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曹刿论战 》说课稿.docx

5页
  • 卖家[上传人]:j****
  • 文档编号:99622973
  • 上传时间:2019-09-20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3.20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曹刿论战》说课稿洋县龙亭初中 柳永红今天我与大家交流的是《曹刿论战》一课的教学设计与分析一、 课文的特点 《曹刿论战》是《左传》中的精彩段落,简明完整地记录了齐鲁长勺之战的史实这是历史上“以弱胜强”的典型战例 我今天所讲是本课的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在第一课时中,已经初步完成了文言词汇的教学任务,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和小组合作疏通了文意,所以今天的教学目标,是:1. 引导学生理解分析课文内容2. 围绕“鄙”和“远谋”二字,赏析文中人物的形象3. 鉴赏本课的写作特点二、学生情况分析     我班作为毕业班中的普通班,虽然学生已经学过一些文言文,也具备了初步学习文言文的能力,但大多数学生的基础还是比较差的,动口动手的能力也较弱,并且不善于思考、不善于想象,缺乏正确的学习方法与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针对这一现象,我将教学的重点设计为: 把握人物对话,分析曹刿和鲁庄公的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为:把握本文围绕论战为中心选材、组织材料,详略得当的特点三、教学设计中注意的几点针对本课教学的重难点和我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在教学设计中注意了以下几个方面:1. 课文分析细致,注重文本的研读。

      任何答案的回答都以阅读文本为基础,文言文的阅读更是如此我们不能仅仅让学生停留在会读、会翻译课文,了解文章大意的层次上,文言文中的人物是栩栩如生的,文言文的语言是简练而生动的通过细致的分析,也为最后人物形象的概括和写作特点的归纳奠定了基础,从而使难点变易2.将文言文字词的基础教学与课文内容分析相结合在进行课文内容分析时,我也将文言文字词教学穿插了进去,让学生读,让学生翻译,适当提点重要的文言字义和句式,从而加深学生的印象,也利于学生的进一步理解和分析3. 重视对学生的引导,我们的学生理解能力是有限的,对一个问题的回答往往考虑不是很周全,回答不是很到位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对学生进行由浅入深的逐层深入的引导,让学生读而后思,或者把问题再具体细化,让他先解决小的问题,再一步一步解决大的问题4. 利用小班化的优势,扩大学生的参与面,尽可能让全班学生都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来,人人参与,人人有话说四、教学过程(一)导入(二)、研读第一小节1. 让学生齐读第一小节2. 提问:面对“齐师伐我”这样的局面,曹刿有何反应?3. 让学生思考:一个“请”字说明什么?4. 见鲁庄公之后,曹刿和鲁庄公讨论了什么问题?5. 齐读这一部分,让学生看看鲁庄公认为作战的条件是什么,曹刿又是怎样评价的。

      6. 曹刿在见鲁庄公时其实心中已有战略,为何还要问鲁庄公呢?7. 再齐声朗读第一段,让学生思考,在战前这一部分的内容中,是否印证了曹刿的话“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教师总结:文章的第一小节,作者通过记叙曹刿和乡人、曹刿与鲁庄公的两段对话,紧扣“论”字展现了曹刿的爱国热情和政治上的远见三)、研读第二、三小节1. 战场上的曹刿是否也发挥了他的作用呢?让我们齐读二、三小节2. 指挥作战的有两个人——曹刿和鲁庄公,他们在战场上分别有怎样的表现呢?3. 曹刿为什么要这样做呢?4. 再读这一部分,让学生思考,在作战和论战的过程中,是否又印证了曹刿的那句话“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呢?(四)品读课文,赏析人物形象,鉴赏写作特点1. 讨论归纳曹刿和鲁庄公的形象特点用“从……中可以看出……”的句式说话,要求从不同角度全面分析,至少说出三句来1)曹刿    课文集中体现了曹刿作为一名谋士的“远谋”曹刿请见,表现他的爱国热情;曹刿问战,表现他的政治远见;曹刿参战,表现他卓越的军事才能,曹刿评战,表现他过人的谋略2)鲁庄公    课文集中体现了鲁庄公作为国君见识的“鄙”鲁庄公把战争的希望寄托在施行小惠和祈求神灵的保佑上,说明他政治上无能;他急于求战,急于追击,说明他军事上的鲁莽无知。

           提问:为什么作者要写鲁庄公的“鄙”呢?    (用对比的手法,凸显曹刿的“远谋”鲁庄公不是一个昏君他备战见刿,三问三答,实事求是,虚心听取意见;他作战用刿,亲自参战,表现他礼贤下士,任人唯贤;他战后问刿,不因胜而自喜,表现他为求真知而不耻下问     可见,他是一位缺乏才能见识短浅的人,却又不失为一个明君2. 《曹刿论战》的详略是怎样安排的?为什么这样安排?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深入的学习了《曹刿论战》这一名篇,了解了处于弱势的国家取得胜利的关键因素,认识了深明大义,才能出众,知己知彼深谋远虑的曹刿这一人物形象,让我们深深体会“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豪迈和责任感课后你们还可以去阅读更多的惊心动魄的古代战争故事,去感受更多熠熠生辉的人物形象   《曹刿论战》是《左传》中的精彩段落,简明完整地记录了齐鲁长勺之战的史实这是历史上“以弱胜强”的典型战例赞扬了曹刿热爱祖国,关心国事的精神及其政治远见和军事才能此文在新教材中编入第六册第六单元第一篇课文,从编者意图来看,显然出于以下几点考虑:1、通过此文去引导学生关注古代历史上的经典战例,从而继承我国优秀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

      本课精当剪裁,短小精悍,和第二课《陈涉世家》,第三课《出事表》相比,放在第一课有利于学生循序渐进的认识和吸收积淀古代文化2、教材单独组元,意在指导学生单元集中比较,比较中让学生初步了解古今词义既有发展变化,又有继承、联系的特点3、教材注意到第六册的特殊地位,作为开篇,它是对前面五册的总结,又是对前面文言文知识基础的升华与发展对今后高中阶段语文能力与习惯的培养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三、学生情况分析  我班作为毕业班中的普通班,语文基础相对比较差,特别体现在缺乏正确的学习方法与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因此对曹刿这个人物形象及其意义的把握应循序渐进,有浅入深,适当取舍  四、教学目标与教学重点  根据以上对教材和学生情况的分析,我将此文的教学目标确立为:1、借助工具书用自学的能力及圈点批注的方法掌握文言词语、句式2、把握人物对话,探究人物思想观点3、从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教学重点是目标1、2课文2、3段对于表达中心来说是本文的难点  五、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运用“教材无非是一个例子”(叶圣陶语)本文是短篇精品,内容丰富字词句方面,根据学生已经学过的基础文言和课文注解,大致能理解。

      因此能以一得引多得的自学设计进行教学,使学生认识精品,喜欢精品,在理解的基础上,融会贯通,并联系实际,有所启发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采用圈点批注、朗读、讨论、质疑、课堂练习等方式使学生动起来  六、学习方法指导和学习习惯的培养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应该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  七、教学程序设计  一、导入新课  二、学生自学1、通读全文  2、点拨、交流  3、朗读训练  4、总结本课内容5、作业布置(1)、学生填写课本上练习三、四,并对照订正,师适当检查,点拨  (2)熟读课文。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双减”背景下小学三年级起步作文趣味化教学策略探析.docx 超越表面趣味: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真实情境创设与高阶思维培育的优化路径.docx 高中语文整本书读写结合教学实践探究——新课标背景下的模式创新与能力培养.docx 新课标视域下高中语文教学的现状反思与能力提升路径探析.docx 初中班主任在日常教育中渗透感恩教育的实践路径与策略研究.docx 初中班级管理中德育渗透的实践路径探究.docx 基于真实学情下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方法探索.docx 手术器械物品清点安全管理与操作规范.docx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创新实践研究.docx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提升策略研究.docx 10《苏武传》(教案)-【大单元教学】高二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docx 09《屈原列传》(教案)-【大单元教学】高二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docx 01《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大单元教学】高二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同步训练答案.docx 家庭环境对大学生行为的影响和反思.docx 激励性评价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及对策.docx 浅析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的现状及应用策略.docx 新课标背景下如何提升小学生习作水平.docx 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评一体化阅读教学策略的探索.docx 新课标背景下小学低年级语文朗读教学优化策略.docx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