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23-内燃机原理.docx
20页内燃机原理参考资料一、问答题〔本大题共 0 分,共 20 小题,每题 0 分〕1. 发动机强化指标是哪些?2. 请列出涡轮增压系统的优缺点3. 实际循环与理论循环相比较存在那些损失?4. 汽油机燃烧室设计的根本原则是什么?5. 为了利用上循环压力波的动态效应,进气门开启频率和进气门口的压力波动频率应具有什么关系?6. 请简述排气早开和进气晚关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7. 争论发动机热平衡的意义何在?8. 简述供油规律和喷油规律不全都的缘由9. 简述降低柴油机燃烧噪声的措施10. 汽油机和柴油机负荷特性曲线有哪些不同?11. 随喷油时刻推迟,直喷式柴油机压力上升率峰值和放热率峰值一般会怎样变化?并解释为什么?12. 汽油机的爆震燃烧与柴油机的工作粗暴有何异同?请分别列举三种防止汽油机爆燃和改善柴油机工作粗暴性的措施13. 从改善发动机排放特性方面考虑,抱负的放热规律曲线应是什么样?如何掌握?请画图说明14. 常规汽油机和柴油机在混合气形成、着火燃烧和负荷调整方面有何差异? 形成这些差异的主要缘由是什么?15. 请比较定压涡轮增压系统和脉冲涡轮增压系统的特点16. 压力波是如何影响充量系数的?17. 提高内燃机动力性能和经济性能的主要措施。
18. 内燃机的性能指标包括两类,其分别的意义是什么?19. 调速器的根本功能是什么,什么是调速特性,有哪几种根本调速模式?调速器的工作指标是什么?20. 一台转速为 1200r/min 的汽油机的缸径为102mm,火花塞距气缸中心线的偏置为 6mm火花塞在上止点前 20CA 开头点火,经过6.5CA 后开头进入火焰传播阶段,平均火焰传播速度为15.8m/s,请计算:1〕火焰开头传播后燃烧过程所经受的时间〔即火焰前锋面到达最远的气缸壁面所需的时间〕;2〕燃烧过程完毕时所对应的曲轴转角二、推断题〔本大题共 0 分,共 60 小题,每题 0 分〕1. 爆燃最简洁发生在离燃烧室最远点的地方〔 〕2. 柴油机工作粗暴的主要缘由是由于初期的预混合燃烧导致燃烧压力在短期内到达很高,即压力上升率较大引起的〔 〕3. 柴油机放热持续期长短与喷油持续角大小、混合气形成速度及完善程度有关〔 〕4. 与汽油机相比,柴油机的 HC 和CO 排放量较少,柴油机以降卑微粒〔炭烟〕 和NOx 为主要排放掌握目标〔 〕5. 着火落后期长短对汽油机和柴油机性能的影响差异不大,只要保持稳定即可〔 〕6. 螺旋进气道的主要优点是产生的进气涡流强度大。
〔 〕7. 承受壁面油膜蒸发混合方式的发动机工作严峻,振动小、燃烧噪声小,但起动困难,对涡流强度敏感,在实际中应用不多〔 〕8. 火焰前锋面是一层厚度很薄的火焰面,在这层很薄的火焰面上进展着猛烈的化学反响火焰前锋面包括预热区和化学反响区〔 〕9. 1kg 燃料完全燃烧所需的空气量称为理论空气量〔〕10. 发动机起动后的喷油量需依据发动机转速、进气量、冷却液温度和排气温度等对其进展修正〔 〕11. 浅盘形燃烧室常用于缸径比较大的船用柴油机上〔 〕12. 平均机械损失压力是指单位气缸工作容积的机械损失功〔 〕13. 静止介质中,压力波传播的速度就是音速〔 〕14. 非直喷式燃烧室的噪声、振动特性优于直喷式〔 〕15. 热的着火理论能够解释全部的着火现象〔 〕16. 汽油机放热率曲线一般呈单峰外形且左右对称〔 〕17. 催化转化器的催化剂在温度到达肯定值时才能开头工作,对应的温度叫起燃温度〔 〕18. 高温 NO 是NO 的主要生成来源〔 〕19. 汽油机循环波动产生的主要缘由是各缸进气量的不均匀〔 〕20. 蓬形燃烧室比较适用于四气门发动机〔 〕21. 汽油机的最正确点火提前角随负荷减小而提前。
〔 〕22. 改善发动机动力、经济性能的根本原则是提高燃烧加热后的能量质量,即在一样加热量和环境温度下,尽可能提高加热过程中工质的平均温度〔 〕23. 润滑油的品质对机械效率影响不大〔 〕24. 发动机的负荷特性一般用来分析其动力性〔 〕25. 链式着火理论认为高温并不是引起着火的唯一缘由,只要能够激发除活性中心就有可能着火〔 〕26. 汽油机承受多点点火的好处之一是可以削减循环波动〔 〕27. 柴油中的硫将降低催化剂的转化效率和使用寿命〔 〕28. 发动机速度特性指汽油机节气门开度不变或柴油机油量调整机构位置不 变, 各工况处于最正确调整状态时,发动机性能指标和特性参数随转速的变化规律〔 〕29. 分子构造一样的烃燃料,碳原子数目越多,燃料的挥发性越好〔 〕30. 对自然吸气式汽油机,由于存在进气管动态效应,排气晚关角也不宜过大, 一般小于 40°〔 〕31. 常规汽油机一般不组织进气涡流,所以缸内无湍流存在〔 〕32. 最正确点火提前角是使最大燃烧压力消灭在上止点后 10~15oCA 曲轴转角位置的点火提前角〔 〕33. 排气温度是检验发动机工作状况好坏的一个参数〔 〕34. 喷油规律与供油规律不全都的主要缘由是高压油管的存在。
〔 〕35. 在油滴群中,粒径较小的油滴在着火之前已蒸发完毕,燃烧为预混合燃 烧,粒径较大的油滴〔>40μm〕,其燃烧方式仍为预混合燃烧〔 〕 36. 单位气缸工作容积所发出的循环指示功率即为升功率〔 〕37. 为了提高循环的热效率,应尽量增加等压加热局部〔 〕38. 机械增压直接利用废气能量,不仅不消耗额外功率,且对活塞做泵气正功〔 〕39. 内燃机热量损失中占比最大的是摩擦带来的〔 〕40. 过量空气系数大于 1 时,燃烧产物中还有剩余的空气〔〕41. 燃油喷射包括喷射时刻的掌握和喷油量的掌握喷射时刻是指喷油的时刻相对曲轴位置的转角〔 〕42. 半球形燃烧室比楔形燃烧室和盆形燃烧室更紧凑,且无挤流,因此,HC 排放较低〔 〕43. 汽油机的主要燃烧方式为集中燃烧,燃烧速率与火焰传播速度成正比〔 〕44. 热混合现象是指喷入燃烧室空间的燃料被已然气体包围,火焰被锁定在燃烧室中心区域的现象〔 〕45. 机械增压的优点主要表达在高转速状况下〔 〕46. 发动机的理论循坏过程为不行逆循环〔 〕47. 随转速的增加,汽油机的最正确点火提前角应提前〔 〕48. 微粒捕集器再生的目的是除去微粒捕集器中积存的微粒。
〔 〕49. 对四冲程发动机,当 Mam>0.5 以后,充量系数会加速上升〔 〕50. 低速大负荷时最简洁消灭爆燃〔 〕51. 选择性催化复原〔SCR〕技术用于降低柴油机的微粒排放〔 〕52. 减小喷孔直径,增大喷油压力,增大空气密度,减小燃油粘度和外表张力都会使油粒直径减小〔 〕53. 用维泊数评价液滴裂开的可能性,维泊数越大,液滴裂开的可能性越大提高喷射速度、空气密度及降低液体外表张力,均有利于燃料的雾化〔 〕54. 为了利用进气的动态效应,发动机转速增加时,应承受短而粗的进气管〔 〕55. 通过改善燃烧降低柴油机有害排放物的技术难点在于 NOx 和微粒排放量之间存在相悖的关系〔trade-off 关系〕〔 〕56. 点火提前角过大或过小都不好,存在一个最正确点火提前角,此时实际示功图与理论示功图最接近〔 〕57. 楔形燃烧室的放热规律是先缓后急〔 〕58. 柴油机的放热率曲线总是呈双峰外形,而汽油机的放热率曲线呈单峰外形〔 〕59. 在缸径肯定的条件下,楔形燃烧室的充气特性比浴盆形燃烧室好〔 〕60. 压力上升率越高,燃烧等容度越高,发动机的振动噪声越大,动力经济性越好〔 〕三、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0 分,共 20 小题,每题 0 分〕1. 对汽油机三元催化转化器,当混合气浓度在化学计量比四周时,净化效果较好的排放物是〔 〕。
A. HCB. NOx C. CO D. 微粒2. 以下描述爆燃特征的是〔 〕A. 发动机功率下降C. 排气冒白烟 D.排气冒黑烟3. 实际循环与理论循环相比存在哪些损失?〔 〕A. 燃烧损失 B.换 气 损 失 C. 传 热 损 失 D. 机械损失4. 柴油机冷起动困难的主要缘由是〔环境温度过低B. 起动转速太低〕A.C. 燃烧方式为集中燃烧 D.混合气形成过慢5. 汽油机不规章燃烧包括〔 〕A. 爆燃B. 循环波动C. 各缸工作不均匀性 D. 外表点火6. 影响柴油机燃烧噪声的因素包括〔 〕A.压力上升率B.最高燃烧压力C. 喷油提前角D. 零部件的自振频率7. 柴油机中燃烧放热始点由以下哪些参数来掌握?〔 〕A. 喷油提前角B. 喷油持续期C. 着火落后期D. 喷油压力8. 影响汽油机循环波动的因素包括〔 〕A. 混合气浓度B. 混合气均匀度C.B. 敲缸点火提前角D. 剩余废气系数9. 以下哪些措施可降低柴油机的振动噪声?〔 〕A. 承受高十六烷值的燃料B. 降低初期喷油速率C. 将更多的燃料喷射到燃烧室壁面D. 提前喷油10. 以下哪些是掌握爆燃的措施?〔 〕A. 增大点火提前角B. 火花塞布置在燃烧室中心C. 降低进气温度D. 增大压缩比11. 影响柴油机燃烧过程压力上升率的因素是〔 〕。
A. 着火落后期的长短B. 着火落后期内燃料的蒸发量 C.着火落后期内的喷油量D. 燃烧室外形12. 削减进气门口马赫数的措施有〔 〕A. 增大气门盘直径B. 增大气门升程C. 增大发动机工作行程D. 承受多个气门13. 影响着火落后期内形成混合气量的因素包括〔 〕A.喷油量B. 空气运动C. 着火落后期长短 D. 燃料热值14. 以下哪些是防止外表点火的措施〔 〕A. 减小点火提前角B. 将带缩口的 ω 燃烧室改成无缩口的C. 承受品质好的润滑油D. 将火花塞布置在燃烧室中心15. 降低有效燃油消耗率的措施有〔 〕A. 提高燃烧效率B. 提高机械效率C. 提高循环的热效率D. 承受高热值燃料16. 承受位置掌握式燃油喷射系统的柴油机,其转矩速度特性曲线平坦的缘由是〔 〕A. 指示热效率随转速变化小B. 喷油泵的喷油量随转速上升而增加 C.无节气门D. 负荷承受质调整17. 汽油机在低速低负荷区燃油消耗率大的缘由是〔 〕A. 剩余废气系数大B. 混合气偏浓C. 节气门开度小,节流损失大 D.湍流强度小18. 对于发动机的负荷特性,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 当发动机保持转速不变时,稳态性能指标随负荷而变化的规律叫做发动机的负荷特性。
B. 负荷特性一般用来分析发动机的燃油经济性C. 负荷特性比速度特性易于测定,在发动机性能争论中多用负荷特性曲线 D. 全特性实质上是全工况面内,速度特性与负荷特性的综合,用以分析多工况的性能最为适宜19. 汽油机点火过迟会导致〔 〕A. 动力性变差B. 燃料消耗增多C. 排气管过热D. HC 排放增多20. 影响剩余废气系数的因素有〔 〕A. 压缩比B. 燃空当量比 C.配气相位角D. 充量系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