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docx
5页GB/17167—2006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的基本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企业、事业单位、行政机关、社会团体等独立核算的用能单位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 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 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标准GB/T6422 企业能耗计量与测试导则GB/ 15316 节能监测技术通则 GB/18603—2001 天然气计量系统技术要求3 术语和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术语和定义3.1 能源计量器具 measuring instrument of energy 测量对象为一次能源、二次能源和载能工质的计量器具3.2 能源计量器具配备率 equipping rate of energy measuring instrument 能源计量器具实际的安装配备数量占理论需要量的百分数 注:能源计量器具理论需要量是指为测量全部能源量值所需配备的计量器具数量。
3.3次级用能单位 sub-organization of energy using 用能单位下属的能源核算单位4 能源计量器具配备4.1 能源计量的种类及范围本标准所称能源,指煤炭、原油、天然气、焦炭、煤气、热力、成品油、液化石油气、生物质能 和其他直接或者通过加工、转换而取得有用能的各种资源能源计量范围:a) 输入用能单位、次级用能单位和用能设备的能源及载能工质;b) 输出用能单位、次及用能单位和用能设备的能源及载能工质;c) 用能单位、次级用能单位和用能设备使用(消耗)的能源及载能工质;d) 用能单位、次级用能单位和用能设备自产的能源及载能工质;e) 用能单位、次级用能单位和用能设备可回收利用的余能资源4.2 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原则 应满足能源分类计量的要求应满足用能单位实现能源分项考核的要求重点用能单位应配备必要的便携式能源检测仪表,以满足自检自查的要求4.3 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要求能源计量器具配备率按下式计算:NsR = —— X 100%p N1式中:Rp――能源计量器具配备率,%;N――能源计量器具实际的安装配备数量;N1――能源计量器具理论需要量用能单位应加装能源计量器具。
用能量(产能量或输运能量)大于或等于表1中一种或多种能源消耗量限定值的次级用能单位为主要次级用能单位主要次级用能单位应按表3要求加装能源计量器具表1 主要次级用能单位能源消耗量(或功率)限定值能源种类电力煤炭'焦炭原油'成品 油'石油液化A气重油'渣油煤气' 天然气蒸汽'热水水其他单位kWt/at/at/am3/aGJ/at/aGJ/a限定值10100408010 0005 0005 0002 926注1:表中a是法定计量单位中“年”的符号注2:表中m3指在标准状态下,表2同注3: 2 926GJ相当于100 t标准煤其他能源应按等价热值折算,表2类推单台设备能源消耗量大于或等于表2中一种或多种能源消耗量限定值的为主要用能设备 主要用能设备应按表3要求加装能源计量器具表2主要用能设备能源消耗量(或功率)限定值能源种类电力煤炭'焦炭原油'成品 油'石油液化A气重油'渣油煤气' 天然气蒸汽'热水水其他单位kWt/ht/ht/hm3/hMWt/hGJ/h限定值10010.511007129. 26注1:对于可单独进行能源计量考核的用能单元(装置'系统'工序'工段等),如果用能单元已配备了能源计量器 具,用能单元中的主要用能设备可以不再单独配备能源计量器具。
注2:对于集中管理同类用能设备的用能单元住锅炉等'泵房等),如果用能单元已配备了能源计量器具,用能单元 中的主要用能设备可以不再单独配备能源计量器具能源计量器具配备率应符合表3的要求表3 能源计量器具配备率要求 单位:%能源种类进出用能单位进出主要次级用能单位主要用能设备电力10010095固态能源煤炭10010090焦炭10010090GB17167—2006表3 (续) 单位:%能源种类进出用能单位进出主要次级用能单位主要用能设备液态能源原油10010090成品油10010095重油10010090气态能源天然气10010090液化气10010090煤气1009080载能工质蒸汽1008070水1009580可回收利用的余能9080—注1:进出用能单位的季节性供暖用蒸汽(热水)可采用非直接计量载能工质流量的其他计量结算方式注2:进出主要次级用能单位的季节性供暖用蒸汽(热水)可以不配备能源计量器具注3:在主要用能上作为辅助能源使用的电力和蒸汽、水等载能工质,其耗能量很小(低于表2的要求)可以不配备能源计量器具对从事能源加工、转换、输运性质的用能单位(如火电厂、输变电企业等),其所配备的能源计量 器具应满足评价其能源加工、转换、输运效率的要求。
4.3.7 对从事能源生产的用能单位(如采煤、采油企业等),其所配备的能源计量器具应满足评价其 单位产品能源自耗率的要求用能单位的能源计量器具准确度等级应满足表4 的要求表4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准确度等级要求计量器具类别计量目的准确度等级要求衡器进出用能单位燃料的静态计量0.1进出用能单位燃料的动态计量0.5电能表进出用能单位有功交流 电能计量I类用户0.5sII类用户0.5III类用户1.0IV类用户2.0V类用户2.0进出用能单位的直流电能计量2.0油流量表(装置)进出用能单位的液体能源计量成品油0.5重油、渣油及其他1.0气体流量表(装置)进出用能单位的气体能源计量煤气2.0天燃气2.0水蒸汽2.5GB17167—2006表4 (续)计量器具类别计量目的准确度等级要求水流量表(装置)进出用能单位水量计量管径不大于250mm2.5管径大于250mm1.5温度仪表用于液态、气态能源的温度计量2.0与气体'蒸汽质量计算相关的温度计量1.0压力仪表用于液态' 气态能源的压力计量2.0与气体'蒸汽质量计算相关的压力计量1.0注1:当计量器具是由传感器(变送器)、二次仪表组成的测量装置或系统时,表中给出的准确度等级应是装置或系 统的准确度等级。
装置或系统未明确给出其准确度等级时,可用传感器与二次仪表的准确度等级按误差合成 方法合成注2:运行中的电能计量装置按其所计量电量的多少,将用户分为五类I类用户为月平均用电量500万kWh及以上 或变压器容量为10000kWh及以上高压计费用户;II类用户为小于1类用户用电量(或变压器容量)但月平 均用电量100万kWh及以上或变压器容量为2000kWh及以上的高压计费用户;III类用户为小于II类用户用 电量(或变压器容量)但平均用电量10万kWh及以上或变压器容量为315kWh及以上的上费用户;IV类用户 为负荷容量为315kWh以下的计费用户;V类用户为单相供电的计费用户注3:用于成品油贸易结算的计量器具的计量器具的准确度等级应不低于0.2注4:用于天然气贸易结算的计量器具的准确度等级应符合GB/T 18603—2001附录A和附录B的要求主要次级用能单位所配备能源计量器具的准确度等级(电能表除外)参照表4 的要求,电能表可比 表 4 的同类用户低一个档次的要求主要用能设备所配备能源计量器具的准确度等级(电能表除外)参照表 4 的要求,电能表可比表 4 的同类用户低一个档次的要求能源作为生产原料使用时,其计量器具的准确度等级应满足相应的生产工艺要求。
能源计量器具的性能应满足相应的生产工艺及使用环境(如温度、温度变化率、湿度、照明、振动、 噪声、粉尘、腐蚀、电磁干扰等)要求5 能源计量器具的管理要求5.1 能源计量制度 用能单位应建立能源计是量管理体系,形成文件,并保持和持续改进其有效性 用能单位应建立、保持和使用文件化的程序来规范能源计量人员行为、能源计量器具管理和能源计 量数据的采集、处理和汇总5.2 能源计量人员 用能单位应设专人负责能源计量器具的管理,负责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使用、检定(校准)、维修、 报废等管理工作用能单位应设专人负责主要次级用能单位和主要用能设备能源计量器具的管理 用能单位的能源计量管理人员应通过相关部门的培训考核,持证上岗;用能单位应建立和保存能源 计量管理人员的技术档案能源计量器具检定、校准和维修人员,应具有相应的资质5.3 能源计量器具 用能单位应备有完整的能源计量器具一览表表中应列出计量器具的名称、型号规格、准确度等级、 测量范围、生产厂家、出厂编号、用能单位管理编号、安装使用地点、状态(指合格、准用、停用等 主要次级用能单位和主要用能设备应备有独立的能源计量器具一览表分类用能设备的设计、安装和使用应满足GB/T 6422、GB/T 15316中关于用能设备的能源监测要求。
用能单位应建立能源计量器具档案,内容包括:a) 计量器具使用说明书;b) 计量器具出厂合格证;c) 计量器具最近两个连续周期的检定(测试、校准)证书;d) 计量器具维修记录;e) 计量器具其他相关信息用能单位应备有能源计量器具量值传递或溯源图,其中作为用能单位内部标准计量器具使用的,要 明确规定其准确度等级、测量范围、可溯源的上级传递标准用能单位的能源计量器具,凡属自行校准且自行确定校准间隔的,应有现行有效的受控文件(即自 校计量器具的管理程序和自校规范)作为依据能源计量器具应实行定期检定(校准)凡经检定(校准)不符合要求的或超过检定周期 的计量器 具一律不准使用属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其检定周期、检定方式应遵守有关计量法律法规的规定在用的能源计量器具应在明显位置粘贴与能源计量器具一览表与能源计量器具一览表编号对应的标 签,以备查验和管理5.4 能源计量数据用能单位应建立能源统计报表制度,能源统计报表数据应能追溯至计量测试记录能源计量数据记录应采用规范的表格式样,计量测试记录表格应便于数据的汇总与分析,应说明被 测量与记录数据之间的转换方法或关系重点用能单位可根据需要建立能源计量数据中心,利用计算机技术实现能源计量数据的网络化管理。
重点用能单位可根据需要按生产周期(班、日、周)及时统计计算出其单位产品的各种主要能源消 耗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