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教育技术的发展沿革.docx

5页
  • 卖家[上传人]:鲁**
  • 文档编号:500952041
  • 上传时间:2022-11-05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6.97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技术、教育技术及其进展概述甸技术technology,是为人类社会生产和物质文化生活服务的物质手段、才智手段与信息手段的总和甸教育技术是人类教学活动中所运用的一切物质工具、方法技能和学问阅历的综合体,分为有形/物化形态技术和无形/观念形态技术甸有形技术主要指在教学活动中所运用的物质工具,它往往通过黑板、粉笔等传统教具,或者幻灯片、投影、电影、视听器材、计算机、网络、卫星等各种教学媒体体现出来甸无形技术指在解决教育问题的过程中所运用的方法策略,以及教育思想、理论等~有形技术是教育技术的依托,无形技术是教育技术的灵魂和真正内涵~在人类文明史上,技术的进展经受了三个阶段:① 以手工技术为基础的体系手工技术时代传统教育技术以机械和电器技术为基础的体系机电技术时代视听媒体教育技术当代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体系信息技术时代信息化教育技术手工技术时代对应传统教育技术,并经受了漫进步展物化形态的教育技术包括:竹简、粉笔、黑板、印刷材料、实物、模型等观念形态的教育技术主要指教育者的言语技巧和教学技能以及有形技术的运用,主要包括口耳相传、诡辩术、讲演术、孔子的启发式教学、苏格拉底的产婆术、直观教学法甸直观教学法由17世纪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JohannAmosComenius把“直观性”作为—项教学原则正式提出。

      但并没有在当时的实践中产生很大的影响,但他依据直观教学原则编写的一本带有150幅插图的教科书《世界图解》/《可见的世界》1658被认为是教育技术进展史上最重要的成就之一,是世界上第一本图文并茂的书籍直到19世纪初期,直观教学才开头在欧洲流行,并快速传到美洲大陆,使得直观教学成为教育者的有意识的教育行为机电技术时代对应视听媒体教育技术,视听媒体的应用源于19世纪视听技术的进展这一时期除了物化视听媒体技术的快速进展,观念形态的技术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阅历之塔理论、教育目标分类理论、标准参照评价、程序教学、先行组织者理论、基于行为主义的教学系统设计、系统方法、细化理论、成分显示理论听技术是能够传递声音和图像的机械设施及电子设施,较早问世的传递图像的设施包括幻灯机1845、无声电影1860等;传递声音的包括留声机1877、录音机、无线电收音机等;有声电影1923和电视1924是最早能够同时传递声音和图像的视听设施歹阅历之塔理论CoreofExperience由美国视听教育专豕埃德加•戴尔EdgarDale在《听教学法》1946中提出,是视听教学理论的核心,是教育技术学史上最重要理论之一其主要观点有:⑴越底端阅历越具体,越顶端阅历越抽象,学习者的身份由直接参与者慢慢转变为真实大事的观看者,最终变为间接阅历的观看者;⑵教学应从具体阅历下手,逐步提升到抽象。

      有效的教学之路应布满具体阅历,教学的最大失败在于使同学记住许多一般法则和概念的同时没有具体阅历作它们的支柱,产生“从概念到概念”的言语主义;⑶教学不能止于具体阅历,要向抽象和普遍阅历进展;⑷教学中要擅长运用各种教学媒体,使视觉符号、语言符号更易理解,并打破直接阅历的时间空间局限国外(美国)教育技术进展沿革美国的教育技术产生最早,进展脉络最清晰,影响最大,因此成为西方我们国家的典型代表美国的教育技术进展历程大致可以划分为视觉教育、视听教育、视听传播、教育技术四个阶段▲视觉教育觉教育指通过生动的视觉形象关心教学的活动视觉教育可以追溯到近代欧洲的直观教学,17世纪夸美纽斯由于主见”让一切学校布满图像”、“让一切教学用书布满图像"并于1658年编写了第一本图苯并茂的教科书《世界图解》而被誉为"直观教学之父"当时的教学主要接受实物、模型、图画、表演等来关心教学;18-19世纪直观教具随着科学技术快速进展,消逝了照片、磁铁、地球仪、无声电影、幻灯等进一步推动了直观教学视觉教育理论家以霍本CFHoban为代表,他在《课程视觉化》一书中系统地论述了视觉教育的理论基础,并提出了各种媒体分类的层级模型他认为,有四个因素准备视觉教具的价值:教具本身的现实性、同学过去阅历的范围和性质、教室环境与教学目的、同学智力成熟因素。

      ▲视听教育20世纪20年月末,随着有声电影、电视进入教育领域,原有的视觉教育已经不能涵盖当时的教学内涵,视觉教育便进展成为视听教育视听教学初期由于学校缺乏相应的设施、资料、专家而导致视听教学进展缓慢在二战期间,视听教育领先在军队和工业的进展中取得成效,接受有声电影技术,美国在短短六个月把1200万缺乏军事学问的百姓训练成海陆空作战部队把800万青年训练成军火制造与船舶制造的技术工人1946年戴尔EdgarDale在《教学中的视听方法》一书中提出的阅历之塔理论成为了视听教育的主要理论依据▲视听传播20世纪50年月后期西方学校中的视听材料和视听设施剧增教育电视由试验阶段到有用阶段,教学程序和教学机器风靡一时,开头了计算机关心教学的试验争辩教学器材的自动化、教学教材的多样化、教学过程的程序化特点日益明显,慢慢引发了“什么是视听教育”的重新争辩1961年美国教育协会视听教学部主席芬恩Finm的建议下,由埃利领导的“定义与术语委员会”致力于视听教育领域的定义和界定1963年2月,美国教育协会视听教学部“定义与术语委员会”在专题报告中建议将视听教育的名称改为视听传播,即将传播学作为视听教育的理论基础。

      此举关怀人们把争辩视野从静态的物质手段方面转向动态的教学过程方面,从原来仅仅留意教具、教材,转为特别关注教学信息从发出者经过媒体传递到接受者的整个传播过程▲教育技术1963年的报告将听传播与教学技术两个词并用,并没有实现争辩领域的名称统1970年美国视听教育协会通过大会表决,改名为教育传播和技术协会associationforeducationcommunicationandtechnology用新名称整合了“传播”与”技术”这两个概念,并将其实践领域定名为”教育技术“,很快得到西方我们国家的追随我们我们国家教育技术进展简史在我们我们国家,电化教育的消逝,是教育技术这个领域兴起的标志▲电化教育的兴起建国前,电化教育是在国外的影响下进入我们我们国家的,它诞生于20世纪20年月,由上海、南京、无锡、苏州一些学者和有关学校提倡,因其在教育中发挥了确定作用才得到政府部门的留意但由于旧中国经济不发达,科学技术落后,政府对教育不够重视,故电化教育始终处于自发状态,始终未能有大规模推广▲电化教育的初步进展建国,中国进入一个全新的历史时代,1949年11月文化部科学普及局成立电化教育处(后改名为幻灯处),负责全国电化教育,从今电化教育得到我们国家高度重视。

      建国后的1950-1965年间,我们我们国家的电化教育取得了很大成果,并加快了进展步伐,全国范围普及广播电台教学、电视教学;高校开设电化教育选修课,讲授电化教育的理论和技术;各中学校所在地区纷纷设立电化教育馆,负责幻灯、电影、录音、广播的推广但1966年开头的文革使我们我们国家教育事业受到严峻摧残,电化教育也未能幸免▲电化教育的重新起步与快速进展文革后,我们我们国家的教育工作逐步得到恢复1978年,邓小平同志提出”进展电视、广播等现代化教育手段“,为了便于学校电化教育的开展,经国务院批准,教育部建立了中心电化教育馆,随后全国各地也先后建立电教机构1993年我们我们国家正式将”电化教育“专业更名为”教育技术学“专业,20世纪90年月以来我们我们国家许多高校已经将电化教育中心相继改名为教育技术中心,中国电化教育协会也于2002年11月改名为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0年10月教育部准备实施”校校通“工程,用5-10年时间在中教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计算机关心教育是电化教育的重要内容,随着多媒体、网络等信息技术的进展,计算机关心教育已经向信息技术教育提升,20世纪90年月以后,远程教学、网上学校、计算机支持的合作学习日趋多元化。

      中心广播电视高校(2022年升级为我们国家开放高校)创办于1978年,是我们我们国家远程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经过80年月的建设,进展成为一个由中心电大、43所省电大、575所市电大、1500多个县电大组成的开放式高等教育系统,形成了一个掩盖全国城乡的广播电视教育网络教育技术领域定义的进展演化Q:教育技术的定义为什么会发生演化?① A:教育技术定义内涵与外延的演化主要受到三方面的影响科学技术的进展,尤其是媒体技术的进展为教育技术供应了更多的技术产品,推动教育技术从直观教学走向视听传播,新技术引起的教学方法、理论、观念的上变化必定要求教育技术在定义上得以体现,促使定义不断变化、完善② 相关理论推动了教育技术的观念更新:传播理论与早期系统论将视听教育从媒体论转向过程论和系统论;科学系统论将教育技术从有形的物化技术转向无形的智能技术甸系统论由美籍奥地利生物学家贝塔朗菲提出,理论认为开放性、动态平衡性、自组织性、等级结构性、整体性、简洁性、关联性、时序性是全部系统具备的基本特征系统论的核心思想是系统的整体观念,系统论的基本思想是把所争辩的对象当做一个系统争辩其结构和功能,分析系统、要素、环境这三者的关系。

      ③ 各国的教育技术实践受到技术基础、理论水平、文化价值传统等因素的影响,使教育技术的定义丰富多样▲美国教育技术定义演化的五个阶段❶1963定义视听传播时期“视听传播是教育理论和实践的重要分支,它主要争辩对把握学习过程的信息进行设计和使用目标是有效地使用每一种传播媒体与方法,以开发学习者的全部潜力它包括对整个学习系统及其组成成分的方案、制作、选择、管理和应用这个定义第一次关注了学习而不是教学,强调点从媒体转向内容视听传播取代视听教育是教育技术史上的重要变革,转变了传统视听教学的理论构架,不在把研究重点放在使用形象化的视听教材作为关心手段以供应具体的学习阅历方面,而是放在完整的教学传播过程与教学系统方面"学系统InstructionalSystem是教育系统的子系统,是由多种教学要素有机结合而成的简洁系统,其中动态要素有:老师、同学、心理环境;静态要素有教学媒体和物理环境❷1972定义首次使用教育技术”教育技术是这样一个领域,它通过对全部学习资源的系统化鉴别、开发、组织、接受,以及对这些过程的管理,来促进人类学习这个定义在1963定义之上,从信息设计扩展到学习资源的设计;并首次使用了”管理“术语,反映了专业人士对”管理“的重视。

      ❸1977定义强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教育技术是一个提出问题,并对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行设计、实施、评价、管理的综合有机的过程,它涉及人员、程序、思想、设施和组织等各个方面,与人类学习的全部方面都有联系定义包含三层意思:首先,教育技术是一个综合有机的过程,包含与人类学习有关的一切因素;其次,这个过程是将先进的技术设施、思想方法应用于实际问题;最终,教育技术的着眼点只是实际应用❹1994定义明确争辩对象和争辩范畴”教学技术Instructionaltechnology是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进行设计、开发、使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和实践该定义明确了教育技术的争辩对象是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学习过程作为一种认知过程主要涉及的是”人“,学习资源指条件和环境主要涉及”物“;同时,该定义还将教育技术视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争辩领域,并将教育技术划分为五个具有独特功能的争辩范畴在1977-1993年间,科技进展与相关理论进展深刻影响着教育技术学领域,导致AECT94新定义的消逝首先,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等新技术如何合理运用于教与学的过程引发了争辩;其次,教育心理学领域认知理论与建构主义理论代替了行为主义的主流地位;最终,远程教育与协作学习等新的教学策略慢慢流行起来。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