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知识点汇总(第1单元-第9单元)-第1篇.docx

33页
  • 卖家[上传人]:杨***
  • 文档编号:286909179
  • 上传时间:2022-05-02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543.37KB
  • / 3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知识点汇总(第1单元-第9单元)    第一章一.物质性质及变化物理性质:色,味,态,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挥发性,溶解性,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化学性质:可燃性,助燃性,热稳定性,毒性,腐蚀性,氧化性物理变化:挥发,溶解,升华,凝华,液化,汽化,气球爆炸,电灯发光化学变化:燃烧,燃烧引起的爆炸,变质,生锈,呼吸,酿酒,煮饭,光合作用能量转化(光合作用,太阳能-化学能电池放电使用,化学能-电能电池充电,电能-化学能燃烧,化学能-热能和光能)二.仪器使用(2012苏州)下列滴管使用或放置图示正确的是(C)下列操作正确的是(C )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B )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D )液体药品的取用①大量液体—倾倒法(瓶塞倒放,标签向手心,瓶口紧靠试管口或仪器口,缓慢倒液体,倒完立即盖紧瓶塞,把瓶子放回原处②少量液体—滴加法(滴管:垂直悬空三不要)③一定量液体—量筒量取,接近刻度时该滴管滴加(俯视读数:V读>V实仰视读数:V读<V实)物质的加热:可直接加热的仪器有:试管、蒸发皿、燃烧匙、坩埚间接加热(垫上石棉网)的仪器:烧杯、烧瓶加热液体时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加热液体,试管倾斜与桌面成45°,加热固体时管口略向下倾斜托盘天平的使用(1)称量范围:精确称至0.1g(只用于粗略称量)。

      2)操作:①称量前应把游码放在标尺的零刻度处,检查天平是否平衡②称量时,左物右码,砝码用镊子夹,放砝码先大后小再游码③称量后,复位,砝码放回砝码盒,游码移回零刻度处注意:(1)称干燥固体药品——两盘各放一张等质量的纸2)称易潮解和有腐蚀性的药品——放在小烧杯等玻璃器皿中第二章一.空气成分的探究1.化学家-拉瓦锡2.各成分的体积分数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它气体和杂质0.03%3.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现象,结论,误差分析)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实验现象:①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放出热量②冷却后打开止水夹,水进入集气瓶,约占集气瓶容积的1/5结论:空气中氧气约占总体积1/5,剩余气体不可燃不助燃,也不溶于水,进入水的体积小于1/5的原因有:装置气密性不好,红磷量不足,未冷却就打开止水夹不能用木炭代替红磷:因为木炭燃烧产生气体,瓶内压强变化不明显4.氮气,稀有气体性质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作灯泡填充气,粮食瓜果保护气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氦气填充气球,作焊接金属保护气,做霓虹灯和放电管5.污染性气体 SO 2,NO x ,和CO二.氧气,二氧化碳及氢气制备,性质比较 (1)用于收集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如CO 2、O 2), a 进气, b 排出空气。

      2)用于收集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如H 2), b 进气, a 排出空气3)用于排水法收集气体,先在广口瓶内盛满水, b 进气, a 排出水4)用于洗气,在广口瓶内盛一定量的洗液, a 进气, b 出气高锰酸钾制氧气注意事项:(1)试管口塞一团棉花,防止固体颗粒阻塞导管2)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回流,炸裂试管(3)加热时要先均匀加热,然后再集中加热, 防止受热不均,炸裂试管4)铁夹夹在离管口1/3处(5)实验结束后一定要先移开导管,后熄灭酒精灯:防止水槽中的水倒吸,使试管炸裂6)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应等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方可收集, 否则收集的氧气不纯集气瓶中水降至瓶口,且集气瓶口有气泡冒出时,表明已收集满二不变(质量,化性) 发生装置 固体加热型 固液不加热型 分液漏斗固液不加热型长颈漏斗需液封 简易启普发生器 启普发生器 A B剧烈氧化与缓慢氧化异同:(同:都需氧气,都放热 异:放热多少,反应快慢,发光与否)三.水1.电解水实验:负氢正氧二比一(父亲正想儿毕业) 负极:氢气(能燃烧) 正极:氧气(能助燃)结论: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为增强水的导电性,在水中加稀硫酸或氢氧化钠溶液。

      V (氢气):V (氧气)=2:1 m(氢气):m (氧气)=1:82.硬水与软水:肥皂水区分,震荡后泡沫多的是软水,震荡后泡沫很少有浮渣的是硬水硬水软化方法:实验室用蒸馏,家庭用煮沸3.净水方法:沉淀,过滤,吸附,蒸馏,杀菌 吸附是物理变化,杀菌是化学变化明矾(絮凝剂):吸附水中的悬浮颗粒,使其成为较大颗粒而沉降活性炭吸附不溶固体,还可脱色除味 过滤:分离不溶性固体和液体(一贴,二低,三靠)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二低: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液面低于滤纸边缘三靠:烧杯紧靠玻璃棒,玻璃棒轻靠三层滤纸一侧,漏斗末端紧靠烧杯内壁蒸发:分离可溶性固体与液体(间隙加热,来回移动酒精灯,不用蒸干水,大量固体析出时,停止加热,用余热蒸干结束后,用坩埚钳夹蒸发皿放在石棉网上,以免烫坏桌子4.玻璃棒在各操作中的作用:过滤——引流 蒸发——使受热均匀防飞溅 在提纯后——转移固体固体配溶液——搅拌,加速溶解 浓溶液稀释配溶液——搅拌,使混合均匀第三章一.分子,原子,离子微粒性质:①微粒很小 ②微粒在不断运动 ③微粒间有间隙黄豆和沙子混合,体积减小:宏观物质间的间隙,不属于微粒间隙气体微粒间隙大,易压缩物理变化仅仅是微粒间隙的改变,微粒种类不变;发生化学变化时,微粒种类改变。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CO 2干冰 H 2氢气 O 2氧气 N 2氮气 NH 3氨气 H 2O 水由原子构成的物质:Fe 铁 Cu 铜 Mn 锰 Zn 锌 Ca 钙 He 氦气 Ne 氖气 Ar 氩气 C 金刚石由离子构成的物质:NaCl 氯化钠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核电荷数决定化学性质的是:最外层电子数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如2H 2通电2 H 2↑ + O 2↑(水分子改变,氢原子,氧原子不变)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可构成分子,也可直接构成物质阳离子是原子失电子后形成的,质子数>电子数;如Na +阴离子是原子得电子后形成的,质子数二.元素1.定义: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只讲种类不讲个数2.元素符号意义H :一个氢原子(微观)、氢元素(宏观)Cu:一个铜原子(微观)、铜元素(宏观)、铜(宏观)2Cu:两个铜原子(微观)3.物质分类物质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纯净物:只由一种物质组成如(氧气、氮气、蒸馏水、五氧化二磷等)混合物由多种物质组成纯净物包括单质(一种元素)和化合物(多种元素组成)氧化物:两种元素(O+其它)组成的化合物4.元素存在元素含量高低:地壳中 O Si Al Fe 人体中 O C H N Ca 太阳上 H He缺钙会骨质疏松,易得佝偻病;缺锌会智力低下,易得侏儒症;缺钴、铁、蛋白质易得贫血症;缺碘会得甲状腺疾病,碘过多得甲亢三.化学式1.定义:用元素符号和数字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2.各种化学用语水(H2O):水由氢元素氧元素组成水由水分子构成一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一个氧原子构成氢离子H+ 氧离子O2- 氟离子F-钠离子Na+镁离子Mg2+铝离子Al3+ 硫离子S2-氯离子Cl- 钾离子K+钙离子Ca2+ 硝酸根离子NO3-碳酸根离子CO32- 硫酸根离子SO42-2个氢氧根离子2OH- 3个铵根离子3NH4+4个汞原子4Hg 5个氮原子5N 3个硅原子3Si3CO2:2-每个二氧化碳分子中有2个氧原子3S2-:2-每个硫离子带2单位负电荷H2S2O-4:硫酸中硫酸根的化合价是-2价Na22O-氧化钠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K+1钾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H He Li Be B C N O F Ne Na Mg Al Si P S Cl Ar K Ca氢氦锂铍硼碳氮氧氟氖钠镁铝硅磷硫氯氩钾钙+1:K Na Ag H NH4(铵根)+2:Ca Mg Ba Cu Zn Fe(亚铁) +3:Fe Al-1: Cl OH(氢氧根) NO3(硝酸根) -2: O S CO3(碳酸根) SO4(硫酸根)3.常见物质名称及其化学式: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氢氧化铜氢氧化铁氧化镁氧化铝氧化钙氧化铜氧化铁四氧化三铁NaOH Ca(OH)2 Cu(OH)2 Fe(OH)3 MgO Al2O3 CaO CuO Fe2O3 Fe3O4硫化亚铁氯化钠氯化铝氯化亚铁氯化铁氯化铵碳酸钠碳酸钙碳酸氢钠碳酸氢铵FeS NaCl AlCl3 FeCl2 FeCl3 NH4Cl Na2CO3CaCO3NaHCO3NH4HCO3硝酸钾硝酸铵硫酸钠硫酸铝硫酸铜硫酸亚铁硫酸铁硫酸铵KNO3 NH4NO3Na2SO4 Al2(SO4)3 CuSO4 FeSO4 Fe2(SO4)3 (NH4)2SO4碳酸硫酸硝酸碱式碳酸铜氨气过氧化氢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H2CO3 H2SO4 HNO3 Cu2(OH)2CO3NH3H2O2 KMnO4K2MnO4 MnO2甲烷CH4葡萄糖C6H12O6 酒精C2H5OH 醋酸CH3COOH 尿素CO(NH2)2第四章一.燃烧1.定义:发光、发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

      2.条件:⑴物质具有可燃性⑵与氧气充分接触⑶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缺一不可3.手帕烧不坏的原因:水蒸发吸热,手帕的温度达不到着火点4.灭火原理:⑴隔离可燃物(森林着火隔离带,煤气着火关阀门)⑵隔绝空气⑶降温至着火点以下5.影响燃烧剧烈程度的因素:可燃物的性质,氧气的浓度,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6.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碳完全燃烧产物是CO2,不完全燃烧时,产物为CO或CO2与CO的混合物等氧气充足完全燃烧,放热多CO无色无味,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小易与血红蛋白结合,使其丧失输氧能力,使人中毒二.爆炸分为物理性爆炸(气球,轮胎爆炸)和化学性爆炸(燃烧引起的爆炸)可燃性气体或粉尘跟空气混合,达到爆炸极限时,遇到明火会发生爆炸如:CO与空气,H2与空气,甲烷与空气三.质量守恒定律1.定义: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注意点:①运用范围:化学变化②指质量守恒(不包括体积、密度等方面)③“质量总和”:特别注意将气体质量计算在内④“质量”:参加化学反应的物质的质量,注意过量问题2. 六不变:原子种类,数目,质量不变,元素种类,质量不变,物质总质量不变二变:分子的种类改变,物质的种类改变。

      一可能变:分子总数可能改变四.方程式意义:①表示反应物反应条件生成物 ②表示各物质的微粒个数比 ③表示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 22222H O H O ↑+↑通电①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氢气和氧气(读法) ②每2个水分子通电分解生成两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分子 ③每36份质量的水通电分解产生4份质量的氢气与32份质量的氧气第五章一.金属的物理性质:有金属光泽(首饰),导电性、导热性(锅子)、延展性(薄膜)较好二.金属的化学性质:1.与氧气反应2.与酸反应-制氢气(置换反应)3.与金属化合物的溶液反应-金属置换金属(置换反应)置换反应 A + BC = AC + B单质+ 化合物 = 新化合物 + 新单质基本反应类型:化合 分解 置换 复分解 化合反应(多变一) 分解反应(一变多)金属活动性顺序K Ca。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