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四层教学楼钢筋安装施工方案#北京#砖混结构.doc
7页目 录一、 编制依据…………………………………………………………2二、 工程概况………………………………………………………….2三、 钢筋的施工流程………………………………………………….21. 材料要求……………………………………………………..22. 钢筋制作加工………………………………………………..33. 钢筋安装……………………………………………………..44. 钢筋的连接方式……………………………………………..5四、 钢筋验收……………………………………………………….….6五、 主体钢筋质量的保证技术措施 ……………………………….…6一、 编制依据1.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10-20022.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01<2008年版>3.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2001<2006年版>4.《混凝土结构施工平面图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 03G101-1,04G101-35. 根据2011年7月11日下发《设计变更、洽商记录》内容二、 工程概况工程名称:北京市海淀区2011年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XXXX#楼建设单位:XXXXXXX教育委员会。
管理单位:XXXXXXXX管理公司设计单位:XXXXX建筑设计有限公司监理单位:XXXXX建设监理有限公司本工程教学楼建于1980年末期,原设计为四层砖混结构此次改造主要对所有承重墙体两侧附加现浇钢筋混凝土板墙,附加板墙采用喷射混凝土施工工艺,对原墙体加固;经中国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北京首钢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商务管理学校、北京方地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有关人员共同协商:根据现场情况对教学23#楼基础加固根据工程号:1011-11,编号:结01,详图所示:-1.400米(筏板上皮)处增设筏板基础,筏板厚度为450mm,伐板上层钢筋均为16@200双向布置;下层钢筋均为14@200双向布置,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三、钢筋施工流程1. 材料要求:1.1 钢筋进场必须有出厂质量证明书和试验报告,并按规定抽样送检,合格后方能使用,每捆(盘)钢筋均应有标牌1.2 进场的每批钢筋用完后,钢筋工长、试验人员必须在试验报告及合格证明书上注明该批钢筋所用基础部位,以便今后对结构进行分析,确保工程质量1.3 钢筋在储运堆放时,必须挂标牌,并按级别品种分规格堆放整齐,钢筋与地面之间应支垫不低于200mm的底笼或搭设钢管架。
对于数量较大,使用时间较长的钢筋表面应加覆盖物,以防止钢筋锈蚀和污染1.4钢筋在加工过程中,如发生脆断,焊接性能不良或力学性能不正常等现象,应对该批钢材进行化学成份分析,不符合国家标准规定的钢材不得用于工程1.5 钢筋规格品种不齐,需代换时,应先经过设计单位同意和验算后,方可进行代换并及时办理技术核定单1.6 对进场的钢筋应按级别、规格分别堆放和使用,并应有明显标志不得在露天储存2.钢筋的制作加工2.1 钢筋的加工制作在钢筋有防护棚的加工场地进行2.2 对于结构部位、节点复杂的构件,应认真全面熟悉图纸,弄清各部位钢筋锚固方式及长度,对梁、柱节点各处钢筋排放位置进行合理编排,避免绑扎时发生钢筋挤压成堆的情况,按图放样,在施工前对每一型号钢筋均应先试制无误后,方可批量生产2.4 所有加工钢筋尺寸必须满足设计图纸和施工验收规范的要求,箍筋弯钩为135°,且平直长度不小于规范和设计的要求,箍筋制作弯心应大于主筋直径2.5 绑扎采用铁丝:可采用20~22号铁丝(火烧丝)或镀锌铁丝(铅丝)铁丝的切断长度要满足使用要求2.6 混凝土保护层采用砼或大理石垫块伐板底层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小于40mm,上皮钢筋保护层厚度为30mm2.6工具:钢筋钩子、撬棍、钢筋扳子、绑扎脚手架、钢丝刷子、手推车、粉笔、尺子、钢筋运输车等。
2.6 钢筋制作工艺流程见下表钢筋检验和试验合格保证钢筋与砼之间的粘结力保证符合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要求的钢筋用于制作钢筋除锈钢筋调直保证钢筋平直,保证加工尺寸准确,使钢筋在砼内传力均匀配料单复核保证钢筋下料准确,满足设计要求钢筋切割保证断面长度准确钢筋弯曲成型尺寸形状准确保证达到设计图样,无误分类、编号堆码3. 钢筋安装3.1熟悉图纸,确定钢筋穿插就位顺序,并与有关工种作好配合工作,如支模、 管线、防水施工与绑扎钢筋的关系,确定施工方法,作好技术交底工作3.2钢筋的级别,型号、形状、尺寸及数量是否与设计图纸及加工配料单相同3.2 钢筋保护层应满足设计要求,所有保护层厚度所采用的垫块,应保证垫块不被压碎3.3为防止在浇筑时,施工人员对楼板负筋的踩踏,特搭设活动跑道,随操作面移动,同时派钢筋工值班,以便随时修正钢筋3.4 为保护原墙体,浇筑砼时如果原墙体的背面,土方已开挖完毕,应加以支护,防止浇筑伐板砼的侧压力对原墙体造成破坏、裂纹等3.4 钢筋的安装工艺流程:基底清理 → 画出钢筋位置线并按图纸调整钢筋位置 → 绑扎下层钢筋→ 绑扎上层钢筋 → 放置垫块保证保护层厚度→固定校正钢筋位置正确4 钢筋的连接方式4. 1 根据图纸要求,墙体纵向钢筋应锚入伐板基础内部。
且钢筋锚固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如设计无要求时应满足下表(出自03G101-1):项次 钢筋类型 混凝土强度等级 地下C30 1 Ⅲ级钢筋41d 注:1.纵向受拉钢筋搭接接头面积≦25%时搭接长度为:锚固长度×1.2;接头率50%时,搭接长度为:锚固长度×1.4;接头率100%时搭接长度:锚固长度×1.62.任何情况下,搭接长度均不小于300mm4.2 钢筋绑扎必须按图进行,其质量必须满足《砼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和有关规定4.3 各连接点的抗震构造钢筋及锚固长度,均应按设计要求进行绑扎如墙体的纵向受力钢筋伸入墙端部、内外墙交接处受力钢筋锚固长度等,绑扎时应注意4. 4 允许偏差项目 见下表项次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1 网的长度、宽度 ±10 尺量检查 2 网眼尺寸 ±20 尺量连续三档取其最大值 3 骨架的宽度、高度 ±5 尺量检查 4 骨架的长度 ±10 5 受力钢筋 间距 ±10 尺量两端中间各一点 取其最大值 排距 ±5 6 绑扎箍筋、构造筋间距 ±20 尺量连续三档取其最大值 7受力钢筋保护层 剪力墙 伐板基础 ±5 尺量检查4.5 钢筋定位措施墙、基础伐板钢筋的定位:钢筋筋绑扎时,绑丝绑扎必须要牢固,相邻绑点之间应呈倒“八”字形绑扎,并按图纸要求垫设垫块与马凳,马凳支撑范围不大于1平方米,垫块4个/㎡放置,钢筋应放置在垫块的凹槽里,或与绑筋绑牢。
注:马凳不能直接与板面接触,应放在下层钢筋的上皮钢筋上或垫置垫块必须保证保证马凳钢筋的保护层厚度)四、钢筋验收4.1 根据设计图纸检查钢筋的钢筋级别、直径、根数、间距是否正确,特别是检查支座负筋的位置4.2 检查钢筋接头的位置及搭接长度是否符合规定4.3 检查钢筋保护层厚度是否符合要求4.4 检查钢筋绑扎是否牢固,有无松动现象4.5 检查钢筋是否清洁五、主体钢筋质量的保证技术措施1.钢筋应有出厂质量证明书或试验检测报告,每捆(盘)钢筋均应有标志进场时每个炉批号及直径分为一个检验批,且每个炉批号不得超过60吨2.钢筋在运输和储存时,不得损坏标志,并应按批分别堆放整齐,避免锈蚀或油污3.钢筋的级别、种类和直径严格按设计要求采用4.调直钢筋时Ⅲ级拉伸率不得大于1%5.Ⅲ级钢筋末端需作90°或135°弯折时,弯曲直径D不小于钢筋直径的4倍6.钢筋绑扎用20-22号(镀锌或火烧)铁丝,先绑扎主要钢筋,然后绑扎次要钢筋及其他钢筋7.钢筋绑扎前在垫层上放线标出分布筋位置,在柱梁主筋上画出箍筋及分布筋位置线,以保证钢筋位置正确8. 墙上孔洞必须预留,不得后凿,预留孔洞除按结构施工图预留外,还应核对专业图纸,核对无误后方可浇筑混凝土。
洞口边长尺寸≤300mm时,洞口不在加筋,墙内钢筋由洞边绕过不得截断;当洞口边长尺寸>300mm时,每边设置2根Ⅲ级直径14的加强筋,洞口加筋处理详见03G101-153页9. 纵向受力钢筋接头位置设置在受力较小位置;同一构件中纵向受力钢筋的位置相互错开,接头率不得超过50%10. 施工时与建筑、暖通、给排水、电气等专业密切配合,提前按图纸要求做好预埋件、管件,及预留洞口,以免二次施工剃凿造成成品破坏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