"范式";如果说"范式";思想已经在《哥白尼革命》一书中孕育,其实也主要是指它的功能有所体现,并不代表说"概念图式";就是"范式";的早期描述。
事实上库恩在以后的研究中也模糊的感觉到或许应该准确的描述出"范式";在《哥白尼革命》的结尾处,库恩说"尽管哥白尼和牛顿的成就是永久的,是这些成就成为可能的那些概念却不是永久的只是可解释的现象不断增长;而解释本身没有类似的累积过程随着科学的前进,它的概念被反复的摧毁并替代,牛顿的概念在今天似乎也不能例外"; 作为对未知事物的引导,科学成就的本质就是在科学活动中的协调引导,而"概念";等是被反复的摧毁的替代所以库恩认为在科学发展过程中,每一个新的"概念图式";都包含其前任图式解释过的现象,并为之添加更多的内容这些都暗示着库恩思想的转变和深入为了准备 1959 年 6 月犹他大学第三次科学人才识别研究会议,库恩写了《必要的张力:科学研究中的传统和革新》一文此文对常规科学观念进一步做了审慎的发展,对科学研究必修抛弃传统的认识进行了纠正认为不管是收敛式还是发散式思维,都是科学研究必要的组成部分从自传的角度看,它的最重要的意义是引进了"范式(paradigm)";概念 ............ 二、范式不可通约性观点的真意 (一)范式不可通约性概念的引入 1.库恩的认识论危机 1947 年,年轻的托马斯·库恩在哈佛大学物理系攻读博士。
在论文行将完成时,当时的哈佛大学校长詹姆斯·布拉恩特·考南特博士(James Bryant Conant 18931978)要求库恩延缓其博士学业一段时间,协同华生(F. G. Watson)、纳什(L. K. Nash)与自己组成一个教学小组,教授一门名为"自然科学之四";(Natural Science 4)的大学基础入门课程这一门课程,是考南特小组为哈佛一、二年级非理科学生设计的一门实验性课程,其内容主要是讲授西方科学史在"自然科学之四";的教学小组中,青年库恩承担的那部分是讲授 17 世纪力学的起源恰恰是在对这一部分的教学机缘,促成了库恩自己的两个"哥白尼革命";:一个是 1947 年夏天发生的,库恩自己思想的"哥白尼革命";;另一个就是他在 1957 年出版的名为《哥白尼革命西方思想发展中的行星天文学》的科学史著作 当库恩阅读亚里士多德《物理学》中有关"运动";这一科学概念的段落时,他急切想要知道的是:"在亚里士多德传统中已懂得多少东西?它给 17 世纪的科学家们留下了多少有待发现的东西?";然而,与他所受的关于牛顿力学的教育相反,青年库恩发现亚里士多德对于抛物运动的解释,与伽利略奠定的近代力学概念似乎毫不相干。
在库恩看来,亚里士多德关于运动的动力理论,似乎是他整个物理学体系中最薄弱的一环:"既是就表现的描述层次而言,亚里士多德学派也不大懂力学,他们如必须谈论力学也大都根本错误这一种传统,无法为伽利略及其同时代人提供任何工作基础他们必然抛开这一传统从头重新开始力学研究";在当时,在哈佛物理系经常举行"统一科学";(Unity of Science)的业余性聚会,再加上系里弥漫的关于科学和哲学本质的那种哲学氛围,滋育着逻辑经验主义和实用主义的科学精神,正如哈佛物理学家杰拉德·霍尔顿(Gerald Holton)回忆道:"与 20 和 30 年代那种空谈理论的年月相反,逻辑经验主义开始独领风骚,在所有关于科学基础和学科交流的讨论中占据了话题的中心";无独有偶,被西方誉为现代科学史之父的科学史家乔治·艾尔弗雷德·利昂·萨顿(George Alfred Leon Sarton 18841956)的历史观与考南特似乎是一致的,即仍然将科学史看作是一种人类积淀性的、渐进性的历史思想活动 ...................... 一、范式的本质.........................................................................................................2- (一)库恩范式的概念................................................................................................-2 - 1."范式";概念的提出..............................................................................................2 - 2.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的范式..........................................................................-3 - (二)解析范式...........................................................................................................5 - 1.范式的特征.............................................................................................................5 - 2.范式的内涵..............................................................................................................7 - (三)范式转换理论..................................................................................................8 - 二、范式不可通约性观点的真意..........................................................................9- (一)范式不可通约性概念的引入............................................................................9 - 1.库恩的认识论危机................................................................................................- 9 - 2.库恩不可通约性观念..........................................................................................- 11 - (二)库恩对范式不可通约性的理解........................................................................... 13 - (三)范式不可通约性的特征........................................................................................-14 - 1.客观性..................................................................................................................- 14 - 2.可比较性..............................................................................................................- 14 - 3.继承性..................................................................................................................- 15 - 4.实在论..................................................................................................................- 15 - (四)库恩再论不可通约性......................................................................................- 15 - 1.库恩的新定义......................................................................................................- 15 - 2.语言学转向..........................................................................................................- 17 - 三、对范式不可通约性观点的评论....................................................................-18- (一)范式不可通约性的意义..................................................................................- 18 - 1.《科学革命的结构》的影响................................................................................- 18 - 2.范式和不可通约性的意义....................................................................................- 19 - (二)由不可通约性引起的争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