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幼儿教育中的过度保护问题探析.doc

7页
  • 卖家[上传人]:gg****m
  • 文档编号:218523816
  • 上传时间:2021-12-04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66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幼儿教育中的过度保护问题探析摘要:学前期是幼儿发展的关键期,可是对幼儿的过度保护现象 以不同的形式存在于家庭教育中和幼儿园教育中幼儿过度保护问题是一 个复杂的社会问题,对幼儿的过度保护影响到幼儿的健康发展,需要引起 家长、教师和全社会的关注关键词:幼儿教育过度保护 表现 不良影响学前期是幼儿发展的关键期这一时期教育的主要任务在于,既按照 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促进幼儿的发展,又照顾到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保 护幼儿的安全,使幼儿获得健康发展而在现实生活中,由于我国止处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型期,社会环境的复杂性,家庭结构的变迁,使能 力和水平冇限的家长、教师不能正确地处理幼儿身心安全与有效发展之间 的关系,家庭教育和幼儿教育陷入了过度保护的误区一、幼儿过度保护问题的表现(一)家庭中的过度保护问题当前,部分家长对幼儿过于溺爱的现状特别突出有的幼儿三岁半竟 不会“吃”东西经了解,原来那名幼儿的家长和保姆一直将给他吃的东 西做成液体,倒入奶瓶让他吸食无独有偶,在幼儿园碰到一名只能“站 着拉屎”,不会“蹲着大便”的幼儿在物质条件日渐丰裕的今天,我们 未來的“栋梁”竟被祖、父两代人娇宠得如此“低能”,以致那位“不会 吃”的小朋友每到吃饭时就痛苦大哭,根本无法适应集体生活。

      从调查中,我们发现家庭中的幼儿过度保护现象主要有以下表现:1 •按原因把过度保护分为两类:纯粹型和赎罪型纯粹型:这是一种比较单纯的过度保护,也是一种总不让孩子离开自 己的紧密型永远把孩子当成婴儿加以照顾孩子儿乎成了家庭的中心, 父母生怕孩子冻着、饿着、累着、伤着,事无巨细都为孩子做到,一味溺 爱赎罪型:父母対自己曾经采取的冷漠和拒绝的态度感到内疚,从赎罪 的角度出发,对孩子一味迁就,百依百顺比如,有的家长工作忙,或者 出于别的原因没有时间照顾孩子,就把自己的孩子托付给老人或者其他 人其实,在父母心里一直有一种愧疚感,觉得对不住自己的孩子,所以 一旦和孩子一起就一味地满足孩子的要求,纵容孩子的一切行为另外, 还存在隔代教养的问题,有些家长为了工作,或者获取经济收入外出打工, 孩子就成了留守儿童,这些留守儿童一般都由祖父母或者外祖父母看管, 老人有一种心理,认为孩子的父母不在身边,尽量不讣孩子受委屈,不让 孩子吃苦,口 C能做的事情都代孩子做了,谋求心理上的平衡2•从过度保护的表现看,家庭中的过度保护有两种:溺爱与粗暴干涉 控制孩子的行动溺爱:这种家长表现出对孩子无条件的爱,“拿在手里怕碎了,含在 嘴里怕化了”。

      对孩子言听计从,从来都不让孩子吃苦,就像孩子的保姆 和佣人一样伺候孩子粗暴干涉:这种家长认为,我把孩子所有的事都包办了,就是对孩子好,从来不征求孩子的意见,“保护”变成了控制,控制孩子的一切行动 爬楼梯怕摔着,和小册友玩怕受欺负,就连吃饭也怕孩子烫伤非得自己身 先士卒,生怕孩子受到伤害)幼儿园的过度保护幼儿园中的过度保护主耍是施教者对幼儿的过度保护行为幼儿教师 对幼儿的过度保护主要有两种情况:其一,是山于家长的压力而不得不对 幼儿进行的过度保护;其二,是由于自身观念或能力有限而对幼儿进行的 不由自主的过度保护下面的两个案例分别体现了幼儿园中的这两种过度 保护1・来自家长压力的幼儿园过度保护家长把孩子送到幼儿园,寄予老师诸多的期望,期望老师能像口 L1一 样对待孩子,一旦出现偏差就会以这样或那样的形式对教师施加压力教 师的心理压力很大,责任意识过重,这会使教师对孩子的教育定位很容易 转化为“不求冇功,但求无过”的保守状态,平时对孩子的积极引导和放 手锻炼就会变为消极保护和畏缩不前2 •来自幼儿教师自身的幼儿园过度保护此外,幼儿园教师的过度保护还有自己观念的原因,下面的案例反映 了教师在面对儿童之间的冲突时惯常的做法。

      大班课间时,一幼儿报告说:“老师,XX等人不带我玩老师说: “你很想和他们玩,是吗? ”她说:“是的老师就拉着她的手走到XX 等三人面前,说「她很想和你们玩,你们就带着她一起玩吧 XX立即 说:“她上次表现不好此幼儿立即反驳说:“我没有 XX立即又说出另一条该幼儿的不当之处最后,老师说:“她愿意改了,你们就带她一 起玩吧尽管老师一直站在她们旁边,她们也不冋答老师,同时也不再 玩刚才的游戏了,依然不愿意接纳刚才那个幼儿这个案例中,一方面教师没有办法通过自己的权威强迫幼儿接受她的 意志,尽管幼儿没有完全排斥,其内心显然是不赞成教师的另一方面对 于依赖成人解决问题的孩子,山于成人过度的人文关怀,容易形成逃避困 难或退缩的习惯,不能客观地评价和对待自己的缺点与之相反,如果教 师能让幼儿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问题,就会为幼儿提供主动了解同伴和社 会环境的机会,促使幼儿主动建立与他人、社会及环境的关系,从而主动 建构自己的社会认知、社会情感和社会行为二、过度保护对幼儿的不良影响从人的发展看,若长期生活在这种“过度保护”的环境里,会出现最 大的不安全因素——一个丧失了自我保护能力的人,总是最危险的如果 为了保证一个孩子的绝对安全而限制他与外界接触的环境,就会失去很多 促进幼儿发展的机会。

      由此可见,过度保护在当今社会上已经成为一个非 常突岀的问题,而且它严重影响着幼儿的成长和发展,为此,我提出了幼 儿过度保护问题的研究这一课题一)过度保护不利于孩子的发育家长和老师保护孩子的初衷是为让他成长顺利、少走弯路,但过度保 护却适得其反,它是束缚孩子学习自理和独立的主要障碍许多孩子夏天 在有空调的房间里活动,冬天在有暖气的屋子里游戏,出门有爸爸妈妈开 车接送,几乎一年四季都生活在20-25摄氏度的恒温环境里,风吹不着, 日晒不着,雨淋不着,成了典型的温室里的花朵而“恒温儿童”的最大弱点是难以适应温度的变化,换季时特别容易得病得病之后家长则更加 严密地保护孩子,形成“保护一生病一再保护一再生病”的循环有的小 朋友由于长期用纸尿片,直到6岁还不能控制小便,天天尿湿裤子不少 幼儿因家长采用将食物全咬烂的喂食方法,错过了最佳的咀嚼功能培养年 龄,直到四五岁还不会本能地咀嚼、吞咽,营养失衡,发育不良,可见, 过度保护对孩子的发育不利 (二)过度保护不利于幼儿独立性的发展独立性格的培养要求提供宽松和谐的环境,特别是社会文化环境的影 响最重要美国人非常重视独立的价值,美国人的独立性格是从小就开始 培养的。

      当孩子很小的时候,父母就努力为他们创造发展个性的空间,鼓 励他们独立思考,鼓励他们提问题同时,父母把他们当做有能力对某些 事物作出正确判断的独立的人来看待,遇事向他们征求意见,让他们自己 决定做什么和不做什么每天都冇这样的机会,他们也就自然学会了独立 决定,学会了独立选择而我国父母们对孩子的过度保护无形之中使他们 养成不良行为习惯,事事依赖父母,独立性得不到培养三)过度保护不利于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发展过度保护将削弱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限制幼儿心理、生理的正常发 展具体而言,父母过于细心,会使幼儿的感觉功能和组织功能受到限制; 父母包办代替,会抑制幼儿动手能力和自理能力的发展,造成幼儿对父母 的依赖;父母限制幼儿交友的范围,压抑幼儿活动的愿望,会使幼儿不懂 得如何与人相处,不敢面对外面的社会,易出现顺从、依赖、退缩等问题 行为;父母对幼儿盲目宠爱,会使幼儿的欲望不断膨胀,易形成自私、任性、蛮横的不良品质父母设置了一个几乎密不透风的保护环境,把种种 危险因素阻挡在外,为幼儿提供安全空间这种做法带来的后果是,假如 父母考虑问题真的很仔细,真的“滴水不漏”,那么只要不出意外,幼儿 就能获得安全。

      而从人的发展看,若长期生活在这种“接受”的环境里, 又会出现最大的不安全因素 一个丧失了自我保护能力的人,总是最危险的因此可以这样说,过度保护其实是“失护”,“我们不能指望世界 上没有陷阱,但我们可以跨过陷阱”四) 过度保护不利于幼儿社会责任心的培养有研究表明:幼儿的他人责任心、集体责任心和承诺责任心均因溺爱 性水平的不同表现岀不同的差异,溺爱性水平越高,幼儿的他人责任心、 集体责任心和承诺责任心水平越低其中,对幼儿集体责任心的影响最显 著而且,研究也表明过度保护也会影响到幼儿的自我责任心五) 过度保护影响到幼儿的自我效能感父母、教师的过分保护会剥夺儿童的成功机会,损害儿童的自我效能 感生命其实具有比我们所能想象的更大的能动性,会努力战胜所有障碍, 以在环境中更好地生存反思我们的教育现实,成人更多的是剥夺了孩子 自己的生命力,将他们视为无能的、弱小的、需要成人保护的群体,使他 们在我们的“爱”中“枯萎”学前教育是对学龄前儿童进行保育和教育相结合的教育,保护幼儿的 身心健康是学前教育的首要任务但是,保护并不是过度保护,并不是将 幼儿放在温室里,并不是要他们像温室里的花朵那样免受任何风吹雨打。

      而是要在保护幼儿安全的同时,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和经〃J,创造幼儿发 展的机会,使他们在生活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从而学会保护自己、避 免伤害保护,并不是要时时刻刻顺从孩子,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即使 是不合理的要求保护必须在一定的范围内,在这样适度的环境下,既可 满足幼儿的合理要求,乂可使幼儿与他人和平相处;既满足幼儿的现实需 要,又看到幼儿的长远发展,使幼儿在获得有益的生活经验的同时,不断 拓宽视野,进而保证幼儿在愉快的生活中健康和谐地发展。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