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展经济之展后评估计划1200字.docx
8页会展经济之展后评估计划1200字 展后评估计划一、展后评估的原则与要求①评估的系统性:将每一次展览工作作为一个整体评估,而不是将展览工作分割开,只评估其中一个或几个因素②评估的连续性:连续不断地评估每次展览工作,而不要偶然地机会地评估某一次展览工作 ③评估的一致性:坚持使用一种评估方式和标准,不经常变换方式和标准二、展后评估计划1、确立展会评估目标:在进行展会评估时应该根据展出目标确立评估的具体目标和主要内容,看是否达到预期并依据评估目标的主次,排列优先评估或重点评估的次序2、选择规范的评估标准:会展效果的评估标准系统包括整体成效、宣传效果、接待成果、成交结果等评估时应该根据展出目标确定展会评估标准的主次3、制定评估方案:根据会展效果的评估目标及标准,确定各阶段具体的评估内容和评估方案,包括各段时间安排与抽样分布、评估的对象和方法、人员安排和经费预算等4.实施评估方案:通过收集现成资料、安排记录、召集会议、组织座谈、利用调查问卷向参观者收集情况等方式收集各种信息整理收集的信息,处理分析数据5、撰写评估报告:根据不同阶段的效果测评,汇总分析,对整个展览活动过程的效果进行总体评价,写出评估报告。
报告内容包括评估项目、评估目的、评估过程与方法、评估结果统计分析、评估结论与可行性建议及附录等三、展会各个活动项分析目录:1、对展会策划进行总结2、对展会筹备工作进行总结3、对展会招展工作进行总结4、对展会招商及宣传工作进行总结5、对展会服务进行总结6、对展会指定服务商进行评估7、对展会现场管理工作进行总结8、对展会的时间管理方法进行总结9、对展会各种相关活动进行总结10、对展会客户关系管理进行总结11、对展会观众印象进行评估11、对展会财务收支进行总结12、对展会成交额效率进行评估13、对展会突发事件进行总结四、展后客户跟踪服务1、创建客户信息数据库根据本届展会客户的实际情况,及时准确地更新客户信息库其中包括参展商、采购商、观众、展会服务上及各种服务代理的客户群,完善客户管理2、向客户邮寄展会总结并致谢展会结束后,及时给所有参加展会的参展商、观众以及暂时没有来参加的目标参展商和目标观众邮寄展会总结和致谢对于帮助和支持展会筹办的个人和机构也要邮寄致谢对于一些重要的客户和合作伙伴,应派人拜访致谢3、进行展会总结性宣传将办展情况和去的成果准备一份总结性新闻稿,发予媒体进行宣传,让展会有始有终。
展后总结性宣传不仅是将本届展会的举办成果对社会和客户的一个交代,几时通报会展信息的发展,更是为下一届展会做了舆论宣传4、处理展会可能存在的遗留问题由于展会期间时间有限,业务众多,可能会有未解决的遗留问题几时处理展会的遗留问题,追踪客户的困难和建议,尽量不拖延问题的解决,避免出现负面影响5、为下一届的展会进行筹备展会的结束和总结意味着新一轮策划项目的准备启动,进行必要的客户建议调查和反馈,保持与合作伙伴的联系,着手准备下一届展会第二篇:会展效果评估 2600字会展效果评估(展后) 会展效果评估是对展览环境、工作效果等方面进行系统深入地考核评价,是个有程序和步骤的动态过程,包括:1.确立会展效果评估的目标:主要是展会投入和展会效果(益)的比较,看是否达到预期目的2.选择规范的评估标准,包括:展会整体成效、宣传效果、接待成果和成交结果,要量化评估标准,排出主次3.制订评估方案:确定具体的评估内容和安排,评估的对象和抽样分布,问卷的设计、经费预算等4.实施评估方案:通过各类资料收集,安排记录,召集会议座谈,问卷调查等收集数据,整体分析数据5.总结评估:对整个展会各项活动在分析数据的基础上进行总结,形成总体评价报告。
2、会展:特定空间的集体性的物质或精神的交流或交易活动从字面上看,会展可拆分为会议和展览,再进一步拆分,会即聚会,议即商议,展即展示,览即观看,集聚、展示和交流是会展的共同特征3、会展的内容:节、会、展、演、赛4、欧洲是世界会展业的发源地,会展业实力最强5、在珠海举办的中国国国际航空展,是亚洲第二大航展;广交会是我国第一大展,也是我国历史最长、在贸易上最具影响的一个展览会,还是我国唯一一个展出届数超过100的大型贸易展览会;上海的工博会是全国规模最大的工业展览会6、我国会展业发展的地区差异:以北京为中心的环渤海地区,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地区和以香港、广州为中心的珠三角地区7、会展业的发展趋势:市场化、品牌化、国际化、网络化8、国际性的会展业管理机构:国际展览业协会(UFI)、国际展览局(BIE)、国际会议协会(ICCA)、国际展览与项目协会(IAEE)、其他国际会展业管理机构,主要包括:亚洲太平洋地区展览会及会议联合会(APECC)、欧洲展览馆管理协会(EMECA)、贸易展览参展商协会(TSEA)、国际展览运输商协会(IELA)9、国内会展组织管理机构:国家会展管理机构、会展行业协会10、国内外部分知名会展企业:励展博览集团、科隆国际展览有限公司、慕尼黑展览公司、法兰克福展览有限公司、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集团公司、中国对外贸易中心、上海现代国际展览有限公司。
11、会展调查的方法:间接资料调查法【内部资料的收集(业务资料、统计资料、财务资料、企业积累的其他资料)、外部资料的收集、互联网资料的收集(一般网页查询、数据库查询)、简介资料的调查方法】、询问调查法(调查法、邮寄访问法)、观察调查法、实验调查法、问卷调查法、访谈调查法16、P80页实训项目一:调查问卷设计12、P83页,先导案例13、会展策划的核心内容:对会展活动的时间、人员、场馆、宣传、费用等方面做出合适的安排人员安排包括:与会人员安排和展会工作人员安排14、会议接待方案:安排与会者的迎送和吃、住、行、游、乐等接待活动及具体事务的文案其基本内容为:接待对象和接待缘由、接待规格、接待内容、接待日程、接待责任、接待经费15、根据展位的装修和硬件设施的配置程度,展位分为标准展位、特装展位和光地标准展位通常是指:3m﹡3m的展位,包括铝合金支架和三面围板、满铺地毯、两只射灯、两把折椅、一张问询桌、一个纸篓、一个200V/500W电源插座,楣板上书中英文公司名称16、根据展位与人流集中区域的远近,展位可分为:角落展位、大厅入口处展位、餐厅区域展位、“书店”位置等角落展位在展厅过道的两端,人们可以从2个方向看到展台。
17、展位分配方法:先到先分法、打分法、抽签法、预订法、竞标法18、根据展位的开口数,展位可分为:单面开口展位、两面开口展位、三面开口展位、四面全开口展位双面开口展位又叫做转角展位,这样的展位一般位于每行展位的顶端,两个相邻的方向都面对通道;三面开口展位也叫做半岛形展位;四面全开口展位也叫岛形展位,是指四面没有围板的展位三面开口展位和四面全开口展位一般处在展厅的中心位置19、根据展位的形状,还可以将展位分为三角形展位、条状展位和块状展位20会展开幕式工作流程的基本内容:开幕式的名称、时间、地点;主办单位、参会人员;主持人、致辞人和剪彩人的身份和姓名,开幕式的形式,邀请方式,现场布置和物品准备,接待,开幕式程序,接待任务分工,经费安排21、论坛策划与组织的程序:进行市场调查、明确论坛主题(与展会主题相呼应)、策划具体议题、构建论坛框架、邀请演讲嘉宾、积极寻求赞助、开展宣传招徕、现场协调管理、完成会后工作22、P129页,实训项目一:展会策划23、会展营销的特点:营销主体的综合性、营销内容的整体性、营销手段的多样性、营销对象的参与性24、参展商:参加交易会、订货会等会展活动、提供商品并设备展位、邀请洽谈的商家。
邀请参展商的三个工作重点:①提交科学可行的专业观众招揽计划;②承诺提供完善的配套服务,尤其是为参展商和观众创造理想的洽谈平台;③强调本次展会的创新之处和良好的举办环境,以增强展会的综合吸引力25、会展服务的核心:对参展商的服务,现场观众的登录、引导、管理,展台、展位、展品的搭建、管理、运输和协调等26、展会现场服务的一般流程:报到/接待→布展/预展→开幕仪式→展中服务→展后服务→闭幕/撤展→展贸/交流→追踪服务27、会展服务的分类:从会展的不同阶段来看,分为前期、中期、后期的服务;从会展服务的对象上来看,有对参展商的服务、对专业观众的服务和对其他会展参加者的服务;从会展服务提供的方式上来看,展会服务包括承诺服务、标准化服务、个性化服务和专业服务28、展会应急预案的分级:由高到低分为特别重大(Ⅰ级)、重大(Ⅱ级)、较重(Ⅲ级)、一般(Ⅳ级)4个预警级别,并依次采用红色、橙色、黄色、蓝色加以表示红色等级(Ⅰ级):预计将要发生特别重大(Ⅰ级)以上影响社会治安、公共安全的突发事件,事件随时会发生,事态正在逐步扩大橙色等级(Ⅱ级):预计将要发生重大(Ⅱ级)以上影响社会治安、公共安全的突发事件,事件即将发生,事态正在逐步扩大。
黄色等级(Ⅲ级):预计将要发生较重(Ⅲ级)以上影响社会治安、公共安全的突发事件,且事件已经来临,事态有扩大的趋势蓝色等级(Ⅳ级):预计将要发生一般(Ⅳ级)以上影响社会治安、公共安全的突发事件,且事件已经发生,事态有可能会扩大29:布展管理包括:展会布展期间的监管、展会布展期间的安全管理、展厅安全管理、配套设施和相关服务30、参展商展台服务内容:展会期间的展台接待、展品推销、贸易洽谈、情况记录、市场调研等,展会后的展品处理和撤展31、主办方的展台服务内容:1.做好大会的参观人数的统计、分类2.发放大会的展览会刊3.协调展会期间会议组织安排工作,做好研讨会与展览会有机结合4.做好最后的中间人形象,积极为企业牵线搭桥,为企业服务5.统计大会的成交额做好记录6.积极听取参展代表对展会的意见和建议7.根据参会信息,再次邀请参展企业参加第二年的展会32.竞赛活动策划 1.竞争名称.时间.地点.主办.承办方.参赛队伍;2.竞赛意义,指导思想(目的) 3.采用规则办法.程序 4.组委会成员.评委名单 5.队员资格审定办法 6.名次及奖励办法 7.筹备及后勤保障(住宿饮食交通等) 8.报名时间形式要求 9.经费预算+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