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早期教育的基本原则.doc

5页
  • 卖家[上传人]:第***
  • 文档编号:34652929
  • 上传时间:2018-02-26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7.30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早期教育的基本原则1、具体性原则所谓具体性原则,是指早期教育应紧紧联系婴幼儿的具体生活实际婴幼儿各种心理过程的主要特点是具体形象性和不随意性这就是说,儿童的认识活动更多地依赖感觉、知觉和表象,且很容易受到外部印象的支配在这个时期,注意,主要是无意注意;记忆,也带有很大的无意性;思维,由婴儿的直觉行动思维向学前儿童的具体形象思维发展鉴于以上特点,凡是与儿童生活、生存有关的事物,他们都印象深刻,学得很快因此,对婴幼儿的早期教育,应紧密地与他们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2、及时性原则在国外,有人提出学习外语,如果不从 10 岁前开始,就很难真正学好如果弹钢琴不从 5 岁开始,拉小提琴不从 3 岁开始,也是难以精通的这种说法固然有些绝对化,但也有某些道理学习外语,尤其口语,模仿性极强,而人生最好的模仿期就是幼儿和少年时期弹钢琴和拉小提琴,手指的功夫是很强的,而锻炼手指的功夫当然从小时候开始为好学杂技也是这样,体操运动员也大抵如此这就说明,儿童某些能力的具备是有其年龄限制的如果等到 50 岁才开始学拉小提琴、学杂技,恐怕无论如何也成不了由于“关键年龄期” 或“最佳年龄期”的存在,决定了早期教育的及时性3、兴趣性原则“ 制造凡人的方法是极为简单的,那就是不让孩子热衷于某一事物,只这一点就够了。

      对任何事物都不着迷,都不感兴趣,这就是凡人的特征——木村久一由于幼儿脑的发展特点,抽象力较低,不喜欢枯燥无味的教育因此,这时的学习都要与具体、形象的事物联系起来,以提高学习效果,增强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对于幼儿来说,如果没有主动的学习兴趣,一味地进行强制学习,这不仅学不好,甚至可能导致孩子对学习的厌恶我们说只要孩子有兴趣,主动地学习,再用功也不会损害神经所以,应该在儿童感兴趣时多教,没兴趣时就停止教孩子认字,特别在两三岁以前的时期内,只能在游戏中去教,让他高高兴兴地学,绝不能强教如果孩子不愿接受还要硬教,就会挫伤孩子学习的兴趣当然,孩子的兴趣不是自发的,因此,不能放任自流既要教育,就要有目的、有意识、有计划地去引导和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对孩子的兴趣要启发、诱导孩子的认识在发展,兴趣也在发展随着孩子认识与兴趣的发展而改变教的内容与方法,这就是循序渐进的早期教育的方法4、差异性原则根据各人遗传素质之不同,扬其所长,进行特殊的训练和培养一些研究报告指出,儿童之间的个别差异从出生后不久就表现出来,它有物质遗传成分,是先天的婴儿在生理上、行为上、个性上都表现出许多不同的特征例如,在惊跳反应的类型、形成条件反射的速度、反应水平、对变化了的环境的适应、情绪反应的紧张程度以及在技能形成的方式上,都表现出明显的个别差异。

      有的婴幼儿具有良好的听觉感受器的素质,听觉器官特别灵敏,这就有可能使他成为一个音乐家有的婴幼儿视觉器官非常灵敏,这就有可能使他成为一个画家要使可能变成现实,就要求我们因材施教,根据差异性原则,进行良好的早期教育5、自发性原则这个原则是近代进步教育家们所一贯强调的它认为,幼儿富有自发性我们要把它引导到正确的轨道上来,通过幼儿本身主动地进行体验和活动,这种自发性就会得到进一步地发展,变成自觉性例如,幼儿在冬天打碎了玻璃,你只是消极地批评一通,即让人把玻璃配上,也许对他教育不深如果让他自己自发感受到北风的寒冷,在深刻体验的基础上,再晓之以理,培养他爱护公物的品德,教育效果自然要好得多因此,只要在教育中以自发性为出发点,进行引导,就能奏效 6、环境原则为幼儿准备一个良好的环境,让幼儿生活在这种环境之中,幼儿自然就会从中汲取丰富的经验反之,乏味的环境只使幼儿得到贫乏的经验这样,通过布置适宜的环境,就会激发幼儿去实践自己选择的最佳经验和活动,促进幼儿自由地成长发育7、发展原则幼儿期具有特有的发展特点所谓发展原则,就是早期教育要促进幼儿的智力、情感、意志、性格等心理特性的全面和谐发展因此,在幼儿的发展阶段所用方法要满足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

      发展决定一切,在早期教育中必须遵循正确的发展理论 8、鼓励性原则陈鹤琴先生说过“小孩子喜欢称赞的”他说的称赞就是鼓励在早期教育中,面对孩子的任何进步,成人的一句鼓励、一个微笑、拥抱,一个点头、抚摸,都是会带给孩子一种激励这样的鼓励都是“正反馈”8、鼓励性原则陈鹤琴先生说过“小孩子喜欢称赞的”他说的称赞就是鼓励在早期教育中,面对孩子的任何进步,成人的一句鼓励、一个微笑、拥抱,一个点头、抚摸,都是会带给孩子一种激励这样的鼓励都是“正反馈”。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