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湖南凤凰古城的导游词(5篇).docx
16页2024年湖南凤凰古城的导游词(5篇)2024年湖南凤凰古城的导游词(精选5篇) 2024年湖南凤凰古城的导游词 篇1 凤凰古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曾被新西兰著名作家路易艾黎称赞为中国最美丽的小城这里与吉首的德夯苗寨,永顺的猛洞河,贵州的梵净山相毗邻,是怀化、吉首、贵州铜仁三地之间的必经之路209国道和湘黔省道从县境穿叉过,铜仁大兴机场距县城仅27公里, 交通实为便利 凤凰风景秀丽,历史悠久,名胜古迹甚多城内,古代城楼、明清古院风采依然,古老朴实的沱江静静地流淌,城外有南华山国家森林公园,城下艺术宫殿奇梁洞,建于唐代的黄丝桥古城,举世瞩目的南方长城…… 这里不仅风景优美,且人杰地灵,名贤辈出为了维护民族尊严怒斩外国不法传教士,一品钦差大臣贵州提督田兴恕;定海浴血抗英,万古流芳的民族英雄郑国鸿;民国第一任民选内阁总理“湖南神童”熊希龄;文学巨匠沈从文;国画大师黄永玉 凤凰古城---远去的家园,梦里的故乡,古老而神秘的地方 [沈丛文故居] 沈从文原名沈岳焕,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历史学家、文物专家他的文学作品被英、美、日、法、瑞士等几十个国家所翻译,如《边城》、《中国古代服饰研究》等。
被誉为世界乡土文学之父 他不仅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更是凤凰人民的骄傲他的一生所创作的500多万字的作品,是世界的文学瑰宝,也给后人研究中国和湘西留下了宝贵的历史文献 故居始建于清同治五年(1866年),系木结构四合院建筑,占地600平方米,分为前后两栋共有房屋10间,沈先生902年12月28日诞生在这里,并在此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时代,1988年沈老病逝于北京,骨灰葬于凤凰县听涛山下,同年故居大修并向游人开放,现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沱江泛舟] 沱江河是古城凤凰的母亲河,她依着城墙缓缓流淌,世世代代哺育着古城儿女坐上乌蓬船,听着艄公的号子,看着两岸已有百年历史的土家吊脚楼,别有一番韵味顺水而下,穿过虹桥一幅江南水乡的画卷便展现于眼前:万寿宫、万名塔、夺翠楼……一种远离尘世的感觉悠然而生 沱江的南岸是古城墙,用紫红沙石砌成,典雅不失雄伟城墙有东、北两座城楼,久经沧桑,依然壮观 沱江河水清澈,城墙边的河道很浅,水流悠游缓和,可以看到柔波里招摇的水草,可以撑一支长篙漫溯沿沱江边而建的吊脚楼群在东门虹桥和北门跳岩附近,细脚伶仃的立在沱江里,象一幅永不回来的风景 [熊希龄故居] 熊希龄故居位于古城北文星街内的一个小巷里,故居往东200米便是秀丽的沱江。
故居为四合院系南方古式的木瓦结构,比较矮小但很精致,故居现存房屋4间基本是保持原貌,很富于苗族情调,故居属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869年6月25日(农历)熊希龄先生诞生在这里并在此度过了他的童年他天生聪慧被喻为“湖南神童”,十五岁中秀才,二十二岁中举人,二十五岁中进士,后点翰林1913年当选民国第一任民选总理,由于他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不久就被迫辞职 熊先生晚年致力于慈善和教育事业,1920年创办著名的香山慈幼院1937年12月25日这位风云人物在香港逝世,享年68岁当时国民政府为他举行了国葬仪式 [南方长城] 中国南方长城绝大部分位于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内,据相关历史记载南长城始修建于明朝嘉靖三十三年,历时六十多年,于明朝天启三年才竣工(公元1554年——公元1622年)长城南起贵州省铜仁市交界的亭子关,北到湘西吉首市的喜鹊营,被称为“苗疆万里墙”,全长三百八十二里,是中国历史上工程最为浩大的古建筑之一 修建南长城的主要目的是防止苗民起义,所以城墙每三五里便设有营盘、边关和哨卡如比较有名的有:“阿拉关、靖边关、亭子关、乌巢关等”虽然这些哨卡如今很多都已早毁坏,但仍然还依稀可见碉堡、炮台和边墙。
南方长城的修建,把湘西苗疆南北隔离开,以北为“化外之民”的“生界”规定“苗不出境,汉不入峒”,禁止了苗 、汉的商业贸易和文化交往 如今上百年过去,这条在历史长河中沉睡了的苗疆边墙,终于拂去了身上的尘埃,再一次展现在世人的面前公元20__年4月22日,罗哲文教授最终确定这里就是南方长城,引起国内外的震动 南长城壁残垣无声的诉说着几百年的风雨沧桑,初墓的荒凉坚守这里时的承诺,仿佛带我们走入了一个古老的梦境,那梦中有狼烟、有牛角号、有鸣锣,还有哀怨的思乡长笛 据当地的老百姓说:“南长城是沿山靠水,就地取材建筑而成的,如果有石头的话,就用石头来垒起,没有石头的话就用黄土夯制,尽管南长城不那么高大,但是他并不缺少作为长城性质的军事防御工程所应该有的一切,并且他的军事建筑,象哨卡、堡垒关口等等比北方长城更为密集南长城今天的遗存让我们震撼 南方长城,是个实实在在的历史文化实体遗存,它表现了一个朝代的特征,涵溶了那个朝代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现象,构架了那个朝代治国方法的精神实质,是研究明清两代对边远少数民族征服统治鲜活的历史史料 现在战火硝烟已经成为过去,当年的战场如今已经变成了旅游景区,历史已成过去,南方长城将再一次撩起人们对历史的无限回忆和敬仰。
[杨家祠堂] 杨家祠堂始建于道光16年(1836年),木结构四合院,上下两层,占地770平方米,由大门、戏台、过厅、廊房、正厅组成,呈长方形戏台为单檐歇山顶,檐下饰如意斗拱,高16米,四根台柱雕龙刻凤,戏台为穿斗式,正殿为抬梁式,整个建筑做工精细,极富民族特色,属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杨家祠堂座落在县城东北部的古城墙边太子少保、果勇侯、镇竿总兵杨芳捐资修建于清道光十六年(1836年)祠堂由大门、戏台、过亭、廊房、正厅、厢房组成,是典型的四合院建筑,占地770平方米戏台为单檐歇山顶,穿斗式结构,高16米,面阔7米,进深8米;檐下如玉斗拱,台柱雕龙刻凤正殿为抬梁式建筑,山墙为猫背拱,分为一明二暗三间两边配有厢房杨家祠堂设计精巧,做工精细窗户、门、檐饰件均系镂空雕花,整体建筑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很高的建筑艺术价值 [奇梁洞] 奇梁洞位于县城北四公里处,属典型的碳酸盐岩洞,该洞以奇、秀、阔、幽四大特色著称洞长6000余米,共分五大景区:即古战场、画廊、天堂、龙宫和阴阳河洞中有山,山中有洞,洞洞相连它集奇岩巧石,流泉飞瀑于一洞,由千姿百态的石笋、石柱、石钟乳构成了一幅幅无比瑰丽的画卷 一条小溪穿洞而过,水流平缓,灯光打在岩壁上,皱襞倒影在水中,如梦如幻。
岩洞用五光十色的霓虹灯打在石笋、石幔及石花上,营造出一个流光溢彩的世界在洞内有一大厅,据传是苗民纠集的地方,厅里立着一块带一个小孔的石头,对着小孔“呜呜”地吹,整个大厅会回荡着低沉的号角声,当年的苗民就是用这种方式传令的 [黄丝桥古城] 黄丝桥古城位于县城正西24公里处,古称渭阳城,始建于唐垂拱二年(公元686年),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朝廷为了安抚和镇压少数民族,这里设立了凤凰直隶厅和沅永靖兵备道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这里爆发了历史上最大的苗民起义,也就是历史学家称这次起义是清朝中之战,从此清朝走向落黄丝桥古城属南方长城的一部分,是苗汉相争的前沿阵地 古城座西朝东是一座青石结构的石头城,城墙所用石料皆采用石灰岩的青光巨石,最大的约重20__斤,小的也有1000余斤,石面平整,工艺讲究 城墙周长686米,东西长153米,南北长190米,总面积29070平方米,城墙高5.6米,厚2.9米,城墙上走道宽2.4米可以跑马,大小箭垛300个,开东、西、北三门1983年10月黄丝桥古城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24年湖南凤凰古城的导游词 篇2 凤凰古城是个出人才的地方,民国第一任总理熊希龄,也是凤凰人。
他天生聪慧1913年当选民国第一任民选总理,由于他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不久就被迫辞职熊先生晚年致力于慈善和教育事业,他创办著名的香山慈幼院1937年12月25日这位风云人物在香港逝世,享年68岁毛主席等曾多次称赞熊希龄,说他做过许多好事 凤凰古城的醉美十一景,第一景莫过于沱江泛舟了登上木舟,缓缓行驶于沱江之上,一阵阵清风来袭,你会觉得异常凉爽在这里你会看到一下下捣衣的`女子看!这里水是那么的绿,与旁边的绿树互相辉映,显得协调河两端是苗族人的吊脚楼群,这里体现了它们的风土人情一根根竹竿撑着古代阁楼,一般的有2到3层(也有四层的),只有第二层以上才会住人但是,最大的吊脚楼能住200-300人左右呢上了岸,你才会知道——吊脚楼群、脉脉漫开的水纹、滚动的水车,缓缓行驶的小木舟特别自然地融洽在一起,这是大自然的杰作——用画笔描绘不出来的美丽与风土人情 夜晚的虹桥更美,灯光星星点点地洒落在湖面上 凤凰古城是一个古色古香的古城,那种美在我心中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2024年湖南凤凰古城的导游词 篇3 “茶峒地方凭水依山筑城,近山一面,城墙俨然如一条长龙缘山爬去临水一面则在城外河边留出余地设码头,湾泊小小蓬船。
船下行时运桐油,青盐,染色的五棓子上行则运棉花,棉纱以及布匹,杂货同海味……”凤凰古城,被称为中国最美小镇,也许它最初给人留下印象,就是在沈从文的短篇小说《边城》中吧,不然,为什么人们总说“读你千遍,不如一见”呢?我虽然没有读过《边城》,但看到别人那神往的样子,心中也对凤凰古城充满了憧憬,这个传说中的古城,真如凤凰一样美丽吗? 坐车六个小时到达凤凰古城的时候,已经是傍晚了导游让我们先自己在凤凰古城吃饭,再去看边城的表演我们穿过拥挤的人群,径直走向镇子里面导游推荐的一家店沿途人山人海,导游说,在苗族,踩别人后脚跟就说明你看上了人家,那我今天岂不是发出去好几封情书了?沿途虽然看不到小镇的风光,地上的垃圾确是看到了不少,我不禁有些失望,原来传说中最美的凤凰古城,也和其他古城一样,逃不了被垃圾淹没的命运么? 看完表演,从剧场出来,天已经完全黑了,回到凤凰古城,吆喝声,流水声,大笑声,以及小吃店里飘来的香味交织在一起,热闹极了,哪怕是谩骂声,都似乎成了这小城的一部分都说凤凰的夜景是最漂亮的,可对于我,似乎除了热闹,并没有其他的感触了,凤凰的夜景美是美,可再美,到底只是彩灯,论看灯,不是干脆去看东方明珠?身后,又有几个人追着我们问要不要拍照,到处是小摊小贩,卖的东西竟也一模一样--一看就是在批发市场买的,脚下,是满地的西瓜皮,说来也奇怪,这儿的西瓜,不是大得惊人,就是小得可怜--总之,在凤凰古城的第一夜,并没有我想象中的`淳朴的感觉。
第二天,我早早地就醒了没有了小商小贩的吆喝声,大部分游客也还没有起来,古城出奇的安静,但一点也不闷恰恰相反,竟让人有一种神清气爽的感觉尚且柔和的阳光薄薄的一层洒在水面上,水面像一面破碎的镜子,闪烁着零零散散的亮光古城的景色顿时一览无余,有红墙的屋子,有白墙的屋子,都别有一番风味,还有苗族特色十足的吊脚楼,我一直以为,吊脚楼只有一两根竹竿撑着,几乎是悬在空中的,今天一见,才知道吊脚楼需要十几根竹根来支撑,虽然没有我想象的那么神奇,却丝毫不影响它的美貌整齐的黑瓦,木杆阳台,有些人家竟然连墙都是木板做的,凤凰古城的吊脚楼明显已经有些年代了,上面一层都破破烂烂,有些门都是歪的还有一家,似乎格外的饱经风霜,楼下的竹竿都歪歪扭扭的,也因为这个,这家人的吊脚楼,竹竿格外的多我真是佩服这家人,要是让我住,我肯定走路都轻轻地,一点一点地走,连说话都不敢大声一点,因为这栋房子,似乎连声波都能轻而易举地把它震倒阳台上,有一个人在向下张望,我猜他肯定也在心里琢磨着:这房子还能坚持多久? 城中渐渐有了些吆喝声,但也只有一两声,在宁静的古城中显得格外嘹亮,昨天晚上我十分厌恶的声音,现在却和山歌一样动听可惜这宁静并没有持续多久,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