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外名景欣赏》教学设计2.doc
18页《国外名景欣赏》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世界遗产的基本分类.2.能在地图上指出国外著名旅游景区的地理位置.3.能运用资料,描述国外著名旅游景区的景观特征,并从地理角度说明其形成原因.(二)过程与方法1.初步学会运用多种手段、不同方法收集国外名景的地理信息,然后整理、分析、归纳它们的景观特点及形成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2.通过实例了解国外名景资源开发条件评价的基本内容,在评价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国外名景的欣赏,培养学生感知发现美、鉴赏理解美的能力,陶冶学生美的情操,从热爱大自然升华到探究自然美的境界.2.通过对国外具体名景资源的欣赏评价,认识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的历史、文化、经济、科研价值,增强保护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的责任意识.[教学重点]l.世界遗产的分类及分布情况;2.亚洲泰姬陵、非洲孟斐斯古城、南欧、中欧、西欧不同地区的旅游景观;3.美洲科罗拉多大峡谷的旅游景观形成原因及主要特色.[教学难点]各地名景的主要特色[教学媒体与教具]各类世界遗产的图片和影像资料[课时安排]2课时[讲授过程]第一课时【新课导入】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中国的名景欣赏,通过对中国名山、溶洞、园林、石窟艺术分析,让我们对中国的名景有了较为详细的了解,那么对国外名景,大家知道多少?还想知道哪些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国外名景欣赏.【板书】第三节 国外名景欣赏【承转】在国外名景中,世界遗产占有重要地位.【板书】一、世界遗产【自主学习】阅读课本第47页第一自然段内容,回答以下问题:(1) 什么是世界遗产?(2) 世界遗产分为哪几类?【学生回答】世界遗产分为五类: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文化与自然遗产、文化景观遗产、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探究】查阅资料,说明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的区别.【点拨】自然遗产是各民族赖以生存并在其中形成本民族文化特征的自然环境,它通常带有人类活动的印记,拥有别具一格的美丽景区.如长江三峡、黄山云海、温泉等.文化遗产则是指各个古代文明所创造出来的气势雄伟或特色突出的古迹遗址,比如古代的城堡、庙宇和纪念建筑物、皇家的宫殿园林和陵墓、历代著名的雕塑、壁画和碑刻等.它们是各民族才能的具体表现,是人类活动的忠实纪录.【过渡】作为人类宝贵财富的世界遗产,特别是文化遗产体现了不同历史时期某个城市、某个民族、某个国家的文化精神,反映出当时的社会制度、民风民情、宗教习俗、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这些历史时期的建筑物和艺术品保存下来是很有限的.在许多国家,世界遗产的保护工作已经得到空前重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从20世纪70年代成立了人类遗产委员会,开始有计划地保护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人类遗产.【启发提问】截至2004年7月全世界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人类遗产有多少?【学生回答】截至2004年7月,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全世界共有788项世界遗产.其中自然遗产l54项,文化遗产611项,自然和文化双重遗产23项.【投影】图2—31 国外名景分布示意图【读图设问】国外名景主要指哪些?主要分布在哪几个大洲?哪几个国家?各有什么最突出的景观特色?【板书】二、各大洲名景欣赏(一)亚洲名景【自主学习】阅读课本47页、48页教材正文,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1)亚洲旅游资源丰富的原因.(2)印度泰姬陵的始建时代、主要景观特色.【学生回答】(1)亚洲旅游资源丰富的原因:①亚洲是地球上面积最大的洲,东部与西部、南部与北部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地理差异,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②景观多样性也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自然旅游资源.③亚洲人口约占世界总人口的60%,民族和语言构成复杂.④亚洲开发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又是基督教、佛教和伊斯兰教的发源地,⑤加之黄河流域、印度河流域、两河流域是世界文明的主要发祥地.(2)印度泰姬陵:由白色大理石建成的巨大的陵墓清真寺,是莫卧儿皇帝沙贾汗为纪念他的爱妃蒙泰姬于l632—1654年在阿格拉(北方邦)兴建的.泰姬陵代表了莫卧儿建筑成就的高峰,是印度穆斯林艺术的瑰宝,是世界遗产中令世人赞叹的经典杰作.【阅读】阅读“吴哥窟、特洛伊考古遗址”材料,填写下表分布国家始建时代主要景观特色 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时间 吴 哥 窟特洛伊考古遗址【师生共同总结】分布国家始建时代主要景观特色 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时间 吴 哥 窟柬埔寨约建于1150年古代石构建筑和石刻浮雕的杰出代表,辉煌的印度教建筑群.1992年特洛伊考古遗址土耳其公元前3000一前l900年对于了解欧洲文明的早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l998年 【讲述】非洲作为全球第二大洲,独特的地理位置(赤道穿过中部,大部分领土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和高原为主的地形,孕育了非洲奇特的自然景观,如迷人的热带草原景观、壮观异常的“东非大裂谷”等.尼罗河的定期泛滥,创造了沿岸大量肥沃的平原,也造就了人类古代四大文明发祥地——古代埃及,留下了许多历史建筑文化奇迹,如古埃及金字塔等.【板书】(二)非洲名胜【活动】收集有关非洲热带草原景观、东非大裂谷、古埃及文化等的文字、图片、音像资料.分析非洲不同地区的景观特点.【点拨】非洲热带草原景观图文资料非洲热带草原分布在非洲热带雨林的南北两侧,东部高原的赤道地区以及马达加斯加岛的西部,呈马蹄形包围热带雨林.分布地区占全洲面积的1/3,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草原区.非洲热带草原的气候一年中有明显的干季和湿季,年降雨量在500~1 000毫米之间,多集中在湿季.干季的气温高于热带雨林地区,日平均气温在24 °C~30 °C之间.大致每年5~10月大陆低气压北移,这时北半球热带草原上盛行从几内亚湾吹来的西南季风(又称几内亚季风),带来丰沛降水,形成湿季.11月~次年4月,大陆低气压南移,北半球热带草原盛行来自副热带高气压带的信风(哈马丹风),十分干燥,形成干季.南半球热带草原的干、湿季节时间与北半球恰好相反.非洲热带草原的植物具有旱生特性.草原上大部分是禾本科草类,草高一般在1~3米之间,大都叶狭直生,以减少水分过分蒸腾.草原上稀疏地散布着独生或簇生的乔木,叶小而硬,有的小叶能运动,排列成最避光的位置.树皮很厚,有的树干粗大,可贮存大量水分以保证在旱季能进行生命活动.代表树种是金合欢树、波巴布树等.干湿两季有截然不同的景色.每到湿季,草木葱绿,万象更新;每到干季,万物凋零,一片枯黄.草原多有蹄类哺乳动物,如各种羚羊、长颈鹿、斑马等,还有狮、豹等猛兽,昆虫类中白蚁最多.热带草原景观 东非大裂谷景观 东非大裂谷(East African Great Rift Valley)是世界大陆上最大的断裂带,从卫星照片上看去犹如一道巨大的伤疤.这条裂谷带位于非洲东部,南起赞比西河口一带,向北经希雷河谷至马拉维湖(尼亚萨湖)北部后分为东西2支:东支裂谷带沿维多利亚湖东侧,向北经坦桑尼亚、肯尼亚中部,穿过埃塞俄比亚高原入红海,再由红海向西北方向延伸抵约旦谷地,全长近6000千米.这里的裂谷带宽度较大,谷底大多比较平坦.裂谷两侧是陡峭的断崖,谷底与断崖顶部的高差从几百米到2000米不等.西支裂谷带大致沿维多利亚湖西侧由南向北穿过坦噶尼喀湖、基伍湖等一串湖泊,向北逐渐消失,规模比较小.东非裂谷带两侧的高原上分布有众多的火山,如乞力马扎罗山、肯尼亚山、尼拉贡戈火山等,谷底则有呈串珠状的湖泊约30多个.这些湖泊多狭长水深,其中坦噶尼喀湖南北长670千米,东西宽40千米~80千米,是世界上最狭长的湖泊,平均水深达1130米,仅次于北亚的贝加尔湖,为世界第二深湖. 东非裂谷景观古埃及文化图文资料约在公元前27世纪建成,在埃及开罗附近的吉萨,建起了三座金字塔,作为埃及法老(即国王)的陵墓,其中最大的一座是第四王朝法老胡夫的陵墓,用巨大石块修成的方锥形建筑,塔高147米,相当于40层楼,用230万块巨型石灰石砌成,每块石头约重2.5吨.在古埃及,每个法老一登基,便着手为自己修筑豪华陵墓,以求死后超度为神.宏伟的金字塔表现了古埃及人的智慧和创造力,成为古埃及文明的象征. 狮身人面像 阿部辛波岩凿阿蒙神庙第二课时【投影】欧洲旅游景观图片 阿波罗神庙的多立克式石柱 比利牛斯一珀杜山 阿尔卑斯山风光 艾菲尔铁塔 希腊雅典卫城 荷兰风车、郁金香【板书】(三)欧洲旅游景区【自主学习】阅读课本52页图文资料,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1) 欧洲为什么是世界上最活跃的旅游区?(2) 欧洲有哪些著名的旅游风景区?各分布在什么地方?有何主要特色?【学生回答,教师总结】(1)欧亚大陆突出在大西洋中的一个大半岛,三面环海,深受北大西洋暖流和中纬西风的影响,气候温和湿润,自然风光优美,旅游资源丰富.同时又是资本主义发展最早的地区,经济发达,海、陆、空交通便利,因而也是世界上最活跃的旅游区.(2)欧洲旅游资源丰富,南欧有地中海沿岸的阳光、海岸、沙滩,中部有阿尔卑斯山,适宜冬季滑雪、夏季避暑休闲.历史旅游资源以希腊、意大利最为集中,而文化旅游与资源则遍及全欧.【阅读思考】“阿波罗神庙”、“比利牛斯一珀杜山”材料,思考以下问题:1.阿波罗神庙是什么时间、什么人建造的? 2.阿波罗神庙建筑有何风格?3.阿波罗神庙什么时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1987年) 4.比利牛斯一珀杜山在什么地方?(法国与西班牙交界)5.主峰海拔为多少?(顶峰珀杜山海拔3352米)6.比利牛斯一珀杜山什么景观特色最为著名?(山脉两侧深而险的峡谷以及外围恬静的田园风光)7.比利牛斯一珀杜山什么时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1997年) 【学生回答】1. 阿波罗神庙是古希腊人建造于公元前5世纪.2. 阿波罗神庙建筑融合了当时多种艺术风格.3. 阿波罗神庙是1987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4.比利牛斯一珀杜山位于法国与西班牙交界处.5.比利牛斯一珀杜山主峰海拔3352米.6.比利牛斯一珀杜山脉两侧深而险的峡谷以及外围恬静的田园风光.7.比利牛斯一珀杜山是1997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板书】 (四)美洲和大洋洲旅游景区【投影】科罗拉多大峡谷图片【活动】在世界地形图或国外名景图上找出科罗拉多大峡谷国家公园的位置.【阅读思考】阅读教材P.53的正文,分析科罗拉多旅游景区最著名的景观特征.【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欣赏科罗拉多大峡谷要选择好的欣赏角度,应该从谷底向上观察. V字形的大峡谷从谷底向上,沿崖壁出露着从早古生代到新生代的各期岩系,岩系中含有代表性生物化石.因此,科罗拉多大峡谷国家公园的显著特色是:暴露的地层展示了数亿年的地质史,因而有“活地质史”的美称.【自主学习】阅读“美洲和大洋洲” 其他几个著名旅游景点的材料,了解这几个旅游景点的景观特征,并回答以下问题:(1)黄石国家公园位于哪个国家?是什么时候被确立为国家公园的? (美国、1872年)(2)黄石国家公园旅游景区景观特征有何显著特色?(由熔岩作用和冰上运动形成的山谷、瀑布、湖泊、温泉和喷泉,景色迷人)(3)黄石国家公园什么时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1978年)(4)填写下表地理位置主要景观特色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