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小学1-6年级古诗全赏析供参考.doc

69页
  • 卖家[上传人]:W****
  • 文档编号:232244257
  • 上传时间:2021-12-30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36.50KB
  • / 6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江南 汉乐府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②, 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注释】① 这是一首汉乐(yu)府民歌汉乐府:原是汉初采诗制乐的官署,后来又专指汉代的乐府诗汉惠帝时,有乐府令一官,可能当时已设有乐府武帝时乐府规模扩大,成为一个专设的官署,掌管郊祀、巡行、朝会、宴飨时的音乐,兼管采集民间歌谣,以供统治者观风察俗,了解民情厚薄这些采集来的歌谣和其他经乐府配曲入乐的诗歌即被后人称为乐府诗东汉仍设有乐府 ② 田田:莲叶茂盛的样子 【欣赏】这是一首描写江南人采莲的诗全诗格调轻快犹如一幅曼妙的图画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荷叶,莲叶下自由自在、欢快的鱼儿在嬉戏,还有那水上愉快地采莲的男男女女,闭上眼,采莲的女温润柔美的歌声仿佛萦绕耳旁,滑进你的心间那么秀丽的江南风光!那么宁静而又生动的画面! “小船儿轻轻的飘荡在水中,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读完此诗,一股夏日的清新空气迎面扑来我们隐约感受到了诗人那种安宁恬静的情怀,自己的心情也随着轻松起来 这首诗的后四句用重复的句式,表现了鱼在莲叶间穿梭往来的轻灵的样子,传达出采莲人欢快的心情。

      全诗语言简练、朗朗上口是儿童初学诗品的佳作让我们和江南的采莲人一起一边采莲一边愉快的吟送这首诗吧!咏鹅 骆宾王       鹅、鹅、鹅,  qū xing xing tiān gē  曲 项 向 天 歌   bi mo f lǜ shuǐ  白 毛 浮 绿 水,  hng zhǎng bō qīng bō  红 掌 拨 清 波 【整理简介】  骆宾王(638~684),义乌人(今中国浙江义乌)人唐朝初期的诗人,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合称初唐四杰又与富嘉谟并称“富骆” 【注释】  1. 咏:用诗、词来叙述或描写某一事物《咏鹅》是骆宾王七岁时写的诗  2. 项:颈的后部  3. 掌:诗中指鹅的脚掌 【鉴赏】《咏鹅》是我国唐代诗人骆宾王7岁时的作品全诗共四句,分别写鹅的样子、游水时美丽的外形和轻盈的动作,表达了诗人对鹅的喜爱之情 注释 1. 译文《咏鹅》没有什么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哲理而是以清新欢快的语言,抓住事物(鹅)的突出特征来进行描写写得自然、真切、传神   开头的“鹅、鹅、鹅”不只是模拟鹅的叫声,而且把思维的那种跃动表现出来,融为一体小诗人用三个“鹅”字道出鹅由远至近的欢叫声,让人渐渐看清它“曲项”的外形和“向天歌”的得意神态,再写鹅在水中嬉戏时有声有色的情景。

      表现小诗人细微入神的观察力   小整理通过白描的手法,简单的略加勾勒,鹅的鲜明形象就脱颖而出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一幅可爱的动态的形象   诗中,小整理从自己的角度、自己的心态,去理解和观察鹅,用了拟人的手法,如把鹅的叫声说成是“歌”等同时也把色彩的对比,也就是事物的特征表现传达的丰富和全面白毛”、“绿水”、“红掌”、“清波”,相映成趣,扼要鲜明 这首诗从一个七岁儿童的眼光看鹅游水嬉戏的神态,写得极为生动活泼  首句连用三个“鹅”字,表达了诗人对鹅十分喜爱之情这三个“鹅”字,可以理解为孩子听到鹅叫了三声,也可以理解为孩子看到鹅在水中嬉戏,十分欣喜,高兴地连呼三声“鹅、鹅、鹅”  次句“曲项向天歌”,描写鹅鸣叫的神态曲项”二字形容鹅向天高歌之态,十分确切鹅的高歌与鸡鸣不同,鸡是引颈长鸣,鹅是曲项高歌  三、四句写鹅游水嬉戏的情景:“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浮”“拨”两个动词生动地表现了鹅游水嬉戏的姿态白毛”“红掌”“绿水”等几个色彩鲜艳的词组给人以鲜明的视觉形象鹅白毛红掌,浮在清水绿波之上,两下互相映衬,构成一幅美丽的“白鹅嬉水图”,表现出儿童时代的骆宾王善于观察事物的能力无论从什么角度和方面看,在艺术上,这首诗都是堪称一绝的。

      译文】  大白鹅啊白鹅,  你弯曲着脖子仰天欢叫,  洁白的身躯漂浮在碧绿的水面上,  红红的脚掌拨动着清清的水波 咏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整理简介】 贺知章(公元 约659─约744),字季真,自号四明狂客,是盛唐时期有名的诗人他与张若虚、张旭、包融合称“吴中四士”他的写景诗清新通俗他和李白是好朋友,他们都是“饮中八仙”之一[注释]咏柳:一作《柳枝词》 碧玉:形容柳树枝叶的颜色这句说春天的新柳碧绿婆娑,如同玉树一般 妆:装饰,打扮 丝绦:丝带这里借以形容柳条的柔嫩轻盈绦,用丝编成的绳带 二月:农历二月,正是仲春时节译诗】春柳如同碧玉妆扮分外娇娆, 垂下的万千枝条好象绿色的丝绦 是谁把这柳叶裁得如此精致, 原来二月春风——它恰似一把灵巧的剪刀 如玉雕一样的新柳碧玉婆娑,无数柔嫩的柳条挂下来象丝带一样细长的柳叶是谁剪出来的呢?原来二月的春风就是一把神奇的剪刀赏析】这是一首咏物诗,写的是早春二月的杨柳写杨柳,该从哪儿着笔呢?毫无疑问,它的形象美是在于那曼长披拂的枝条一年一度,它长出了嫩绿的新叶,丝丝下垂,在春风吹拂中,有着一种迷人的意态。

      这是谁都能欣赏的古典诗词中,借用这种形象美来形容、比拟美人苗条的身段,婀娜的腰支,也是我们所经常看到的这诗别出新意,翻转过来碧玉妆成一树高”,一开始,杨柳就化身为美人而出现;“万条垂下绿丝绦”,这千条万缕的垂丝,也随之而变成了她的裙带上句的“高”字,衬托出美人婷婷袅袅的风姿;下句的“垂”字,暗示出纤腰在风中款摆诗中没有“杨柳”和“腰支”字样,然而这早春的垂柳以及柳树化身的美人,却给写活了《南史》说刘悛之为益州刺史,献蜀柳数株,“条甚长,状若丝缕齐武帝把这些杨柳种植在太昌云和殿前,玩赏不置,说它“风流可爱”这里把柳条说成“绿丝绦”,可能是暗用这个关于杨柳的著名典故但这是化用,看不出一点痕迹的 “碧玉妆成”引出了“绿丝绦”,“绿丝绦”引出了“谁裁出”,最后,那视之无形的不可捉摸的“春风”,也被用“似剪刀”形象化地描绘了出来这“剪刀”裁制出嫩绿鲜红的花花草草,给大地换上了新妆,它正是自然活力的象征,是春给予人们美的启示从“碧玉妆成”到“剪刀”,我们可以看出诗人艺术构思一系列的过程诗歌里所出现的一连串的形象,是一环紧扣一环的也许有人会怀疑:我国古代有不少著名的美女,柳,为什么单单要用碧玉来比呢?我想,这有两层意思:一是碧玉这名字和柳的颜色有关,“碧”和下句的“绿”是互相生发、互为补充的。

      二是碧玉这个人在人们头脑中永远留下年轻的印象提起碧玉,人们就会联想到“碧玉破瓜时”这首广泛流传的《碧玉歌》,还有“碧玉小家女”(肖绎《采莲赋》)之类的诗句碧玉在古代文学作品里,几乎成了年轻貌美的女子的泛称用碧玉来比柳,人们就会想象到这美人还未到丰容盛鬋的年华;这柳也还是早春稚柳,没有到密叶藏鸦的时候;和下文的“细叶”“二月春风”又是有了解的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整理简介】王之涣(688-742),字季凌,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后迁居绛州(今山西绛县)唐代诗人注释】1.鹳雀楼:旧址在山西永济县,楼高三层,前对中条山,下临黄河传说常有鹳雀在此停留,故有此名2.白日:太阳3.依:依傍这句话是说太阳依傍山峦沉落4.穷:尽赏析】这首诗写诗人在登高望远中表现出来的不凡的胸襟抱负,反映了盛唐时期人们昂扬向上的进取精神前两句写所见白日依山尽”写远景,写山整理站在鹳雀楼上向西眺望,只见云海苍茫,山色空蒙由于云遮雾绕,太阳变白,挨着山峰西沉黄河入海流”写近景,写水楼下滔滔的黄河奔流入海这两句画面壮丽,气势宏大,读后令人振奋后两句写所想欲穷千里目”,写诗人一种无止境探求的愿望,还想看得更远,看到目力所能达到的地方,唯一的办法就是要站得更高些,“更上一层楼”。

      千里”“一层”,都是虚数,是诗人想象中纵横两方面的空间欲穷”“更上”词语中包含了多少希望,多少憧憬这两句诗,是千古传诵的名句,它形象地提示了一个哲理:登高,才能望远;望远,必须登高这首诗由两联十分工整的对仗句组成前两句“白日”和“黄河”两个名词相对,“白”与“黄”两个色彩相对,“依”与“入”两个动词相对后两句也如此,构成了形式上的完美 凉州词 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整理简介】王翰,字子羽,唐代并州晋阳(今山西太原)人,是当时名重一时的边塞诗人他的这首《凉州词》,文采壮丽,风格遒劲,堪称盛唐边塞诗中的佳作,也是王翰诗作中的代表作品注释】: 夜光杯:一种白玉制成的杯子 【译文】: 新酿成的葡萄美酒,盛满夜光杯; 正想开怀畅饮,马上琵琶声频催 即使醉倒沙场,请诸君不要见笑; 自古男儿出征,有几人活着归回? 【欣赏】这是一首描写征戍生活、边寒情景的著名诗篇全诗写艰苦荒凉的边塞的一次盛宴,描摹了征人们开怀痛饮、尽情酣醉的场面 这首诗的前两句言事,写将军战罢归营,设酒庆功正欲开怀畅饮,琵琶弦音急促,催人出征葡萄酒,夜光杯,琵琶声,都有着浓郁的边塞色彩和鲜明的军旅生活特征,诗人借以渲染出塞外军营的特有的情调,一开始就把读者引入了塞外古战场紧张而热烈的气氛中。

        美酒、玉杯、琵琶催发,激起征戍将士的无限感慨于是,诗的后两句转入言情:休笑战士醉卧沙场,自古以来,远赴边庭征战的能有几人生还? “ 古来 ” 句虽然用了夸张手法写出边陲战争的激烈残酷,但诗的基调仍然是雄壮高昂的,它不仅表现出战士开朗、达观的性格,也抒发了他们把生死置之度外的坦荡胸怀   古凉州靠近西域,风物情景与中原迥异诗人在这首短诗中,抓住葡萄美酒、夜光杯和琵琶乐曲,给人以强烈的色彩感和地域感,有凝炼的语言,丰富的想象,勾勒出一幅情深、味浓的边塞风物画卷诗中的形象鲜明,格调豪壮,它没有直接去描摩人物形象,然而在全诗所渲染的景物和氛围中,一个有动作、有性格、内心世界十分丰富的边塞健儿的形象已跃然纸上塞外景色单调,整理在平常的痛饮中蕴藉了壮美的豪情,悲凉的情调,随着催发的琵琶声一起激发出来,使天地光色都显得十分壮阔正是这种粗线条的画面,一经点染便产生了震撼人心的力量 第二句 “ 欲饮琵琶马上催 ” ,打破了七言诗习用的音步,采用上二下五的句法,显得顿挫有致,增强了诗的感染力   王翰是位富于浪漫气质的诗人,他豪放不羁,能歌善舞,多才多艺,曾因纵饮游猎,击鼓穷欢而被贬官诗如其人,他的这首《凉州词》以浓厚的浪漫气息,诗化了西北边陲的军旅生活,表现了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它所取得的卓越的艺术成就和所表现的激昂慷慨的时代精神风貌,为唐诗艺术增添了异彩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注释】①王昌龄 ,唐代人②《芙蓉楼送辛渐》,七言绝句:在芙蓉楼送别辛渐③芙蓉楼:城楼,原址在润州(今江苏省镇江市)西北④辛渐:诗人的一位朋友译文】 译文一: 迷蒙的烟雨在夜幕中笼罩着吴地,与浩瀚的江水连成一片,天亮时我将送你启程,而我却要独自留下,如同这形单影只的楚山如果洛阳的亲友询问我的情况,请你一定转告他们,我的一颗心如晶莹剔透的冰,清正廉明,贮藏在玉壶中一般 译文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2025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考试题库(单项选择题763题).docx 2025年教师招聘考试必考的面试考试题库.docx 2025年江苏生禁毒知识网络竞赛考试题库(280题).docx 2025年教师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模拟题库.docx 2025年江苏省第十届大学生就业创业知识竞赛考试题库(200题).docx 2025年煤矿安全监测监控证考试必刷题库附答案.docx 2025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考试复习题库.docx 2025年江苏生禁毒知识网络竞赛考试题库(210题).docx 2025年江苏生禁毒知识网络竞赛考试题库(270题).docx 2025年教师资格证(教育公共基础知识)考试题库(500题).docx 2025年江苏生禁毒知识网络竞赛考试题库(260题).docx 2025年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教育理论综合知识考试模拟试题(五套).docx 2025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公共基础知识考试题库(400题).docx 2025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基础知识)复习题库.docx 2025年江苏生禁毒知识网络竞赛考试题库(220题).docx 2025年江苏生禁毒知识网络竞赛考试题库(290题).docx 2025年教师招聘考试最新教育理论基础知识考试复习题库.docx 2025年教师编制考试教育教学公共基础知识考试复习题库(350题).docx 2025年江苏生禁毒知识网络竞赛考试题库(250题).docx 2025年江苏省大学生就业创业知识竞赛考试题库(200题).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