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会计理论的方法和流派第二章讲义.ppt

57页
  • 卖家[上传人]:今***
  • 文档编号:107985962
  • 上传时间:2019-10-22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1.13MB
  • / 5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会计研究:方法与流派,会计研究的不同方法流派,分类 在会计理论发展过程中,先后形成了多种流派,主导这些流派观点差异的因素也有很多归纳会计学派,演绎会计学派,其他方法流派,实证会计学派,按研究方法对会计研究分类,,,,,归纳会计学派,演绎会计学派,实证会计学派,其他方法流派,,一、归纳会计学派,研究过程: 从所整理的各种具体现象中发现“一般”与“规律”,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从具体到一般一、归纳会计学派,受个人视野、知识结构、日常接触面甚至价值取向的影响,不同学者对会计实务中可观察现象的选取必然存在着差别,因此研究的对象、归纳的过程和最终结论的形成也会不同,归纳学派研究的出发点是实务或现存的惯例,这会使他们对实务产生较高程度的认同,其理论也最大限度地认可了现行实务或已有惯例,所提出的的改进意见多半是对实务的局部改良,归纳学派的内在逻辑决定了它难以提出对实务进行重点改革性或革命性的修订意见此外,过分地遵从已有的实务或现存的惯例,也使得归纳法最终难以形成内在一致的理论框架,惯例影响,逻辑受限,个别差异,特点,,归纳学派的研究者从实务或现存的惯例出发,大量接触实务现象,对实务产生了较高的认同,最大限度的认可了现行实务或已有的惯例,提出的改进意见是对实务的局部改良。

      一、归纳会计学派,贡献,,· 它难以提出对实务进行重大改革性或革命性的修订意见; · 过分地遵从已有的实务或现存的惯例,使得归纳法难以形成内在一致的理论框架不足,贡献VS不足,一、归纳会计学派,归纳会计学派的发展历程,一、归纳会计学派,早期归纳学派: 主要关注会计方法和理论对文献进行注释,比较与对比不同的实务性及政策性建议,评判实务及文献中不合逻辑和前后不一的错误,但没有尝试就现存实务形成内在一致的理论 20世纪30年代后期:“公认会计原则”的研究与制定,成 为会计界关注的中心后期会计学派的文献,主要集中于公认会计原则问题的研究但研究主要都是对现行实务中所运用的会计惯例的整理和汇编,没有形成一个逻辑严密、协调一致的逻辑体系一、归纳会计学派,归纳法的集大成者——利特尔顿 1940,《公司会计准则绪论》,有明显的独创性,内在逻辑性强尽管尚未形成一个严密的理论体系,但代表了规范会计理论在20世纪的第一个高峰 1953,《会计理论结构》,对发展到20世纪50年代的会计理论进行总结,提出了一个不十分严谨的理论结构体系,这在归纳派的研究者中是少见的一、归纳会计学派,归纳会计学派的衰落,数理统计的发展: ●概率判断替代了简单 的检验判断 ●实证研究方法 ●经验研究方法,归纳法的内在缺陷: ●休谟对归纳法的证明 ●不能形成严密的理论 体系 ●难以实现重大革命性 改革,VS,一、归纳会计学派,归纳会计学派的衰落 一方面由于归纳法的内在缺陷(这已经被休谟证明);另一方面,数理统计的发展,是的概率判断代替了简单的检验判断,因此,进入20世纪80年代,传统的归纳法在会计理论研究中合租不式微。

      取而代之的,是建立在计量经济学之上的实证研究方法或经验研究方法,一、归纳会计学派,归纳学派的代表作 哈特菲尔德:《会计学——原理与问题》 桑德斯、哈特菲尔德、莫尔:《论会计原则》 吉尔曼:《会计中的利润概念》 佩顿、利特尔顿:《公司会计准则绪论》 利特尔顿:《会计理论结构》 格雷迪:《企业公认会计原则汇编》 会计原则委员会第四号报告:《企业财务报表编报的基本概念和会计原则》 井尻雄士:《会计计量理论》,二、演绎会计学派,简介: 演绎会计学派,就是以演绎法作为研究方法所形成的理论流派演绎学派的研究人员往往认为,经由演绎法所形成的模式与方法,比实务中应用的方法“更好”,而要求实务朝着理论所预见的“更好的”方向发展因此,这一学派也被称为“规范的演绎学派”,或直接称为“规范学派”,因为该学派总是要对实务提出一些规范性建议或方法二、演绎会计学派,研究过程: 与归纳法相反,演绎法强调从一般到具体其基本特征是“大前提→小前提→结论”的三段式推理具体到会计理论研究中,一般是将企业与具体的外部经济环境联系起来,并引入或借鉴经济学的一些基本概念,然后,界定几个会计学中最基本、最核心的概念如收益、资产等,从而逐步推导出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原理与方法。

      二、演绎会计学派,特点: 与归纳法相比,演绎法的逻辑性和内在严密性都要强得多除非研究者个人在研究过程中的一些失误或有意无意的妥协,否则采用演绎法,可以形成较严密的理论框架或理论体系从会计思想的发展历程看,在截止到目前为止的所有会计理论文献中,演绎学派占据了主要地位采用演绎法所形成的会计理论,其内在一致性、逻辑严密性等,无疑是上乘的二、演绎会计学派,贡献,,任何会计方法的选择与使用,在一定程度上都会涉及到某些人或集团的经济利益由于演绎法所形成的结论,往往与实务背离较大,因此,它的主要思想,被会计实务接受的程度较低不足,贡献VS不足,二、演绎会计学派,演绎会计学派的发展历程,二、演绎会计学派,早期包括佩顿、坎宁、斯威尼等的著作,都涉及到“收益”的概念,他们一般从动荡的外部经济环境的出发,通过借鉴经济学的受益概念,界定一个内容明确、界限分明且易于量化的会计“收益”概念美国FASB1978-1985年陆续发布了1-6号财务会计概念结构公告,本身包含了另一种财务会计理论构建的演绎思路演绎法到具体方法的环节,FASB走向了实践妥协的道路FASB发布了第7号概念公告,要求在会计计量中采用通过现金流量和现值技术探求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也是对实务的一种遵从。

      1978-1985,2002/02,早期发展,二、演绎会计学派的妥协,传统会计模式:静态,,通过演绎法,逐渐加 强逻辑性和严密性,,对于别人经济利益的 忽略,开始背离实务,,演绎学派在具体方法上不 得不与实践妥协,继续允 许多种计量属性并存,,由于采用现金流量和现值技术探求公允价值,对于实 务的遵从加重,尽管演绎法对于实务影响增大,但是 也偏离了最初的理想,二、演绎会计学派,演绎学派的代表作 佩顿:《会计理论——兼论公司会计的一些特殊问题》 坎宁:《会计中经济学》 斯威尼:《稳定币值会计》 麦克尼尔:《会计的真实性》 爱德华兹与贝尔:《企业受益的理论与计量》 莫立茨:《会计基本假设》 斯普罗斯与莫立茨:《试论企业广泛适用的会计原则》 钱伯斯:《会计、计量与经济行为》 美国会计学会(AAA):《论基本会计理论》 FASB:《财务会计概念结构》,三、实证会计学派,简介: 所谓实证会计研究是指通过现有的财务数据进行数理统计、分析,并设计实验,进行量化的、精确的测试并推导出结论三、实证会计学派,特点: 规范会计研究所回答的是“应该是什么”的问题,涉及较多的价值判断;而实证会计研究所回答的是“实际是什么”的问题,基本不涉及价值判断,实证会计研究的目的在于揭示会计实践中现象的内在规律性,解释和预测会计实务,规范会计研究的目的是在于提出完善的会计理论规范以指导会计实践活动。

      实证会计研究只能提出并解决现实对象的有限问题并且它的结论要定量化,一般是用具体的公式、数据和图形来精确描述的三、实证会计学派,产生的条件:,1.经济性和财务学的研究对象扩大化、广义化,特别出现了财务学中的有效资本市场假设和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等理论,2.经济性和财务学的主流派研究方法也已转向实证分析,为早期的实证会计研究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方法与模型3.计算机已普遍应用到日常的科学研究中去4.一些大型的数据库也先后建立起来,从而缩短了实证研究所需要的分析时间,降低了研究费用三、实证会计学派,标准的研究范式: 第一步,确定研究问题; 第二步,发展出研究假设; 第三步,设计研究程序; 第四步,选取研究样本和收集数据; 第五步,对样本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第六步,解释分析结果并得出结论三、实证会计学派,理论基础,,有效市场假说,三、实证会计学派,1. 有效市场假说 有效市场假说认为,如果根据市场现有各种公开信息从事交易而无法赚取超额利润,那么,市场就是有效的股票价格等于其价值) 按照有效市场假说,市场上存在多种竞争性信息源,会计信息只是其中一种,并且是时间上相对滞后的一种这也为股票价格变动与会计信息之间弱统计关系提供了一种有效的理论解释。

      三、实证会计学派,2.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基本思想:企业价值是其威力所产生现金流量的贴现值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被用来作为盈利响应系数检验的基准对照值(benchmark)因为从一个较长的周期来看,企业的会计利润与现金流量基本是吻合的;以会计利润作为现金流量的替代,以资本市场平均利率作为适当的贴现率,则理想的会计利润对股价之间的线性关系的系数应当时1/r三、实证会计学派,3. 企业理论 通过企业的制度形式,将一部分市场交易内化为企业内部活动,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企业活动的总交易成本,从而实现资源总体的优化配置 企业可以被看作是一系列契约的结合体,旨在使所有利益关系人能共同实现的经济利益总量最大化三、实证会计学派,4. 管制经济学 管制经济学将管制视为一种特殊商品,买卖的真正动机依然是为了各自的利益因此,管制实际就是为财富的转移(与反转移)而进行的斗争而会计信息常常被用于各种管制与反管制活动中的借口·可以通过现有的财务数据进行数理统计、分析,并设计实验,进行量化的、精确的测试并推导出结论 ·回答“实际是什么”的问题,揭示会计实践中现象的内在规律性,解释和预测会计实务,,三、实证会计学派,贡献,,·研究课题的选择以及理论模式的构建易受个人因素影响 ·只能对现实现象的有限问题进行分析,模型精确性有限 ·实证主义由个别到普遍结论的研究方法不科学 ·始于假设不牢靠;实践中一些问题无法建立有效模型,,不足,贡献VS不足,三、实证会计学派,实证会计学派的发展历程,二、演绎会计学派,1968年鲍尔和布朗的论文及贝弗的论文公开发表,是的经验研究作为一个涵义清楚、内容明确的特定“范式”得到会计界的认可。

      1976年简森在演讲中呼吁要建立一个科学的实证理论,实证会计这一术语得到重视,特别是在1978、1979年的两篇论文公开发表后,实证会计也得到学术界的认同20世纪80年代是实证会计研究的鼎盛时期,这一时期所形成的文献,位数甚多实证会计研究设计的研究对象主要是会计政策选择和审计问题1976年认同,80年代鼎盛,1968年提出,三、实证会计学派,由于实证会计研究的大部分数据必须要具体收集,这一过程时间长、成本高,数据收集误差不可避免,这一,进入20世纪90年代,这一选题的研究在各类刊物上的刊发比例逐渐降低,传统的经验会计研究再次成为实证会计研究的主流,对会计问题的讨论也更为细致三、实证会计学派,实证会计学派的代表作: · 鲍尔与布朗,《会计收益数据的经验评价》 · 贝弗,《年度收益报告的信息含量》 · 简森,《关于会计研究现状和会计管制的思考》 · 瓦兹与齐默尔曼,《会计准则确定的实证理论》,三、实证会计学派,经验会计与实证会计的区别,四、会计研究的其他流派,事项法,伦理法,社会学法,四、会计研究的其他流派 ——事项法,主要内容,,定义,四、会计研究的其他流派 ——事项法,事项法(events approach) 主张按照具体的经济事项来报告企业的经济活动,并以此为基础,重新构建财务会计的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理论与方法。

      四、会计研究的其他流派 ——事项法,有关事项法的思想,最早是由维托(William J. Vatter)所提出的美国会计学会索托极力反对单一的历史成本模式,主张采用多元计量属性他于1969年发表了“构建基本会计理论的‘事项法’”一文,从截然不同的角度,阐述了以事项法为基础概念所形成的基本会计理论索托将现行的财务会计称为“价值法”(value approach) ,并通过与价值法相比较的方式,提出事项法的基本思想。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