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案(下载)18612.doc
201页第一单元图 形 的 变 换〔一单元教学目标1. 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轴对称,探索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2. 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旋转903. 初步学会运用对称、平移和旋转的方法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进一步增强空间观念4. 让学生在上述活动中,欣赏图形变换所创造出的美,进一步感受对称、平移和旋转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的价值〔二单元教学重难点1.重点:〔1探索图形成轴对称的性质和特征〔2探索图形旋转的特性和性质2.难点:〔1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2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旋转90度第一单元 图形的变换第一课时课题:轴对称教学内容:教材第3~4页例1和例2教学目标:1.通过画、剪、观察、想象、分类、找对称轴等系列活动,使学生正确认识轴对称图形的意义及特征;2.掌握已学过的平面图形的轴对称情况,能正确地找出其对称轴3.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发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重点难点:会利用轴对称的知识画对称图形教学设计:一、出示课题, 教学目标:1.通过画、剪、观察、想象、分类、找对称轴等系列活动,正确认识轴对称图形的意义及特征;2.掌握已学过的平面图形的轴对称情况,能正确地找出其对称轴二、出示自学指导认真看课本〔1欣赏图形,并找出各个图形的对称轴。
〔2你们还见过哪些轴对称图形?〔3轴对称图形的概念:〔4探究轴对称图形的性质:三、学生看书,自学四、效果检测判断下面各图是否是轴对称图形,如果是,请指出它们的对称轴五、练习:1、课内练习一 -----第1、2题2、课外作业:板书设计:轴 对 称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教学反思:第二课时课题:旋 转教学内容:教材第5~5页例3和例题4教学目标:1、通过生活事例,使学生初步了解图形的平移变换和旋转变换并能正确判断图形的这两种变换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 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 2、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会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3、初步渗透变换的数学思想方法重点难点:能正确区别平移和旋转的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教学设计:一、 出示课题,教学目标1、通过生活事例,初步了解图形的平移变换和旋转变换并能正确判断图形的这两种变换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 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 2、通过动手操作,会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二、出示自学指导认真看课本例题3:例题4:先说一说画图的步骤,再来画图。
三、学生看书,自学四、效果检测1.课内练习:2.第6页2题3.第9页4题、课后作业:板书设计:旋 转平移和旋转都是物体或图形的位置变化平移就是物体沿直线移动旋转就是物体绕着某一个点或轴运动教学反思:第三课时课题: 欣 赏 设 计教学内容:教材第7~11页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与设计图案,使学生进一步熟悉已学过的对称、平移、旋转等现象2.欣赏美丽的对称图形,并能自己设计图案3.学生感受图形的美,进而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审美意识重点难点:1.能利用对称、平移、旋转等方法绘制精美的图案2.感受图形的内在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教学设计一、 出示课题,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与设计图案,进一步熟悉已学过的对称、平移、旋转等现象2.欣赏美丽的对称图形,并能自己设计图案二、出示自学指导认真看课本说一说:1、上面每幅图的图案是由哪个图形平移或旋转得到的?2.上面哪幅图是对称的?先让学生边观察讨论,再进行交流三、学生看书,自学四、效果检测〔一反馈练习:完成第8页3题1、这个图案我们应该怎样画?2、仔细观察这几个图案是由哪个图形经过什么变换得到的?〔二拓展练习:1、分别利用对称、平移和旋转创作一个图案。
2、 交流并欣赏说一说好在哪里?五、全课总结对称、平移和旋转知识广泛地应用于平面、立体的建筑艺术和几何图像上,而且还涉及到其它领域,希望同学们平时注意观察,都成为杰出的设计师六、布置作业:教材第9页第5题板书设计:欣赏和设计图案1 图案2图案3 图案4对称、平移和旋转知识有广泛的应用教学反思:第四课时课题:欣赏与设计练习课教学内容:教材第8~11页教学目标:1.通过收集图案,小组交流,感受图案的美,并为自己以后创作图案提供借鉴2.通过欣赏图案,发展学生的审美意识和空间观念3.自己经历创作实践的整个过程,感受创作的乐趣,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重点难点:1.进一步利用对称、平移、旋转等方法绘制精美的图案2.加深感受图形的内在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教学设计:一、展览导入课前让学生收集图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思考:这些图案是怎样设计的,它有什么特点?指名介绍本组中最美的图案,并结合思考说一说它的特点二、学习新课〔一尝试创造:让学生做第8页第1、2题1、鼓励学生用学过的图形设计图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2、交流时,教师对有创意、绘图美观的同学给予表扬和激励。
〔二设计图案:做第10页"实践活动"7题1、 提出三个步骤:〔1先选择一个喜欢的图形;〔2再确定你选用的对称、平移和旋转的方法;〔3动手绘制图案2、分别利用对称、平移和旋转创作一个图案后,全班交流三、巩固练习〔一反馈练习:1、制作"雪花":取一张正方形纸,按书上所示的方法对折和剪裁可以经过多次练习,直到会剪一朵美丽的"雪花"2.作品展示3、独立观察并尝试做第9页第5题四、全课总结全班交流各自的作品,选出好的作品互相评价,全班展览板书设计:欣赏和设计练习课图片1 图片2教学反思:第二单元 因数和倍数第一课时课题:因数和倍数教学目标:1、学生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倍数的方法;2、学生能了解一个数的因数是有限的,倍数是无限的;3、能熟练地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教学重点: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教学难点:能熟练地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教学设计:一、出示课题,学习目标1、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倍数的方法;2、了解一个数的因数是有限的,倍数是无限的;3、能熟练地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二、出示自学指导认真看课本主题图,找出12的其他因数任何一个数的因数,最小的一定是〔 ,而最大的一定是〔 。
完成做一做1、2小题:找3和5的倍数〔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三、学生看书,自学四、效果检测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这节课我们重点研究了一个什么问题?你有什么收获呢?五、独立作业:完成练习二1~4题板书设计:因数和倍数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教学反思:第二课时课题:2、5的倍数的特征教学目标:1、掌握 2 、5 倍数的特征2、理解并掌握奇数和偶数的概念3、能运用这些特征进行判断4、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重点和难点:1、是2 、5 倍数的数的特征2、奇数和偶数的概念教学设计:一、出示课题,学习目标1、掌握 2 、 5 倍数的特征2、理解并掌握奇数和偶数的概念3、能运用这些特征进行判断二、出示自学指导认真看课本观察〔一2 的倍数的特征〔二5 的倍数的特征三、学生看书,自学四、效果检测〔一谁能说一说是2的倍数的数的特征?板书:个位上是 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介绍:奇数和偶数的定义说明:在本题所列的有限个数里,奇数、偶数都是有限的,但是自然数是无限的,奇数、偶数也是无限的,所以集合圈里要写上省略号〔二说一说5的倍数的特征?板书:个位上是0或者5的数,都是5的倍数。
五、巩固反馈:1 、在1~100的自然数中,2的倍数有〔 个,5的倍数数有〔 个2 、比75小,比50大的奇数有〔 3 、个位是〔 的数同时是2和5的倍数4 、用 0 , 7 , 4 , 5 , 9 五个数字组成 2的倍数;5的倍数;同时是 2 和 5 的倍数的数六、全课总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2 、5 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 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个位上是0或者5的数,都是5的倍数教学反思:第三课时课题:3的倍数的特征教学目标:1、经历在100以内的自然数表中找3的倍数的活动,在活动的基础上感悟3的倍数的特征,并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总结特征2、在探索活动中,感受数学的奥妙;在运用规律中,体验数学的价值教学重、难点:是3的倍数的数的特征教学设计:一、提出课题,寻找3的倍数特征师:同学们,我们已经知道了2、5的倍数的特征,那么3的倍数会有什么特征呢?谁能猜测一下?师:看来只观察个位不能确定是不是3的倍数,那么3的倍数到底有什么特征呢?今天我们共同来研究〔揭示课题师:先请在下表中找出3的倍数,并做上记号〔教师出示百以内数表,学生人手一张在学生的活动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并呈现学生已圈出3的倍数的百以内的数表。
二、自主探索,总结3的倍数特征师:先请在下表中找出3的倍数,并做上记号〔教师出示百以内数表,学生利用p18的表在学生的活动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并呈现学生已圈出3的倍数的百以内的数表师:请观察这个表格,你发现3的倍数什么特征呢?把你的发现与同桌交流一下学生同桌交流后,再组织全班交流学生先自己写数并验证,然后小组交流,得出了同样的结论全班齐读书上的结论三、巩固练习:完成p19做一做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3的倍数特征3的倍数什么特征教学反思:第四课时课题:质数和合数教学目标:1、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概念,并能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会把自然数按约数的个数进行分类2、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3、培养学生敢于探索科学之谜的精神,充分展示数学自身的魅力教学重点:1、理解掌握质数、合数的概念2、初步学会准确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教学难点:区分奇数、质数、偶数、合数教学设计:一、出示课题,学习目标1、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概念,并能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会把自然数按约数的个数进行分类二、出示自学指导认真看课本探究究竟什么样的数叫质数,什么样的数叫合数三、学生看书,自学四、效果检测1、让学生举例说说哪些数是质数,哪些数是合数,并说出理由。
2、那你们认为"1”是什么数?让学生独立思考,后展开讨论3、动手操作,制质数表五、练习巩固:完成练习四第1、2题六、课题小结:这节课你在激烈的讨论中有。












