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钻杆超声波探伤工艺规程.docx
6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钻杆超声波探伤工艺规程 海隆石油钻具(无锡)有限公司 HLWX/JZ-1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钻杆超声波探伤工艺规程 编制:乔晓堂 审核:张忠信 批准:乔晓堂 版本号:A/0 受控状态:受控 2022年06月10日发布 2022年06月10日实施 海隆石油钻具(无锡)有限公司 HLWX/JZ-11 A/0 61499810.doc 1 钻杆超声波探伤工艺规程 1.目的 制定本规程是为了给钻杆超声波探伤岗位供给探伤方法、程序的指导,模范超声波探伤操作,从而保证超声波探伤的切实性和稳当性,保证钻杆质量 2.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钻杆加厚管端、焊缝以及钻杆接头的超声波探伤方法,缺陷的评定以及对超声波探伤设备、人员的要求 本规程适用于公司钻杆管端、焊缝以及钻杆接头的超声波探伤和焊区超声波测厚。
本规程仅规定钻杆超声波探伤一般性、通用性的工艺,特殊要求及概括的超声波探伤工艺参数应按超声波探伤工艺卡的规定执行 3.引用标准 API SPEC 5D 钻杆模范 API SPEC 7 旋转钻具模范 ASTM E213 超声波检验方法 SY/T5446 油井管无损检测方法 钻杆焊缝超声波探伤 JB/T4730 压力容器无损检测 4.职责 4.1 超声波探伤技术人员负责超声波探伤工艺文件的制定,探伤工艺执行处境的监视检查 4.2 超声波探伤人员负责按工艺文件的要求举行探伤和焊区测厚, HLWX/JZ-11 A/0 61499810.doc 2 保证探伤结果的切实性,对探伤结果负责;负责探伤设备器材的维护保养;根据探伤结果作出对产品的处置抉择(合格放行、返修或判废),并实时签发探伤报告 5.探伤人员 超声波探伤操作人员应了解钻杆生产工艺,可能产生缺陷的类型、部位,取得超声波探伤UTⅠ或以上技术资格,签发超声波探伤报告人员应取得UTⅡ或以上技术资格 6.探伤设备及器材 6.1 采用的超声波手动探伤仪、自动探伤仪的水平线性≤1%、垂直线性≤5%、动态范围≥26DB,仪器工作频率至少包括2-5MHz,超声波自动探伤仪应有自动声光报警喷标装置,自动探伤传动机构能保证探头平稳运动良好耦合。
6.2 用于探测管端、焊缝以及钻杆接头纵向缺陷(平行于管体或钻杆接头轴向的缺陷)的探头一般均采用K1,频率2.5MHz的探头;用于探测管端、焊缝以及钻杆接头横向缺陷(垂直于管体或钻杆接头轴向的缺陷)的探头一般采用K1- K2,频率2.5MHz的探头,当探测厚度小于15mm时采用K1.5- K2探头,探测厚度大于15mm时采用K1- K1.5的探头;纵波直探头接头端面探伤宜采用窄脉冲探头,探头频率2.5MHz或5 MHz;超声波手动探测横向缺陷时探头频率2.5MHz或5 MHz 6.3 通常选用的耦合剂为机油或水 6.4试块:用于调理扫描速度和范围的试块为CSK-IA型标准试块或 HLWX/JZ-11 A/0 61499810.doc 3 ⅡW2形标准试块;用于调理探伤灵敏度的比较试块应采用与被检钻杆(加厚\\焊区\\接头)一致曲率(管径)、一致壁厚、一致声速和衰减系数、一致外观状况的材料,比较试块上的人工反射体见下表1: 表1 人工反射体 E75 加厚端 ф1.6竖通孔(横向缺陷) 内、外纵向槽N5或ф1.6竖通孔(纵向缺陷) ф1.6竖通孔(横向缺陷) 内、外纵向槽N5或ф1.6竖通孔(纵向缺陷) ф1.6竖通孔(横向缺陷) 内、外纵向槽N5或ф1.6竖通孔(纵向缺陷) 焊缝区 ф1.6竖通孔(横向缺陷), 内、外纵向槽N5或ф1.6竖通孔(纵向缺陷) ф1.6竖通孔(横向缺陷), 内、外纵向槽N5或ф1.6竖通孔(纵向缺陷) ф1.6竖通孔(横向缺陷), 内、外纵向槽N5或ф1.6竖通孔(纵向缺陷) 钻杆接头 内、外纵向槽N5(或ф1.6竖通孔纵向缺陷) ф2平底孔(横向缺陷) 内、外纵向槽N5或ф1.6竖通孔(纵向缺陷) ф2平底孔(横向缺陷) 内、外纵向槽N5或ф1.6竖通孔(纵向缺陷) ф2平底孔(横向缺陷) X95 G105 S135 标准试块、比较试块均应经检定合格且处于有效检定状态。
7.探伤方法和程序 7.1 加厚端的超声波探伤 7.1. 1 探伤范围、区域:每根钻杆两加厚端加厚部位(管端300mm) 7.1.2 探伤方式:手动探测横向缺陷和纵向缺陷 7. 1. 3 探伤时机:在钻杆管端墩粗、管体整体热处理后举行 7.1.4 探伤面打定:探伤部位应平整、光滑,不得有影响声耦合的油垢、锈蚀等,探伤部位不得尖锐底部的凹坑、凸台、较深得刀痕并经目测检查合格 7.1.5 探伤灵敏度调整: 7.1.5.1 在CSK-IA型试块或ⅡW2型试块上调解仪器扫描速度, HLWX/JZ-11 A/0 61499810.doc 4 一般采用深度1:1调理,壁厚小于15mm时可采用深度1:2调理仪器扫描速度 7.1.5.2 探测横向缺陷的人工缺陷反射体为ф1.6竖通孔,探测纵向缺陷的人工缺陷反射体为ф1.6竖通孔或N5刻槽 7.1.5.3 探头置于距人工反射体1跨距的位置前后移动探头使人工反射体最大回波为满幅度的50%,记录衰减器余量,以此作为基准探伤灵敏度;探头置于距人工反射体0.5跨距的位置前后移动探头测定人工反射体最高回波,连接0.5和1跨距回波点作距离--波幅曲线,在基准探伤灵敏度根基上提高6db作为扫查灵敏度。
7.1.5.4 探伤灵敏度6.1.4.3的调整一般每4小时举行一次,当展现可能影响探伤灵敏度的处境时也应举行灵敏度的重新调校 7.1.6 扫查方法:探测横向缺陷时,探头声束指向轴向,前后移动时作锯齿齿形移动,一般一次前后移动距离不要过长(一般小于50mm),探头指向管端探测时,应留神辨识端面反射波,应沿轴向从两个相反方向举行横向缺陷的扫查探测纵向缺陷时,探头曲率应与加厚部位曲率一致,探头声束指向周向,前后移动时沿周向移动,一般一次前后移动距离不要过长(一般小于50mm),应作周向两个相反方向的方向的扫查 7.2 焊缝超声波自动探伤 7.2.1 探伤范围、区域:每根钻杆以焊缝为中心两侧各30-40mm 区域 7.2.2 探伤方式:自动探伤,探测横向缺陷和纵向缺陷 —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