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东省济宁第二中学2025年高三第一次联合阶段检测试题生物试题试卷含解析.doc
13页山东省济宁第二中学2025年高三第一次联合阶段检测试题生物试题试卷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下列关于真核细胞内蛋白质和核酸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同时含有这两类物质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叶绿体、中心体B.同一生物个体内不同形态的细胞中蛋白质不同,核酸相同C.蛋白质的合成只发生在细胞质中,核酸的合成只发生在细胞核中D.蛋白质的合成需要核酸的参与,核酸的合成也需要蛋白质的参与2.群落交错区又称为生态交错区,是指两个不同群落交界的区域该区域往往自然环境复杂,生物多样性丰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群落交错区动物粪便中的能量可被植物循环利用B.群落交错区中动物的分层主要依赖于植物的垂直结构C.群落交错区在演替过程中生物的种间关系不发生变化D.可用样方法调查群落交错区的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3.科研人员对一个被污染湖泊中某种鱼类的出生率(Ⅰ)和死亡率(Ⅱ)进行了研究,得到如下曲线。
由图可知,该种鱼的数量达到最大的时刻是( )A.a B.b C.c D.d4.小花碱茅属于禾本科草本植物,种子外包被颖壳研究人员以小花碱茅成熟种子为外植体,对种子进行脱颖处理,用不同浓度激素配比诱导愈伤组织形成及再分化,成功建立了完整的小花碱茅组织培养植株再生体系,以下是部分研究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处理激素浓度愈伤组织诱导率%2,4-D6-BA6346.6±2.22543.2±2.6334.65.4±6.9454.67.9±2.4574.68.6±6.4634.39.7±2.8A.6-BA会抑制愈伤组织形成,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强B.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时,可避光条件下无菌培养C.可以用高压蒸汽灭菌法对脱颖种子进行无菌处理D.对种子进行脱颖处理的目的是防止颖壳污染环境5.图为探究2,4-D(生长素类似物)浓度对洋葱生根影响的实验及结果,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适宜浓度生长素主要促进细胞分裂从而促进根仲长B.调节洋葱生根的激素全部来自施加的2.4-D溶液C.培养6天的实验结果未体现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D.促进洋葱芽生长的最适2,4-D溶波浓度也是10-8mol/L6. “细胞学说”被认为是显微镜下的重大发现。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英国科学家虎克是细胞的发现者和命名者B.列文虎克在自制的显微镜下观察到了红细胞C.“细胞学说”的建立者主要是施莱登和施旺D.魏尔肖认为一切生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7.下列有关细胞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常用密度梯度离心法从细胞中分离出各种细胞器B.花瓣细胞液泡中色素种类和含量可影响花的颜色C.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不会分解自身机体的细胞结构D.细菌分泌的蛋白质类外毒素需经内质网的合成和加工8.(10分)下列关于基因表达的说法,正确的是( )A.胰岛素基因的表达实际上就是胰岛素基因指导胰岛素合成的过程B.通过RNA干扰技术抑制胰岛素基因的表达可降低糖尿病的发病率C.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功能存在差异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D.一条mRNA上结合多个核糖体同时翻译可以提高每条多肽链的合成速度二、非选择题9.(10分)玉米是遗传学常用的实验材料,请结合相关知识分析回答:(1)玉米子粒黄色基因T与白色基因t是位于9号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已知无正常9号染色体的花粉不能参与受精作用现有基因型为Tt的黄色子粒植株A,其细胞中9号染色体如图一①植株A的变异类型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_________。
②为了确定植株A的T基因位于正常染色体还是异常染色体上,让其进行自交产生F1如果F1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T基因位于异常染色体上 ③以植株A为父本,正常的白色子粒植株为母本杂交产生的F1中,发现了一株黄色子粒植株B,其染色体及基因组成如图二该植株出现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未分离 ④植株B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3条9号染色体会随机的移向细胞两极并最终形成含1条和2条9号染色体的配子,那么植株B能产生______种基因型的配子 (2)已知玉米的黄粒对紫粒为显性,抗病对不抗病为显性,控制上述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某研究小组选择纯种紫粒抗病与黄粒不抗病植株为亲本杂交得到F1F1自交及测交结果如下表:表现型杂交方式黄粒抗病紫粒抗病黄粒不抗病紫粒不抗病自交(后代)89830513865测交(后代)210207139131①上述玉米子粒颜色的遗传遵循_________定律,该定律的实质是_______黄粒抗病、紫粒不抗病植株的形成是________________的结果。
②分析以上数据可知,表现型为________________的植株明显偏离正常值10.(14分)鹌鹑的栗羽、黄羽和白羽是Z染色体上两对有连锁关系的等位基因B、b和Y、y相互作用的结果研究证实,白羽和黄羽对栗羽为隐性,遵循伴性遗传规律B和b为一对等位基因,与色素的合成有关,B为有色基因,b为白化基因,B对b为显性,只要含有B基因即表现有色羽;Y和y为另-对等位基因,分别控制栗羽和黄羽,Y对y为显性1)由材料分析可知,黄羽鹌鹑的基因型有________________2)现有各种类型的纯合个体若干,某科研工作者试图通过杂交实验,使后代根据羽色就可辨别雌雄请写出相应杂交组合的表现型:______(♀)×______(♂)或________(♀) ×______(♂)或______ (♀)×______(♂)(3)雄性的B、b和Y、y两对等位基因可发生交叉互换,即部分细胞在四分体时期这两对基因间发生交叉互换纯合白羽个体(ZbYZbY)与黄羽个体(♀)杂交,利用后代中的雄性个体与黄羽雌性个体交配,雄性可产生的配子类型有___________雌性W染色体上无对应的等位基因,所以B、b和Y、y之间不会发生交叉互换。
雄性所产生的重组型的精子数占全部精子数的比例就是互换率,而这个比例可以通过(后代栗羽雌性数量×2/后代雌性总数量) ×100 %来求得,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14分)下图为某家族甲、乙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甲病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乙病由另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已知Ⅲ4 携带甲病的致病基因,正常人群中甲病基因携带者的概率为 4%下表是①~④群体样本有关乙病调查的结果,请分析题意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据图分析,甲病的遗传方式为__________,判断乙病的遗传方式要根据系谱图及表中的__________类家庭Ⅲ3 的两对等位基因均为杂合的概率为_________2)若Ⅳ1 与一个正常男性结婚,则他们生一个只患乙病男孩的概率是__________若Ⅳ4 与一个正常女性结婚,则他们生一个表现型正常的女孩,她是甲病基因携带者的概率__________3)下列属于遗传咨询范畴的有__________A.详细了解家庭病史 B.推算后代遗传病的再发风险率C.对胎儿进行基因诊断 D.提出防治对策和建议(4)若Ⅰ1 同时患线粒体肌病(由线粒体 DNA 异常所致),则Ⅱ2、Ⅱ3__________(填“均患该病”、“ 均不患该病”或“无法确定”)。
若Ⅲ2 同时患克氏综合征,其性染色体为 XXY,其两条 X 染色体分别来自外祖父和外祖母,说明Ⅲ2 患克氏综合征的原因是__________5)若乙病遗传情况调查中共调查 1000 人(其中男 500 人,女 500 人),调查结果发现患者25 人(其中男 20 人,女 5 人),如果在该人群中还有 15 个携带者,则 b 基因的频率是__________12.对农作物光合作用的研究,可以指导我们的农业生产下图是晴朗夏日一天在自然光照和遮光1/1条件下测定的大豆净光合作用相对含量(单位CO1μmol/m1.g)l)根据上图实验结果推测,遮光处理可能_________(填“提高”或“降低”)大豆的光合作用效率1)请写出大豆光合作用时CO1中C的转移途径__________________(3)据图分析大豆在自然光照下14时净光合速率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_(4)有人认为,适当遮光会导致大豆叶绿素含量增加请设计实验,验证该结论写出实验思路即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D【解析】细胞内的有机物的种类、元素组成及功能如下表:糖类单糖、二糖、多糖C、H、O①供能(淀粉、糖原、葡萄糖等)②组成核酸(核糖、脱氧核糖)③细胞识别(糖蛋白)④组成细胞壁(纤维素)脂质脂肪C、H、O①供能(贮备能源)②保护和保温磷脂(类脂)C、H、O、N、P组成生物膜固醇C、H、O调节生殖和代谢(性激素、Vit.D)蛋白质单纯蛋白(如胰岛素)C、H、O、N、S(Fe、Cu、P、Mo…)①组成细胞和生物体②调节代谢(激素)⑤催化化学反应(酶)④运输、免疫、识别等结合蛋白(如糖蛋白)核酸DNAC、H、O、N、P①贮存和传递遗传信息②控制生物性状③催化化学反应(RNA类酶)RNA【详解】A、中心体只含蛋白质,没有核酸,A错误;B、同一生物个体内不同形态的细胞中DNA相同,RNA和蛋白质不完全相同,B错误;C、核酸的合成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C错误;D、蛋白质的合成需要RNA等参与,核酸的合成也需要酶的参与,D正确。
故选D2、B【解析】1、群落结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2、群落演替的类型: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3、生态系统的功能: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其中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详解】A、生态系统中的能量不能循环利用,A错误;B、植物为动物提供栖息空间和食物,动物的分层主要依赖于植物的垂直结构,B正确;C、群落演替过程中,生物种类会发生变化,种间关系也会发生变化,C错误;D、常用取样器取样法来调查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D错误3、C【解析】由图可知,湖泊被污染后,该种鱼类的出生率下降,死亡率上升;种群的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详解】由于种群的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增长率>0时,种群数量一直在增长,当增长率=0时(c点),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增长率<0时,种群数量减少,C正确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知识的分析和理解能力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对种群数量起着决定性作用4、B【解析】6、在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的过程中,需要的条件:①消毒灭菌;②一定浓度的植物激素;③适宜的温度;④充足的养料2、影响植物组织培养的因素:①培养基配制;②外植体选取;③激素的运用;④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