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书·许均传》原文及翻译译文.docx
18页《宋书·许均传》原文及翻译译文 《《宋书·许均传》原文及翻译译文》这是优秀的文言文翻译译文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 1、《宋书·许均传》原文及翻译译文 《宋书·许均传》原文及翻译宋书 原文: 许均,开封人父邈,太常博士均,建隆中应募为龙捷卒,征辽州,以功补武骑十将,赐锦袍、银带从曹彬征金陵,率众陷水砦,流矢贯手改本军使从征河东,攻隆州城,先登,陷之,中八创迁副指挥使,前后屡被赏赉出屯杭州,妖僧绍伦结党为乱,均从巡检使周莹悉擒杀之 端拱初,补指挥使从李继隆、秦翰赴夏州擒赵保忠,令均率兵卫守改龙卫第四指挥使,俄屯夏州,贼来犯境,一日十二战,走之又从石普击贼于原州牛栏砦,深入,获牛羊、汉生口甚众普表上其功,迁第三军指挥使 咸平初,以御前忠佐马军都军头戍秦州王均之乱,遣乘传之蜀,隶雷有终麾下,守鱼桥门,又从秦翰追杀贼党于广都,降其众七千馀驿召授东西班都虞候、领顺州刺史五年,稍迁散员都虞候尝召见,访以北面边事,翌日,真拜磁州刺史、深州兵马钤辖六年,改泾州驻泊部署数月,知镇戎军尝出巡警,至陇山木峡口,真宗以其无故离城,虑有狂寇奔突,诏书戒敕。
俄以其不明吏治,用曹玮代之,徙为邠州驻泊部署,改永兴军部署 时有王长寿者,本亡命卒,有勇力,多计虑,聚徒百馀是春,抵陈留剽劫,县民捕之不获,朝廷遣使益兵,逐之澶、濮间会契丹南侵,夹河民庶惊扰,长寿结党愈众,人皆患之均至胙城,长寿与其徒五千馀人入县钞掠,均部下徒兵裼袒与斗均以方略诱之,生擒长寿,斩获恶党皆尽上以方御敌,未欲因捕贼奖均但赏均部下卒,被伤者赐帛迁级焉明年,追叙前劳,擢为本州团练使,寻出知代州四年秋,均被疾,以米锐代还,未至而均卒录其子怀忠为奉礼郎,怀信为侍禁 (节选自《宋书)) 译文: 许均,开封人其父许邈,为太常博士许均,建隆年间应征为龙捷卒,出征辽州,以军功补为武骑十将,赏赐锦袍、银带他跟随曹彬出征金陵,率兵攻陷水砦,被流矢射穿手掌改任本军使随行征讨河东,攻打隆州城,率先登城,攻下隆州,全身八处负伤升任副指挥使,前后多次受奖外任屯驻杭州,妖僧绍伦结党作乱,许均跟随巡检使周莹将其全部擒获斩杀 端拱初年,补为指挥使跟随李继隆、秦翰赴夏州,擒获赵保忠,命令许均率兵守卫改任龙卫第四指挥使,不久屯驻夏州,贼寇前来犯境,一日之内连续作战十二次,将贼寇击退。
又跟随石普在原州牛栏砦攻打贼寇,率兵深入,缴获牛羊、汉人奴隶甚多石普上奏其功,许均升任为第三军指挥使 咸平初年,以御前忠佐马军都军头戍守秦地王均作乱时派其出使蜀地,隶属雷有终麾下,守卫鱼桥门,又跟随秦翰在广都追杀贼党,收降他们七千多人皇帝曾召见他,询问北面边境的情况,第二天,实授磁州刺史、深州兵马钤辖咸平六年,改任泾州屯驻部署数月之后,任镇戎军知军曾经出行巡查警戒,到达陇山木峡口,真宗认为他无故离城,担心有狂寇奔袭,下诏书予以告诫不久因为他治政的成绩不显著,用曹玮接替他,许均调任邠州驻泊部署,改任永兴军部署 当时有个叫王长寿的人,本为亡命之徒,有勇力,多计谋,聚集了一百多人当年春天,他们流窜到陈留劫掠,县民无法将其抓获,朝廷遣使增兵,将其驱逐到澶、濮之间适逢契丹向南入侵,黄河两岸人心惶惶,王长寿的势力越来越大,人们都以此为祸患许均到达胙城,王长寿与所部五千余人入县劫掠,许均所属步兵赤膊与之交手许均用计策引诱他们,活捉了王长寿,将恶党彻底斩获皇帝因为正在御敌,不想因捕获贼寇奖赏许均,只奖赏了他手下的士兵,负伤者因此被赐帛升级第二年,追叙前功,许均擢升为本州团练使,不久出任代州知州。
四年秋天,许均患病,以米锐接替他返回,尚未到达许均就去世了皇帝录用了其子许怀忠为奉礼郎,许怀信为侍禁 《宋书·许均传》 2、《宋书·孝义传》原文及翻译译文 《宋书·孝义传》原文及翻译宋书 原文: 何子平世居会稽,少有志行,见称于乡曲事母至孝扬州辟从事史,月俸得白米,辄货市粟麦人或问曰:“所利无几,何足为烦?”子平曰:“尊老在东,不办常得生米,何心独飨白粲①每有赠鲜肴者,若不可寄至其家,则不肯受母本侧庶,籍②注失实,年未及养,而籍年已满,便去职归家时镇军将军顾觊之为州上纲,谓曰:“尊上年实未八十,亲故所知州中差有微禄,当启相留子平曰:“公家正取信黄籍,籍年既至,便应扶侍私庭,何容以实年未满,苟冒荣利且归养之愿,又切微情觊之又劝令以母老求县,子平曰:“实未及养,何假以希禄?”觊之益重之既归家,竭身运力,以给供养末除吴郡海虞令,县禄唯以养母一身,而妻子不犯一毫人或疑其俭薄,子平曰“希禄本在养亲,不在为己问者惭而退母丧丢官,哀毁逾礼,每至哭踊,顿绝方苏 (《宋书孝义传》) (注)①白粲:白米②籍:户口册,即下文的“黄籍”当时规定,官员父母年满八十,应解职归家奉养。
译文: 何子平世代居住在会稽,很小的时候(就)有理想,被乡里称赞,事奉母亲非常孝顺在扬州被征召从事史,每月的俸禄给的是白米,(他)总是卖出白米买入粟麦别人问他说:“获利不多,为什么那么麻烦呢?”子平说:“我的母亲在东边,不买卖难得到白米,(我)怎么忍心独自吃白米饭每当有人赠送鲜鱼时,如果不能送到母亲家,那么不肯接受母亲原本是妾,户籍注册不符合实际情况,没到供养的年龄,而户籍上的年龄已经到了供养的年龄,便离开职务回到家里,当时镇军将军顾觊之是州上的长官,对他说:“你母亲的年龄实际上未满八十,你原来就知道在州中任职略有少许俸禄,(我)将禀告上司挽留你子平说:“官家从户口登记取得凭证,户籍年龄已经到了,我就应该在家俸养母亲,为何要以实际年龄未到冒取荣誉利益而宽容自己呢?况且归去奉养母亲,又符合我个人的情感觊之又劝他以母亲年老要求县令照顾,子平说:“实际尚未到奉养之年,哪能借此以求得俸禄?”觊之更加看重他已经回到家,竭尽全力而使供养充足后来授予官职为吴郡海虞县令,县里给的奉禄只用来养母亲一个人,而他的妻子、孩子丝毫不允许用奉禄有人疑心他太俭朴,子平说:“奉禄本来是用来养母亲,不为自己”。
问的人惭愧而退出去了母亲死后不再担任官职,丧事情况超过一般礼节,每到了哭恸时,困顿晕倒许久方才苏醒 《宋书·孝义传》 3、《宋书·臧熹传》原文及翻译译文 《宋书·臧熹传》原文及翻译宋书 原文: 臧熹字义和,武敬皇后弟也与兄焘并好经籍隆安初,兵革屡起,熹乃习骑射,志在立功尝至溧阳溧阳令阮崇与熹共猎值虎突围猎徒并奔散熹直前射之应弦而倒高祖入京城,熹族子穆斩桓修进至京邑,桓玄奔走,高祖使熹入宫收图书器物,封闭府库有金饰乐器,高祖问熹:“卿得无欲此乎?”熹正色日“皇上幽逼,播越非所将军首建大义,劬劳王家虽复不肖,无情于乐高祖笑日:“聊以戏卿尔行参高祖镇军事,员外散骑侍郎,重参镇军军事,领东海太守以建义功封始兴县五等侯又参高祖车骑、中军军事高祖将征广固,议者多不同熹从容言曰:“公若凌威北境,拯其涂炭,宁一六合,未为无期高祖日:“卿言是也及行,熹求从,不许,以为建威将军、临海太守郡经兵寇,百不存一,熹绥缉纲纪,招聚流散,归之者千余家孙季高海道袭广州,路由临海,熹资给发遣,得以无乏征拜散骑常侍,母忧去职顷之讨刘毅,起为宁朔将军,从征事平,高祖遣朱龄石统大众伐蜀,命熹奇兵出中水,以本号领建平、巴东二郡太守。
蜀主谯纵遣大将谯抚之万余人屯牛脾,又遣谯小苟重兵塞打鼻熹至牛脾,抚之战败退走,迫斩之小苟闻抚之死,即便奔散成都既平,熹遇疾义熙九年,卒于蜀郡牛脾县,时年三十九追赠光禄勋 (节选自《宋书•臧熹传》,有删改) 译文: 臧熹字义和,是武敬皇后的弟弟,他和哥哥臧焘都爱好儒家经典学问晋安帝初,战事纷起,臧熹于是练习骑马射箭,志在取得功名曾到溧阳,与溧阳县令阮崇一起围猎,遇上猛兽突围,来围猎的人一起散开,臧熹上前一箭射去,猛兽应弦而倒跟随宋武帝入京城,臧熹本家的侄子臧穆斩杀了桓修到了京城建业,桓玄逃走,武帝便派臧熹进入宫中收取图书和各种器物,查封府库看到有用黄金装饰的乐器,武帝问臧熹说:“你不想要这个吗?”臧熹脸色严肃地说:“皇上受到胁迫,流亡到不该是皇上所居住的地方将军您首立大义,勤劳于朝廷,我虽然不肖,实在无心于歌舞武帝笑着说:“且和你开个玩笑罢了后来担任了武帝的参镇军事,员外散骑侍郎,又担任镇军军事,担任东海太守因为有建议的功劳,被封为始兴县五等侯又做了武帝的车骑将军,参与军中大事武帝将要出征广固,议论这件事的人大多数都不赞同臧熹从容地说:“主公您如果出征北方边境,拯救老百姓于水火之中,统一天下,并不是遥遥无期的事。
武帝说:“你说的很对等到出征时,臧熹请求跟随出征,武帝没有答应,让他担任建威将军并兼任临海郡的太守临海郡被兵贼所劫掠,老百姓死亡众多,臧熹于是整顿纲纪,招募逃走的人员,回来的有一千多家孙季高从海路进攻广州,途中经过临海,臧熹供给他物资,使他没有后顾之忧臧熹被授予散骑常侍,因母亲去世而没有到任时间不长,要讨伐刘毅,臧熹被起复授予宁朔将军,跟随武帝征讨刘毅刘毅被平定之后,武帝派遣朱龄石统帅大军讨伐蜀地,命令臧熹率领一支奇兵从水路进发,凭借所担任的将军旗号兼任建平、巴东两个郡的太守蜀国国王谯纵派遣大将谯抚之带领一万多人驻守在牛脾,又派遣谯小苟率领重兵驻扎打鼻要塞臧熹攻到牛脾这个地方,谯抚之战败退走了,臧熹追上他并斩杀了他小苟听说谯抚之的死讯后,当即四处逃窜成都已经平定,臧熹患上了疾病义熙九年,死在蜀郡的牛脾县,年龄三十九岁被追授为光禄勋 《宋书·臧熹传》 4、《宋书·沈亮传》原文及翻译译文 《宋书·沈亮传》原文及翻译宋书 原文: 沈亮,字道明,清操好学,善属文未弱冠,州辟从事会稽太守孟顗在郡不法,亮纠劾免官,又言灾异,转西曹主簿时三吴水淹,谷贵民饥,刺史彭城王义康使立议以救民急,亮议曰:“东土灾荒,民凋谷踊,富民蓄米,日成其价。
宜班下所在,隐其虚实,令积蓄之家,听留一年储,余皆勒使粜货,为制平价,此所谓常道行于百世,权宜用于一时也又缘淮岁丰,邑富地穰,麦既已登,黍粟行就,可析其估赋,仍就交市,三吴饥民,即以贷给,使强壮转运,以赡老弱且酒有喉唇之利,而非餐饵所资,尤宜禁断,以息游费即并施行 襄阳地接边关,江左来未有皇子重镇元嘉二十二年,世祖出为抚军将军、雍州刺史以旧宛比接二关,咫尺崤、陕,盖襄阳之北捍,且表里强蛮,盘带疆场以亮为南阳太守,加扬武将军边蛮畏服,皆纳赋调,有数村狡猾,亮悉诛之遣吏巡行诸县,孤寡老疾不能自存者,皆就蠲(蠲:jun,免除)养耆年老齿,岁时有饩时儒学崇建,亮开置庠序,训授生徒 郡界有古时石堨(堨:è,堰),芜废岁久,亮籤世祖修治之,曰:“窃见郡境有旧石堨,区野腴润,实为神皋,而芜决稍积,久废其利,凡管所见,谓宜创立世祖许之又修治马人陂,民获其利在任四年,迁南谯王义宣司空中兵参军随王诞镇襄阳,复为后军中兵,领义成太守 亮莅官清约为太祖所嘉赐以车马服玩前后累积每远方贡献绝国勋器辄班赉焉又赐书二千卷二十七年,卒官,时年四十七 (选自《宋书·列传卷一百》) 译文: 沈亮,字道明,节操清廉,笃思好学,擅长写作。
未成年时,本州便征召他担任从事一职会稽太守孟顗在郡中不守法纪,沈亮检举弹劾他,而被罢免官职,又上书陈说天文地理的灾难异常现象,转任西曹主簿当时三吴发生水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