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芬定稿(1).pdf
18页长 治 学 院2013 届学士学位毕业论文新生代农民工婚恋困境及对策分析——基于长治市的调查学 号: 09402128 姓 名: 王 芬指导教师: 蔡 璐专 业: 思想政治教育系 别:思想政治教学研究部完成时间: 2013 年 5 月长治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I新生代农民工婚恋困境及对策分析——基于长治市的调查专业 : 思想政治教育 学号 : 09402128 姓名 : 王芬指导老师 : 蔡璐摘 要: 新生代农民工已经成为农民工群体的主体, 他们大都初中毕业后外出打工, 较之第一代农民工拥有较高的文化水平, 更易于接受城市的观念和思想, 与此同时, 他们正处于婚恋的关键时期, 正面临着怎样的婚恋现实以及该怎样去面对此种现实基于对这个问题的思考,通过对长治周边地区建筑工地、厂矿、餐饮等行业新生代农民工的问卷调查并结合相关的分析报告及文献资料, 本文首先对“农民工”、“新生代农民工”等概念进行了界定,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与新生代农民工婚恋问题密切相关的该群体的心理状况、工作状况和生活状况, 重点指出了新生代农民工婚恋中的障碍并且为解决该障碍而提出了相关的对策据此认为,新生代农民工婚恋困境的解决,需要国家和社会给予政策、制度支持,营造良好的婚恋环境。
除此之外,更需要农民工本人多加学习,提高自身文化资本关键词: 新生代农民工;婚恋障碍;文化资本长治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II目 录引 言 ........................................................................................................................ 1 一、新生代农民工的含义和特征 ................................................................................ 1 ( 一 ) 农民工的含义 ................................................................................................. 1 (二)新生代农民工的含义 ................................................................................. 2 (三)新生代农民工的特征 ................................................................................. 2 二、 新生代农民工的婚恋障碍与原因分析 .............................................................. 3 (一)婚恋观念限制择偶范围 ............................................................................. 3 (二)受职业限制很难找到爱情 ......................................................................... 4 (三)频繁的职业流动导致婚恋的不稳定性 ..................................................... 5 (四)收入偏低无法支付婚恋花费 ..................................................................... 5 三、解决新生代农民工婚恋困境的对策分析 ............................................................ 6 (一)新生代农民工文化资本发展现状 ............................................................. 6 (二)提升文化资本,助力婚恋问题解决 ......................................................... 7 结 语 ........................................................................................................................ 9 注 释 ........................................................................................................................ 9 参考文献 ...................................................................................... 错 误!未定义书签。
Abstract ...................................................................................... 错 误!未定义书签致 谢 ...................................................................................... 错 误!未定义书签附 录 ...................................................................................... 错 误!未定义书签长治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1新生代农民工婚恋困境及对策分析——基于长治市的调查引 言大量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是我国改革开放过程中的重要社会现象之一 据国家统计局 2012 年 6 月 22 日发布的《 2012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全国农民工总量为 26261万, 比上年增长 3.9%其中,外出农民工 16336万,增长 3.0%,本地农民工 9925 万,增长 5.4%。
其中 80 后农民工的数量约 1亿人,占 61.6% ① 2010 年 6 月 28 号,全国总工会“关于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的研究报告”称,现阶段新生代农民工近八成未婚 ② ,这就意味着大量的新生代农民工要在外出务工期间解决成家立业等一系列问题 成家立业是人青年期社会化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大事,也是人的生命历程中这一阶段的首要任务 ③ 其中 80后农民工所面临的婚恋问题是非常现实的, 而且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这不仅关系到农民工个体、 家庭的幸福, 也会对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因此本文结合新生代农民工婚恋现状浅析其自身为应对此种现实困境应努力去创造的文化资本条件一、新生代农民工的含义和特征研究新生代农民工的婚恋问题一定会涉及到相关概念,如“农民工”、 “新生代农民工” 等, 这些概念虽然在社会学的相关研究领域是十分常见的, 但又极具争议因而也极易引起混淆 概念是理论构建的前提, 要想深入的了解农民工及其婚恋障碍,就有必要对文中的几个关键概念进行界定 一 ) 农民工的含义农民工,也称为民工、外来务工者等,主要指的是到城市打工的农民但在学术界, 对农民工的概念界定迄今为止没有一个明确的、 公认的说法。
有的学者认为, “农民工是指拥有农业户口、被人雇佣去从事非农活动的农村人口,不仅包括外出务工的绝大部分农村流动人口, 而且包括在农村就地为他人从事有偿的非农活动的农村人口” (陆学艺, 2004)而有的学者认为,农民工“是指户口新生代农民工婚恋障碍及对策分析2尚在农村, 而来城市从事各种自由职业为其主要经济来源的人, 也可以说农民工是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为城市劳动力者 ” 还有的认为农民工是 “户籍身份还是农民、有承包土地,但主要从事非农产业、以工资为主要收入来源的人员”虽然不同的学者对农民工的概念界定有所差异, 但他们都承认农民工是具有农民身份和工人职业的特殊社会阶层,是农民向工人过度的中间角色二)新生代农民工的含义2010 年 1 月 31 日,国务院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中首次使用了“新生代农民工”一词,意指 1980 年以后出生的进城务工农民从学术研究的角度看,目前学界对 “新生代农民工” 的界定尚存在很大争议 作为本文的一个重要概念和分析工具,笔者采用王春光学者对其的定义,将“新生代农民工”界定为 20 世纪80 年代、 90 年代出生,年龄在 18 至 30 岁之间,持有农村户口而非城镇户口,在城镇中从事如服务业、制造业、建筑业等低收入工作的农村流动人口。
三)新生代农民工的特征与第一代农民工相比, 新生代农民工除具有以上农民工的特征外, 还具有一些新的变化,主要包括:1、教育水平普遍上升,新生代农民工有更多的机会和条件接收学校教育,受教育的年限也较长,大多具有高中、中专或技校文化程度2、身份认同较之第一代农民工而言有较大差异第一代农民工由于城乡分割的生活和户籍制度的限制, 使他们大多认可自己的农民身份 而新生代农民工,则由于参加务农的时间和机会比第一代农民工少得多, 而且在求学过程中, 他们已经较快地获得了城市性, 所以尽管城里人依然把他们看作是农民, 但他们显然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农民3、新生代农民工对乡土认同上已经明显减弱与第一代农民工相比,他们对家乡的乡土认同更多的是包含着对亲人的感情、 对农业活动则缺乏浓厚的感情和兴趣,对农村的一些习惯和传统开始出现不认可,甚至持批评态度 ( 罗霞、王春光, 2003) ,甚至于对城市的认同超过对农村的认同4、在外出动因和行为选择的关系上,第一代农民工只有职业的流动,没有定居的变更和社会身份地位的流动 他们外出的动因比较简单, 主要是赚钱以补贴家用,没有钱可赚,还可以返回农村种地、没有心理障碍对于新生代农民工长治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3而言由于年龄较小,基本上属于未婚族,他们可以花较多的时间去“闯事业”,因而对外出有着更多的期望, 不仅限于解决生存问题。
在外出中, 他们一方面习惯了外出生活, 另一方面又因为更多的期望没有实现而对现状的满意程度没有第一代农村流动人口高 尽管这样, 他们中却有更多的人希望继续留在外面, 而不愿返回农村, 在他们看来, 回家务农是没有出息的表现 因此他们是比第一代农村流动人口更充满着自我矛盾的群体(罗霞、王春光, 2003)二、 新生代农民工的婚恋障碍与原因分析新生代农民工作为成长于上世纪 80 年代后的特殊群体,已与父辈有很大的不同随着他们的适婚期临近,婚恋情感问题已成为困扰他们的首要问题2013 年 3 月,笔者以长治市农民工为研究对象,其中以适婚年龄段( 23-30岁) 男性农民工为主, 采取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方式, 问卷采用集中加零散发放方式, 对农民工的婚恋状况进行资料收集, 共发放问卷 300 份, 回收有效问卷 256 份,有效回收率为 85.3%被调查者的婚姻基本状况如表一:表一 被调查者新生代农民工婚恋现状婚姻现状 频数 / 人 频率 /% 未婚 207 80.8 未婚同居 19 7.4 已婚同居 8 3.1 已婚分居 7 2.7 离婚 6 2.3 其他 9 3.5 合计 256 100 根据调查分析, 笔者发现由于新生代农民工在身份认同问题上存在着一定的矛盾性,这一特征也深深地反映他们的婚恋问题上。
一)婚恋观念限制择偶范围1、自卑心理限制择偶范围在对未婚新生代农民工进行问卷调查时, 会问及一个问题: 你准备找城里人还是家乡农村里的人结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